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玄武区旅游

    玄武区旅游景点介绍

      观音阁位于钟山东南麓孝卫街158号门前,建于明永乐初年。史载:“太宗文皇帝尝顾瞻山麓有气不散,命工琢石肖形,构阁以记其处。”正德五年(1510)阁焚毁,五年后重建。有金刚殿、观音殿、左右碑亭、毗卢殿等建筑,都毁,现仅存大石壁一块和须弥座一只。按此推算大石壁应有近600年的历史。大石壁高约4.50米,宽约5.56米、厚约0.50米。石壁正反面周边8厘米用阴线收边。石质为青石(南京红),按此体积计算,整块石壁重达30余吨。石壁表面打磨光滑,正面中心刻有火焰状,直径约1.75米的背光。背光上刻有繁杂的佛教图案,自外向内分别刻有:火焰纹、金刚杵链、水纹、金刚纹,中心纹饰是对称的八宝图案、最上方为莲花浮屠、两侧是火焰宝、最下方一侧是花瓶状莲花、一侧是须弥山莲花;背光下面是仰莲和覆莲加宝珠的两层莲花座。……[详细]
    182、览胜楼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览胜楼
      览胜楼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梁洲东北部,又称湖山览胜楼,始建于六朝,最早为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为观看水军训练而建,以后南朝历代皇帝相继沿用,至南唐时则改作湖山览胜之用。清宣统元年(1909)由新军统制徐绍桢重建,以作为邀集文人雅士联吟结社之处。览胜楼为两层的方形楼阁,建筑面积175平方米,重檐攒尖顶上覆以绿琉璃瓦,内悬居正所书匾额,登楼可一览玄武湖和钟山胜景。览胜楼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陶澍、林则徐二公祠
      陶澍、林则徐二公祠位于玄武区长江东街4号,时代为清。原址位于长江路东头南侧长江东街4号。是供奉陶澍和林则徐的祠堂,由左宗棠于清光绪年间建造。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清朝大臣,嘉庆进士,于道光五年(1825年)曾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年任两江总督;林则徐(1785-1850),字无抚,晚号竣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道光十二年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六年任两江总督。陶澍与林则徐两人同时在南京为官,相交甚厚,政绩卓著。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为表达敬慕之心,于光绪九年(1883年)建陶林二公祠。祠堂坐北朝南,有前厅、大厅、左右廊和东厢房。大厅通面阔3间12.9米,进深7檩9.3米,高11米,硬山抬梁式建筑,用料……[详细]
    南京香林寺
      香林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佛心桥一带,一度与鸡鸣寺、古林寺并称南京三大寺。红学专家曾考证出香林寺清朝时是江宁织造府曹家的家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的铁槛寺就是以香林寺为原型。香林寺始建于萧梁天监(502-519年),香林寺始建于南京湖熟镇杜桂村(今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当时名为杜桂院。宋代改名香林寺。南宋《景定建康志》引《庆元志古钟记》云:“梁天监中,杜桂二卿平章朝政,舍所居以为寺,故从其姓以旌名。”元代《至正金陵新志》对香林寺的记载:“杜桂院在上元县丹阳乡。”该志引用比《景定建康志》早的《乾道志》云:“香林寺在城东南六十里,南唐保大六年(949年)建,在杜桂村,因为院额。今名香林寺,又名香林院,在赤山西。”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林寺迁入城内,即南京城东明故宫北,成化十五年(1479年……[详细]
    武庙遗址
      武庙遗址位于玄武区北京东路43号,时代为明、清。明初,在今南京市委大院东侧的武庙,为明代十庙之一,祭祀武夫子关羽,其规模宏大,殿宇轩然,不仅有大成殿三间,还有东西斜廊各五间,露台高阔,前有大成门,棂星门三座等。直至清兵南下,士子星散,改国子监为江宁学府。此后,嘉庆年间,横遭火灾,咸丰年间又罹战火,遂于1867年同治六年移江宁学府于冶城,今天的朝天宫。历时480余年具有广厦千间,巍巍殿宇的国子监再次横遭不幸。同治八年1869年,复移武庙于园内东侧,据《钟南淮北区域志》:“山(鸡笼山)东麓有夫子庙,明为国子监,清为纪念府学,同治迁府学于冶山,即其地作武庙。”现市委大院东部南京政协所属地域的武庙仍保持完好。武庙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86、北门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门桥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和北门桥路交叉路口南侧,长21.5米,宽17.3米,石拱结构,为明代重修。北门桥在五代称玄武桥,后以地处南唐国都江宁府城北门而改今名,俗称北门桥。宋代曾名清化桥(桥南原为清化市所在)、武胜桥(宋时附近曾设亲兵教场)。桥券内刻“草堂桥”,又称草堂桥,其名无考。杨吴天祐六年(909年),权臣徐温派其养子徐知诰来管辖金陵。三年后,徐知诰以功升任州刺使。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徐知诰开始修造州城,并建大都督府。南吴武义二年(920年),徐温派遣陈彦谦主持修建过金陵府城,但规模不是很大。杨吴太和四年(932年)八月,已经取得杨吴军政大权的徐知诰“广金陵城周围二十里”,拓宽了原有城墙,并增筑了羊马墙。同时,征发民丁沿城开挖护城河,就是后来的“杨吴城濠”。当时,在城北门玄武……[详细]
      在太平门外王家湾伊刘村。1949年,羽陵卫与刘家井合并,取名羽刘村,后“羽”误为“伊”,称为伊刘村。杜茶村(1611~1687),名浚,字于室,湖北黄岗人。明诸生,崇祯时中乡试副榜。清初隐居金陵,善诗文,著有《奕雅堂集》。康熙二十六年(1687)病故于扬州,四十一年(1702),江宁知府陈鹏年将其遗骸迁葬南京太平门外今墓址。杜茶村墓现为水泥做的墓丘,南向,原立碑多半毁于咸丰、同治年间,后又建有“楚北诗人杜茶村之墓”碑、王铭震等人“谒杜茶村先生墓”诗碑、石刻“孤岭梅花同阁部,千年千表伴中山”及乾隆十一年(1746)十二月立“杜茶村先生之墓”碑,诸碑亦多毁于“文革”期间。现存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江宁知府蒋启勋等立的“楚北诗人杜茶村之墓”碑,碑文计121字,简要记载了杜茶村的生平及陈鹏年为其……[详细]
    188、郭璞墩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璞墩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环洲内,是郭璞的衣冠冢,又称郭仙墩。公元322年,东晋大将军王敦谋反,郭璞直言不讳道“无成”王敦恼羞成怒,将其杀害。明嘉靖皇帝钦仰他一身正气,下旨在此墩上设圣谕亭,供人凭吊。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郭璞墩是东晋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郭璞的衣冠冢,位于玄武湖环洲西北部,位于假山瀑布与芳桥之间。郭璞墩为一隆起的小山,为其衣冠冢,故称。墩上原有碑亭一,谓之“郭亭”。山上曾有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山脚下有拱形角铁门,门上 书-“浩气长存”额。……[详细]
      万福寺遗址,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卫岗街道钟山风景名胜区小茅峰,中山陵宝顶东北侧,藏经楼西北侧,中马腰东南侧,永慕庐西侧。该寺原有山门、三茅殿、观音殿及吴帝殿,寺院旁边还设有名僧塔林。1929年,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后,奉安委员会曾将万福寺进行修善,辟为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奉安大典时的各种纪念品。抗战期间,万福寺被毁,名僧舍利塔构件亦散落林间。1993年7月,中山陵园管理处将散落的舍利塔构件收集、整修、复原,重新竖好四座舍利塔与万福寺遗址旁。2012年3月20日,“万福寺遗址(名僧塔林)”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位于玄武区汉府街、大行宫南京图书馆、白下区游府西街小学,时代为东吴—南朝。六朝建康都城遗址是六朝时期建康城的遗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朝建康都城遗址于2012年3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548年,侯景之乱时,侯景入台城,南梁的前朝宫阙,大都成为灰烬。南陈时,加以修葺。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下诏将建康城的宫殿、陵园及城垣庐舍皆数荡平。六朝旧迹,无一幸存。……[详细]
    湖神庙遗址
      湖神庙遗址位于玄武区玄武湖公园梁洲,时代为明代。湖神庙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梁洲(莲萼洲)西部,其前身传为明洪武时为纪念一毛姓老人而建的神祠(俗称“毛老人庙”),原庙毁于清咸丰至同治时期的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十年至十一年(1871-1872年)由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下令重建,光绪四年(1878年)再次扩建,建筑群坐西向东,主要建筑包括湖神殿、观音阁、大仙楼、赏荷厅和湖心亭等,院内有铜钩井(因庙现状规模已缩小,井已位于院外)。宣统时被改作招收湖民子女入学的亚洲小学,民国时则作为茶社、南京市园林管理处办公地点等。1949年后被改为展览馆,现状为2008年所修复。内有黄册库等。湖神庙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钟山定林寺遗址位于玄武区钟山风景区,时代为六朝。钟山定林寺按其所处地势分,可称上定林寺和下定林寺,上定林寺因有著名文学家刘勰在此写就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而名闻天下。南朝时期的齐、梁时代,著名文学家刘勰在当时的首都建康(今南京)东郊的钟山定林寺生活了20余年,借助定林寺丰富的藏书,潜心学习和研究,最终完成了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数年前,在刘勰祖籍山东莒县和其出生地江苏镇江都建立了相关的纪念机构。2005年,管理局组织了对钟山定林寺遗址进行考古和论证工作,初步建成“钟山定林寺刘勰与《文心雕龙》纪念馆”,并于近期正式开放。该馆以“钟山与六朝都城”“钟山定林寺”“刘勰与《文心雕龙》”三个展览单元,讲述了刘勰及《文心雕龙》与六朝古都、钟山、定林寺的密切关系。钟山定林寺遗址为南京市文物……[详细]
      江宁织造府是清代官营御用锦缎织造机构。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设于江宁(今南京)。织造府、织造署与织造局(即生产场地)同址,位于南京城内清两江总督署前,即今大行宫、利济巷及汉府街一带。江宁织造府衙在康熙年间,曾五次作为康熙南巡时的驻跸处,乾隆十六年(1751)正式改建为行宫。织造由江宁布政使兼任,不另行设置衙署,乾隆三十三年(1768),恢复专人管理织造事务,衙署设在今建康路淮青桥东一带。光绪三十年(1904)江宁织造府被裁撤。康熙年间,是江宁织造府260余年历史中的黄金时期。康熙二年(1663),著名文学大家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到南京督理江宁织造,其后,曾雪芹的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先后就任江宁织造,祖孙三代历任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特别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深得康熙皇帝的宠信,在南京……[详细]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
      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66号,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今江苏省美术馆的前身,于1936年建成,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美术馆,它代表着中国美术馆事业正式开始,1960年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并沿用至今。国立美术陈列馆曾经举办过很多影响力很大的展览,包括好几届全国美展以及各种国画、油画、版画的大展。1937年举办的“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从南京图书馆保存至今的《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专集》看,该展筹备会委员和审查委员艺术身份之显赫,参展艺术家作品分量之重,展览规模之大,在整个20世纪,没有一次美展能够超越。2018年11月24日,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历史沿革民国建立伊始,诸多文化名流如鲁迅、……[详细]
      中央通讯社旧址在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长江路社区中山东路75号,该楼由杨廷宝先生于1948年设计,作为中央通讯社办公楼使用。中央通讯社旧址是20世纪50年代前南京最高的建筑,也是南京乃至江苏境内较早的钢混结构多层框架现代建筑,对研究南京城市变迁和民国时期至解放初的建筑风格、技术发展有重要价值。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为工字形,立面采用对称构图,造形简洁大方。两边外侧向内分为五、六、七层阶梯状,地下一层。两侧端部设有楼梯兼作太平楼梯之用。大楼入口由室外大楼梯进入第二层。底层有弧形车道,汽车可以从底部入口停靠。门厅靠北侧有电梯和楼梯。底层为数据库、图书库、保险库、排字和印刷室、职员餐厅、小卖部等;二层多为对外行政办公用房;主要办公室设在三楼;五楼为摄影、暗室和报务用房;六层有外国记者招待……[详细]
    中山陵纪念建筑群
      中山陵纪念建筑群是中山陵园重要组成部分。中山陵纪念建筑群本体为:音乐台、流徽榭、藏经楼(主楼)、光化亭、仰止亭、正气亭。孙中山奉安中山陵前后,国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陵园计划委员会、园林设计委员会,对陵园的建设做了缜密细致的规划,拟在陵园内建造一批纪念性建筑。到抗战前夕,共建成音乐台、仰止亭、流徽榭、光化亭、藏经楼、正气亭等一批纪念性建筑。音乐台位于中山陵博爱广场东南,由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华侨与辽宁省政府合资捐建,关颂声、杨廷宝设计,1933年落成。正气亭位于中山陵西侧紫霞湖北,为蒋介石自选墓址,1947年建成。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东侧登山道上,仿清喇嘛寺建筑风格,由中国佛教会捐建,卢树森设计,1936年落成。流徽榭位于音乐台以东流徽湖西,顾文钰设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1932年落成。“流徽榭”……[详细]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南京农业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南麓,大学所属之昆虫标本馆始建于本世纪20年代,由原金陵大学植物病虫害系昆虫组和南京大学前农学院农艺系昆虫组收藏的昆虫标本合并而成,又经过45年来的不断整理和采集,才具现有的规模。该馆的昆虫标本先后由程淦藩教授(蝉科分类学家)和齐兆生、夏师我等先生在原金陵大学及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农林生物系)工作期间采于四川峨眉、灌县、松潘等地,黄其林教授(毛翅目分类学家)和周孝刚先生在江苏南京等地,以及丁锦华教授(飞虱科分类学者)、张芝莉研究员(蛴螬分类学者)、钟觉民、田立新、杨莲芳、李佑文、孙长海、王备新等先生的广泛采集。目前有昆虫标本12万余号,其中针插标本5万号、浸渍标本7万号,隶属于昆虫纲33目417科,另收藏新种模式标本300号。昆虫标本馆成立以来,不仅为本校大……[详细]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由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博物馆合作共建,下设办公室、文物征集部、规划展示部、研究部、宣传推广部等。坐落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博路1号。现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00平方米。基本陈列基本陈列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中华农业文明的起源;第二部分展示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第三部分为中国农业制度的历史演变;第四部分为中国传统农业在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五部分为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与农业文化;第六部分为南京农业大学校史陈列,以实物、图片和文字展示南农人传承薪火、继往开来的奋斗精神。主要藏品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余件、原版古农书346部3000余册、古代农业生活和文化……[详细]
    199、明东陵
    明东陵
      明东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明孝陵以东,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懿文皇太子、明兴宗康皇帝)的陵寝,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与之较小。明东陵有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现存明东陵前门基址、排水设施以及门殿月台基址等多处遗址。陵寝前部的园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是中国所知唯一的帝陵平面布局形态。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元璋长子朱标巡抚陕西,回朝后患病不起。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朱标去世,东陵墓主朱标生前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子,曾主持处理过一些政务,同年八月附葬孝陵东。朱标病逝后,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接替自己的皇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在位时……[详细]
    南京山顶公园
      山顶公园位于头陀岭景区——钟山主峰之西,为钟山二峰,海拔425米。这里地势险要,峭石 壁立,风光绝佳,历代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留下许多珍贵遗迹。登高远眺,古城南京万千气象、沧桑巨变尽收眼底。景区内有闻名中外的紫金山天文台,历尽沧桑的天堡城以及刘基洞、弹琴石、黑龙潭、白云泉、江南第一弥勒佛坐像等众多胜迹。各景点之间筑有步道通行,使人登山探幽如履平地。为方便游 人观光揽胜,中山陵园于1993年投资兴建了紫金山观光索道,连接紫金山天文台,直达山顶,成为钟山景区内的新景点之一。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顶类型:城市公园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头陀岭门票4元已包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