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玄武区旅游

玄武区旅游景点介绍

灵谷寺无梁殿
  灵谷寺在钟山东南麓,中山陵以东,相距约1.5公里。其前身名开善寺,建于独龙阜上,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为安葬名僧宝志的遗骨所建,寺内不有宝公塔。至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为在独龙阜上建造明孝陵,遂将寺和塔迁移至此,并改名灵谷禅寺。????灵谷寺原有规模很大,殿宇众多,至清咸丰年间一场大火,只剩一座无梁殿,该殿因全用砖砌,不用木料而幸免于难。至同治年间重修,规模大为缩小,现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无梁殿、玄奘纪念堂及藏经楼、法堂、祖堂等建筑,纪念堂内供玄奘像,像前有玄奘顶骨纪念塔,两侧陈列玄奘译撰的佛经317册。后院为花园,名“深松觉苑”,建有松风阁,景色幽丽。????1928年-政府曾将该寺改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有正门、牌坊、公墓、纪念塔,并将无梁殿改为祭堂,松风阁改为纪……[详细]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1982年2月太平天国天王府1853年南京市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一带在明朝时曾为汉王府,清朝时为两江总督衙门所在地。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之后就定都于南京,改称天京,并在两江总督府衙旧址的基础上,修建宫室,作为天王洪秀全的王府。1951年,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一百周年之际,由郭沫若题写碑文的“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纪念碑”,立于天王府的照壁前,供游人缅怀凭吊。太平天国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的宏伟建筑,规模极大,周围十余里,重墙两道,每道围墙都高达二丈多高。建筑分外城、内城两部分,两城分别名为“-”和“金龙城”。-的正门是天朝门,门前边有御沟,沟宽、深各两丈,沟上有桥,桥前面有一块镌刻着“天朝”的石坊。金龙城的正门是……[详细]
263、玄奘寺
玄奘寺
  玄奘寺,位于南京九华山,北临玄武湖,东接太平门,西邻台城,与台城旁鸡鸣寺遥对。九华山,山形狭长,顶呈平行,状如覆舟,古称覆舟山。其后曾改名真武山(因其临真武湖,即玄武湖)、龙山、玄武山等。又因山南山麓建有小九华寺,遂亦名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2001年,有关方面开始在九华山重修寺庙,命名玄奘寺,由栖霞寺监院传真法师主持管理。2003年玄奘寺建成开放。玄奘寺依山而建,寺院虽说规模不大,却很雅致,加上是在九华山公园里,颇有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特点。玄奘寺与九华山公园合二为一。公园的大门,即为玄奘寺的山门。由山门拾级而上,抬头就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座仿古建筑,在建筑平台迎面处镌刻有“千古一完人”的丹书,题句系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对玄奘大师的评价。玄奘殿就建在平台之上。玄奘殿是玄奘寺的前殿,也是寺院的临时法……[详细]
森林摩尔艺术旅游区
  票价:无开放:全天网址:http://www.forestmall.com.cn/电话:025-87761888交通:游5、29、36、49、51、55、121、142、163、179、315、805、814路等公交;地铁2号线钟灵街站。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大街301号详细介绍:非简单的购物场所,非单纯的森林公园,森林摩尔倾力打造以艺术、时尚、自然、为主题的商业街区。让您既可以在自然里随心漫步,亦可以享受购物带来的乐趣。更前沿的生活方式、更艺术的文化氛围、更具体验感的精神场所。森林摩尔为南京时尚新贵打造充满活力的消费集聚地。7000平米绿地广场,3000平米屋顶水域平台,9个空中Park,接轨全球低碳潮流,让置身于此的人们享受森林公园般环境。潮流和艺术不单单是森林摩尔的外表,亦将艺术融入……[详细]
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
  一、概况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坐落于钟山风景区四方城1号下马坊遗址公园内,原址为南京钟山手表厂厂区,占地面积近350亩,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共10栋建筑)。自然环境优美、建筑独具特色、交通条件优越。二、项目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项目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依托钟山风景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整合南京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南京“十朝都会”历史精华,彰显南京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的中心地位,打造具有鲜明历史文化旅游特色的文化商业产业园区,丰富和完善钟山风景区文化旅游功能,为推进“文化南京”战略做出积极贡献。十朝历史文化园集展览展示、文化经营、旅游开发、无碳办公、学术交流、互动体验于一体,其功能定位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人文教育的基地、展示南京历史文化的窗口,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园地,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休闲景区、兼……[详细]
南京白马公园 白马石刻公园
  白马公园位于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钟山风景区的湖、山结合部,占地近500亩,最能体现南京山、水、城、林融汇一体的特色。白马公园由中山陵园管理局投资,设计主题为“石刻”,充分结合了区内人文景观和地势地貌,集中展示了原散落于南京四周、不利于保护和展示的珍贵石刻文物数百件,并精心运用碧桃等植物造景,形成南京首座碧桃专类园,是一座融知识性、休闲性为一体,既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又有鲜明现代气息的大型城市风景园林。白马公园还是国内首家以石质雕塑类文物为展览主题的艺术公园。它构思新颖,主题鲜明,内容独特,展示了古都南京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独具的文化风貌,反映了不同时代石刻艺术与文化的积淀。公园建设者将古老珍贵的文物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表明这座公园凝聚了中华民族先人与当代南京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永久的文化、……[详细]
明古城墙
  导游应天府的正南门——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是南京城墙上最大的一座城门,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城堡。瓮城工程雄伟,结构复杂,城分两层,门有四重,建有27个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国最大的瓮城,现设有瓮城历史陈列室。南京城墙全长33.5公里,高度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岗石为基,巨砖为墙,每砖侧石均有造砖者的府县官衙和年月日,规格一致,筑成时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夹浆,十分坚固,屹立数百年,巍然无恙。城墙上有碉堡2000座,城门24个。保存比较好的有城南中华门、西北挹江门、城东北玄武门、城东的中山门等。交通游2、游4、2、16、26、33、49、88、101、102、105、106、305路到中华门站,或从禄口机场过来,可坐机场大巴到中华门长途车站下,或坐地铁1号线到……[详细]
南京梅花山梅园
  梅花山梅园:梅花山位于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的钟山南。始于1929年,植梅面积400余亩,共有230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树,品种数量仅次于磨山,有“梅花世界”之称。梅花山以品种奇特著称,“半重瓣跳枝”,一朵花上竟然有三四十片花瓣,仅为此山独有。一株“蹩脚晚秋”名梅,花色红中泛白。还有,“朱砂梅”满枝绯红,“玉蝶梅”素静雅洁,“宫粉梅”著花繁茂,“龙游梅”舒展飘逸。山上建有“观梅轩”,登轩观梅,一山梅花尽收眼底。……[详细]
南京毗卢寺
  南京毗卢寺“如我督两江,为你造庵”,清同治年间,湘军首领曾国荃在南岳衡山游览时,与海峰法师的这句戏约竟成就了一代金陵名刹毗卢寺。光绪十年(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荃,不忘履行自己的诺言,他号令手下湘军诸将捐献巨资,从南岳衡山运来香木,将临近两江总督府(今南京-)的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一间小庵,扩建成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庙,因庙中供养毗卢遮那佛,故名毗卢寺。其时毗卢寺东至清西河、西至大悲巷、北至太平桥、南至汉府街,遂为南京第一大寺。海峰法师成为毗卢寺的第一任方丈。南京毗卢寺为天下共知,当在中华民国建都南京之时。因其坐落在民国政治文化中心——长江路的起首,而一跃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首都中医院皆设于此,其时民国要人多相往来,连孙中山先生也曾亲往静思。当……[详细]
南京九华山
    九华山公园位于南京城东,是钟山余脉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北隔明城墙,毗邻玄武湖,临湖一侧陡峻如削,像一只倾覆的行船,故而古时称作覆舟山。 九华山地处闹市,却恬然幽静,人称“城市山林”,曾是皇家园林乐游苑;山中有寺、山顶有塔、山畔有湖、山下有城,有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九华丹青”美名。   南京九华山公园山顶的三藏塔,仿唐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建造。塔基青石上,还刻有唐代高僧玄奘画像和西行取经的线路;而塔下埋藏的玄奘顶骨,更使得南京九华山在海内外声名远扬。   据记载,宋朝金陵天禧寺和尚可政法师,从陕西得到了唐玄奘的顶骨,迎回金陵后,在天禧寺东岗建石塔,归瘗顶骨。太平天国时,三藏塔毁于战火,玄奘灵骨也下落不明。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旧址上发掘出藏有玄奘顶骨的石函。这一发现轰动佛教界。日本人欲据……[详细]
271、紫金山 国家级森林公园
紫金山
  紫金山又名钟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主峰海拔448米,周围约30公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山势险峻、蜿蜒如龙,早在三国与汉朝,即负盛名。钟山周围名胜古迹甚多:其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和何香凝墓;东有灵谷公园,邓演达墓;山北有明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在六朝时代,山上的庙宇很多,现仅存灵谷寺一处,位于山左。紫金山 明孝陵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紫金山 中山陵紫金山上的中山陵是我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位于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陵中主要建筑依山势而建,周……[详细]
南京北极阁公园
  北极阁公园位于北京东路北侧,东至鸡鸣寺路,北至西家大塘,西至天山路,面积6.07公顷,绿地率85.8%。园以北极阁(山)为名,系玄武区属文化公园。北极阁山高60米,周长5.7公里。《建康志》云:“(山)高三十丈,周回十里”。系紫金山余脉,山体浑圆状似鸡笼,古称鸡笼山。《寰宇记》云:“(山)西接落星涧,北连栖玄塘,状如鸡笼,因名。宋元嘉中,黑龙屡见元武湖,此山正临湖上,改日龙山”。并建日观台,为南京最早的气象台,齐武帝射雉钟山,至此闻鸡鸣,故亦称鸡鸣埭,六朝时,鸡笼山为华林园西部景区,山麓楼阁相望,檐宇相连。东晋元帝、明帝、成帝、哀帝皆葬于鸡笼山南一带。梁武帝晚年笃信佛教,大通元年(527)建同泰寺于山上,又建通元观,观前起重阁,极其巧丽,侯景作乱引后湖水淹没台城。陈复兴造,后主建临春、结绮、……[详细]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来到金陵,总忘不了去台城凭吊一番,留下了不少难忘的诗文。 南京台城位于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东端与明都城相接,西端为一断壁。由于这里距六朝时代的建康宫不远,后人通常称之为台城。   据专家考证,台城在今东南大学一带,本是东晋、南朝皇帝的宫城,是当时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统治中心;而后人据韦庄的诗,将玄武湖畔的杨柳与台城连在一起,并将鸡鸣寺后的一段明城墙,皆附会为台城。   台城在历史上屡遭破坏,见证了“六朝金粉”的兴衰沧桑:一次是“侯景之乱”;三年后梁军收复台城时,“王师之酷甚于侯景”;第三次隋灭陈,将建康“城池宫阙荡平耕垦”;到了五代十国,先后三次筑金陵府城,台城被彻底废除。昔年的繁……[详细]
  孙科(1891~1973年)是孙中山先生的长子,他在南京的公馆至少有4处:一处是中山北路254号,一处是鼓楼新村15号(原13号),一处是原来的武夷路7号,一处位于中山陵8号(原7号)。中山陵8号公馆坐落在中山陵西南约600米处,俗称延晖馆,是孙科在出任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所建,现为东郊宾馆。延晖馆建于1948年,由基泰工程司(民国时期著名的设计单位)建筑师、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承建。高两层,混合结构。前后各有一个半圆形凉台,楼房平面壮如风车。楼房外观采用西方现代派建筑手法,造型呈简洁的几何形组合,配以弧形平台与花架,形成虚实相间、明暗对比的效果。延晖馆占地面积约40余亩(约2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入口朝北,前院开阔,设有警卫室、车库、停车……[详细]
275、徐达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达墓
  明中山王徐达墓,在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徐达,字天德,濠州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称帝,以达为右丞相兼太子少傅。在摧毁元朝军事实力,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徐达功居第一,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魏国公。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病故,终年54岁。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徐达墓是目前南京地区保存完好的明代功臣墓之一。神道长约300米,墓前有:神道碑一、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武士二、文臣二。“御制中山王神道碑”,通高8.95米,宽2米、厚0.7米,是南京现存最高大的墓碑。碑文28行,满行72字,碑文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撰写,碑文标有句逗,这在古代碑刻中是极为罕见的。碑下的龟趺长5米,……[详细]
南京四方城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南京四方城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亭俗称四方城,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8米。原来上部覆盖黄色琉璃瓦的重檐歇山屋顶已毁于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与清军的战争。碑座、碑额和外墙底部均有丰富的浮雕。南京四方城明楼是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中间有一条甬道,穿过甬道可以登上明楼。明楼屋子顶已毁,现仅存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四方城中央的石龟本名赑屃,也称龟趺,是龙的九子之一。“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建于永乐11年,这是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碑上刻着为朱元璋-的文字,四方城原为一个碑亭,平面呈正方形,俗称“四方城”。墙壁下部为石造……[详细]
南京梅花山
  南京梅花山梅花山,是南京东郊钟山脚下一座海拔只有55米的普通小山,如果从自然山水的角度审视,它几乎很难获得什么地位,然而它却拥有特殊的文化地位。梅花山对南京而言,已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山,而是一处重要的“文化空间”,它是南京梅花节重要的文化空间。公元252年,吴大帝孙权71岁时病故,下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陵寝史称“蒋陵”,葬处得名“孙陵岗”,即今天的梅花山。孙权此举开启了以后历代在南京定都的著名帝王或政治家喜爱以钟山作为陵址的先河,即他还是钟山陵寝文化的开创者。葬于钟山的“帝王”级人物不下于10位,但能葬于主位即钟山主峰或东、中、西峰下的只有葬于梅花山的孙权、葬于明孝陵的朱元璋和安葬在中山陵的孙中山先生。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死后,运回南京,葬在这里,始正式改名梅花山。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汪……[详细]
南京杨廷宝故居
  南京杨廷宝故居 南京杨廷宝故居位于玄武区成贤街104号,是杨廷宝先生在1946年10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 故居宅院占地面积约一干平方米。为永久纪念杨廷宝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199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杨廷宝故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廷宝是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建筑人才,堪称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 院内嘉木成片,植有松树、椿树、枇杷树等,高大苍翠,浓荫如盖。还辟有数墒菜畦,绿叶油油,生机勃勃。墒头有一石栏水井。北院墙有一小型花房和一丛修篁,竹影扶疏,颇具诗韵。院门铁制对开,临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原为门房,现空置。循十余米冬青夹道的水泥路折北,即至建于院东北的故居建筑。故居主楼坐北朝南,为西式三开间二层楼房,砖混结构,木门窗,内楼梯,红色平……[详细]
南京谭延闿墓
  南京谭延闿墓 南京谭延闿墓由著名建筑设计家关颂声、杨廷宝设计。占地面积达三百亩,其设计特点是借原有山川地势,倚山构筑曲折幽深的墓道,并置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墓园,因而风格独特。谭墓的起点是紫金山的名胜八功德水。这种水自紫金山上流下,据说具有强身祛病的八种功效。向北便是灵谷深松碑,此碑原为谭延闿的墓碑,碑上原来的刻字为蒋介石所书,右上方一行小字为“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四日”中间的大字为“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前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公闿之墓”左下角署“国民政府壬席蒋中正敬献”。碑帽上有一红色石印“荣典之玺”,印的上方是-的青天白曰党徽,印下是“国葬之碑”。解放后碑上的文字全部磨去,由中山园林管理处一工作人员书“灵谷深松”四字,刻于碑上。碑后是一石制的牌坊.再后就是墓道。墓道为弹石路面,两旁树木高大,遮……[详细]
吴大帝孙权蒋陵
  南京孙权墓南京孙权墓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权墓史称蒋陵,又名吴王坟,在南京市钟山南麓,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在南京民间还流传说,明太祖建造孝陵时,下令迁移这一带墓冢,寺庙时曾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给我守门吧”。故此在建明孝陵时孙权墓没有被破坏,而明孝陵的神道只好绕过孙陵岗,这就是明孝陵的神道为什么不是笔直的原因。现仅存一小型墓冢,不见碑表。如今的孙权墓遗址在明孝陵的梅花岗内。仅存一个石碑,一座石桥,一个注释牌,一座石像。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时,主持建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金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议把孙权墓移开,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给我看门吧!”这样在建孝陵时,仅将孙权陵前的石麒麟迁往别处,孙陵仍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为纪念孙权葬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