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繁峙县旅游

繁峙县旅游景点介绍

山会洪福寺
  山会洪福寺位于忻州市繁峙县东山乡山会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山会洪福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文殊寺大雄宝殿
  东文殊寺大雄宝殿位于忻州市繁峙县光裕堡乡大李牛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东文殊寺大雄宝殿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庄寨宝藏寺
  中庄寨宝藏寺位于忻州市繁峙县东山乡中庄寨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中庄寨宝藏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繁峙南关故城位于忻州市繁峙县杏园乡南关村西,年代为唐至明,类别为古遗址。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繁峙南关故城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繁峙龙虎山景区
  繁峙龙虎山景区位于繁峙县大营镇南洪水村,距繁峙县县城西南50多公里,与北太铁路、天黎高速公路、108国道直线距离都不到5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及龙砂公路更是直接从景区中通过,交通十分便利。景区主要依托龙山、虎山、龙山湖等自然景观进行创建,通过整合南洪水、北洪水、卤城、北河会、郝家湾五个村的旅游资源,2021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二龙戏珠”、北河会摩崖石刻、莲花山观音、汉王墓、显灵寺等景观,还有汉代卤城遗址、龙山烽火台、龙山湖(虎山水库)、休闲游乐园、文化广场、游客中心、特色农家乐、红色讲堂等景点和配套项目。依托龙山、虎山、虎山水库以及南洪水龙溪旅游度假村,已建成游客接待中心1处、红色讲堂1处、杂粮销售电商平台1个、风情特色民宿2处、农家乐院落6处、40……[详细]
韩庄长城景区
  韩庄长城景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南部神堂堡乡韩庄村,紧靠108国道,交通便利,占地面积为20.59平方公里,景区所在的韩庄村为中国第四批历史传统村落,2021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韩庄长城,又称竹帛口长城,战国时赵国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长城外包砌砖石,加高加宽,筑成内长城,保存较完整。城墙随蜿蜒起伏的山势修筑,砖石结构,每隔一段有1台,从韩庄到茨沟营20公里的地段上共有13个台。每个台都以“茨字”编号,台上额镶嵌着“茨字第xx号台”的石刻。从韩庄村东“茨字二十二号”起,按从北到南的顺序编号,直到茨沟营。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繁峙韩庄长城景区目前共有特色景点12余处,有韩庄竹帛口明长城、老爷庙、日军据点遗址、明代采石场、明代砖窑群遗址、好汉坡、望脉峰、落钟坛……[详细]
公主文化旅游景区
  公主村:位于繁峙县繁城镇,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古称空如村。明嘉靖年间,因公主寺迁建于村东南,故更名为公主村。村域面积20平方千米,地形南高北低,多坡地。村内有公主寺1座,寺内有大雄宝殿,塑像、壁画、古碑、古树等文物古迹。村内有多处古宅院、照壁、拴马桩、旗杆、护院地道等具有古典风格的遗存物。公主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公主村,距县城10公里,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公主寺、龙王庙、隐峰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景点。2021年被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公主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杏园乡公主村,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为北魏城信公主逃避红尘之苦出家修行而建。现存殿堂为明代建筑。该寺建筑完整,规模宏大,寺内壁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珠”。公主寺……[详细]
28、桥儿沟景区 AAA
桥儿沟景区
  桥儿沟景区位于繁峙县横涧乡东部的泰戏山间,海拔1297米,是滹沱河的源头。据说,在沟谷两边的平坦处,曾住着几户人家,为了出行方便,人们在沟谷边建了一座小石桥,“桥儿沟”的名称由此而来。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河流大都由西往东流,而滹沱河在繁峙却是自东而西横贯县境,故当地有“十山九无头,滹沱水倒流”的民谣。滹沱河因其源头一个挨着一个的泉眼,状若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曾形象地得名“葡萄河”。何时因何更名为滹沱河难以考证。桥儿沟景区分为服务区和滹沱溯源区两部分。溯源区东西长约两公里,主要由“三潭”、“两道”、“一寺”、“一泉”、“一池”、“一飞瀑”组成。东端起始于景区的最高点——青龙寺。青龙寺西侧的沟里每当夏季雨水充足的时候,山水滚滚而来,从30米高的悬崖直泻而下,形成“滹沱飞瀑”的壮丽景观。青龙寺……[详细]
憨山文化旅游景区
  憨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五台山北40公里,砂河镇北部,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的后花园,距平型关景区30公里,雁门关景区70公里,京原铁路、108一级公路、S40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憨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可承接五台山及周边景区游客,发展夜间经济为主。景区传承、挖掘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地方文化藏品,宣传、弘扬、展示宝贵的繁峙历史文化遗产。憨山文化旅游景区占地13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6万平方米。景区规划为三条轴线(即东、中、西线),景点主要有:如意门、七步莲、宝瓶、文昌阁、冶金广场、胥府、守信园、县政府旧址、驿站堡墙遗址、彩虹喷泉、莲花广场、民俗街、木雕艺术馆、戏台院、石雕艺术馆、智慧门、荷花池、如意广场、别有洞天、七子送福、收藏馆、王墓、国宝艺术馆、演艺厅、直升机起降点等二十多个,……[详细]
奎峰寺遗址
  奎峰寺遗址,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安头村北300米的山坡上。东西长200米,南北宽70米,分布面积1.4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原寺已毁,仅存遗址,现存建筑均为1988年重建。地面现存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碑1通,清重修及功德碑9通,墓塔1座,清铁钟1口。1985年4月15年,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孟良寨址
  孟良寨址,位于繁峙县砂河镇义兴寨村东南100米处,相传为宋代将领孟良驻兵处。现存有石砌墙体。墙体南北长350米,底宽4米,顶宽2米,残高1~2米。中部设圆形寨子,直径30米,东部另砌一道辅助石墙。总分布面积1.05万平方米。时代不详。……[详细]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由灵丘县境北上进入繁峙县,起点为神堂堡乡神堂堡村东南3000米处,经过横涧乡平型关,止点为大营镇团城口村西北2000米处,向北进入浑源县境。海拔1100~1700米之间。墙体分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7段,全长约3.8万米,沿线存关2座,堡11座,敌台79座,烽火台33座,碑竭6通。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等记载,此段长城修筑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1465-1620)。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山西省重点文物单位。……[详细]
平型关堡
  平型关堡,位于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平面呈矩形,周长1050,米,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保存情况一般,此堡设有三门,即东门、南门、北门。东门已全部损毁。南门现存底部情况:宽2.5米,高3.4米,进深5.6米,现存城楼残高5.1米,建筑情况不明。此堡南北门外均有翁城,南门瓮城已毁,北门瓮城保存较好,门板尚在,瓮城开东门,为一进二券式。属明代遗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铁家会遗址
  铁家会遗址,位于繁峙县杏园乡铁家会村和南关村之间的滹沱河南岸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南高北低,呈缓坡状,东西横跨2条季节河及3条小冲沟,南北跨砂高公路和京原铁路。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400米,分布面积100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宽1.8米,深1.6米,圜底。采集有泥质素面红陶片、夹砂绳纹灰陶片和泥质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有新石器时代韶文化时期的钵;夏代的鬲、罐;汉代的豆。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韶文化时期、夏代和汉代的遗址。……[详细]
瓦磁地遗址
  瓦磁地遗址,位于繁峙县下茹越乡瓦磁地村东50米的滹沱河北岸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北高南低,呈缓坡状。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分布面积4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宽1.2米,深0.8米,圜底。采集有夹砂绳纹灰陶片泥质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鬲和战国时期的豆。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和战国时期的遗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双井遗址
  下双井遗址,位于繁峙县集义庄乡下双井村东南500米处。遗址所处地形被双井河分为东西两部分,北高南低,呈阶梯状。河西岸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分布面积6万平方米;河东岸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00米,分布面积18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敞口灰坑,宽1.5米,深0.5米,圜底。采集有夹砂绳纹灰陶片。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遗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下永兴遗址
  下永兴遗址,位于繁峙县集义庄乡下永兴村北20米的滹沱河北岸一级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北高南底,呈缓坡状。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分布面积10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文化层和灰坑,文化层厚0.5~1米;灰坑口宽1.2米,深0.6米,圜底。采集有夹砂、泥质绳纹灰陶片,可辨器形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鬲。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和战国时期的遗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砂东南遗址
  小砂东南遗址,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小砂村东南400米处。遗址所处地形为滹沱河南岸二级台地,南高北底,呈缓坡状。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米,分布面积20万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红陶片以及少量泥质彩陶片,可辨器形有钵。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遗址。……[详细]
39、宝藏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藏寺
  宝藏寺,位于繁峙县东山乡中庄寨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7.6米,南北宽18米,占地面积496.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金大定六年(1166)、明万历十年(1582)曾重建寺庙,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现仅存圆觉殿,又称千佛殿。中轴线东有侧院,侧院仅存观音殿。圆觉殿砖石台基,基高1.5米,前设长11.2米,宽5米的月台,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构架,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栱五辅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斗栱两朵,殿内两山墙绘有壁画6平方米。院内存明万历十年(1582)及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碑各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李牛东文殊寺
  大李牛东文殊寺,位于繁峙县光裕堡乡大李牛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31.5米,南北宽10.6米,占地面积50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代遗构。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东侧有东殿。正殿石砌台基,基高0.3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后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前檐斗栱四铺作单抄单昂,补间斗栱两朵。殿内东、西山墙及后墙彩绘佛到场壁画113平方米。院内存清重修碑2通。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