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池州市 > 青阳县旅游

青阳县旅游景点介绍

101、九子寺
九子寺
  在碧云峰,有一片10亩左右的平坦幽谷,西面是气势磅礴的九子峰,古曾以此一峰而名全山。峰上东西排列五小峰,南北成行四小峰,恰似九子回环向背,团聚嬉戏;东南北三面峭壁环围,峰岩迤逦屏立,如千丈城垣;城垣之中竹林葱郁、古木遮空,清泉绕流,景色深幽,风光奇秀,宛然世外桃源。现有山门、大雄宝殿和数间僧房、回廊。山顶幽谷内,有一石雕古塔,圆形,三级,高数尺。塔前还有石佛一尊、石狮一头。据考古工作者初步鉴定为唐宋遗物。石狮总是成双对称的,此处石狮何以孑然一躯?于是,有人说它的同伴腾云驾雾,从垂云涧顺流而下,又沿溪水上七布泉,往狮子峰去了,狮子峰上不是有状如狮子的怪石吗?这个传说很美丽,很巧妙,富有浪漫色彩,也就不胫而走了。九子寺,位于碧云峰。相传金乔觉上九华,就是由此处登山的。碧云峰麓曾通徽商大道,金乔觉……[详细]
九华山文物馆
  铜铸独角兽“谛听”、贝叶经、明《藏经》、血经,以及历代帝王赐给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金、玉印等珍稀文物。化城寺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这四处厅楼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上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九华山文物馆收藏和展出各种经卷、佛具、圣旨、玉玺和书画共一千余件。其中有不少属于稀世珍品,天井回廊里展有各种字画,都是描写本山自然风光的名作。铜铸独角兽谛听:重250公斤,是九华山珍贵文物之一,传说金乔觉当年是骑着这种独角兽渡海由新罗国来九华山的;实际上,这件铜器是十七世纪明朝皇帝赐予的。《藏经》: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颁经为明正统五年刻本,共6771卷,用不同花纹和颜色的织锦装裱,是明神宗之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所赐。其颁经谕文已于清嘉庆二年不慎毁于火;万……[详细]
九华山佛学院
  点海内外大德教徒推崇、赞扬的僧伽教育基地。介绍九华山佛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的中级佛学院,院刊为《甘露》,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院名,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法师创办并兼任院长。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教务长的圣辉法师曾任首届业务副院长。现任副院长是果卓法师、宽容法师。于1990年4月筹备,9月6日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赵朴初亦前来参加。办院宗旨: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学僧来源:根据“讲质高不求数杂”的精神,已招收数届学僧。学僧来源以本省为主,兼招外省。招生条件为信仰坚定、五官端正、六根具足的18~2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僧人。学制:两年。四个学期共开设《佛学常识》、《六祖坛经》、《八宗概要》、《金刚经》、《楞严经》、《戒律学》等20多门课程。办院方式:“学修一体化、学院丛林化”。……[详细]
104、慧居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慧居寺
  慧居寺原名“慧庆庵”,位于九华山天台峰山腰,始建于清朝,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允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抗日战争期间,青阳中学迁于此地。1943-1953年,果乐、果宽、理空先后任住持。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贴金。全寺建筑面积541平方米。该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从闵园上天台,走台阶古道登高,约里许,在一片竹海之中,可见“密树藏金碧,山空应鼓钟”的慧居寺。该寺没有山门等附属建筑,大雄宝殿直露面前,似缺少佛殿的庄严气氛。实际上,在建寺时,山门、前殿及两厢附属房屋均已筹募就绪,木石砖瓦等材料齐备。即将动工之时,日寇的铁啼蹂躏保山,扩建工程被迫停止。大雄宝殿高1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殿北有角门,可……[详细]
105、回香阁
回香阁
  回香阁,安徽省重点寺院。始建于明代,原名华严庵,后改“华严禅寺”,清初才改名为回香阁,位于东岩南端华严岭上,华严岭是由九华街蹬石级上天台必经之地,所谓回香,乃是朝九华的佛教徒从天台朝拜归来,到此烧香,顶礼膜拜,表示朝遏九华山活动将要0结束的最后仪式。明代高僧智旭在此修持多年,潜研华严经义,著述颇丰,“人来合意高谈道,客去清闲即俑经”,描写了智旭大师清静安详的修持生活。清时香火旺盛,咸丰年间寺毁于火,从此一蹶不振。后由住持僧长发复兴,对外开放后,住持僧应观新建两幢配殿,后因故修复计划落空。1933年住持僧宗行。1942年住持僧宗辉。1949年住持僧智度。1979年拆毁大殿,仅存寮房数间。1988~1990年住持僧应观在华严岭西新建两幢配殿,坐北朝南,前后两殿,宫殿式,建筑面积414平方米。19……[详细]
106、华严洞
华严洞
  看点华严洞傍临小溪,幽篁遮天;周围嘉木繁盛,灵草丛生。导游洞前筑墙成屋,进门见古洞,深丈余,高七尺,宽二丈五尺左右,隔成内外两间。外间供佛像一尊,内间筑成小楼,下铺地板,窗明几净,幽静异常,别有洞天。西侧相连的是华严海慧寺。寺外是远山、近壑、山泉、幽涧,宛如世外桃源。在药林、灵草之间,飞鸟众多,舌簧悦耳。其中有珍禽——捣药鸟,又名“丁当乌”,与金钱树(即青钱柳)、娃娃鱼并称为“九华三宝”。介绍华严洞,位于中闵园,深藏在峭壁下的幽壑之内。巨岩北端上翘,呈窝掌形。傍临小溪,幽篁遮天。华严洞周围的高峰深谷,嘉木繁盛,灵草丛生,有石斛、石耳、灵芝、黄精、首乌、丹皮等贵重的野生药材,是著名的“药谷”。门票·开放时间无(开放时间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半)交通位于中闵园,经通慧庵至回香阁下坡,沿悬崖上的山路而……[详细]
观音峰上院
  原名圆通庵,省重点寺院。这座建于清代的寺院,座落在海拔1100米高的一块岩体上,三层楼宇,民居风格,前傍古道,后接悬崖,东西均为绝壁,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建筑,令游人称奇叫绝。寺前照壁上有一碑刻,记述山东吴老先生受菩萨感应维修寺庙的故事,这是九华山对外开放后发生的真人真事,大家可以看一看。该寺住持释宏成,自幼出家,虔诚礼佛,辛劳十余年,积攒数百万资金维修寺院。他一年四季身穿衲袍,上山下山行走如风。众说他禅功独到,武艺高强,是沾了“观音菩萨”灵气,经常到南京等地-,在九华山传为佳话。殿旁有一石峭立酷似女相观音,俗称“观音峰”。传说释地藏大师在拜经台诵经闭关,观音菩萨千里迢迢赶来探望。菩萨聚首,深究佛旨。相谐之余,观音亦为灵秀九华所陶醉,离行时,观音轻点一石,是现一尊女相观音,以示教化。“……[详细]
甘泉石(甘泉书院遗址)
  儒家理学书院遗址,可以想见当年九华山上儒释两教相互调和的风气。导游明代理学家们把讲学的风气刮上了九华山顶。王阳明倡仪在九华建书院讲学于前,湛若水在九华聚众讲学于后。湛若水是明代哲学家,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而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学说。两人虽各立门户,但交往甚密,互有酬唱。王阳明在国史馆讲学,湛若水与王阳明等人为伍,声望日重,世称“甘泉先生”(湛字甘泉)。他叮嘱弟子江学曾等人在九华筹建书院,并修书给地方-,请予鼎力协助。弟子们遵嘱在九华营建书院,不久竣工,以老师雅号命名为“甘泉书院”,恭候师尊驾临。后来湛若水母亲去世,湛即离京去职三年,赴九华讲学。湛若水讲学时,学生济济一堂,十分兴盛。介绍甘泉书院,当年小有名气,明末后,书院失修,清咸丰年间又遭战火。至今湛若水手书勒石的“甘泉”碑尚在,……[详细]
凤凰古松
  看点每当旭日东升、晨雾初开,或者夕阳西坠、晚霞流金时分,凤凰松越发育翠欲滴、色彩鲜明;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将它誉为“天下第一松”。导游由凤凰松往阂园方向步行,尼庵、古庙一座连一座,小巧玲珑,或古色古香,或殿字辉煌。大致有胜鬓精舍、莲花庵、大慈庵、光明茅蓬、祗园精舍、大愿茅蓬、静修茅蓬、慈修庵、慧居寺下院、九华莲社等。传说在远古的一片平原上,住着一户一老九子八十九孙的人家。一天,女巫、海魔王征战九兄弟,企图吞没平原。这被北斗七星在云缝中看到,于是就手持星光杖,前来助战。霎时,雷鸣电闪,两怪粉身碎骨,99座山峰耸入云端,变成了名叫九子山的宝山。九子山长满了金钱树。唐开元年间,金乔觉在该山苦修时,还常从金钱树上摘下一串串金钱,修建庙宇,庙宇建成后,香火甲于天下。在一个鳌鱼张嘴的大旱之年,蓬莱岛上飞……[详细]
110、二圣殿
二圣殿
  又名二神殿、九华庙,省级重点寺院。位于九都河东岸二圣村境内,龙潭溪从东南方向北流,绕寺而过。古时此地为九华山北麓登山之道,今有新修的佛光大道过此。二圣殿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整修。现存殿宇为清末皖南民居式建筑,殿内供二圣像,一文一武,头戴乌纱,身穿朝服,腰束玉带,足蹬朝靴,身高七尺,面庞丰润,黑色的三绺胡须齐胸,两眼炯炯有神。为什么二圣像这般模样?因为他们不是菩萨,而是金地藏的两位舅父。相传金地藏从新罗渡海入唐,苦修于九华山中,创建佛寺,声名远播后,连新罗国的僧人也纷纷前来,拜他为师。金地藏率徒垦荒种植,粮食尚不能自给,便掘白墡土既“观音土”充饥。众僧憔悴之状,被时人称“南方枯槁众”。消息传到新罗,金地藏的母亲痛儿心碎,焦急万分,于是派请身为新罗大臣的两位弟弟跋涉来山看望。金地藏见到两位舅舅……[详细]
东崖钟楼(幽冥钟亭)
  看点每当僧人撞钟祈祷时,钟声似在天上轰鸣,震动八方,响彻方圆几十里。东崖钟楼临近,有东崖禅寺、观音庵,九子寺等景。观音庵又称“天柱庵”,始建于宋,庵内存摩崖观音大士石刻像,即“飞来观音”。朝过观音,继续前行,可到百岁宫及新建的五百罗汉堂。东崖云舫旁即东崖钟楼,又称“幽冥钟亭”。建于清同治年间,坐落于斗鸡岩峰顶,1983年重修,为六角形两层楼阁,底层悬3吨重的巨型幽冥古钟,有僧人住在亭内,昼夜撞钟。开放时间(开放时间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半)交通:可由祗园寺乘缆车至百岁宫下,往东崖禅寺方向步行即到。……[详细]
吊桥(半山寺)
  俯视可观闵园全景。这里多云海奇观。有时云絮如绵,滚滚无声,伸手可以掬取。烟涛茫茫,云幕下笑语喧哗,唯闻其声,不见其人。有时阳光灿烂,照耀得云海上闪出细雨霏霏,变化无穷,平添佳兴。导游寺庵瓦舍5间,正中三开间为佛殿,两边为僧人住房。殿前为室内走廊,下装板壁,上安玻璃,可凭窗远眺。走廊东西各开一扇小门供出入,是游天台往来的咽喉要地。由吊桥再拾阶而上,至祝福楼,在此小憩时,西望鸽子峰,峰下一松挥臂迎客,酷似黄山迎客松。北看壁虎吞石、青蛙朝客,栩栩如生。再上,见摩岩石刻,上几阶即至观音峰。介绍吊桥是半山寺的俗称,半山寺古名“翠云庵”。小庙背依嵯峨山峰,前临千仞绝壁,险峻异常。半山寺周围万木葱茏,碧云堆翠,西有打鼓峰,北靠狮子峰,东有关刀峰(关刀峰即关刀石,由观音寺、拜经台等处眺望,巨石突兀,上裂纹弯……[详细]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从1995年缘起动意建造大愿佛圣像,1998年批准立项,1999年9月9日破土动工,2002年规划延伸扩大,历时17年,终于在2012年7月以庄严神圣的姿态,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尊宏伟壮观的铜像,是九华山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万年之计,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是一座专为弘扬地藏菩萨大愿文化建设的主题公园。共有4个单元,分别是:“向往地藏”、“亲近地藏”、“赞颂地藏”、“朝礼地藏”。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大家可以有趣地发现,在我们大愿文化园,分别有9个“世界之最”,9个“地藏之谜”。到底是哪9个“世界之最”,哪9个“地藏之谜”,待会儿我会向大家一一进行讲解。我们大愿文化园建在九华山麓的柯村……[详细]
大悲宝殿
  大悲宝殿古朴典雅,雄伟壮丽,主殿高六丈三尺,殿内长、内宽、内高均为19米,以与菩萨二月十九日诞辰、六月十九日出家、九月十九日成道的三吉日悉心相应。导游殿堂正中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二丈八尺九寸,周围供奉84尊大悲像三十二应身和六位禅宗祖师像,殿前常行菩萨塔双九龙壁,系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是香客游人必到之处大理莲花宝座,慈眉善目,四周回廊大理石柱栏杆护持,上方雕龙刻凤,金碧辉煌。介绍大悲宝殿是慧深法师于1992年在国家级重点寺庙旃檀林东侧扩建的梵刹宝殿,建筑格调独特,雄伟壮观,殿内供奉9.19米千手千眼四面观世音菩萨像。1993年8月6日,大悲楼上正梁剪彩,正梁刚一落位,便下起了滂沱大雨,此正巧应对了俗话所说的雨淋“万年梁”,为大吉兆。交通进山门,沿九华街西南行,旃檀林北侧。美食·住宿·购物……[详细]
翠峰滴翠
  看点朝朝暮暮,峰顶烟云缭绕,如凝烟积翠,苍翠欲滴。古人描写翠峰景色是:“云气沾衣湿,风光著树浓。玲珑三袭幻,空翠滴芙蓉。”导游翠峰北有天香岭、升云峰等,西北有狮子峰,南有双峰,下有舒姑泉、雪潭等名胜。峰前有翠峰寺,寺内有《翠峰八景》碑,刻诗文于其上。翠峰寺庙宇高大,佛像庄严,寺内楼阁、禅房依然是古寺风貌。寺前有小溪环流,寺后有山泉涌溢,环境清幽。介绍翠峰,有滴翠、翠微、翠盖三座山峰。翠峰最高处海拔1087米。滴翠峰如垒砌三层,上大下小,又称上翠峰、下翠峰、中翠峰。峰前有翠峰寺,寺原名“天柱庵”,系唐未从天柱峰下拆迁重建的。清光绪年间,著名法师月霞等人从湖北而来,在寺内创办“华严大学”,专门讲授《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名的虚云和尚,当时以僧伽学员身份在校听经参学。“华严大学”正式学僧三四十人,前……[详细]
程九万墓
  看点程九万墓地现存有石羊、石马、石虎及“宋名臣华文阁待制青阳开国公程九万神道碑”一块。其子程槐继父志,在天柱峰侧建的闳肃书堂。介绍程九万(生卒年不详),字鹏飞,九华笔架山东麓人。曾在双峰下筑室读书,故号双峰居士。南宋淳熙二年进士,历任武康知县、司农主簿、太府丞、两淮盐运使、襄阳安抚使等职,官至华文阁待制,为人正直,卓有政绩,百姓称为“程青天”。朝廷封“青阳开国公”。著作有《九华诗百首》、《历阳记》10卷,又合九华六图为二图(已佚)。门票·开放时间无交通自青阳县汽车站乘车沿青通河南行10公里至朱备骆村,再沿田野公路西行1.5公里即到四门口。拐弯处路右山坡有福海寺,寺后便是程九万墓。.……[详细]
龙池瀑布
  看点龙池瀑布三跌三落,如-泻地,撞击山石,奔流飞散中,声势惊人。导游龙池瀑布邻近还有龙池庵等景。面对壮观景象,莫忘观景石板道盘旋湿滑。介绍龙池瀑布又名五龙瀑。龙溪水入五龙湾,形成五池一穴一潭。前三池水流平缓,后二池一穴一潭相对落差10余米。龙池瀑布分三级,中段注入石穴,逆水喷雪跳玉,高涌数米,再跌落龙池。池面雪波翻腾,极为壮观。交通由甘露寺驱车上山3分钟左岔路沿石阶栏杆下,即至龙池瀑布。……[详细]
古拜经台
  古拜经台在天台峰下,距观音峰约2华里。通往天台之路要绕寺而过。该寺始建于唐,原为一组狭长的建筑,民居式三进殿宇,经历代修建,现在面积898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风格协调,堪称佛国明珠,是安徽省重点寺院。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岩石上尚留有其一双凹痕足迹。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古拜经台的主要景点有“仙人击鼓”“大鹏听经”“金龟朝北斗”“地藏真迹大脚印”“蜡烛峰”,当阵雨初歇时还可以观赏到云海,虚虚实实,佛乐声声,恍如仙境。庵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住持僧福缘重修,光绪年间住持僧昌光再建。1923年住持僧龙华重修。1928~1935年住持僧隆明。1943~1953年住持僧仁德。20世纪60~70年代先……[详细]
119、佛景
佛景
  看点香炉峰、蜡烛峰、大鹏听经石、金鸡啼鸣石、金龟朝北斗、木鱼石、仙人击鼓石、观音奇石、金地藏足印等。导游相传金乔觉带金龟居于溪边,诵经书于拜经台,感化害民的恶鹏,使其扒壁听经;闵公父子为其精神所感,携带灵鸡前来拜师;后来,连佛祖也被感动,助他完成开辟道场的宏愿。一日,天将黎明时分,佛祖驾祥云来此传授真经。圣僧在西边放好木鱼,尊者在南面架好佛鼓,金乔觉在香炉两边各执香烛点燃,虔诚聆听;南海观音也披斗篷飘然赶来。霎时天台祥云飘,佛光射。半个时辰过去,佛祖携金乔觉、弟子驾云而去,只留下一双足印。抬头看是大鹏听经奇石,巨崖上耸立着香炉峰、蜡烛峰,山口处是欲啼的金鸡石,小溪旁是翘首北望的金龟,西边山上多了一木鱼石,南面山岗上添了佛鼓石,下面的峭崖上伫立着观音峰。介绍佛景,指绕过拜经台,由奇峰异石所巧妙……[详细]
九华山百岁宫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摩空岭(又名“插霄峰”)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也是九华山第二座肉身殿,供无瑕禅师肉身。据寺前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河北宛平僧海玉和尚,号“无瑕禅师”,由五台山云游至九华山,见此地九峰如莲,便在摩空岭摘星亭结茅布道,名“摘星庵”。“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长年以野果为食,不食烟火熟食,并用舌血和金粉,费时二十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无瑕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逝前嘱弟子三年后启缸,弟子将其遗体跏趺缸中。过三年后,恰逢王钦差来山进香,夜见霞光,因与无瑕弟子启缸视之,见无瑕结跏趺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