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旅游

青海省旅游景点介绍

岗龙石窟
  岗龙石窟门源县克图东岗龙沟的岗龙石窟是青海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为数不多的石窟之一。雕凿于晋代(“岗龙”藏语,意为雪沟,因沟内冬季积雪不易消融而得名)。石窟开凿在南北长100米,高50米的红砂石崖上,由一尊佛像和一座石塔组成。石塔由莲共座,覆钵式塔身十三天相轮和日月塔刹构成,塔身腹部开凿有眼光门,其内供奉用红泥制作的许多泥佛像。这是一座典型的-塔,塔身通高6米,座宽2米,石塔左侧凿有一尊释迦牟尼佛,高1.2米,宽1.8米,右侧凿有较小佛像一尊,在塔的北侧还有一座高石崖,崖面上刻有藏文-,六字真言和小塔、小佛像及汉文“宝塔建在戊寅年”等文字。这些石崖上刻制成的佛像。-记录着这个地区历代藏族人对自己信仰的坚贞和忠诚。石窟依山傍水,古朴自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有着悠久的历史。岗龙沟风景秀美,危石……[详细]
  骆驼曲流浩门河东流至珠固乡初麻口,突破一石山堵截,使河水急转南流,此山上部似驼峰,中部似驼项,上下部似驼头,是骆驼卧伏之状。河水折绕而流,故称“骆驼曲流”。……[详细]
343、德隆台
  德隆台德隆台是欣赏坎布拉景区全景,俯瞰公园全貌的最佳地点,实为游客捕捉美景留下瞬间美好回忆的绝佳景点。此处是著名摄影家郑云峰、吕荣西、明瑞恒及原青海省政府副省长、摄影家马培华等在坎布拉采风时首选取景拍摄点,曾在此处以专业视角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丹山群峰、苍松-、碧水荡漾、雪山巍峨的坎布拉圣境。站在德隆台向上看,蓝天白云视野开阔,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向远处看,巍巍宗喀雪山伸开双臂拥丹山碧水层林入怀,俯瞰云烟浩淼,丹霞群峰色如渥丹,明若灿霞,苍松翠柏迎风傲立悬崖峭壁,坎布拉湖闪耀着绿宝石般深邃的光芒,耳边风声低吟,仿佛隐隐传来阿琼南宗藏传佛教诸寺僧尼诵经祝祷之声。……[详细]
  昂拉千户宅院昂拉千户宅院位于昂拉乡尖巴昂村。昂拉千户宅院始建于公元1949,原为居住在尖扎地区昂拉千户的宅院。据历史记载,昂拉千户是吐番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公元492年吐番王朝赤热巴坚大臣(译征税者)贡叶西达杰到这一地区居住生活,成为尖扎两岸的头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间将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为昂拉千户。项谦为第七代千户,这个庄院是项谦继位后新建的。至今已有51年的历史。是目前我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完整的藏式庄院之一。该庄院建筑风格独特,完全用木质结构建造。以四合二层木质结构建筑为主,坐西向东,第一进院四面皆为面宽七间进深两间的丁顶土木结构二层楼,第二进院正面为单层山顶砖木结构正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西面建平顶土木结构厢房,正面两侧各有一座小角院,为佛堂。大门为砖木雕……[详细]
345、德千寺
德千寺
  德千寺德千寺位于尖扎县能科乡西一华里,离县城马克唐镇15公里,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是尖扎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寺僧达522人。寺主-称“白佛”藏语为“夏茸尕布”,七世夏茸尕布在民国初年-为“广大明智汗王”,八世夏茸尕布曾担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1980年后,该寺重建,现大经堂一座,-昂欠九座及僧舍136座,寺内有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灯及历代-灵塔等文物。历史上德千寺属寺从多且转世-多而出名,传说-最多时达到51人。现有属寺31座,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跳欠活动。……[详细]
洛多杰智合寺
  洛多杰智合寺洛多杰智合寺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马克唐镇以北4公里处,距省会西宁130公里,距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75公里。其文物历史系列与坎布拉阿琼南宗寺、西宁大佛寺、平安白马寺和循化丹斗寺息息相称,为史屈首。因其山形独特,地貌奇异而独成一体。该寺属藏传佛教显密合一系列寺共存圆融之典范性寺院。寺院史袭寺主查汗·达诺门罕拉茂夏荣尕布-。现有僧才16位,具体由德钦寺洋琼·拉热巴格签凯增嘉措主持。该寺历来属于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史源流之重大圣基之所。现国内外人士称之为“青藏高原莫高窟”。故在国内外佛教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知名度。寺院点现有面积188亩,地面平展,视野开阔,北高南远,夏凉冬暖,佛刹矗立,麦河东流,村落四布,令人神奇留念。洛多杰智合寺始有泛藏区佛教界三大贤哲玛释加牟,肴格迥,藏绕色及……[详细]
黄河大峡谷
  黄河大峡谷黄河大峡谷位于县城西南56公里的宁木特乡境内,全长30公里,黄河两岸高山耸立,松柏茂盛,陡峭的石壁上上有许多岩洞,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详细]
李恰如山
  李恰如山李恰如山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是洮河的发源地,奇峰耸立,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种在此地生长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环绕之中,池面约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绿,每年有大量的白鹤、鹭鸶等珍禽来此栖息。……[详细]
圣湖、仙女洞
  圣湖、仙女洞圣湖、仙女洞距县城45公里,位于吉岗山北麓的尕海滩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湖水深约1米,蓝如宝石,清澈见底,当地人称为圣湖。在离圣湖不远处,有51个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洞位于吉岗山尼康沟的天然溶洞,洞室面积约20平方米,洞中有许多石柱,人称此洞为“八十根金洞”。……[详细]
350、石藏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藏寺
  石藏寺石藏寺亦称“藏寺”、“什藏寺”等,藏语称“藏噶尔端珠惹卜丹林”,意为“石藏义成极坚洲”。位于县治南偏东,在今河北乡东12公里的石麻地方。由第一世藏班智达初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一世藏班智达,本名丹巴嘉措(1737一1780),藏阿柔部落人,传为出生于后藏乃亥麻地方的色拉寺高僧藏格的转世,早年学经于隆务寺,后入藏到色拉寺杰巴扎仓深造,1762年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返回故乡后,在青海和硕特蒙古前首旗河南亲王旺丹多尔济帕兰木(察罕丹津之孙)的支持下,于1765年,与其弟孕科尔四世罗桑丹增嘉措共建石藏寺,并设立显宗学院,采用色拉寺吉宗教程,属色拉寺系统。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世班禅进京途经青海,在拜谒班禅的法会上,六世班禅赞誉丹巴嘉措是精通五明的大班智达,同时接受石藏寺为扎什伦……[详细]
唐乙亥古城遗址
  唐乙亥古城遗址唐乙亥古城遗址位于巴沟乡上才乃亥村东北部150米的唐乙改台上。该古石头城遗址四周有十几米深的沟,西南为台地,下临悬崖,台地呈不规则圆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50米。按现存石头基址看,有十几座房屋建筑遗址。材料为石板,用石板砌成墙基。……[详细]
斗后索古城遗址
  斗后索古城遗址斗后索古城遗址位于县政府东10公里左右的尕日干曲北岸,为唐汪文化遗址。1983年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兔儿滩遗址兔儿滩遗址位于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南侧,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80米,是团结村农民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的,1983年省文物考古队试掘后,确证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1986年7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宗日遗址初名免儿滩或托勒台,是一处北高南低的大滩地。滩地东为巴沟河流入黄河口处,属黄河第一台地。团结村紧靠台地边缘。遗址面积约300×200米,北部被压在村庄之下。因雨水冲刷台地边缘而形成的数条洪沟将遗址分割为东西两区。东区为居住区,并有部分墓葬,西区未见居住遗迹,主要是葬地,又名宗日墓地。遗址地面散布有较细碎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及齐家文化陶器残片。断岩处暴露有灰尘层。1984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曾清理墓葬2座及残窑址1处。此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1994、1995、1996三年的考古发掘,发现大量的遗物,现中、东、林场古文化遗址、西台遗址改名为“宗日遗址”。宗日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在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分布的……[详细]
  治黄工程了望台纪念碑亭北山湾黄河北岸制高点上的虎台崖治黄工程了望台纪念碑亭。宁果公路横穿而过,经黄河吊桥可直达县城,距县城2公里,辽望台现已全部绿化,杨树参天,弯柳拂地,松柏长青,梨花芬芳。春天,鸟语花香;秋季,杏果累累,怎不流连忘返?居高临下,俯瞰黄河两岸,把两岸的景色,尽收在其中,使人赏心悦目。……[详细]
梨花堆雪
  梨花堆雪贵德三河地区土壤肥沃,雨水充足,不但是青海小麦高产区,而且盛产瓜果,仅桃、梨系列就达五十多种,享有“梨乡”之美誉。登高远眺,只见三河一片-,楼厦村落掩映在梨白梢红的绿树丛中,春天梨花开,柳丝拂面,游客纷至沓来。朋友,当你想着春天的时候,无论那幅景象闯入你的脑海,那景象你都有可能在贵德见到,贵德县也许不是浏览青海的首选之地,但是,如果时间允许,它是绝对值得看一看的风景点。……[详细]
  黄河人工长堤瞰北山湾4公里的黄河人工长堤,宛如巨龙俯卧其间,被实施工程措施后,束窄的河床,似如彩带滚滚东去,河堤北岸原为老河床的沙洲,如今条田纵横,林网如织,鱼塘如镜,鸟语花香,麦浪袭人。可供人们踏青春游,亦可到堤岸携杆垂钓,领略高原“小江南”的山光水色,令人心旷神往。九曲黄河一路奔腾,百转千回,浩浩荡荡,流经人工长堤奔向东方,黄河,正是有了这一段人工长堤,才增添了一分诱人坦荡浑的风姿,体现出宽厚博大、刚强直率的黄河性格的贵德各族人民的丰功伟绩。……[详细]
358、珍珠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珍珠寺
  珍珠寺藏语称“觉觉拉康”。位于县城东之公里处,在今河东乡政府所在地。《安多政教史》中载,“觉觉”系汉语“珍珠”“的变音,萨班蠢噶坚贸应阔端之请来安多;)途经青海,曾去贵德朝拜包纳塔,以阔端所赠珍珠一驮为资建寺,是为珍珠寺。按此,该寺当初建于南宋淳磁年间。历史上,珍珠寺无僧侣、寺主,历来由贡巴寺代管。寺内有正殿(二层6间)、观音殿(12间)各1座,厢房32间。正殿殿脊复以琉璃瓦,饰以馏金宝塔,内供三世佛巨型塑像,用料金贵,造型优美。该寺于·1985年拆毁,1987年群众自行重建佛堂1座3间,现有1名寺僧住寺。……[详细]
阿什贡峡的风蚀山貌
  阿什贡峡的风蚀山貌阿什贡峡的风蚀山貌位于阿什贡峡谷地处黄河北岸,距县城34公里,狭长的山谷从羊圈湾山岩下开头,为银带般蜿蜒的河流所纵贯,西侧山峦夹峙,高耸入云,红的火红,青的靛青。山崖经亿万年风蚀,形状各异,有的似耄耄老人久经风霜的面孔,又似蛟龙头上须眉角鼻,各有奇姿妙色。加之峡风呼啸,河水咆哮,气势壮观,举目眺望,别有情趣。车来车往,年复一年。贵德县内交通便利,拥有农业、畜牧、水电、林业、旅游五大优势资源。丹峡千拂,双手合十,恭迎各方友人商客前来投资开发。……[详细]
360、松巴峡
松巴峡
  松巴峡地处与世隔绝的松巴峡,这里风景奇丽,地势险峻,少有人知其真面目。在峡口,近百米宽的黄河水面被铁钳般的石峡压成不足十米的急流,突然跌下深渊,翻卷惊涛奔涌,浪花飞珠溅玉,涛声如雷,势如万马奔腾。石峡南岸,刀砍斧辟般的悬崖岸上,稀疏挂着几十棵龙蛇盘卷似的怪松;峡谷北岸,堆集着无数巨石,大如楼房,小似方桌,参差错落,危如累卵。1995年投资修通了阿什贡至松巴,千户至松巴公路,游人可乘车直驶松巴,一览石峡水瀑奇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