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丰县旅游

丰县旅游景点介绍

三层炮楼
  三层炮楼是1967年顺河镇革命委员会建,属“文革-”产物,位于徐州市丰县顺河镇六六福食品有限公司院内。顺河村位于丰县西北,为黄泛冲击平原,东有复新河,西临四联河,南靠罗河,北有苏北堤河。系平原坡地,东北低,西南高。西南部为青沙地,东北部为粘土地,西北部为盐碱地。水陆交通发达,河渠纵横,水资源丰富。顺河村北侧有西营子河,东部为大片农田,土壤肥沃,五谷丰登。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蒜等农作物。六六福食品有限公司地处镇政府大院东部,南部为镇区居民区,临街有门面商舖,西部、北部为顺河村居民区,东部为镇政府工作人员家属区。在“文革-”期间,虽然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一九六六年九月五日社论中已经警告全国的批判形式要文斗不要武斗,但由于被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人不服,由此一些他们的派别如变色龙,中央支持哪派别他们……[详细]
七公墓表
  七公墓表是清代徐州状元李蟠为李氏始祖七公撰书的一篇墓表,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黄楼村富士路北状元碑园内。状元碑园处于原黄楼乡驻地,富士路北,现属于梁寨镇黄楼村,距镇驻地12公里。梁寨镇有“状元故里、冠军之乡”之称。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李蟠,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生于清顺治十二年,终年74岁。为康熙皇帝钦点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1300年中徐州唯一的状元。七公墓表,记载了李氏的原籍和进徐州以来的发展历史,全文426字,碑文为:“吾李氏籍彭者,几四百年。始祖七公,于元至正间,迁自真定府之真定县,至程子院遂家焉。…………[详细]
  赵文海墓为清代所建,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单楼村大张口棉站东20米杨树林内,西面20米是原大张口供销社。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地主要栽种果树。赵文海墓距梁寨镇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八号路200米,与大张口和单楼的路相连接,距梁寨镇驻地6.5公里。赵文海,生年不详,清……[详细]
  得正墓碑为大明万历二年同郡太学生三明道士周中立记,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前四楼村村北果树林内,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镇区水资源丰富,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改造,形成了近2万亩的果园,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均,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梁寨镇前四楼村北,在东西中沟北80米,十号路西150米。得正墓碑记李太母邵孺人之贞节,碑帽为双龙戏珠,上刻“圣旨、钦表贞节李玺妻邵氏合葬之墓……[详细]
  梁氏诰命碑为清代嘉庆二十五年立所立,原位于在梁寨镇镇政府驻地南500米处,2008年春天重立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新腰里王村西高头北大田地里。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西临梁寨淹子,距儒林郎候选州同知梁作相与其妻恭人胡太墓碑距离220米。在碑的旁边是一条小生产路,将墓碑与三号路相连。北面是南水北调的十一级提水站。交通便利,路人不断。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原梁寨梁氏碑林分为东南墓碑群和南部靠近梁寨渊子、梁行村北的碑林,除始迁祖至五世祖的墓碑在梁寨镇梁寨村的北部外,其余梁氏碑林均在寨东南和南部,其功名碑大多集中在南部,两通“诰命碑”位于整个碑林园的前方。当年园内古柏环绕、碑石林立,碑身刻有铭文,碑头有圆有方……[详细]
  梁作相墓为清乾隆五十六(1791年)立,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新腰里王村西高头北树林里。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镇区水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在碑的旁边是一条小生产路,将墓碑与三号咱相连,北面有引水河,交通便利,与梁氏诰命碑碑西距220米。原梁寨梁氏碑林分为东南墓碑群和南部靠近梁寨渊子、梁行村北的碑林,除始迁祖至五世祖的墓碑在梁寨镇梁寨村的北部外,其余梁氏碑林均在寨东南和南部。当年园内古柏环绕、碑石林立,碑身刻有铭文,碑头有圆有方,或浮……[详细]
  万古流芳碑为清代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夹堤村北300米处,北为张庄,东北方向为前口村,西临滕家堤,西南方向为夹堤村。位于县城东南,黄河故道北侧。系黄河决口冲积平原,东南、西北比较长,地势南北均高,中间低,除废黄河滩淤地400余公顷为粘土、半粘土外,其余多为碱地或砂碱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棉花等,畜牧业也相当发展。此地四面藕塘环绕,经过人工清淤,到处鹅鸭和鸣,芳草茵茵,满塘荷藕四处飘香,有一条沙石路通向中间的岛上。此碑额镌刻着“万古流芳”四字,碑文较长,全文分“正文”与“跋文”两段,正文728字,跋文378字。此碑原立于娄子寺。据文献记载,娄子寺在渊子东岸,是晚唐梁……[详细]
  白衣庙记碑为清代所立,具体时间不详,位于徐州市丰县宋楼镇戚庄村庄南200米大田地里,碑南50米是复新河,碑西有张小集,东北方向有华楼,位于丰县南部,丰城南郊,地处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洼,但起伏不大,西部为粘土地,东部为砂碱地。东北与套楼乡接壤,东南与岳庄镇交界,西北面和刘王楼乡相邻,西南与安徽砀山县接壤。丰黄公路从境内通过。以农为主,兼搞工副业。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宜果树及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白衣大士为观世音菩萨化身之一,身穿雪白衣裳,手执杨枝净瓶,即人称的白衣观世音菩萨,白衣观音大士的信仰在民间极其普遍,故而白衣庙原供奉观世音菩萨。清……[详细]
  天齐庙碑为清代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范楼镇虺城村南北路路西沟边,距徐州市西北50公里。位于丰县东南,在黄河故道以北,系黄河决口后形成的冲积平原,西高东低。堤南为废黄河滩淤的青沙地和淤地,地势高,易旱;堤北为碱地,地势低,易涝。黄河北堤和郑集南支河在境内为东西走向,丰徐公路南线从其北部通过以农为主,兼搞工副业。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气候资源较为优越。四周是河流,农田,植物生长茂盛。主要种植大蒜、牛蒡等农作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红芋、棉花等,畜牧业也有相应发展。古城“虺城”现为范楼镇虺城村,村里住有百余户,村民中丁氏居多,村级公路畅通,居住楼房较多,自古多出商、官人才的宝地。据丁氏族谱记载,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丁氏“梦松……[详细]
  高氏始迁祖碑为清雍正十二年岁(1734)次甲寅三月所立,原来该碑立于祖茔地之田野间,现位于徐州市丰县欢口镇刘大营村后大营高氏家祠内。位于丰县东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属淤土类,地类强;中、南部属沙质土壤,透气、透水性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高氏家祠位于丰欢公路西200米处,欢顺公路南,交通十分便利,碑记载迁丰等事迹,高氏家谱有记载。碑高1.72米,宽0.75米,厚0.19米。碑旁有一通石雕麒麟,高0.86米,宽1.06米,厚0.17米。因久经风雨侵蚀,文字不清,又经“文革-”期间被人拉去作磨坊垫石而损坏较重。碑顶部断缺无寻,背面立碑族众名字不清,正面文字多数尚……[详细]
义路通行碑
  义路通行碑为清代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欢口镇欢口村文化宫内。欢口村位于位于丰县东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属淤土类,地类强;中、南部属沙质土壤,透气、透水性强。由于地处微山湖畔,湖水可利用率较高,有着良好的水利灌溉条件,主要种植麦、稻、玉米、棉花、菜五大类作物。徐济高速、丰鱼公路、欢沛公路过境。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义路通行碑为明崇祯七年(1634年)为方便农商并防止盗贼而立。青石质,园首,碑题“义路通行”四字。义路通行碑经风雨侵蚀,又经“文革-”期间被人为拉倒损坏,断裂三节,文字也有些不清。1983年欢口镇建文化站时找到,碑高1.37米、宽0.64米、厚……[详细]
  黎照堂刘氏增修祠堂碑为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立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欢口镇前大营村刘家祠内。前大营村位于丰县东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属淤土类,地类强;中、南部属沙质土壤,透气、透水性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均,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由于地处微山湖畔,湖水可利用率较高,有着良好的水利灌溉条件,地势平坦,水土肥沃,环境优美,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农作物。黎照堂刘氏增修祠堂碑位于欢口镇西南方,东营河南岸,前大营村村中心,四面是居民。祠堂前有一条大路通往丰县至欢口的公路。据刘大营黎照堂刘氏历史上十一次修谱载:此族系汉高祖刘邦公后裔,恒公大系,二十世山阳公刘秋直裔……[详细]
  武举人魏续征墓碑为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年)辛卯仲春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师寨镇大堤口村北面大田内,位于丰县东北部,复新河的东侧。丰谷公路从境内通过。该乡地处平原坡地,东南部为青沙地;东北部为沙质土壤,西北部为粘土;西南部为混合土。主要河流有复新河、营子河。土壤肥沃,农田水利条件较好,大力发展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兼搞工副业,并有储量较大的盐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均,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举人碑北面靠二号沙石路,西边是通往村中的沙石主干道,东边是水渠,杨柳成行。交通方便,行人和田间劳作人不断。魏续征字雨唐,生于1633年,卒于1712年,享年80岁,顺治8年(1651年)辛卯科武举……[详细]
李新庄抗日义勇军诞生地
  李新庄抗日义勇军诞生地为1937年李贞乾烈士的家乡徐州市丰县师寨镇李新庄,地处黄淮冲积平原,东南部为青沙地;东北部为沙质土壤,西北部为粘土;西南部为混合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李贞乾烈士在此组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丰县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部队,现纪念碑位于李新庄村中心偏西李贞乾烈士故居门前。1937年在家乡李新庄组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丰县人民的第一支抗日武装部队——丰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是当时中共徐西北工委与中共鲁西南特委会并后的中共苏、鲁、豫、皖特委所在地。李贞乾烈士少年时期在丰县城南毕楼务本高小读书。1924年毕业于徐州第七师范学校。先后在丰县女子小学,丰县教育局任职。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丰县师范校长、中学校长、国民党……[详细]
  董生燧神道碑为明代所立,位于徐州市丰县师寨镇小李庄村董寨中心路北。小李庄村位于丰县东北部,复新河的东侧。地处平原坡地,东南部为青沙地;东北部为沙质土壤,西北部为粘土;西南部为混合土。主要河流有复新河、营子河。土壤肥沃,农田水利条件较好,大力发展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兼搞工副业,并有储量较大的盐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年际交变幅度大,降雨较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均,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碑前有路,四周为村民房屋,淤性土壤,适宜小麦、水稻种植。董生燧神道碑位于董寨庄中心,坐北朝南,碑前有条东西大道,人口居住集中,多为董氏后裔。元代董氏始迁祖董天觉和他叔侄十三人自洪洞-同迁山东,分迁到平原、肥城、青州、丰县等地,丰县董氏一支始祖于元……[详细]
娥墓堌墓群
  娥墓堌墓群为汉代古墓葬,位于徐州市丰县首羡镇董庄村娥墓堌庄西100米,据丰县城约30余里,位于丰县最西北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平原坡地,西高东低,周围有四条河环绕,南有西支河,北靠苏北堤河,西有惠河,东靠四联河,河沟渠密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方便,主要种植麦、棉、玉米、大蒜、洋葱、大豆等农作物。镇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较为优越。娥墓堌村居民在遗址南侧居住,以农业为主,1995年原和集乡政府在遗址上修建排灌站一处,站名以娥墓堌命名,并建有纪念亭一处,亭北有纪念碑一通,有一条东西大道,通住山东省。娥墓方圆十余亩,据墓碑记载:“明成化、弘治中二次盗掘,其墓四面有门,环数百步,中有洞宇甬道,积石颇多。”。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在娥墓堌建立了娥墓岱祠。其建筑群雄……[详细]
  树德堂刘氏迁丰一世祖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位于徐州市丰县首羡镇黄楼村王双楼南100米农田内。位于丰县最西北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平原坡地,西高东低,比差为1.5米。砂碱地占70%,粘土占30%。周围有四条河环绕,南有西支河,北靠苏北堤河,西有惠河,东靠四联河,河沟渠密布,土地多为沙质,以种植小麦、大蒜、洋葱、玉米、棉花和杂粮为主。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碑立于大田地,南靠丰县至单县公路,西靠乡级公路,黄楼村王双楼南100米,南离便集村300米,属革命老区,这里树木茂盛,民风淳朴,刘姓族人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培养了不少有用人才。根据树德堂《古丰刘氏族谱》记载,明初,有刘姓兄弟二人从山西迁居到丰县西北四十余里的司马……[详细]
丰县县委旧址
  丰县县委旧址建筑为民国时期所建,位于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张后屯村村委会西北处240米,是解放战争初期县委办公地。张后屯村西邻山东的肖云镇,北接张老家村,土地多为沙质,以种植小麦、大蒜、洋葱、玉米、棉花和杂粮为主。位于丰县最西北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平原坡地,西高东低。周围有四条河环绕,河沟渠密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方便,主要种植麦、棉、玉米、大蒜、洋葱、大豆等农作物。镇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1930年初建立了丰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尹小楼党支部,1930年至1934年原县委书记张启功和其他领导同志在此办公,后因叛徒出卖,停止工作。《中共丰县地方史》记载:“1940年6月,中共丰县县委在丰县北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和根据……[详细]
张老家地下涵洞
  张老家地下涵洞为1964年所建,位于丰县首羡镇张老家村西北200米,西惠河分道处。位于丰县最西北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平原坡地,西高东低。周围有四条河环绕,南有西支河,北靠苏北堤河,西有惠河,东靠四联河,河沟渠密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方便,主要种植麦、棉、玉米、大蒜、洋葱、大豆等农作物。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裕,四季分明,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惠河,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东鱼河右岸一条支流,原为独立入南阳湖的河道,东鱼河开挖时被截为两段,今惠河上段源自单县中部孙溜镇马庙村,东北流经张集镇后,沿金乡县与江苏省丰县边界至霄云镇核桃园村注入东鱼河。上段全长41.7公里,流域面积283平方公里。东鱼河以下的惠河在鱼台县境内,依旧汇入南阳湖。西惠河惠及两岸百姓,涵洞周围树木茂盛,……[详细]
苏北大堤
  苏北大堤为1950年国家投资修建,位于徐州市丰县首羡镇黄楼村北400米。位于丰县最西北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平原坡地,西高东低。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周围有四条河环绕,河沟渠密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方便,主要种植麦、棉、玉米、大蒜、洋葱、大豆等农作物。苏北堤河是人工开挖的一条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复新河。苏北堤河是江苏丰县和山东鱼台的界河,西通西惠河,东流入复新河,由于堤土被种庄稼。残堤破坏严重。其为复新河支流,1958年后有几次疏浚。常年河水淤积,西部河底干枯种上了庄稼,只是涝天,有积水,实际是个排涝堤河,近年是蓄水河,两岸种植了庄稼,无人问津。苏北大堤前身是清咸丰年间挡黄河水的防洪大堤,以堤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