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旅游景点介绍

  潭牛镇昌美村是文昌市有名的革命老区村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昌美地区有26位革命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生命,其中有9名是中共地下政权的乡长。新中国成立后,乡亲们多次要求在本地修建一座纪念烈士的建筑。1963年春,在王植三同志(昌美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当时的新桥人民公社日月生产大队(现昌美村为当时日月大队所辖)全体社员群众积极参与,在没有政府拨款的情况下,出资出力,于1963年5月建成“昌美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亭位于文昌市潭牛镇原昌美学校校园内,建筑面积为20平方米。亭内立有一块纪念碑,碑上刻有昌美地区26位革命烈士的芳名。今纪念亭基本塌殆尽,仅存两截断柱和残墙,实际上已成为废墟。……[详细]
  白石溪烈士纪念园位于琼山区国营东昌农场(即白石溪瀑布对面)建于1991年2月,于1992年落成。该亭建筑面积约25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452平方米。纪念园碑高8米,碑正面题刻“白石溪地区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题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墓上刻有革命烈士名单,此外还建有两个凉亭,供游人观光。白石溪地区是革命老区,为革命而在此地区战斗死难的烈士有361名、群众数千人。该亭由原海南琼纵老战士王昆、王若夫、林鸿盛、李恩铭等同志发起建成。1992年将白石溪烈士纪念亭列为东昌居管理和筹款维修,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临聘1名工作人员对纪念园进行日常管理,月工资600元。管理费用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详细]
  据《文昌潭牛人民革命纪念册》记载:潭牛是文昌县共产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周逸烈士和人民解放军将领符确坚将军的故乡,1926年就建立起共产党组织,组织农民协会,成立农民自卫军,长期坚持开展革命斗争,为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1927年8月的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潭牛地区就有周逸烈士、民族英雄江祥凤等380多位烈士为革命事业牺牲。1941年7月4日,琼崖独立总队第一、第二支队在吴克之、陈石、马白山、符哥洛的指挥下,在大昌乡美德村和潭牛墟以及琼山县大致坡墟的三个日军据点之间伏击日军,击毁日军车两辆,歼敌60余人,缴获武器一批,迫使日军撤离美德据点。1942年9月第二支队在竹崀桥伏击日军,击毙日军官兵40多名,击毁军车两辆,缴获机关枪2挺、长-30余支,取得战斗的重大胜利。潭牛人民……[详细]
  宝芳人民革命纪念园位于文昌市东阁镇宝芳水库大坝北侧,建于1993年,系为纪念宝芳乡人民革命斗争而建的纪念园。该园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大门为钢筋水泥结构,宽12米,高6米,园中央有一座内外均呈六角形的钢筋水泥结构平顶建筑,外有1.6米宽的回廊,内部六角形的阁形建筑的各面墙壁上嵌有大理石,石上刻有文昌县人民政府题写的“文昌县宝芳乡人民革命斗争史略”“宝芳地区革命烈士芳名录”以及老干部的题词等。据《文昌县宝芳乡人民革命斗争史略》介绍,宝芳乡是文昌县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民主革命各个时期,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九二六年三月,中共文昌县委建立后,宝芳乡就相继成立了革进、碧石山、流坑等党支部及共青团、农民协会、妇女解放协会、童子团等革命群众团体,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政治斗争和武装斗……[详细]
  据《文昌人民革命史》记载,至1927年底,全县先后建立18个区委会,公坡地区为第七区委会。同年,中共文昌县委在发展基层党组织、建立区委的同时,还注意搞好区乡的政权建设,以迎接土地革命高潮的到来。许侠夫、罗文淹在列宁乡(现公坡镇的茗山、茂亭一带)活动,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时,不仅帮助这个乡建立了党支部,取名为“列宁乡党支部”,还走村串户,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发动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健全各种群众组织,并在这个基础上成立农民政权,取名“列宁乡革命委员会”,乡党支部书记周德锋兼任革命委员会主席。文昌列宁乡革命历史纪念馆原位于文昌市公坡镇五一村委会茗山中村周氏祖祠内,曾两次遭毁坏。2004年,由公坡等地区革命先辈倡议,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在今公坡镇三联小学校园西南重建,占地面积139.52平方米,建筑……[详细]
  昌洒人民革命纪念堂位于文昌市昌洒镇中心小学校园内。昌洒镇是具有革命传统的乡镇,昌洒人民革命纪念堂主要为纪念符克、陈业祝、韩风元等革命烈士而建的。符克,1915年出生,昌洒镇东太山村人。1938年春,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参加海外工作团,被安排到越南从事革命工作。1939年春,组团回琼岛参加抗战。1940年6月,任琼侨回乡服务团总团团长。1940年8月,被国民党守备司令王毅、专员吴道南杀害。陈业祝,1905年出生,昌洒镇抱才村人。1925年,考取黄埔军校四期。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回琼在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五路(文昌)军第一连工作,后任琼崖特委警卫连党代表。1928年当选琼崖第一次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委员。1930年至1931年,曾当选第二、三届工农兵代……[详细]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不久,海南也发生了“四·二二”政变。此后,塔昌村多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清剿”,共产党员王会全、王时清、傅楫深、傅佑贵、陈有连先后被捕,在狱中英勇就义;中共党员、交通站站长陈文会被敌人装进“猪笼”游乡示众,然后被抛进白石溪(在该村附近)深潭,活活淹死。塔昌人没有被反动派的屠刀吓倒。他们随之组织了农民赤卫队,攻克了白石溪军阀乡团据点,歼灭了整个乡团,接着又歼灭了相邻的中税乡团。1928年2月,塔昌村赤卫队主力与邻近各村的数千名农民赤卫队队员,配合红军攻打拥有正规武装的国民党大坡民团,酣战三天三夜。党支部书记符志顺带着党员和群众配合赤卫队作战,党员傅楫海、符志顺、陈有宽等,手持铁耙、双筒、长矛、大刀,不怕牺牲,冲入了大坡民团老窝杀开了一条血路,国民……[详细]
  美德当年地处文昌抗日根据地与日军占领区的边沿,日军在此设立据点,驻防一个中队。日军美德据点与日军潭牛、大致坡两个据点相距七八千米,它们成为三角形互为呼应,对抗日部队行动形成威胁。l941年7月4日,琼崖独立总队第一、二支队在支队长吴克之等人率领下,决定以诱敌出援方法在运动战中歼灭日军。当日拂晓,第一、二支队分别进入阵地,其中一支队三大队埋伏在日军美德据点附近。上午,战斗首先在潭牛方向打响,美德据点日军乘两辆军车前来增援,第三大队对增援日军发动攻击。吴克之听到美德方向的枪声后,除留下一些部队担任警戒外,率部队主力向美德方向迂回,歼灭了前来增援的日军,一共击毙日军60多人,缴获重机枪l挺,轻机枪2挺,军车2辆,掷弹筒l具,长-25支。第一支队第三大队队长符乙权牺牲。经过此役,消除了日军对琼崖抗日……[详细]
  大水战斗烈士纪念园,位于三门坡墟东北约7公里处,即大水村附近。为纪念大水战斗殉难的革命烈士,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在此建立大水战斗烈士纪念碑。碑建筑面积20平方米,纪念园占地面积3455平方米,碑高10米、宽两米,方形,底有三层石阶四周有围墙,墙内建二座纪念亭。1942年1月,国民党琼崖守备副司令兼保安第七团团长李农春,率领该团第二营及营部特务连等,窜入琼文抗日根据地斗门村与敌军激烈对战。此次战斗从1月24日至28日,歼灭李部大部人马,又阻击增援之敌,毙伤大批敌人,缴获武器弹药不胜其数,胜利的保护了琼文抗日革命根据地,我军也伤亡数百人。特建此碑,对牺牲的革命战士予以纪念。现列入区级管理,并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临聘1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月工资600元。管理费用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详细]
  解放军渡海登陆纪念碑位于文昌市昌洒镇赤水港海滩边,坐西朝东,高2.4米,宽1.3米,厚0.15米。碑正面镌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三军渡海先锋营登陆地点纪念碑”,落款为“中共文昌市昌洒镇委员会、文昌市昌洒镇人民政府,公元二零零一年五月一日立”;背面镌刻老干部何如伟撰写的碑文:“一九五零年三月十日十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三军先锋营一千零七人,在一二八师三八三团团长徐春芳、政治部主任刘庆祥、营长孙有礼、教导员王恩荣的率领和琼崖人民政府琼山县三区区长林栋为向导,乘二十一艘木帆船从湛江市东南的矿州岛起渡,除三艘船迷航外,其他十八艘船于十一日在此一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击溃国民党军守敌,顺利登陆。先锋营登陆成功,揭开了解放大军渡海作战和琼崖纵队配合解放全海南的序幕。”……[详细]
  何汉英烈士生平,从时任文昌县民国政府县长陈炜章撰写的纪念碑碑文中抄录如下:何烈士和传,字汉英,广东文昌深田乡人也。天资颖异,少而好学,同侪翕称之。前清末,业攻政治不纲,外患日亟,国势阽危。烈士年方弱冠,已知非革命不足以图存。乃赴广州奔走革命,迭与同志杨虎谋起事,卒以事机泄露失败,而□然不因一再挫折而灰其心。其坚忍卓绝迥异。常人谓为吾党健者,谁曰不可?民国五年,袁逆族使龙济光残杀党人,惨不天日,杨虎奉命任华侨指挥,从事讨龙,烈士闻讯,驰从之,投充-队队员。三月十八日谋攻长州炮台及图劫肇和战舰,因众寡悬殊,失败捐躯,其忠肝义胆,气炳日星,功在--。烈士纪念亭:何汉英烈士纪念亭位于文昌市文城镇红庄村委深田村路口,由文昌市史志办于2009年迁建何汉英烈士纪念碑时筹建。纪念亭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18……[详细]
  生平简介:许侠夫(1901-1927),文昌市东阁镇玉山村人。1921年,随兄长许声鸿到马来西亚谋生。1923年春回国。1924年进入暨南大学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春,回到琼崖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后,面对反动派屠杀,在群众的掩护下,许侠夫与罗文淹一道回到文昌领导党的工作。回到文昌后,许侠夫积极在文教、东阁一带活动,发展当地党组织,使党的队伍得到壮大,为统一领导全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奠定良好的基础。1927年6月,中共文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中共文昌县委,许侠夫任县委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全县农民协会、妇女协会、青年团和劳动童子军等群众团体得到恢复和建立。在农民自……[详细]
  陈业祝烈士纪念碑位于文昌市文东中学校园东北角,于1958年3月建成,由红色五角星、碑体、碑文、基座等构成。钢筋水泥结构,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18平方米。碑呈六角形,高1.6米,碑正面刻有“陈业祝烈士纪念碑”及陈业祝烈士简介。纪念碑现保存较好。……[详细]
  符乙乾烈士纪念碑位于文昌市三角庭农场场部西南面50米处的公路旁,立于1988年。纪念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36平方米,由碑围、纪念碑组成。碑围呈八角形,开八字门,边长2.2米,置0.5米高的围墙,围墙中央立纪念碑。纪念碑分碑座、碑身两部分,钢筋水泥结构。碑座为正方形,分两层,第一层边长2米,第二层边长0.6米。碑身呈六角梯形,为“向天推式”,高4.52米;碑身底层正面镶嵌一张符乙乾当年的照片及“符乙乾生平简介”碑刻,两侧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碑联;上部浮雕红五星和“符乙乾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详细]
  彭谷园烈士公墓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初级中学左侧。1928年3至4月间,国民党蔡廷锴部对琼崖革命苏区进行“围剿”。6月14日,国民党刘占雄团500余人及地方反动民团共1000余人进攻彭谷园根据地前沿据点马村,驻马村军民英勇顽强地反击,打死北区民团团长邱树仁及团丁数十名,然后撤往彭谷园。16日晨,敌人趁我军不备,突然包围袭击。农军300余人在县委书记许邦鸿的指挥下奋起反击,同敌人进行英勇的血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县委书记许邦鸿等313名红军、农军战士壮烈牺牲。1963年6月13日,县政府为纪念彭谷园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了烈士公墓。此后,还先后在墓地左右两侧安葬海南解放后因公牺牲的苏本利等6名革命烈士。1986年10月2日,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进行重修彭谷园烈士公墓,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南湾侵华日军巡艇坑道,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1990年7月14日,南湾侵华日军巡艇坑道入选陵水黎族自治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门岭侵华日军石刻,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1990年7月14日,南门岭侵华日军石刻入选陵水黎族自治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陵城侵华日军营房,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1990年7月14日,陵城侵华日军营房入选陵水黎族自治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内龙王庙,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1990年7月14日,城内龙王庙入选陵水黎族自治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英州古楼窑址
  英州古楼窑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1990年7月14日,英州古楼窑址入选陵水黎族自治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