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合川区旅游

合川区旅游景点介绍

国立二中旧址
  国立第二中学旧址位于重庆合川城北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内,一座高大雄伟的牌坊式大门,大门正上方镌刻着“定林寺”三字,走进大门便是一个老式四合院。这里原本是一座明代庙宇,抗日战争时期是“合川国立二中”的办学地。1938年春,国民政府为收容苏沪浙等沦陷区中学流亡师生,在大后方相继设立一批国立中学。3月初,国民政府教育委员会组建以许逢熙任主席的四川临时中学校务委员会,在北碚、合川两地成立国立四川中学,周厚枢任校长。1939年,按照建校的先后顺序,国立四川中学更名为“国立第二中学”,学校含高中部、师范部、初中部及水产部。其中,高中部、水产部在合川,称“合川国立二中”;师范部、初中部在北碚。1940年,初中部由北碚迁入合川县城蟠龙山,师范部留在北碚独立成校,命名为重庆师范学校;1941年,水产部也独立成……[详细]
  五星桥位于合川区双槐镇石泉村,年代为清。古老别致、充满神奇的五星桥,位于华蓥市与合川区交界的地方。据了解,五星桥以桥中点为界,桥南属重庆市管辖,桥北由四川省管辖,故又称为“川渝界桥”。据《华蓥市志》《合川县志》记载,五星桥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是一座南北走向的五孔券拱石桥,每孔净跨度达8.8米,桥墩宽3米,自河底至桥面均用条石砌成,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桥长(含桥引)68米,宽6米,高5米,桥面近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8平方米,保护范围800平方米。桥上是硬山式穿斗木结构廊房建筑,17柱16开间,每间为石木结构的房屋,房高4米,面积均在12平方米。桥上中间为通道,两侧有石栏杆,原有许多石雕,现在几乎被毁坏或漫灭。桥上过道宽3米,小青瓦遮盖房顶。五星桥的别致,在于它的桥、房相重。……[详细]
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三保育院旧址
  位于合川区土场镇南进街102号土场镇中心完全小学内。建筑原为周家祠堂,穿斗混合式木结构,现存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占地面积344平方米。1939年6月2日,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三保育院在此成立。受中共中央南方局委派,烈士赵世炎的胞妹、李硕勋的遗孀,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赵君陶担任院长。第三保育院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当地名门望族及地方势力搞好关系,与重庆妇女界、文化界的进步组织和上层知名人士保持往来,并深入到群众中开展抗日救国活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1946年6月,第三保育院撤销合并到歌乐山保育院,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先后保育了800余名儿童。……[详细]
  养心亭位于合川区钓鱼城街道办事处佛耳村十三组,年代为清。2009年,养心亭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庆福寺大殿位于南津街街道鹤林巷8号,始建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抬梁歇山式,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含左右厢房),为明清过渡时期的建筑风格。2009年,庆福寺大殿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炉堆子窑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盐井镇塘坝村五组,地处嘉陵江右岸一级阶地,分布在一条冲沟南北两侧的台地上,面积约10000平方米.2007年,重庆市文物考古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标本数千件,瓷片数十万片,并清理出土宋代马蹄形瓷窑炉5座.炉堆子窑址为白釉和黑釉瓷混烧,以白釉瓷为主,出土瓷器胎质较细,胎色大多为白中泛黄.炉堆子窑址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猴清庙遗址
  猴清庙遗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纱帽村涪江与小安溪交汇的小安溪口二级台地上,面积约6000平方米,目前这里正在打造“新加坡风情园”。2008年5月,为配合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建设,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派出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2008年11月底,该遗址田野发掘阶段工作结束,12月初转入出土器物修复和发掘资料整理。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川文峰塔位于合川市合阳镇南津街,时代为清。重庆市合川区文峰塔位于合川城区南津街街道,因塔身呈灰白色,俗称白塔。据《合州志》及塔内题刻记载,文峰塔又名振兴塔,由合州知州董淳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共9层。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知州李宗沆又增建4层,共为13层,通高62.2米。文峰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砌砖结构,底层内空直径4米多,顶层内空直径不足2米。塔呈锥体状,塔心为实体锥柱。从底层沿石级螺旋而上,直达第十一层。每层均刻有圆雕神像供人祀祭,顶层原有木刻魁星点斗立像,现为泥塑。塔外每层洞门上方有额楣,题词用青花瓷片镶嵌,分别以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欲罢不能、俯瞰嘉涪、扶摇直上、路入蓬瀛、春风如意、气象万千等语示塔之气势雄伟及某种祝愿。文峰塔属风水塔类型。游人登塔远眺,山光水色……[详细]
板桥寺
  板桥寺位于合川市九岭乡板桥村,时代为明、清。板桥寺坐落于铜溪镇板桥村凤山的半山腰上,整个建筑随山势逐层抬升,呈复四合院布局。纵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左右设有配殿及厢(禅)房。天王殿、观音殿和左右厢(禅)房有回廊相接,寺院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该寺是重庆地区时代较早、保存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板桥寺原名“凤翔寺”,始建于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文字记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重建、扩建和培修。第一次维修和扩建的时间是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传说当时来了一个“以梵为姓”的外地隐居状元,为凤翔寺购置田产四百余石,发展僧侣六十多人,重建保存至今的大雄殿,同时还扩建了天王殿和观音殿,重塑了大批塑像,并将附近几座垮塌庙宇的……[详细]
10、岩溪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溪桥位于合川市城北高石坎办事处。含清代桥,时代为宋。岩溪桥亦名盐溪桥,古志称联济桥、古今桥,是目前发现的巴渝境内两座宋代古桥之一。原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北郊嘉陵江西岸的岩溪河口上。南宋庆元乙卯年(1195年),邑人张彦远始建。清道光丁亥年(1827年),里人朱汝惠加修,在四川省1987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是重庆市内目前发现最早的民间石拱桥,也是重庆直辖后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岩溪桥长24.3米,宽2.5米,高6.2米,单孔跨径5.6米。单卷拱双圈元榫平接式结构,条石为料。年年洪水淹没,近八百年无损。由于草街航电枢纽蓄水工程的建设,岩溪桥实施了搬迁保护,向岩溪河上游移靠了40米,对桥体的石材构建进行修复完善,对桥基进行了加固。岩溪桥为研究川东以及重庆古代桥梁建筑方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详细]
11、净果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果寺
  净果寺位于合川市古楼镇净果村,时代为明。净果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净果村,与护国寺、龙游寺、方溪寺并称合州四大名寺。净果寺始建于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3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先后进行局部培修和扩建,现存殿宇为明、清遗构。净果寺寺院呈四合院布局,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现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系抬梁式或穿短式木结构建筑。寺院纵轴线上,依次排列为天王殿、大雄殿、玉皇殿;左右两边分别有转轮经藏殿、大悲阁(观音殿)及两廊等建筑,各殿建筑因修建年代不同,排列不太规整。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14.5米,重檐歇山顶,始建于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详细]
  南津黄家院子位于合川区南津街街道办事处南溪村,时代为1941年。含正堂、左右厢房、碉楼、防空洞。2019年,南津黄家院子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川卢作孚旧居
  合川卢作孚旧居位于合川区合阳城街道文华街61号。旧居由东西相向的两幢建筑构成一个独立小院,穿斗式木结构,一楼一底、青瓦屋面,建筑面积313平方米,占地面积573平方米。1918年至1936年,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及家人在此居住,此处见证了卢作孚少年立志、青年创业的宝贵经历。作为实业家,1925年,卢作孚创办了民生公司,以一条70吨“民生”轮起步,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关键时期,他领导民生公司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作为教育家,卢作孚从1926年起先后担任瑞山小学、瑞山中学董事长、校长达20余年,其“敬业、自强、民主、爱国”的教育思想影响至今。作为社会活动家,……[详细]
  燕窝天主堂位于合川区燕窝镇红豆村,时代为1904年。含大门、门厅、礼拜堂、神父楼、忏悔室、习经室、育婴堂。2019年,燕窝天主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刻
  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刻位于合川区龙凤镇龙多村,时代为唐。含龙多山寨子、赤水县城遗址。2019年,龙多山摩崖造像及题刻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州古城墙位于合川区钓鱼城街道办事处,时代为明。含瑞山中学段、瑞映门段、嘉滨路段。2019年,合州古城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游寺遗址位于合川区铜溪镇金沙村,时代为明、清。含石碑坊2座、石拱桥3座、僧人墓群。2019年,龙游寺遗址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尖山节孝牌坊
  尖山节孝牌坊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石牌坊,它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尖山场镇以南约1公里外的一处斜坡上,距合川城区西北约15公里。该牌坊建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距今已有160年历史,是合川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尖山节孝牌坊是一座保持较为完好的石牌坊。牌坊通高12米,面阔9.20米,四柱三门三楼式,重檐歇山顶。牌坊顶盖中脊为一整石雕刻而成的三级宝塔,边饰为镂空雕刻,塔座为鼎式香炉,象征至高无上的礼教权威。宝塔座下,刻有浮雕山水;顶盖正脊左右两侧,刻有卷尾向外的鸱吻,与坊盖两端的四个翘角相互对应。牌坊脊上,安放着象征吉祥如意、镇凶避邪的神兽、宝瓶、兽吻、螭首等石雕。……[详细]
南屏墓群
  时代:东汉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合川区批次:第一批 南屏墓群分布在南津街办事处辖区内的原白鹿、中南、上南、牌坊等村东西1.5公里,南北2.5公里范围内。封土冢大的直径超过20米,小的也有数米,原有汉墓封土冢23座。近年来,由于修建渝合高速公路和建设世纪大道等工程,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重庆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多座封土及墓葬进行了发掘,现存汉墓封土4座。南屏汉墓群是重庆地区规模较大而又保留有封土遗迹的古代墓群,是研究汉代重庆地区墓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2000年9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育才学校旧址
  时代:1939—1945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合川区批次:第六批 育才学校旧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古圣村凤凰山古圣寺内,旧址所在的古圣寺系清代建筑,由山门、牛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同善堂、厢房构成,中轴线对称,方向270°,总占地面积43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19平方米。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在此创立育才学校,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并聘请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任教,校内设有共产党支部,周恩来、邓颖超也曾到校为学生们作报告并题词,1945年育才学校撤离古圣寺至今,旧址原貌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大雄殿为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屋面为小青瓦,面阔7间24米,进深4间10米,高8.20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正脊饰二龙抢宝,柱间施花牙子雀替,撑弓上动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