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武进区旅游

武进区旅游景点介绍

武进博物馆
  武进博物馆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武宜路西侧国家5A级春秋淹城旅游区内,是展示武进历史文化和江南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博物馆于2007年12月12日起对外开放。主要负责馆藏文物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和社会教育等公共服务,承担武进区域范围内田野考古工作。博物馆现有人员编制21个,其中文博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8名,内设有办公室、讲解接待部、陈列保管部、社会教育部、考古学术部、安保部等6部门。2019年10月常州市武进区晓园艺术馆并入博物馆。武进博物馆建筑面积8728平方米,为二层仿汉代建筑,外形古朴典雅、雄伟庄重。设有“史河流韵”、“春秋淹城”两个基本展厅和2个临展厅,面积共计3025平方米。馆内现有藏品3293件,其中珍贵文物593件。展厅展出由几十万年前的古菱齿象牙化石,新石器时代的玉……[详细]
横山桥白龙庙戏楼
  横山桥白龙庙戏楼是白龙庙的一部分,戏楼坐南朝北,砖木结构殿宇式建筑,楼分上下二层,台面高3.5米,前台面宽8.2米,进深6米,台口上方悬挂匾曰:“大地阳春”。……[详细]
顺庄戏楼
  顺庄戏楼位于武进区横林镇顺庄村委张家自然村西首东岳庙内,系东岳庙的附属建筑。戏楼始建于清代,具体建造年代失考。1988年11月7日,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以“常武地区戏楼群”名称调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常州戏楼群”名称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戏楼平面呈“凸”字形,歇山顶,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台面高2.3米。前台三窄间,通阔5.7米,进深5檩4.5米,脊高7.3米;后台三间通阔10米,进深6檩5.7米,顶高8.5米;建筑占地83平方米。庙中戏楼演戏,热闹非凡,从顺庄村到狄坂村五六里之遥,行会、朝香者绵延不断。以后,庙宇屡遭兴毁。解放后,庙院改为欧里小学校舍。1990年9月6日,顺庄戏楼遭……[详细]
礼嘉戏楼
  礼嘉戏楼位于常州武进礼嘉中学西南角。又名“五云楼”,原为烈帝庙(已于1957年拆毁)附属建筑,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后又修复。戏楼坐南朝北,砖木结构殿宇式建筑,上下两层,台面高2.3米,平面呈凸字形。前台三窄间,通阔5.7米,进深五檩4.5米,脊高7.3米;后台三间面阔10米,进深六檩5.7米,台顶画梁斗拱,中绘藻井,建筑面积占地83平方米。礼嘉戏楼的板壁上发现了大量清代、民国年间戏班在演出时留下的剧目和幕表。1953年,礼嘉烈帝庙戏楼上发现了昆剧“瀛凤班”保存在墙上的昆曲剧目《绣襦记》,推翻了“昆曲不上庙台”的旧观点,礼嘉戏楼也因此载入《中国戏曲志》。……[详细]
万绥东岳庙
  万绥东岳庙位于新北区孟河镇万绥北街,全称“东岳行宫庙”,相传为供奉东岳神——黄飞虎(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十月三十日是黄飞虎的生卒日)而建,为道教祭祀之所。东岳庙原建有山门、戏楼、轩殿、大殿、大楼、三茅殿、太乙殿、十王堂、子孙堂等建筑,规模宏大。现仅存山门、子孙堂、戏楼和大殿,呈中轴线对称,均为清代重建。子孙堂原位于山门两侧,南侧现已不复存在,现仅存北侧三间。戏楼背靠山门,坐东朝西,台口直对大殿。大殿砖木结构,坐西朝东,飞檐翘角,气势雄伟。殿面阔三间,平面呈正方形,檐柱高5.85米。殿内用四根肥硕的金柱支撑粱架屋顶,单檐歇山顶,黑色筒瓦铺盖。殿前槅扇齐全,棂花纹样轻巧,雕工纯熟、洗炼,花卉、鸟兽栩栩如生,形制古朴。1982年11月10日,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东岳庙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详细]
戚机厂旧址
  延陵东路358号,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即戚机厂)高大的围墙内,矗立着一幢3层小洋房,戚机厂人称它“老三楼”,又叫民国办公楼,是1941年时由日寇所建。它与总成车间、联合剪冲机和道钉锻造机等老机器设备一起,合称为“戚机厂旧址”,见证了武进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民国办公楼位于现厂区东南侧,1941年日军所建,建成后日本的历任场长均在此楼办公,解放后称“老三楼”。建筑面积611.5平方米,红砖砌筑墙体,平面近似曲尺形,东南侧入口设计为扇形。主体为二层,东南侧三层。东、南两侧二层、三层窗口下方均设有若干方形射击孔洞,用以加强戒备。此外,戚机厂旧址保存有多部老机器设备:联合剪冲机,1906年英国制造;道钉锻造机,1929年英国制造。2008年,戚机厂民国建筑群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李公朴旧居
  李公朴故居坐北朝南,共3进,砖木结构,均硬山式。头进为门楼,二进平房花厅,三进为二层起居楼。面宽均3间。周围有围墙,主体建筑维持民国初年建筑的传统风格,前檐下有沿廊,厅屋南向为木格落地长窗,两侧次房为半墙半窗,房屋东西山墙上端建有封火墙。现故居占地面积344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李公朴故居坐北朝南,共3进,砖木结构,均硬山式。头进为门楼,二进平房花厅,三进为二层起居楼。面宽均3间。周围有围墙,主体建筑维持民国初年建筑的传统风格,前檐下有沿廊,厅屋南向为木格落地长窗,两侧次房为半墙半窗,房屋东西山墙上端建有封火墙。现故居占地面积344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故居现辟作“李公朴生平事迹展”展室。故居现辟作“李公朴生平事迹展”展室。李公朴故居修缮并向社会开放,让后人了解他的传奇经历、……[详细]
168、吕宫府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宫故居位于常州市前北岸64号。故居原建筑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市有关部门对其在原基址上并用原旧料(大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了翻建复原。现故居坐北朝南,前后共5进,硬山式砖木结构。头进门厅,面阔6楹6间,前檐下1楹筑成沿廊;二进大厅,面阔6楹6间,前后檐木椽叠涩超檐;三进属独立庭院,楼前砌高墙,中开院门。主楼高二层,面阔7楹7间(东西两侧为小间),楼前为方形天井,天井的东西两侧各建有面阔5楹3间的二层厢楼,厢楼与主楼紧连,北端有木梯,上下通达主楼,楼群下层及院墙处均构筑有沿廊,回廊互通;四进面阔9楹5间,其中正屋进深5楹,南檐下筑进深3楹的翻轩沿廊、北檐下筑1楹宽的沿廊;五进为厨房,面阔6楹5间,南檐下筑有1楹宽的沿廊,房前天井的东北段有古井一口,井栏外表雕刻莲瓣……[详细]
常州五洞桥
  五洞桥位于常州武进区前黄镇寨桥坊东村。该河段由三座拱桥连接在一起的,历史上曾是一座五孔拱桥,一座高桥,高桥桥洞为高度9米,是西乡(指湟里镇,指前镇,儒林镇)农民收获的大米,用木船载运前往江南四大米市之一的无锡吴桥参与交易的必经桥洞和唯一通道,船舶的桅杆是不用落下蓬蒿落布的,该高桥在70年代中期因桥梁失修而拆除,被当时的武进县桥梁工程队建成了现在的水泥石拱桥,可惜了。想到老家金坛指前、儒林的大米,在明清时期曾通过这里运到无锡的米市,有些感慨我们祖先的不容易。五洞桥为常州与宜兴的界桥,由三座拱桥连体组成,除了五孔石拱桥,还有两座水泥双曲拱桥。因运河改道,该三桥目前已经荒废,无人行走。第一座两侧个六孔,第二座两侧各三孔。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0、武进白龙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进白龙庙
  白龙庙位于武进区横山桥镇横山风景区紫霞峰南坡黄猫岭(传说岭前有一黄猫,白天吐金子,夜晚吐银子,后称黄猫岭)之东,坐北朝南,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山环水抱,气势非凡,候鸟云集,四季花香鸟语,真可谓人间之佳境。为纪念白龙娘娘,里人募集财物,大兴土木,扩建道观,供奉其身,名曰潜灵观,后改名潜灵庙、龙母庙、白龙庙。明成化七年(1471)重建。明嘉靖十年(1531)六月,大旱,蝗飞蔽天,钦差郡守亲临白龙庙,虔诚祈祷,归途即降大雨,三日不息,远近沾溉,秋岁大熟。官绅以神为灵又扩建,并立碑为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道光十二年(1832)均重修。咸丰十年(1860)庙毁于战火。光绪四年(1878)在废址上重建,十年建成(据仇氏宗谱),总占地达3万余平方米,乃常武城东之冠,建有玉皇殿、圣母殿、东岳殿、十王……[详细]
礼嘉王氏宗祠
  礼嘉桥王氏宗祠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鱼池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清雍正年间(1723—1735)增建后进,嘉庆十四年(1809)改建宗祠,在旧址上扩大祠堂规模,历时8年建成。礼嘉王氏宗祠,历史比较悠久。据《周陈王氏宗谱》记载,中沙礼嘉王氏是周陈王氏是随北宋南渡而来到武进礼嘉的。中沙周陈王氏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脉的后裔,而王旦的父亲王祜(王晋公)曾在北宋初年任兵部侍郎。当初他曾“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大文豪苏东坡收入《古文观止》的名篇“三槐堂铭”说的就是这件事。以后,王氏子孙不论迁徙何处,如建宗祠就都取名“三槐堂”。王氏宗祠原为五楹四进,中间有一个大天井,是经典的歇山式徽派建筑。歇山式建筑在我国古代运用很多,它指的是庙宇殿堂的屋顶形式,即……[详细]
青城墩遗址
  青城墩遗址位于横林镇张村,南距大运河2公里,距太湖20公里,北距寺墩遗址12公里,距长江24公里,发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曾出土玉琮、玉瑗等良渚文化遗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为配合工程建设,南京博物院、我市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对青城墩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为保护遗址真实性和完整性,我市修改相关规划,对该遗址实施原址保护。2019年3月,该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城墩遗址主要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内外两重壕沟和-多个遗址点拱卫中心土墩,共同组成了一处5000多年前(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中期)的高等级聚落。遗址中发现有房址、墓葬,并出土新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的玉器、石器、陶器、金银器、瓷器、铜器等各类遗物500余件。青城墩遗址是以寺墩遗址为……[详细]
洛阳戈氏宗祠遗址
  洛阳戈氏宗祠遗址位于武进区洛阳镇洛东村戈家头。宗祠始建于明朝,雍正初年戈楫其子立山公率族人协力复建。宗祠坐北朝南五楹三进加附房。砖木结构硬山带马头墙传统古建筑。此项目与第五批戈楫墓合并。……[详细]
潞城太平庵旧址
  潞城太平庵旧址位于武进经开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毁坏,清代复建,现房屋一进,面阔五间,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目前正在修缮中。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潞城太平庵旧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崔桥吴氏宗祠遗址
  崔桥吴氏宗祠遗址建于清雍正年间,2012年吴氏族人对祠堂进行了修建,现存二进院落。常州吴氏为季子之后,是常武地区仅存的吴季子祠遗址。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崔桥吴氏宗祠遗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家巷刘氏宗祠遗址
  刘家巷刘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2016年在祠堂原址复建新祠二进,辅房二进。现存有创建宗祠碑记碑一通,抱鼓石等建筑构件。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刘家巷刘氏宗祠遗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源米厂旧址
  福源米厂旧址,位于武进区丁堰街道梅港村委河东街,与市级文保单位万安桥隔大运河相望。房屋应建于民国初年,曾为武进第八米厂。现存建筑体量较大,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行业特色。……[详细]
宋剑湖生态旅游区
  宋剑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武进区遥观镇,规划总面积5.63平方公里,其中湿地水域面积达4000多亩。旅游区将“生态”与“乡土”两大主题有机统一,在修复湿地生态的同时,建设集休闲度假、度假酒店、科普教育、生态居住、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生态公园。按照规划设计,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喷泉迎客、栈桥赏景、百步得福、玉螺传说、泛舟荡漾、嬉戏果园、钓鱼台、芦苇风光、阳光草坪等。开放时间:08:00-18:00(售票:08:00-17:30)……[详细]
常州市青少年地学科普馆
  江苏省常州市青少年地学科普馆坐落在武进区城东小学内,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建于小学的地学科普基地。基地以“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珍爱地球资源环境”为理念,以独特的石类展览和地质科普为载体,展示了地球的层圈结构、岩石的类型、生命的演化历程等内容。基地内的地面沉降模型,形象生动地演示了地下水超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整个科普基地占地3000平方米,主要设施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实施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系统工程”的1号标—马杭基岩标,它属于永久性地面沉降监测设施,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网,并于2009年与北斗一号卫星对接,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监测数据。另建有科普馆及配套设施、临时展厅、科普报告厅、活动室、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等配套专用室,各室都配备了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设备。多年来,基地充分……[详细]
武进烈士陵园
  武进烈士陵园前身为武进市烈士纪念馆,于1996年移建于春秋遗址淹城西侧400米处,占地128亩;由市政府斥资4500万元(其中武进市人民捐资1000万元)于1999年初步建成。2000年清明举行揭碑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烈士陵园由牌楼、纪念碑、祭扫广场、引桥及纪念馆等部分组成。高7.6米、宽9米的牌楼题名为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所书;纪念碑为卧式,高6.3米,宽14米,采用进口印度红花岗岩贴面,正面为毛主席手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背面为中共武进市委、市人民政府敬撰的碑文;4000余平方米的祭扫广场全部用花岗岩铺地,四周由人工开掘的河道环绕;烈士事迹陈列馆为4层楼房,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外墙四周均用花岗岩干挂,馆名沿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史良所书“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