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自治区旅游

西藏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乃宁曲德寺
  乃宁曲德寺,亦称“南尼寺”,在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北的南尼乡,属年楚河上游的河谷地带,寺庙北距江孜县城10公里,南距康马县城40公里,东依札西达节山,西临年楚河,海拔4100米。创建于吐蕃王朝时期,创建人为阿羌甲·强拜桑布。传说阿羌甲·强拜桑布为古印度僧人,系莲花生大师的弟子。他在莲花生大师建立桑耶寺以后来到年楚河上游的谷地,见河西岸的山势犹如一头匍匐在地的大象,是弘扬佛法之地,即主持修建了乃宁曲德寺。乃宁曲德寺是后藏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尽管多次遭到破坏,但从其遗址上仍能看到其往日的繁华与宏大,它所遗留下的各个时期的建筑遗址,对于研究西藏各时期寺庙建筑的风格、布局、用材等都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而且该寺在近代西--民抗英斗争史中也具有纪念意义。因此,现在的乃宁曲德寺不仅是人民……[详细]
曲西碉楼群
  从措美进入洛扎,在沿途的村庄、河谷两岸、山头,均可间或地看到一座座耸立的碉楼,特别是边巴乡麦秀和色乡曲许保留的碉楼数量众多且密集,游人称之为“千碉之乡”。洛扎县的各乡镇均有各种碉楼,这些碉楼建筑结构独特、雄壮。古雕楼比较有名的有门当罗觉温波、仲温波、岭温波和边巴的杰顿珠宗古雕楼群及色乡曲西的雕楼和县城的朵宗遗址。2019年10月7日,曲西碉楼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曲踏墓地位于札达县,2014年发掘5座并列的带竖井墓道的洞式墓。墓道狭窄,两侧壁掏出成排的脚窝。墓道下挖约2.5米左右出现二层台,上面横置一排青石板封顶,将墓道分为上下两段。墓道底部向山体方向开挖圆拱形墓门,墓室有单室和双室两种。单室墓较小;双室墓较大,为多人合葬墓。墓室内都有保存较好的长方形箱式木棺、成组的陶器以及大量的马、羊等动物骨骼。木棺内有墓主骸骨及大量随葬品。墓主均为侧身屈肢,其周边摆放大量随葬品,包括彩绘木案、方形木梳、带柄铜镜、刻纹木牌、纺织工具以及大量玻璃珠、长方形木盘、草编器物和彩绘陶器等。曲踏墓地的年代为距今1800年左右。该墓地很有可能是另一处象雄部族的贵族墓地。这5座墓葬是迄今在阿里地区主动发掘中首次发现的洞式墓群,由于随葬品种类特别丰富,为研究古代象雄部族的社会-提……[详细]
  尼阿底(NwyaDevu)遗址位于西藏北部羌塘高原申扎县,海拔4600米,距最近的城市拉萨和那曲将近300公里,是一处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旷野代遗址。2018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收集了大量石制品,包括石叶、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锥等,推测可以用于采集果实、逐猎野兽、肢解动物、加工皮革等。尼阿底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具有鲜明的石叶技术特征。所谓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具有“预制石核—定向剥片—系统加工”等固定的操作……[详细]
25、亚东多情湖 AAA
亚东多情湖
  多情湖,位于西藏亚东县的堆纳村,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之一。原名叫多庆湖,现在已经让大家俗称为“多情湖”了,也许这就是因为在卓木拉日雪山脚下,长久以来这位仙女日日盼郎归,夜夜郎不归,仙女只有以泪洗面,仙女的泪珠流淌洒下就有了这座“多情湖”。由多情湖和卓木拉日雪山组成的景观带位于亚东县北部的高原地区。这里是进入亚东县城的必经之路。通往亚东的西藏S204省道纵贯宽广的帕里草原,多情湖宛如梦幻魔镜一般镶嵌在广袤的高原牧场之中。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湖中也会为我们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颜色的各种景象。不远处巍然屹立的卓木拉日雪山犹如忠贞不渝的情侣常年守候在她的身边。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多情湖被誉为神山圣湖。当地藏民经过神山圣湖时,都会献上洁白的哈达和青稞酒,以祈求保佑。在西藏高原典型的蓝天白云……[详细]
秀色才纳风景区
  西藏腹地、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有个叫曲水的地方,当地老百姓把这个地方叫“才纳”,藏语的意思是文成公主送来花海药城的意思。文成公主带来的种子在这个地方长的非常好,便由此来纪念文成公主。历史资料记载1300年前在藏地迎接来了一位对汉藏友谊、吐蕃社会的进步影响非常大的人“文成公主”,她给藏民族带来了佛像、经书、造纸、酿酒、等等技术。其中就有500驼粮食、药材、花的种子,但是由于环境恶劣整个藏地只有曲水才纳才能培育成功。位于贡嘎机场往拉萨方向的机场高速才纳出口处,由曲水县委县政府和西藏天瑞藏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同合资打造,国家AAA级景区,集有机农业观光、拉萨生态农耕藏药材博物馆、五星级原生态藏药材大卖场。同时也是拉萨目前唯一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秀色才纳景区AAA景区主体为拉萨……[详细]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坐落于美丽的白定村智沟生态保护区的城关区智昭产业园,这里发展农业、旅游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四面八达。在奶牛养殖、设施蔬菜、仓储物流、净菜加工等方面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图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海拔最高、生产工艺流程最环保、西藏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中心。(海外网 贾雯帆 谢明 刘凌)奶牛场运营至今,经过当地工作人员的努力,实现了模式九大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牛舍环境的转变、养牛设施设备的改变、饲喂方式的转变、挤奶方式的转变、奶源品质和产量的转变、牛奶质量标准的转变、平衡余种的转变、牛粪处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循环经济。在运营模式上,奶牛繁育中心实行“政府主导,国有企业运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城关区智昭净土农业科技示……[详细]
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
  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办公处旧址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郊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院内的一座楼房。该建筑于196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1965年建成后,该建筑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的办公及住宿用房。2011年该建筑获得修缮。现为西藏自治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卡若昌都寺
  昌都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镇,海拔3271米。1437年由宗喀巴弟子麦喜绕桑布创建,是西藏东部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自清康熙帝始,强巴林寺-受历代皇帝册封,逐步形成昌都地区最高的政教合一统治机构,在康区拥有130个分寺。1909年,清川镇边务大臣赵尔丰入藏“改土归流”,强巴林寺被毁。“文革”中被再次破坏,1981年开始维修,现由杜康、色钦杜康、色廓隆、增康、印经院、八大扎仓、三大康村、塔群、辨经场等部分组成,其中杜康、色钦杜康、色廓隆基本呈一字形排列,门向正南。寺院早期建筑以措钦大殿、10个扎仓和5个喇让等组成,基本系木石、土木结构的藏式密梁平顶建筑。大部分建筑上部墙体以贝玛草筑成,赭色,殿顶归竖有高大的鎏金宝瓶等饰物。昌都寺196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扎西乌洞穴岩画
  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及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等的总称。一般采用金属及其它工具凿刻或箱石等矿物颜料描绘而成,并多表现动物、人物、狩猪等场面。扎西乌洞穴岩画位于那曲地区当雄县纳木湖东岸。岩画分布在扎西岛东岛的百个天然岩洞及4处崖壁上。大多数的岩画采用红色颜料绘制,少数则使用黑色的颜料。其内容有牦牛、鹿、马、羊、人、树、鸟。太阳、塔等10余种,表现题材为放牧、狩猎、骑射。舞蹈、征战等。作画方法分全体徐缓和粗线勾勒两种。扎西岛洞穴岩画的年代初步认定为史前时期到吐蕃时期之间绘制。它不但填补了西藏古代洞穴绘画的空白,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岩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为研究西藏宗教的发展,古代艺术的风格等提供了宝贵资料.……[详细]
然乌溶洞
  然乌溶洞位于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离八宿县城85从公里,国道318线从溶洞蜿蜒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然乌溶洞分为上洞和下洞两部分,在318线离然乌镇约5公里的地方,经过一座独木桥,顺山间行5分钟左右,可看到一个直径约5米的天然洞口,这便是然乌溶洞的下洞洞口,里有吉真向巴佛像一尊,高约7米。经过当地群八幸勤劳作,溶洞洞。己被修整成一简易寺庙,诺大的洞口现已成为寺庙的大殿,据在此修行的高僧讲此吉真向巴佛像在这洞中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经佛像右下方的一个小门才真正进入溶洞。初进洞日空间尚宽地,地下堆满了刻着六字真言的牛头骨和“茶茶”(一种泥制小佛像)。再往里行空间则变得蜿蜒曲折,高低错落,时而你可以大鹏展翅,时而你又不得不匍匐前行。洞中怪石嶙峋,各种钟乳石、奇石造型各异,千姿百恋,有的似擎天一柱,有的……[详细]
  帕拉晶塔位于比如县良曲乡怒江北岸的山坡上,距县城20公里,属于贡萨寺附属建筑物,该塔于公元1611年由僧人让朵、夏加仁青倡导修建,属葛举教派,主塔高约30公尺,周围有150多个小塔环绕主塔而建,塔群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帕拉金塔建筑宏伟,历史悠久,塔内文物丰富,其中有一尊水晶塔堪称奇世珍宝。据史载,宝塔是由噶当派格西乃乌索于公元1071年建立,当时三十三天界降下了碎白晶,自然形成了一座白晶宝塔,就是这座被视为镇寺之宝的水晶塔。帕拉晶塔因此而得名,但外部的其它塔是由觉袄杰所建,后来他的弟子们建立了十三座宝塔,也就是藏区著名的十三大宝塔。据传宝塔有着很强的福力,并能消除烦恼和病患。帕拉晶塔位于比如县良曲乡怒江北岸的山坡上,距县城20公里,属于贡萨寺附属建筑物,该塔于公元1611年由僧人让朵、夏加……[详细]
尼木草原
  尼木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境内,318国道进入尼木县沿途可见。草原上有成群的马牛,琼姆岗雪山是尼木河的发源地,正是这条河流孕育了水草丰茂的尼木草原,给一路单调的土地和无垠的荒漠增添了一道艳丽的色彩。绿金秋的草原色彩是斑斓的,一直延伸到大山脚下,那些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牧马夹杂在草原里,就像一幅扎染的图画。走在牧草上,如同行走在厚厚的地毯上。感觉有一股清新的气息向你袭来,这是凉爽的秋气和牧草的混合味道,让人神清气爽。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草原,河不宽,河水静静地流淌,这是丰润尼木草原的源泉。河边的牧草尤其肥美。藏民们每天清晨骑着白马,把牛群赶进草原,任马牛自由自在地吃草休憩,直到傍晚才会将吃饱喝足了的马牛赶回村庄,日复一日,为草原带来生气。来西藏旅行的内地游客,大都没见过草原,都梦想草原美丽的景色……[详细]
34、药王山
药王山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尤其是半山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详细]
35、门孜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孜康
  门孜康是藏医医疗机构名。在拉萨古城中心,有一家引人注目的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这所医院的前身是拉萨市藏医院,市藏医院的前身是旧西藏的“门孜康”。这所医院的成长,是藏医事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藏语中,门指医药,孜表示历算。因此门孜康意译为医学历算院。属于噶厦政府(1959年以前,西藏地方政府又称噶厦政府)的一个机构。西藏地区素来重视医学教育,五世0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就兴办了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十三世0喇嘛土登嘉措时,医学教育再度兴盛,1916创建门孜康,并任命钦绕诺布为该院院长,主持工作。钦绕诺布(1883-1962)出生在山南地区恰萨拉康寺附近。因其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努力,终于成为当时最出类拔萃的名医,受到十三世0喇嘛的重用,聘为私人保健医生。在钦绕诺布主持下,门孜康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详细]
达杰林寺
  达杰林寺 始建于公元十一世纪的达杰林寺是西藏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世0时期曾对寺院进行过改扩建,历经几次维修后形成现在的规模,寺院建筑风格独特、寺藏文物珍贵、壁画艺术精湛,对研究藏民族建筑史及绘画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37、喜德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德寺
  喜德寺位于小昭寺西南约500米处。据《七世0格桑嘉措传》记载,喜德寺是吐蕃赞普墀祖德赞(815年至836年在位)在大昭寺周围兴修的6座拉康之一,当时名为“嘎瓦”。当时,该拉康的规模较小,编制仅有4名扎巴,寺名“喜德”即来源于此。9世纪,朗达玛灭佛,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喜德寺等众多寺庙受到不同程度毁坏。元朝时,在蔡巴万户长的支持之下,喜德寺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建,从拉康逐渐发展成扎仓,编制增至20多人,并且规定了固定的供养制度。14世纪起,喜德寺成为热振寺的属寺,以及热振-的驻锡地。有说法认为喜德寺属于四大林之一(其他包括丹吉林寺、策墨林寺、功德林寺),但另一说法认为此说不对,四大林确切应指丹吉林寺、策墨林寺、功德林寺、次觉林寺,均在七世0和八世0之间相继建立。喜德寺早先属于宁玛派寺院,主要念……[详细]
拉鲁颇章
  拉鲁颇章始建于公元十七世纪末,曾为六世0喇嘛行宫,后归入拉鲁庄园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于1964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整个建筑群落成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楼代表楼为张经武的住所,将军楼为谭冠三将军的住所,会议室和工委办公院为工委领导开会和办公的地方。……[详细]
桑珠颇章
  桑珠颇章位于八廓南街吉堆巷口,坐北朝南,是1642年专门给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造的豪宅。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领和硕特部攻进西藏,建立了在西藏统治长达约80 年之久的蒙古和硕特部汗王统治的政权,史称甘丹颇章王朝。1653年固始汗接受清朝顺治皇帝册封,次年病逝于拉萨哲蚌寺。固始汗死后,和硕特部在西藏的统治逐渐遭到削弱。桑珠颇章为七世0的父亲索朗达吉拥有。 1729年,雍正皇帝在北京接见了他,并封其为公爵。不久,西藏山南地区的大片土地和桑珠颇章豪宅也归其名下。索朗达吉过世后,七世0之弟公格旦增由乾隆皇帝册封为公爵。桑珠颇章家族是西藏四大家族之一,在西-史上地位显赫。 相传公元十七世纪蒙古和硕特部头领固始汗曾经住在这里。公元十八世纪成为七世0喇嘛家眷的住宿。……[详细]
拉让宁巴
  “拉让宁巴”古大院,历史上称为“吞巴”是现行藏文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米·桑布扎的府邸。十五世纪西藏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曾在此居住。到十七世纪,五世0喇嘛将此作为寝宫,之后在大昭寺顶楼新修寝宫搬出后,将原来的寝宫开始被称为“拉让宁巴”。(拉让:-的寝宫,宁巴:旧)属拉萨市最早的古建筑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