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旅游

青海省旅游景点介绍

301、南门峡
南门峡
  南门峡从互助县城威远镇北行约十公里,便是土乡旅游胜地南门峡。峡谷自南往北,盘曲蜿蜒,层峦叠嶂,峡内山青水秀,林茂花繁。南门峡口,两山对峙,东为黑洞山,像一条苍龙自东向西,迤逦而来;西为平顶山,像一只卧虎,弓身耸耳,拔地而起。一座高数十米的拱形渡槽,如一道彩虹,横跨两山之间,形成南门峡的大门,蔚为壮观。穿过渡槽,可见右侧峭壁摩天,危岩欲堕,高百仞处,石崖前突,有一园孔,直通蓝天,浮云从上口飘过,悬崖似在晃动,令人头晕目眩,此即有名的“石天门”。相传很久以前,南门峡内有妖龙作怪,残害生灵,玉帝派二郎杨戬下凡降伏。一场恶战妖龙从东山顶腾空而逃,二郎弯弓劲射,箭穿峰巅,形成一孔,即今日的石天门。从此西望,在西面山腰间,有一巨石耸立,此即二郎的拴马桩。过小桥,经大转湾,东西两岭交错,见鹰哥嘴插天蔽日,……[详细]
302、五峰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寺
  五峰寺五峰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互助县威远镇西北15公里处的五峰乡白多脑村的五峰山上,距省会西宁45公里。四面五峰林立状如手掌而被称为五峰山,山上有寺院故称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属于道教寺观,是中国古典式庙宇建筑。清朝时就被称为“湟中八景”之一。现在仍然是青海省有名的旅游风景区,是互助县4Α级土族故土园五大景区之一。五峰寺现有建筑均系1978年后陆续修建的,有菩萨殿、无量庙、八卦亭、玉皇庙、三清宫、黑虎洞、澄华泉西牌楼、六角亭、香公楼等,于1986年5月27日被列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寺翠峰青恋、雾披云裹,泉水潺潺、风景十分优美,山间泉水汩汩流淌,四季不断,澄澄清亮,碧蓝如玉。夏季这里百花争艳,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五峰寺举行传统朝山庙会,土、汉、藏、回等族……[详细]
303、夏琼寺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琼寺
  夏琼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距省会西宁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化隆县风景区中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览胜地,始建于1394年,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创始人宗咯巴的发祥地,历代三世、七世、十三世0捐金数千两修饰了该寺殿堂,使该寺更加金壁辉煌,光彩四溢。该寺第一批经师先后充当了七世、八世0,九世班禅和三世章嘉-的经师,1788年乾隆皇帝赐名“法静寺”,并敕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夏琼,本为藏语,意即大鹏,乃附会山形之势以命名。其山在查乡南尽头,势如展翅欲飞之大鹏,雄踞黄河北岸,俯瞰九曲盘旋,远眺千山万壑,左倚尕吾山,右靠多尔福山,后托八宝山,有赞日:“青龙游于前……[详细]
文都寺及海东地区班禅大师故居
  文都寺亦称“边都寺”、“边垛寺”,藏语称“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0洲”。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处,在今文都乡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侧山拗。文都寺的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据传,最初在今寺院上方山坡建有小经堂1座。已故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座落在文都乡麻日村,距县城西南20公里。民国27年(1938年)农历正月初三日,大师诞生在此。大师祖籍西藏萨迦地方。元初迁来循化,明代起为世袭百户,清末升为千户,管辖“文都七族”。麻日村位于夏当山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注黄河。穿村而过的公路,连接循化积石镇和黄南同仁县。大师故居在一棵高耸挺拔的参天古树之下,故居一进三院,外院有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西院为旧居,是家庭成员住房;东院三面盖有两层藏式楼房,楼北正中为佛堂,……[详细]
  白驼映泉白驼映泉位于街子乡三兰巴海村,距县城5公里,是撒拉族发祥地的一处圣迹。相传,撒拉族先民于元初从中亚撒马尔罕率领同族牵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辗转来到循化境。经夕昌沟、越孟达山、上乌土斯山时,天色已黑,苍茫中走失骆驼,第二天发现骆驼卧在一眼清泉中,已化为白石,他们试量水土与故乡相同,于是定居此地,随起名“骆驼泉”。80年代初,政府拨款重修骆驼泉围墙和大门,泉边用花岗石雕刻3个不同造型的骆驼石像,种花草树木,建水榭碑亭。重修的骆驼泉,明澈如镜,涟漪漾漾,蓝天白云,倒映其中;精雕细琢的石骆驼,伫立泉傍,昂首峥嵘,栩栩如生。离骆驼泉不盈百步有撒拉族祖寺街子清真大寺和始祖尕勒莽、阿合莽古墓,葳蕤苍翠的古榆,交相辉映,别具风情,常有游客观光。诗一首:化石传说七百年;阅尽苍桑经……[详细]
  积石耸翠积石耸翠,位于县城北,过黄河不及里,称小积石山或唐述山。山势陡险,嶙峋峭拔,高耸入云端。山体皆如人工用巨石堆积成的假山,欲坠而不坠。小积石山巍峨耸立于黄河峡谷两侧,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不乏有诗人尽兴发出:“积石耸翠无限好,雨过天晴蓝更娇”的赞叹。积石山下波浪滩绿洲擎托,黄河如带,缓缓向东流去,红土山下,绿树丛和流水挟裹着撒拉农庄,那就是风景秀丽的清水湾。诗一首:积石翠峰百丈遥,竞势争高九重宵;悬崖石宝若书卷,鹤衣神仙仍往返。波浪滩绿洲诗一首:波浪滩头花木深,绿阴难蔽积石峰;雉飞鸟啼芳草丛,黄河如带绕东流。喜闻欢歌笑语声,回音碧野无觅处;盛世美景惹人醉,五彩梦中不知归。……[详细]
  狐峡禹斧狐峡禹斧,积石峡,也称孟达峡,禹劈积石导河之地。黄河从清水乡马儿坡入口,由西向东,蜿蜒曲折,贯穿20公里出关门峡口。峡谷两岸悬崖峭壁对峙,地势险峻,可谓咫只天涯。黄河贯通其中,河道狭窄,礁石暗伏,咆哮倾泻,最窄处野狐可跳越,由称“野狐峡”。传说夏禹治水因积石峡紧锁,偌大循化一片汪洋,禹王凿开峡谷,滚滚黄河一泻千里,显露出沃野一片,即今循化。数干载往矣!然而开凿者的斧痕,迄今仍依稀犹存。有诗曰:“禹劈积石益千秋,凿开金锁走蛟龙,拓宽沃野通九州,唯有斧痕古今留”。在索同坡黄河上段南岸有一巨石称“禹王石”,相传大禹导河时曾憩息其上而得名。后人为纪念禹王治水的功绩,特在今积石山县大河家地修建禹王庙,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地方战乱中被焚毁,今遗址尚存。……[详细]
庵古鹿拱北
  庵古鹿拱北。位于公伯峡下端黄河南岸石壁顶端,西距保安河口约15公里,东距勒吾约7.5公里,藏语称阿尼夏吾。传说,是伊斯兰教一位贤者显迹的地方(一说在明代中期,有一位伊拉克传教士哈三.贝索日曾在循化一带传教,他去世后信奉者在峡口中山顶险要处修建纪念寝陵。又说是甘肃东乡北庄门宦第二道祖家三太爷之墓地)。街子韩穆撒从新疆进修返回家后曾在此拱北静修做功13个月,始建年代不可考。据传,是查汗都斯乡筹措钱粮,原在贤者显迹之地,即石岸平台上修八卦形拱北,内设墓庐,俗称“拱子”。此后,信奉拱北的穆斯林常到此处念经聚礼,或静座修身,或祈求儿女,逐渐参拜者众多,因拱北容纳有限,约光绪末年,在拱北下处修3间过亭,供信徒礼拜静修。后又在距拱北东向今拱北村修清真寺礼拜殿,供参加纪念者礼拜。1985年3月1日动工重建,……[详细]
尕楞松涛
  尕楞松涛距县城西南30公里的尕楞乡原始森林,苍松翠柏,神态各异,常年四季郁郁葱葱,山青水秀,景色幽雅迷人。尤以柴沟左右两山的松、柏、桦树林生长茂盛秀美,与相玉沟、中库沟林区依山傍水连成一片,交相辉映。雨后观赏松涛美景更显云雾缭绕,-茫茫,格外令人心旷神怡。有诗曰:远眺青山烟波淡,溪水常流尕楞川;风吹森涛似龙吟,苍松古柏迎云汉。芳树林丛花争艳,绿荫深谷流清泉;鹤飞不知何处去,唯有精神傲岁寒……[详细]
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
  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建于1987年,是古雷寺的主体建筑。古雷寺地处循化县道帏乡虎头山脚下,是喜饶嘉措大师的故寺,总面积110亩,建筑面积1422平方米。纪念堂为两层0-式建筑,殿堂正中供有大师灵塔,左右两侧均为佛像,纪念堂南北各有偏房一座,一为会客室,一为-殿,整个建筑富丽堂皇,布置庄严肃穆。喜饶嘉措大师是我国藏传佛教的一代高僧,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杰出的爱国人士。他幼年出家,三十二岁时获得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曾主持重刻藏文大藏经(拉萨版),著有《藏族文化概论》、《喜饶嘉措文集》等,解放后历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并当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多次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国访问和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宣传……[详细]
五山池奇观
  五山池奇观五山池奇观地处达里加山主峰东南侧。五山池以它独特的高、奇、险、神、绝早已闻名遐迩。每当夏季农历5~6月间是观景最佳时期,从临平公路达里加垭口南山坡登上绿草如茵,连绵起伏的山岭,步行5公里即到龙窝。再向西攀登,山势峥嵘,座座奇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势逼群山,花岗岩巨石之大,别处少见。五山池似一颗耀眼的水珠,在乱石间晶莹剔透。池面时而涟漪四起,碧波荡漾,时而泛起水泡,满目光花。怀抱山池的峻岭,石峰裸露,千姿百态。再攀主峰,就可远眺积石神工、循化山川、甘南草原及临夏风光。由于五山池地处高山之巅,路陡难行,高山反应较强,游客甚少。解放前,每逢久旱不雨,周边的群众攀登五山池祈求降雨,若采得水样,以示祈准。相传,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遇难元勋大闹阎王殿,要还魂再返人间,但诸臣尸骨销化,阎王只……[详细]
岗察草原
  岗察草原岗察草原位于县城西南部的岗察藏族牧业乡,循同公路贯通而过。是青海东部农业区唯一的纯牧业乡,平均海拔3280米左右,总面积467.8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2.28%。使人足不踏过日月山就可领略大草原牧业区的风光。这里山峦叠嶂,连绵起伏,广阔无垠,水草丰美,鸟语花香,牛羊成群,悠然自得。6—8月份是旅游最佳时期,使你暂时抛弃都市的喧闹,尽情享受大自然幽静、广阔、优美的无限风光。草原晨夏诗一首:芳草旷野碧连天,日出朝露星万点;繁花烂漫铺锦绣,蝶舞鸟翔各悠闲。淡霞翠微伴清泉,牧歌清脆在云间;山川幽雅风景美,牛羊撒欢乐自然。……[详细]
德州墓地
  德州墓地德州墓地位于托勒乡德州村内,距县城45公里。墓地保存尚好,系汉代古墓,墓地曾出土有陶片、铜簇等物,为卡约文化墓地。属省级文物。……[详细]
  水峡情趣水峡两面山峰青翠,云雾缭绕,山间泉水交错,溪流蜿蜒,水中卵石光洁如玉。每到夏季,满山的松、柏、羊、桦树和沙棘灌木丛郁郁葱葱。到了秋天,一片杨黄、松青、桦红、珍珠般的沙棘相映成趣,引人入胜。丛林中不时窜出一只只黄羊、野兔、红狐,飞出雪鸡、白灵,为水峡增添了无限生机。……[详细]
包忽图听泉
  包忽图听泉包忽图听泉,系蒙古语译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海拔3400米,是湟水发源地。这里泉水众多,汩汩有声。泉水四周牧草丰美,除有高山柳、金露梅、银露梅、高山雪莲、鬼箭锦鸡儿等植物外,还有雪鸡、岩羊等珍禽异兽。……[详细]
316、错褡裢
  错褡裢错褡裢位于甘子河乡俄日村境内,有一大一小两个褡裢状湖,呈串珠状,湖面约1平方公里,水呈湛蓝色。湖西北部分有沼泽地,五、六月份,这里是丹顶鹤、白天鹅、黑鸭、黄鸭等鸟禽类的天堂,湖滨有少量的芦苇丛,随微风摇弋,煞是好看。……[详细]
东大滩水库
  东大滩水库东大滩水库座落在县城东6公里处的金银滩大草原上,水库于1981年11月竣工,是目前湟水流域最大的调节型水库。水库大坝横截木里沟嘴,315国道、青藏铁路沿边而过,水库南岸有长1.2公里、宽50—80米的天然草场。库面上碧波粼粼,草场上牛羊成群,各类水禽常年栖息在水库沿岸,给长期工作在城市的人们一种天高地阔、神清气爽的感觉。……[详细]
318、白佛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佛寺
  白佛寺白佛寺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同宝山下,创建于1593年,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寺院有大小经堂八十九间,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珍宝繁富。寺院的雕塑、壁画、绒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生前曾两次到寺院讲经。……[详细]
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原子城)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和第一颗-。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第一颗-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在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和第一颗-,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0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消基地的决定。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详细]
西海郡故城遗址
  西海郡西海郡俗称“三角城”,位于湟水河沿岸的金银滩草原上,是青海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郡建制的古城,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出土文物众多,主要有虎符石匮、钱范、古货币等。虎符石匮是青海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铭文的石刻之一。西海郡故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约1公里,青海湖东北侧、湟水南岸的金银滩上,俗称“三角城”,为西汉新莽时代所设“西海郡”郡城遗址。故城保存得相当完整,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高达4米。四个城门的门址保存完好,城内南部较高,有几处隆起的地带,应为当时的主要建筑区,其区域内散布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残件。最重要的是,城内出土了篆刻有“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戒造”铭文的虎符石匮。虎符石匮,分上下座,整体由花岗岩雕成,上座为俯卧状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