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旅游

青海省旅游景点介绍

峡群寺森林公园
  峡群寺森林公园峡群寺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及景区。位于青海省平安县西南部脑山地区,拉脊山脉北麓,109国道南25公里处]西宁机场30公里。距青海省西宁市55公里。是集森林与寺院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峡群寺森林公园总面积3558公顷。1996年2月,经青海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包括峡群林场辖区、著名的佛教胜地——夏宗寺……[详细]
洪水泉清真寺
  洪水泉清真寺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村。距西宁市30多公里,该寺以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及建筑艺术而闻名遐迩,是目前青海省著名的古代清真寺文物旅游景点。洪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现在规模。洪水泉清真寺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整个寺院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碑楼(被毁)、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其建筑均按照中国古典汉藏寺遍形制而建,设计奇特,在建筑量融合族的建筑艺术,尤以砖雕、木雕图案最为优美,所雕图案大部分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猎跃蝶舞”、“吉祥八宝、“万蝠图”等及大量南方景色。同时打破了清真寺中不能出现有眼睛的动物图案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观念,具有我哺育清真寺中少有的独特风格,寺院坐西朝东,布局精巧……[详细]
283、野花山
野花山
  野花山野花山又名野狐山,位于县境西南西沟乡,这是一座宝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约有十万亩的原始森林,山中生长有百余种乔木、灌木,有党参、天麻、当归等多种名贵中草药,有梅花鹿、野羊、狐狸等十多种野生动物,有马鸡、石鸡、血雀、百灵等多种珍贵飞禽。山中有-寺—宏善寺,寺内现存有清康熙皇帝御笔“慈云殿”匾额。此外,野花山有天井峡、照壁峰、一线天等自然景观。……[详细]
黄河古渡
  黄河古渡黄河古渡位于县境南部官亭镇,古称“临津关”,是连接甘、青两省的要津之一。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曾从这一带进入青海。过去要到对岸需靠皮筏划渡,解放后,靠一条长约15米、宽约10米的大船摆渡,可载百人及卡车,现已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古渡口遗址仍在。……[详细]
允吾梨花
  允吾梨花县城以东马场垣乡下川口地区,为汉金城郡治允吾县所在地。此处土地肥美,气候温暖,盛产瓜、杏、桃、梨、苹果。“允吾梨花”为民和一景。每年谷雨前后,满川梨花、果花、桃花盛开,花树丛叠,如云锦铺天盖地,艳阳映照之下,洁白如云,红艳似锦,是游人赏景休闲之佳处。每年谷雨时节,在此举行“桃花会”,将赏花观景活动推向热潮。……[详细]
东沟飞瀑
  东沟飞瀑东沟飞瀑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小积山北坡峡谷处。峡中林木茂密,悬崖屹立,十分壮观。谷口右壁“马头崖”扬首伸颈,势若腾飞;左峰“鹦鹉嘴”拨地而起,云雾缭绕。瀑布高达84米,声似雷霆,壮若崩雪。每当盛夏,游人纷至。……[详细]
  娘娘天池娘娘天池位于柴沟乡李家山顶,海拔2500米。天池长400余米,宽50米左右,呈椭圆形。池水清澈碧蓝,深不可测。池北高处有娘娘庙,建于明末,后遭乱被焚。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此处青草茵茵,山清水秀。游人至此,别有情趣……[详细]
七里寺药水泉
  七里寺药水泉七里寺药水泉位于县境中部古鄯镇西南七里寺峡口,流量50吨/日,经国家矿泉水权威机构鉴定,该水为含锶、偏硅酸及碳酸的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内含4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肠胃、心血管、皮肤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该泉水历史悠久,老百姓敬为神水,慕名前来饮用者络绎不绝。药水泉周围峰峦叠嶂、树木葱笼、奇势突兀、空气清新,身临其境,使人心旷神怡,实为避暑度假旅游疗养之胜地。每年农历“六月六”,是七里寺传统的“花儿”盛会。盛会之时,游人如潮,各族歌手踏歌而来,“花儿”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详细]
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喇家遗址在官亭镇南部喇家村黄河北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村落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反映了4000年前喇家村落的生活水平和较高的社会等级,揭示出前所未有的史前灾难遗迹,被列为2000年中国十大文物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发掘的“黄河磬王”为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大的磬。……[详细]
白土城遗址
  白土城遗址白土城遗址在县境南部中川乡清泉一村,俗称黑城或丹阳城。该城居中川台地最高处,背山面河,东西南北来往之冲,形势开阔险要。传说杨家将当年据此,夤夜筑城,故名黑城。又因城北依凤凰山,凤凰山为红土山,居中川北,两翼向东西延展,呈丹凤朝阳之势,故此城又名丹阳城。……[详细]
廉川城堡遗址
  廉川城堡遗址廉川城堡遗址在川口镇西北史纳村,为后梁河西鲜卑大都统秃发乌孤所筑。现存城墙及城堡墩台,城堡背靠阿拉古山,面临湟水,右控老鸦峡,左挟享堂峡口及浩门河,凭险据要。……[详细]
古鄯古城遗址
  古鄯古城遗址古鄯古城遗址在县境中部古鄯镇,东汉和帝时所筑,龙耆城遗址已不存,现存城垣为明代维修。……[详细]
允吾古城遗址
  允吾古城遗址允吾古城遗址位于县城以东马场垣乡下川口村西北,靠近湟水高出水面40多米的台地上。该古城遗址为汉金城郡治允吾县古城遗址,现残存的东、西墙南半部和整个南城墙遗迹尚清晰可辨。……[详细]
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
  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互助县府所在地威远镇大寺路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有唱擂台庙会的传统习俗。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前,威远镇一带叫“诺术斗”(土语意为森林地区),宋时改称“牧-”,为军事要地,是兵戎活动频繁之区。打擂台之俗约始于宋代,初为打擂比武活动,因而得名“擂台会”。传统的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包括五个分会场,即雷祖会、擂台会、“花儿”会、-和山货场。流传至今,演变成唱戏、唱“花儿”的民间群众性活动。每到庙会期间,方圆几十里的土族群众汇集于此,唱戏、唱“花儿”、转轮子秋、跳安昭舞、赛马、摔跤、武术表演等,使之成为文体娱乐竞技的盛会。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很好地保存了土族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承载了众多的民俗事象,对了解互助土族的风土人情、特产方物、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详细]
土族建筑
  土族建筑土族建筑文化特点突出,别具一格。农村一般以村落聚居,村庄大多在山脚下,依山傍水搭造房屋。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是平顶的,上面可储放粮草。房子多以三间为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中一侧为佛堂。卧室的炕是暖炕,连着锅灶,烧饭的火可以暖炕。住宅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土族地区一些古建筑,如佑宁寺、互助县城钟鼓楼、五峰寺等,都凝聚着土、藏、汉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尤其是佑宁寺,是一座由许多殿宇、经堂、僧舍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它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绵延数里,雄伟壮观,吸收了藏、汉建筑艺术的特点和“河州砖雕”艺术的成就。在装饰上,精工细作,木刻浮雕,层层叠叠,丰富多彩。泥塑佛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充……[详细]
南门峡水库
  南门峡水库南门峡水库位于互助县威远镇以北15公里处,距青海省会西宁55公里。水库于1973年开工兴建,1985年建成,蓄水1800万立方米;库区周围风景优美,东西两山对峙,绝壁千丈,每到盛夏时,库区内游艇穿梭,水鸟翔集,鱼儿跳跃;前来这里度假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主要景点有石天门、二郎栓马桩、啸天犬铁索槽、二郎神抵锅石、二郎甲盔等,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石天门是二郎神用箭射击妖龙时,箭簇穿东山巅而形成。里面有一石柱为二神郎栓马桩。铁索槽是啸天犬在追随负伤妖龙时,被脖子上的铁索拉出的深沟。抵锅石是二郎神及梅山七兄弟安营扎寨、野炊时放锅之处。近有一石壁,壁上有一缝隙,则是二郎神降妖后存放盔甲之处,如今称“二郎甲盔”。所有这些美丽的传说,形象逼真,令人浮想连翩,乐而忘返,是消夏踏青旅游的……[详细]
297、却藏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却藏寺
  却藏寺却藏寺位于互助县18公里处,距青海省会西宁58公里。周围四面大山环抱。整个山势,就像盘龙绕卧。左有凤凰山,前有狮子山,山上松柏苍翠,寺前良田千亩一片翠绿。却藏寺由一世却藏南杰班觉始建于清朝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清朝雍正元年因为罗卜藏丹津事件被毁坏,以后又重建。1985年常住寺僧150余人。寺院有大小经堂和千佛殿,并有却藏、章嘉、赛赤、归化、莲花、阿群、夏日等-的“拉让”(-住的地方)建筑宏伟,主要建筑物释迦千佛殿高三层,九十九间。全寺有显宗、时轮学院,采用哲蚌寺郭莽扎仓教程,并在扎仓内设有本寺“却藏康村”。现在的主持是六世-罗桑丹贝旺秀。……[详细]
298、达坂山
达坂山
  达坂山达坂山(达坂:蒙语,意为山口;山岭)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气候凉温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地区,特别是北侧的宽阔浩门河谷全部种植着小油菜,成为国内闻名的百里花海。南侧的大通县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南侧的宝库峡及察汗河国家森林公园、黑泉水库景色迷人。……[详细]
互助鼓楼
  鼓楼鼓楼位于互助县威远镇十字街中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共分三层,是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木质结构建筑。整个建筑物高大雄伟,飞檐翅楚,画栋雕梁。四角悬挂风铃,脊上饰以琉璃走兽,蔚为壮观,现已成为互助县的古老象征。1989年进行了整体修缮、描绘和油化,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土乡大地上,面积比解放前扩大了20多倍,显示了土乡人民在建筑业上的卓越智慧。……[详细]
300、佑宁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佑宁寺
  佑宁寺佑宁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五十乡境内,距西宁50公里,是青海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号称“湟水北岸诸寺之母”。该寺由三世0授记,四世0和四世班禅指派西藏第七世嘉色-在当地土、蒙古、藏族头人协助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修建,海拔2500多米,占地面积6公顷,有殿堂7座。因地处郭隆地区,故又称“郭隆寺”。清代康熙年间,寺院规模宏大,包括大小经堂、僧舍等2000多个院落,寺僧达7700多人。设显宗、时轮、密宗、医明四个学院,成为青海湟水以北地区最大寺院,其属寺达49个,故有“湟北诸寺之母”的美称。雍正二年(1724年)该寺因参与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被清军烧毁。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帝下诏修复,并赐额“佑宁寺”。佑宁寺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气势恢宏,寺与山层层叠叠,浑然一体。寺前一佛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