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丰县旅游

丰县旅游景点介绍

101、卜子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卜子祠
  卜子祠为清代建筑,位于徐州市丰县常店镇卜老家村西队,位于丰县北部,黄河决口冲积平原,西南高,东北低,高差较大。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水资源丰富,水利灌溉条件优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主要种植麦、稻、玉米、棉花、果、菜六大类作物。村北有白衣河自西而东流过,白衣河的支流流至西一号大沟,自南而北穿村而过汇入白衣河,把卜老家村一分为二。卜子祠东邻一号大沟,座北面南,前面是村中大道,往南六十米便是省道丰单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卜老家村是个较大的村庄,东西长一公里,居住着2000多口村民,该村村民百分之九十八为卜姓,他们世代秉承先祖遗训,耕读为业,勤劳为本。祠堂鹤立于民居中间,显得庄严典雅。卜氏五十三世孙于1511年迁居丰县,据清光绪版《丰县志》记载“先贤卜子祠,在县西北五……[详细]
  李新庄烈士陵园位于丰县师寨镇李新庄村。陵园内安葬有烈士李贞乾、李秉功、李若坤、李秉亮兄弟四人,李贞乾被评为“5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入选“中国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为民政部公布的建国有突出贡献的百名烈士之一。李新庄烈士陵园有烈士墓塚、墓碑、烈士纪念馆等,园内苍松耸立,环境肃穆。……[详细]
  刘大营刘氏家族墓群位于欢口镇刘大营村前大营。现有明墓十一座、清墓三座、明清碑各三通、明代墓道望柱一对、明代贞洁牌坊部分构件。家祠内有清人懿行碑二通、修缮捐资碑一通。刘氏明清墓群自明洪武年至今已六百余年,墓地及祠堂空间规划有序,华表、供器、墓塚、墓碑等保存完整,是一处较为难得的明清家族墓群,对于研究地方和家族的丧葬习俗,家族墓地和祠堂的管理维护等,都具有独到的意义。……[详细]
  赵庄刘氏家祠碑位于丰县赵庄镇赵庙村刘小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立。碑文记载刘氏家族明末避难自山东运城县(今属梁山县)迁至丰县刘小楼。碑阴记载刘氏藜照堂“庙例十条”,内容为约束族人不许毁卖、取用庙产等保护祖庙财产、尊先敬祖的庙例,是研究祠庙和族规的重要资料。……[详细]
  于氏家族墓碑位于丰县赵庄镇青林村于老家。现有康熙四十七年(1708)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间的墓碑十四通,保存基本完好,已建亭保护。于氏在明洪武初年由山西迁徙至丰县,迄今已六百五十余年。墓碑记载有于氏后裔的世系,对于研究移民史、家族氏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赵氏宗祠位于丰县王沟镇赵集村,清代古建筑。现存正殿三间及左右厢房各四间,祠堂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1.8米,进深6.3米,面积74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内部梁架为典型的重梁起架的结构。前廊部分有两根八角柱子,为康熙六十年(1721年)所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
  高氏家祠位于丰县孙楼街道高楼村,清代古建筑。祠堂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0.95米,进深7.8米,面积85平方米。砖木混合抬梁式结构建筑,正殿大门的正上方保存有一块民国六年(1917年)制作的“高氏家祠”匾额,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高氏家祠的入口门楼檐口下采用月梁的形式,屋顶正脊及两侧垂脊保存状态良好,体现了本地原有的祠堂门楼风貌。高氏宗祠及其门楼对于徐州本地区宗族类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历史价值。……[详细]
  刘氏家祠位于丰县王沟镇刘元集村赵庙,清代古建筑。祠堂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0米,进深7米,面积70平方米。砖木混合叉手梁架结构建筑,屋面正脊和垂脊保留了原有的花板脊,正脊左右两侧保留有插花云燕的装饰构件。正殿外侧保留有祭祀用月台一处,东西宽4.3米,南北深4.3米,在徐州地区极为少见。刘氏家祠将徐州本地传统民居的装饰风格保存至今,非常难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详细]
  董氏家祠位于丰县欢口镇董集村,清代古建筑。祠堂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1.3米,进深7.85米,面积89平方米。建筑主体为砖木混合结构,带有前廊,梁架为抬梁式木结构,一些木构件装饰图案丰富,在徐州地区为数不多。正殿明间的屏风上保存有五块寓意吉祥的装饰性花板,其上方挂有“鬷夷旧族”的匾额,内部供奉的祖宗牌位保存状态较好,其文物价值较高。屋面正脊似仍保留原始状态,中间花板脊及两侧透风脊仍然保存较好。家族保留有董氏六修至十修家谱,历史价值较高。董氏家祠为研究徐州地区民间清代建筑文化提供了罕见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详细]
丰县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位于丰县县城解放路西首北侧,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亦称孔庙,始建于唐代,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迁建现址,占地十余亩,宫室近百间,建筑雄伟壮丽,为祭孔之地,历代多在此兴学育人,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成殿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座落于文庙中心,面阔五间18.9米,进深三间12.2米,面积230平方米。单檐九脊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结构,24根立柱支撑大殿,莲花座鼓形石柱础,上有斗拱,木扣连接负重屋面,透花饰件雕刻精良。大殿内正中神龛供奉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位面西的是复圣颜回、述圣孔伋,西位面东的是宗圣曾参、亚圣孟轲。殿内外悬两块匾额、三副对联,殿内匾额为康熙题书的“万世师表”,殿外匾额是雍正御笔“大成殿”;殿内两联分别是乾隆书:“觉世……[详细]
凤城天主教堂
  凤城天主教堂位于丰县凤城镇书院南街24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加拿大籍巴恩理神甫筹建。1958年拆毁大部分,“文革”期间又遭破坏。现存南屋5间,圣堂门楼3间,西屋15间。1984年重建圣堂10间。2019年3月,凤城天主教堂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故黄河二坝湿地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总占地约4平方公里,2014年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获批,跻身国家级湿地公园,2015年启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前,湿地已经建成生态保育、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大沙河镇作为二坝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工作的责任主体,一直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全力塑造“十里黄河堤、百里大沙河、千顷荷花荡、万亩梨树园”的主体形象。……[详细]
古丰城河
  古丰城河古丰城河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历史悠久、保留较完整的方形城河之一。它开挖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公元前209年刘邦起兵,曾踞护城河之险守城,与秦将泗水监平大战,击败秦军。后因秦始皇破丰邑的所谓“风水”遭到部分毁损。后代人在此基础上开挖整修,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丰县古老历史的见证。为再现护城河往日风光,1999年3月,县委、县政府集全县之力,对护城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共清淤15.4万立方米,护砌7497米,建设临水梯台36座,护岩压顶8479米,绿化面积26公顷,打造了一个人工生态美的园林式休闲生态园。……[详细]
丰县永宁寺
  丰县永宁寺起自东汉,兴于皇家,为民间寺院之始。汉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只在京都及诸王府地设寺礼祀。因丰县为汉室祖居,倍受帝王眷顾。汉明帝敕资在祖居地原址建起永宁寺。永宁寺寺院整齐壮观,肃穆庄严,仿宫殿建式,殿堂廊庑互为照应,间次形成“七堂伽蓝”,为一方名寺。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重修,并更名为白塔寺。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被毁。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重立,开皇十三年更名为道成寺,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废。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亲自监修,并迁址于县西北隅三合里;唐上元二年(675年)重修,更名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复名永宁寺;建炎年间重修,迁址于县城东北隅卢绾故宅,即相邻于汉时永宁寺原址。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僧人普净重修。元……[详细]
万亩梨园
  万亩梨园大沙河镇李寨万亩梨园始建于1958年,原为李寨乡果园,面积2000亩。株行距6×8米。主要品种为丰县白酥梨,授粉品种有鸭梨、黄梨、紫酥等品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东起大沙河镇姚庄村双庙,西至大沙河镇二坝村西陈庄,面积12000多亩。四十多年来,勤劳智慧的沙河果农,狠抓科技投入,强化白酥梨生产的科学管理,实行测土科学配方施肥,科学剪枝,人工授粉,疏花疏果,加强各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努力提高优质果率,使昔日的黄河滩变成了今日的花果园。1999年周边县、市的领导曾20多次6000余人到万亩梨园参观学习,倍受赞扬。该园生产的“大沙河”牌优质白酥梨个大酥脆、皮薄汁多、营养丰富,自1990年以来,白酥梨在国家、省、市各级举办的大型水果评比中,荣获40多项大奖,并连年被评为“部优、省优、市优”产品……[详细]
状元碑园
  状元碑园状元碑园座落于丰县黄楼,由前花园,垂花门,碑亭和碑廊组成,为仿清古代建筑,庄重典雅、精致堂皇,造型优美,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碑园因珍藏清康熙徐州状元李蟠撰作书丹的碑铭而得名。碑园外,前花园内的“状元碑园”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一尊如墨如漆的灵璧磐石矗立门外更显得碑园文化的厚重。碑园正门为典型的清式垂花门楼。青瓦建瓴,雕梁垂青,古朴中透出几分家院的温馨。双扇门漆成红色,两旁的四字联语也漆成红色,联曰:“经传道德、名重谪仙”。意在借老聃与李白显扬李姓家世。此联隶书,出自李鸿民先生腕。垂花门阶石三叠,承建者孙统义先生曰:“此寓连升三级?”进门,回首仰视,门楼内上悬一红地金字匾额,-“源远流长”四字,为书法家孟昭俊先生手迹。站在门楼下的青石台阶北望,碑园中诸景物——碑亭、华表、回廊、绿……[详细]
117、果都大观园 AAA
果都大观园
  果都大观园果都大观园,是大沙河镇投资200余万元兴建的一座集果园、花园、公园于一体的新型游乐中心,占地380亩,园内共有三大景观、四大景区和十小景点。有宫保府、大观楼、民俗文化博物馆、汉代帝王馆、古丰城缩影、儿童乐园和凉亭、曲桥、曲廊、假山、喷泉及各种花卉盆景,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园林风格与现代设施有机结合起来,给人们休闲娱乐营造了一个舒适文雅的环境。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宫保府。系清代三朝重臣李卫的府第。李卫任太子少保时,雍正皇帝拨专款在六十六座楼(李卫的老家)为李卫建造一座府舍,故称“宫保府”。后由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宫保府”的大幅匾额,悬挂在大门上方,以示封赏。不幸1851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宫保府和全村建筑被汹涌澎湃的洪水所吞没。1996年大沙河人民和海内……[详细]
刘邦故里文化景区
  徐州刘邦故里文化景区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AAAA级景区,位于徐州市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是集汉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根祖祈福、研学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景区。景区主要设有四灵汉阙、汉源大道、刘邦雕像、汉源文化体验馆、大汉坛及汉皇祖陵等景点。丰县汉高祖刘邦的老家,被史家称为汉高故里,俗称汉皇故里,其位置在今丰城西北七公里处的丰单公路北侧赵庄镇金刘寨村,汉皇祖陵园,就座落在村西白银河旁,因这里是刘邦的出生之地和儿时生活的地方,又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故而此处古今扬名,四海皆知,皆称汉之故里,也曾吸引历代的达官贵人,专家学者,特别是刘氏后裔前来旅游观光,考察访问,寻根拜祭,又因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和影响古今中外的大汉文化,故而刘邦被文史学家称之为汉之始祖,汉皇祖陵园俗称汉皇林,此处是刘邦的曾祖父—魏国大……[详细]
汉高祖庙
  汉高祖庙位于现凤城宾馆院内。最早建在中阳坊,几经迁移,座落于文庙左侧。中阳坊高祖庙位于原县治东北角,由五代时刘知远修建,到唐代已开始损坏,人迹罕至。唐高祖时的国子监博士徐矿过高祖庙时曾写下一诗:“魂魄定惊铁马驰,孤城遗庙阅今兹。月明剑佩来三杰,世远君臣晦六奇。狐兔解围阶陛拜,金钱空费女郎祠。轰腾车马郊衢去,吊古真堪挥泪洏。”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高祖庙为时任丰知县韩侯、主簿王之才重建。至元朝末年,庙宇荒芜,墙垣倾圮。明初朱元璋诏命有司岁时享祭。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知县阙膺加以修葺。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典史刘勉重修。弘治十二年至十三年(公元1499—1500年)知县于让、县丞宋溥、典史查俊、教谕陈让、训导吴辄、郑发重修。高祖庙正殿三间、东西庑房六间,前门楼三间,……[详细]
120、明教寺
明教寺
  明教寺位于欢口镇黄店村,建于唐代,座落于村东,寺院宏伟宽大,各类房宇10余间,修行和尚9名,主持为悟先大师。村北有育乐庵和栖云观(现有碑文记载),皆以李家为善主(当时该村称李庄)。五代时李光义、李良弼父子双进士,李光义在后汉官至朝议大夫,李良弼在北宋官至观察节度使。李良弼之子李若谷知开封府事,拜参知政事,卒后赠太子太傅,谥“康靖”。李良弼之孙李淑知河中府,卒赠尚书右丞。李淑长子李寿朋官拜户部盐铁副使,次子李复圭以集贤殿修撰知荆南。随着李家辉煌,明教寺达到鼎盛。辽重熙年间(1032—1055年),李家人丁败落,潘家人丁兴旺,故改庄名为潘家庄。到元朝末期,由于这里地势低洼,数次大水后,不少田块被淹,人烟逐渐减少。随之潘家人丁外流,剩下后人称之的“潘家堌堆”。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