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邳州市旅游

    邳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固子遗址
      固子村位于邳州西北30公里,属占城果园所辖,村旁有一处高4米,东西长60、南北宽50米的土墩,当地人称为“固子”,这是一处商代遗址。遗址南高北低,为坡形,东西长60 米,南北宽50 米,高出地表约4 米,面积约3000 平方米。断面可清晰看到夹杂着大量灰陶片及蚌壳的文化层,出土残石锛、石镰、陶鬲纺轮及鹿角、石器、网坠等遗物。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邳州境内商代遗址较多,如四户镇镇凤凰庄西的凤凰庄商代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在地面1.5米以下,层厚2米;四户镇的竹园遗址、董家滩遗址、石羊遗址、石羊南滩遗址、邢楼镇的范墩遗址等都是商代遗址或有商代文化层。说明商代时候邳州境内的经济发达,古邳国与……[详细]
    魏云岭烈士墓
      魏云岭(1909-1934),字超凡,邳县陆井乡甘山村沟南人。魏云岭在邳县占城小学读书时,与进步同学组织赤潮社宣传队,到周围村庄宣传革命,配合当地农民组织红枪党、红枪会,捣毁恶霸李占魁的粮行、牛行。1926年夏,考入睢宁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书记。1929年任中共徐海蚌特委巡视员,曾参加刘少奇主持召开的泗、灵、宿等县特委紧急会议。1930年任红军十六师政委,参加中共泗县行动委员会领导的石梁河暴-动-。1931年任长淮特委军事委员,在邳县占城、石匣一带秘密组织部队。1933年奉党中央指示率部南下,转战浙江、闽北,到达赣东北地区与方志敏会师。不久,与地方赤色警卫师独立团合并组建新七军团,任政委。此后,在方志敏的统一指挥下,乘胜南下,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为攻克……[详细]
      大浦子春秋墓位于邳州市戴庄镇杨庄村。封土呈覆斗形,高出地表约15 米,底部东西长30 米,南北宽20 米,面积约600 平方米,1997 年发掘。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墓是一种特殊的埋葬方法,古人从地面竖直向下挖出葬坑,然后将死者垂直置入坑内,之后摆放随葬品和其他殉祭物,再用土掩埋,尸体始终站立。竖穴土坑墓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后期逐渐减少。大浦子春秋墓墓长15 米,宽10 米,深4 米,主椁室位于墓坑中西部,主椁室周围有四座陪葬墓。该墓早年被盗,出土器物较少,主要有陶鬲、豆、釜、石磬、砺石、铜刀、镞、及容器残片等。该墓现已回填,但仍有高出地表近10 米的封土。 ……[详细]
      舒兰,原名戴书训,曾用笔名林青,别号舒逊,台湾著名乡土诗人。1931年1月1日生于邳州戴圩镇戴圩村故居西楼。1948 年徐州中学迁台,毕业于台湾文化大学,美国密苏里东北大学博士,1948年开始新诗创作。曾任、记者、《布谷鸟》诗刊社社长, 1989 年移居美国旧金山,任世界华人诗人协会常务理事。著有诗集《抒情集》、《乡色酒》及诗评诗话等十余种,有诗歌研究及诗歌集 40 余部,曾将藏书邮寄捐赠邳州市图书馆。舒兰故居属典型清末四合院式建筑,立体三间楼房,结构完整。故居的大门上方有一石匾,上有由臧克家题写的“舒兰故居”四个大字。戴书训有兄妹五人,家中排行老五。新中国成立后,西楼和花园留给舒兰长兄戴书畅居住。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戴书畅被强制搬出。1989年,落实政策,戴书畅又搬回原处。西楼复归戴书……[详细]
    四户白马寺遗址
      四户白马寺遗址位于邳州市四户镇西北五公里的白马寺村部院内。东邻竹园村约1.5 公里,西距泇河5 公里。相传该寺建于北魏正光(公元520——525年)年间,以后历代屡有修建,历史上白马寺为长方形院落,占地10亩,坐北朝南,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民国年间被毁。白马寺遗址现存古树一棵,为北魏正光年间所植,树直径1.8 米,周长5 米,高约20 米,树冠覆盖面积约20 平方米,是邳州境内树龄最老、树株最大的银杏树。《邳州志补?古迹》载:“大佛殿……一在白马寺,亦有银杏(一株),颇奇古。”清乾隆二十年《重修白马寺记》碑文亦有同样的记载,该银杏树应是建庙时就生长在白马寺院内。白马寺现后期重新修建有围墙、大门。……[详细]
    浴德池旧址
      浴德池号称老浴德,位于土山古镇小街北头东侧,始建于1913年,由原池主沈现邦请工匠潘云清、娄淑玉、曹庆云等先盖成两层门面楼六间,靠楼的北侧盖成堂屋四间,后院建出厦住房四间。1924年在前院建成浴池及六间砖木结构的更衣室。全宅南北约19米,东西约30米,占地约570多平方米,门面是一排上下12 门的阁楼雅座,院内堂屋四间,东屋是明三暗五的更衣室,面积为400 平方米。浴池门呈拱形,门上额有“浴德池”三字, 室内有两个小浴池,大池为长三米多宽两米多,小池约两米见方左右,是当时苏北地区很少见的公共浴池。 浴德池不仅是人们洗浴的场所,同时还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工作者的秘密联络点。池主沈现邦深受内弟冯子鹿、冯献彬等共产党干部的思想影响,经常在经济上资助中共地下党活动经费,曾多次受到共产党八……[详细]
    土山沈氏宅
      沈家大院位于土山老街南侧,坐南朝北,东西长约30米,南北约60米,建筑面积900 平方米,约有40 多间的清式民宅建筑。整个大院的原古建筑分为东西中南四个小院落。因该大门为铁板盖面而制,所以土山人称此大院为大铁门,又因房主姓沈,故又称“沈家大铁门”,或“沈家大院”。 沈家大院的大门位于中院,大院前排七间,中间一间为高于两侧的两层门楼,门楼下设有宽约3米,高2米的木雕花棱,精工细雕,做工考究,虽已历时300余年,至今仍较为完好。入大门便是前中院,前中院东侧是一面古墙,古墙中间原有屏风门和门楼,入屏风门便是东院,东院有三间东屋,三间堂屋。古朴典雅,回廊翘檐,雕梁画栋,尤其木制的花棱门窗,雕刻的凸形花纹十分精美少见。通过中院穿过过道,院南侧又是7间古房,均为砖木结构,清代建筑风格。 据沈氏族普记载……[详细]
    土山天主教堂
      土山天主教堂位于土山老街南侧。1910年张秉神父来土山镇开教, 1919年,由国籍司铎朱神父主办,兴建附属房屋6间。1921年,建成15间哥德式天主堂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建筑规模在当时的邳南首屈一指,随后又在该堂南邻购地3亩,建房30多间,为修女食宿用房。抗战前夕,加拿大籍卢克念神父来土山传教,继有国籍神父徐宗礼,加籍司铎艾神父,美籍司铎史神父在土山传教。1946年前后,国籍司铎张树凯神父来土山,并在神父住房东邻建26间房,开办天主教“昕光小学”。1953年,国籍司铎刘哲夫神父来土山传教,并开办诊所一处,历经十余年。1964年教堂被封,神父、修女被逐,学校改为“土山小学”二部校舍,诊所被关闭,修女食宿用房26间、神父住房等均被占用,1966年“文革”开始,部分房屋被拆毁,大教堂也……[详细]
    土山老街
      土山老街原有两道街。一道是关帝庙前的东西大街,街宽7米左右,长约400米;一道是南北小街,街宽6米左右,长约200米。 两街总长600 多米,面积约为3600 平方米,路面全为青石板铺成。大街的东端与小街的南端相交成直角。在相交处原建一座门楼,称过街楼,街两侧全是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古风古貌,十分壮观。 土山两街商店林立,尤自清初以后,外地大商家纷纷来土山开店设坊,有河南人开的“隆兴”茶食店,有江西人经营的中药店“姚万和”,有山西有经营的“宝泉涌”,有南京人经营的 “东西五柳”中药店,土山人经营的大商行“盐行”、“布行”等。此外,小街的“万香村”布庄、沈家的“澡堂”等一直经营到20世纪60年代。每当集日,大小街两旁的麻线市、土布市、棉线市,家禽市等人流拥挤,叫卖声不断,甚是繁华。 目前,虽然土……[详细]
    土山魏家大院
      土山魏家大院又名魏家布庄,位于土山镇小街南端西侧,原名为“万香村茶食店”,为张姓人家经营,1947年,张家经营的店铺难以维持,整个院落店铺转手卖给魏家,店名另取为魏家布庄。该建筑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店面装饰讲究,上下门窗皆雕刻有各式花纹图案,边沿周围均为花砖镶嵌,店门上方留有当时书法名流题书“万香村茶食店”斗大金字牌。店铺内院有古式两层南楼三间和西楼三间,两栋楼的二楼前门面与临街的茶食店二楼的内侧皆为朝外伸出一米来宽的木雕廊檐,且三栋楼的廊檐相通,廊檐造型别致,上面雕龙画凤及各种花鸟虫鱼;房顶为青色小瓦复盖。由于店铺门面装饰精致,院落建筑风格古雅独特,加上店主经营有方,魏家布庄乃是土山当时最大的布庄。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成为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站。中共邳睢铜的工委书记魏振亚、王习之、刘杰三等一……[详细]
    土山王氏宅
      土山王氏宅位于邳州市土山镇土山小街(南北老街)中段街东侧,当地习惯称为王家大楼。王氏宅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为临街建前后两进四合大院。两院南北各有三间古式厢房,后面及中间各五间造型别致的走道,最后排是五开间上下两层的阁楼。主楼建筑宏伟别致,古色古香,屋檐飞翘;门窗设计非常讲究造型式样,雕塑着各种花卉龙凤,周边均用花砖装饰,整体建筑雕梁画柱、宏伟别致、巧夺天工,门窗雕刻各种龙凤图案。二层楼有朝外伸出的木雕走廊,栏杆、立柱上精刻细雕花纹图案,房顶为蝴蝶瓦覆盖。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设在大街西头的陈宅院内,县委设在王家大院内,邳睢县委便设在王家楼院内,县委的领导便在院内办公,开会和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土改、镇反等运动。县委书记罗运来的办公室便设在楼下,楼上曾为罗运来书记与夫人结婚的洞房。王氏宅面积1200……[详细]
      娄梦侠烈士墓坐落在土山镇娄楼村村南约50 米。娄梦侠(1906—1935)原名娄培儒,又名娄子征,邳州薛集娄楼村人。其父娄广明,务农为主,兼营商业。娄梦侠15岁入邳县第二高等小学,后考入邳城甲种师范学校。1927年,北伐军进抵邳州又南撤,他随之到南京,考入南京警察训导所,在学习和训练期间结识警校中队长共产党员宋绮云,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回邳州,以国民党土山镇公安分局局长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夏去东海县县委工作,1929年秋,前去上海,曾在中央保卫局工作并参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的保卫工作。1931年奉命去江西,先任江西苏区保卫局长,12月当选江西苏维埃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1934年在第二届全苏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1935年3月在赣南被捕,关押在南……[详细]
    邳城天主教堂
      邳城天主教堂位于邳城街东,城河堰下,与今邳城镇中心小学相邻。教堂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上海天主教总教会拨银四百两,在城内购买库吏石庄庆房屋37间的地基约1万方米建成。大圣堂和钟楼于1898年4月动工,次年落成,同时扩建厢房5间。1916年神甫住房东又建南北走向附属房10余间。法籍兰神甫于教堂西购地6亩多,建房30余间。1920年至1935年,上海蔡知才神甫于神甫房北置地建立教会学校,建房20余间,时称男校。现存大圣堂为哥特式建筑,砖木结构,正面高大门墙开三尖拱券门,面墙尖顶竖立十字架,十字架下门额上题有“愈显主荣”四个汉字和一行拉丁文字。大圣堂四壁开窗,窗有两种,一为竖长方形,窗顶拱形券顶;一为哥特形,上方尖角券顶。所有玻璃皆涂色,红、黄等色相杂,鲜艳夺目。堂内立木柱22根,皆漆……[详细]
      山头遗址位于山头村西200 米,中运河西岸50 米, 山头大桥北200 米,东有胜阳山和禹王山,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2008年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为600平方米,清理了灰坑、灰沟 16 条,出土了夹砂红陶片,磨制精制的石器等,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居住遗址,与同时期以墓地为主的刘林遗址构成史前聚落群。邳州运河沿线上的新石器遗址非常多,如大王庙遗址、岳台遗址、大新庄遗址、山头遗址、房庄遗址、闸上遗址、梁王城遗址、刘林遗址、大、房庄遗址、闸上遗址、梁王城遗址、刘林遗址等,发现的古遗址主要集中在邳州的中运河两岸,尤其以梁王城周围及大王庙附近最为集中。山头遗址内发现有大量的田螺、蚌壳堆积,说明当时人们选择的村落多傍水而据。目前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存以墓地为主,居住遗址发现较少,此次发现的……[详细]
      山头墓群又称邳州山头东汉墓地。位于邳州市戴庄镇山头村西150 米,2006 年至2007 年,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水利由南京博物院、邳州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山头墓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发掘面积 5500平方米,共清理东汉墓葬45座、明清墓葬3座,以及围绕墓地的隍壕1 条。墓葬的形制有土坑砖室墓、砖室券顶墓以及砖石混合结构墓三种。大多数墓葬带有斜坡墓道,墓道基本上都向着正北方,墓主人则是头朝南方。多数墓葬已被破坏,个别保存完好。共出土釉陶器、陶器、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文物共300 多件。其中M21、M26、M29、M40为砖石混合结构画像石墓。基本结构为前后室布局,前室墓顶为大石板覆盖,后室为楔形砖券顶,青灰色长方形砖铺地,墓砖向内一侧饰有变形云纹,前后室之间有条石、石板相隔,石柱或石板底……[详细]
      戴庄锅山墓群位于邳州市戴庄镇西约2 公里的锅山南麓,山前村北100 米。汉墓多分布在山南坡,为土坑竖穴墓和汉画像石墓为主,墓葬较为密集,曾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等。画像石墓是西汉晚期至东汉末以石刻画像为装饰的石结构或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葬。墓主多为强宗豪右和高官显贵。汉画像石墓的发掘和研究,是汉--古和美术考古的一项重要内容。戴庄一带是邳州画像石墓发现比较集中的地方,时代一般为东汉中晚期,墓室结构大部分为前堂后室结构,雕刻技法为浅浮雕。山上有一采石场,现已废弃。2011年公布为徐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宋绮云故居
      宋绮云(1904年-1949年〕邳县八路乡人。江苏省立靖江第六师范学校毕业。1920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6年11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宋绮云被派往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春受党指派返回邳县,先后任中共邳县特别支部组织干事、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和书记。同期,徐林侠也回到邳县,担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兼妇女会会长。1928年10月,宋绮云与徐林侠结为革命伴侣。 1928 年任中共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历任《皖南日报》主编、《东北文化日报》社长兼总编,党内任西北特支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任西北各界抗日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西安事变前后任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做杨虎城部统战工作。对促成抗日民……[详细]
      黄庵庙遗址位于炮车镇东南三公里处的黄庵村。黄庵村原名陆家疃,因建有黄庵庙而更名。黄庵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称“明真庵”,后改为“黄庵庙”。据传说,黄庵庙的先师黄守中,一日远游归来,忽然迷路,只见红光遮道,祥云缭绕,恍惚之间,好像进入仙境。于是认为此处是块宝地,遂结草为庵,收黄升之女黄姑为弟子。黄升女为尼后,每日晨钟暮鼓,诵经拜佛,烧香点烛,极为殷勤。暇时随师学医道。黄姑持斋好善,施医舍药,为四方邻里祛除病痛。黄姑80岁圆寂,黄氏族人及远近百姓感其功德,募捐建庵,塑其身,画其像,四时供奉,并由邳州道政司立名为“明真庵”。邳州正堂朱亮丹书“明真庵纪”篆额。黄庵庙1944 年为炮火所毁。现仅存《明真庵记》碑一块,青石质,高3.2 米,宽0.9 米,厚0.25米,碑文17 行,共49 字,……[详细]
      邳州西泇河大象化石位于邳州市岔河镇与戴庄镇间的西泇河中。1989 年在距地表3—4 米的河底发现,主要是大象化石,保存相当完整,多为完整的大象骨骼、门齿化石,其中门齿化石最长达3.66 米,直径最大20 厘米,围粗57 厘米,重约150 千克。现存于邳州博物馆,属全国最大的象牙化石之王。旧石器时代徐州的气候比现在温暖,除邳州的戴庄发现大象的化石以外,铜山的大泉在距地表4米左右的黄土层里,也发现了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纳玛象的遗骨,这种大象的体质形态已接近现代的亚洲象。1979年,在赣榆县石梁河水库附近,出土一具十分完整的大象化石,经鉴定为亚洲象,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其年代距今6540年左右。赣榆县发现年代准确的大象化石,说明直到新石器时代,徐州一带还有大象活动。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和人类活动的……[详细]
      刘林墓地位于戴庄镇西5 公里的王庄村西200 米分洪道内,坐落在著名的刘林遗址中部。1960 年发掘,为竖穴土坑墓,葬具已朽,出土铜器有方壶2件,簠2 件、匜1 件、衔2 件、勺2 件、盒3 件、镂空方盖1 件,大鼎1 件等战国铜器。其中一件铜簠,長方形,直口斜腹,蹼形四足,两短壁各有一兽首耳,通体饰蟠虺纹。内底铸銘文两行,行4字,释读为“西啉(林)乍(作)其妹喜尊钴(簠)”。周萼生认为“西啉”为作器者的人名,“喜”为其妹妹的名字,這件器是为其妹“喜”所作的媵器。“簠”铭文隶定作“鈷”,“鈷”即”簠”(周萼生:《邳县刘林遗址出土西啉簠銘釋文》,《考古》1960年6期)。“西啉”或可解释为“西楚”,作地名讲,这件铜簠的形制有与寿县所出楚器相同。徐州地区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比较少,这件铜簠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