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高邮市旅游

高邮市旅游景点介绍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的高邮湖畔,主要打造综合服务区、水上文化区、科普展示区、湿地保护区、芦丛活动区、水上探险区、核心休闲区等。核心区还包括湖心宾馆、休闲会所、特色餐饮以及游客互动、渔家风情、自助烧烤、回廊栈道、水上冲浪等娱乐设施,逐步形成集“飞碟文化、滨水娱乐、渔村文化、养生休闲、湿地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故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地址:扬州市高邮市界首镇金墩村西侧3公里类型:城市公园湿地乘船游览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开放时间:8:00-20:00……[详细]
界首护国寺
  界首护国寺位于高邮市界首镇石桥街东侧,清代为高邮八大名寺之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三间小庙,是称关帝庙,后几经衰败,几经修葺。明代宦官魏忠贤专横跋扈,权倾朝野,此庙也一度改为魏公生祠,后随魏忠贤受诛,生祠又改为关帝庙。清代康熙年间,住持戒如和尚重修殿宇,现有“关对殿”石碑一块,刻有“康熙甲午年仲春月重修”字样,可资考证。乾隆九年,绅何湘宜因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而皈依佛门,拜高邮天王寺智慧和尚为师,法名广成,住持护国寺。广成和尚捐田200余亩作为庙产,实施农禅并重、站关募化,经营十多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建成庙房四进,共100余间,山门朝西,头进去天王殿,二进为关圣殿,三进为在雄宝殿,四进为法堂和方丈室,两个厢有禅堂、念佛堂、客堂,后苑广植松竹。其时寺庙颇具规模,殿宇……[详细]
123、高邮湖
高邮湖
  高邮湖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因位于高邮城西,又称之为西湖。宋代至明代为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秦少游描写高邮湖曰:“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高邮湖是美丽的湖,她既有天赋的自然美,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甓社珠光”、“耿庙神灯”等。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蒲松龄诗中描写其“苍茫云水三千里”,放眼望去,湖面上烟波浩渺,天连水,水连天。秋日里,在夕阳的映照下,天边的风帆,水面的野鸭,空中的飞鸟,以及岸边的芦花组成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让你如痴如醉,久久舍不得离去。高邮湖,不仅是美丽的湖,也是富饶的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盛产青、……[详细]
高邮净土寺塔
  净土寺塔位于高邮市高邮镇琵琶路街道南侧(城区东郊)。净土寺塔,原名净土寺空塔,俗称东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系高邮知州衷时章所建。此塔为砖砌仿楼阁式,塔身七级,呈八角形,通高47.46米。塔以雄伟见长,挺拔而秀颀。1963年,高邮中学学生朱光荣等攀上塔顶,从中取出明代万历年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四十余卷,现由南京博物院保存。2005年6月,为恢复古塔原有风貌,该塔大修,维修过程中排除抗战遗留在塔体内的炮弹三枚,并发现建塔时的记事砖碑一方。2006年6月该塔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邮古运河
  古运河联结长江和淮河的古代运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前484年开凿。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隋大业元年(605),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古运河拐弯处的石柱上满是当年行船拉纤时磨出的道道深痕。邗沟烟柳是秦邮古八景之一。古代邗沟高邮段景色迷人,两岸垂柳夹道,万株垂柳丝临风摇曳,如烟如雾。……[详细]
高邮御碑亭
  定慧寺天王殿前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上面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所以称“御碑亭”。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其文曰: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详细]
高邮当铺
  高邮当铺位于高邮城北门外人民路西侧,开设于清代中期,房屋整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基本上呈五排五进,原有房屋80多间,其中有柜房3间、客房3间、首饰房24间、号房30余间、更房、生活用房20多间;核心精华部分存箱楼(首饰房)保存较好,且四周是高大的风火墙,外看像一座方形城堡,整个楼房给人以森严神秘之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典当遗存。高邮当铺的发现,为研究清代江苏地区的典当制度及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2001年该当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邮城墙及奎楼
  高邮城墙及奎楼高邮城墙位于高邮市蝶园广场东南角,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高邮军知军事高凝祐始筑。1972年该城基本拆除,唯保留东南122.7米一角。城墙为青砖结构,高6.6米,砌体底宽2米,结顶0.87米,雉堞39个。据《高邮州志》记载,原高邮城周长一十里三百一十六步,高两丈五尺,面阔一丈五尺。1985年曾进行整修,城上有明代奎楼,城墙脚下的护城河及东水门现在仍发挥作用。城墙是高邮建城历史的见证,现成为蝶园风景区的组成部分。……[详细]
129、文游台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游台
  文游台位于高邮市人民路507号,整体结构坐北朝南,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先哲孙觉、秦观、寓贤王巩等会集于此,饮酒论文,故名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仿古拜贤。之后屡有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的遗物。文游台文物景区内现存有文游台主体楼、盍簪堂、秦观读书台、四贤祠等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特别是盍簪堂内的秦邮帖,弥足珍贵,堪称一绝。文游台景区现为秦邮八景之一,淮堧名胜之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高邮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也有资料记载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现存建筑大部为嘉庆十九年重建。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自宋以来……[详细]
布哈丁墓及阿拉伯人墓碑
  普哈丁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市区。普哈丁墓,俗称“巴巴窑”,又称“回回堂”,始建于宋德佑元年(1275年),明、清扩建重修。普哈丁相传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南宋末年到扬州传教,卒后葬于此。墓园占地15600平方米,分为古墓园、古清真寺和花园三部分。三个部分以花墙相隔,以石阶门道相通。墓园的古墓域北侧有普哈丁墓亭,墓亭为砖石结构,方形平面,四出拱门。亭内为砖砌圆形穹顶,外顶为四角攒尖顶。普哈丁墓筑于墓亭中央地下,用青石筑成五级矩形层叠式墓塔,每层悬出的周边、顶面雕有精美的牡丹花纹,或浮雕缠枝花草和如意纹。第三层墓塔侧面刻阿拉伯文《古兰经》摘录。普哈丁墓的墓亭建筑是波斯建筑风格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典型实例,墓园则采取了庭院式的设计,与传统茔域布局不同,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和谐。普……[详细]
高邮镇国寺塔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镇国寺塔宋、明高邮市城西运河中在古老的运河上,船只南来北往。当高邮城才隐约可见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一座方形的宝塔巍然矗立在运河当中,这就是被古建筑家们称道的“南方大雁塔”——镇国寺塔。镇国寺塔是唐代僖宗(874~888)年间新建。僖宗李儇有个弟弟,大概是看破红尘了吧,走出宫廷,剃发为僧。他到处周游,遍访名刹。一日行脚到高邮,见西门内城角有一块平坦的旷地,原是建太平仓(即义仓,谷贱时加价收进,以免伤农:谷贵则减价出售,以利贫民)的地基,环境幽静而美丽。这里西倚平津堰,一堤烟柳,郁郁葱葱,运河流水汩汩,珠湖雪浪滔滔,身临其境,俗念尘思,顿然消失。僖宗的弟弟看中了这块地方,便请求他的哥哥在这里建一座寺庙,供他修行念佛。僖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给……[详细]
132、盂城驿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盂城驿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  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明代驿站功能有二: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是每隔10里设一邮铺,次要邮路则是20-30里不等。盂城驿是我国古代南北大动脉——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处重要驿站。  盂城驿于1995年修复并对外开放。……[详细]
龙虬庄遗址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高邮市市区北约10公里处的龙虬镇。龙虬庄遗址从1993年开始发掘,总面积4万多平米,现已发掘面积1335平米,清理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二千余件。考古发掘证实了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江淮东部存在着一支面貌独特、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龙虬庄的居民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不仅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还饲养家禽和农业生产,制造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1997年9月,中外考古专家云集高邮,对遗址实地考察研讨,确立了江淮地区史前文化——龙虬文化。它的发现,再次证明了江淮地区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1993年龙虬庄遗址被评为……[详细]
扬州王氏纪念馆
  扬州王氏纪念馆 位于高邮市西后街21号的高邮王氏纪念馆,是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故居改建而成。馆门坐西朝东,占地约一千多平米。  改革开放不久的1983年,当地党委政府为纪念垂名史册的清代音韵、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激励故里乡亲与莘莘学子缅怀先贤、勤勉好学、奋发有为,迁走工厂的部分车间和入住其中的居民,修复了东厢屋三间,北书房三间,古井一口,修建门厅三间和部分故居院墙,建立高邮王氏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94年又修建正厅五间、厢房六间,重树“独旗一杆”,塑王氏父子像一座。清砖黛瓦的清式建筑造型古朴,几竿翠竹扶苏,几簇梅花相依,使故居庭院的环境显得格外幽静雅致。  沿着两侧颇具清末民居风格的西后街由北而南,来到高邮王氏纪念馆跟前,府第式的门厅0着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手书的“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