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海州区旅游

海州区旅游景点介绍

连云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连云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南郊玉带河畔,园区分为高档花卉、创汇蔬菜、优质林果、绿化苗木、水体种养、庭院农业、农产品加工及商业贸易等若干小区。发挥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都市农业为载体,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综合利用自然、社会、人文资源。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景观悦目、设施先进,集现代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贸易、农业旅游于一体的创汇农业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促进周边县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致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详细]
海宁禅寺
  沿山路攀缘或乘缆车可至三元宫。三元宫是云台山区的主庙,也是花果山的主体建筑。三元信仰源远流长,早在1600年多年前东晋时代,干宝的《搜神记》上便载有东海人陈光蕊,生了三个儿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的记叙。明代苏北鲁南三元信仰非常兴旺,万历十五年(1587年)淮安人谢淳破家扩建三元宫,奠定了三元宫建筑群的基础。《西游记》的作者更是三元的坚定信仰者,书中说唐僧是东海陈光蕊的儿子,这庙里的三元也就是唐僧的骨肉兄弟了。近年三元宫易名海宁禅寺,改塑释迦牟尼佛,三元圣像已移至东配殿。大雄宝殿面前有两棵千年银杏,显示着三元宫古老的历史。抗日战争时三元宫遭受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这两棵树虽然枝干断裂遍体枯焦,但在胜利的春风吹拂下,又绽发新芽,结出了累累果实。三元宫近年经过多次修葺,已逐渐恢复原貌,只在……[详细]
83、秦桥
秦桥
  秦山岛位于赣榆县东部海边。相传秦始皇曾到这里登山祭海,感动了海神,派龙女向他敬献宝珠,至今尚有授珠台遗址。每年春夏之交,海雾迷蒙,不论是在山脚下,还是登上山岛,常常可以看见海市蜃楼的圣景,还有那些流传的关于此地的神话故事,更加增添了这里的神奇美丽,令人向往。在秦山岛西部的山脚下,有一条鹅孵石堆成的道路,一直伸向大陆,长约10公里。传说为秦始皇所筑,所以叫秦桥或秦山神路。千余年来此路任凭风吹浪打,不曾消失。现而今,游人们可以沿着这条古路欣赏秦山岛的风光。……[详细]
南城镇风景区
  南城既是东方门户之一,又是从南朝泰始七年到南宋景定二年近800年间县(郡、州)治所在地,是海属地区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员、物资集散中心和军事重镇。历经几十个朝代的商贸风云和铁血狼烟,直到孙中山起草《建国方略》时,南城依然贸易频仍,“水陆交凑,扬郁路冲”。港口的巨额吞吐量,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吸引来国内许多政治家、商旅大贾、文人,以及有道行的道士、僧尼。他们有的在这里著书立说、设坛讲学,有的设道场、建寺庙,弘扬“善、忍、仁、孝”和“忠、义、礼、智、信”等理念,陶冶原住民的心灵,形成了特有的风俗民情,积淀了浓厚的地方文化,同时也培养、造就了大批文人名士、贤达俊杰。南朝泰始七年,因海水上浸,东海县治所从南云台山北的新县(今朝阳镇)迁到南城,刺史刘善明“垒石八、九尺高”筑凤凰城;唐贞……[详细]
三潭汲浪景区
  与小蓬莱同样具有仙气的地方是渔湾。渔湾过去曾是个渔村码头,后来海水东退,山下才逐渐变为良田。这里山僻人稀,自然环境很少遭到破坏,民风淳朴,有浓郁的田园风味。《镜花缘》中对山林风光的描述,多取材于这一带。渔湾在云台山三十六景中叫做“三潭汲浪”。进入山谷,首先碰到的是三龙潭,潭水清澈,游鱼可数,旁边巨石斜立如棚,岌岌可危,令人不敢近前。雨季涧水湍流入潭,犹如一幅宽宽的银幕。沿山间石板小路上溯,但见怪石无数,虽都被涧水冲刷得圆润异常,但却各具形态,排列有致。至二龙潭,潭水面积较大,水寒彻骨。再继续向上,两岸山崖笔立,人行如在狭巷中。几经曲折,便可看到飞流直下的老龙潭瀑布,潭水暗蓝,深不见底,水沫横溅,若雾若烟。这时除来路外,三面都是峭壁,是一个无路可行的死胡同,所以过去所有的文字记载都是到此为止。……[详细]
86、石棚山 AAA
石棚山
  石棚山是锦屏山景区当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相当丰富的地方。它位于海州城的东部不远处,掩映在几百亩桃园之中,春来一片花海。石棚山虽不太高,但怪石嶙峋,千奇百怪。古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给许多顽石赋予了生命,什么万花岩、佛手岩、群龟探海、犀牛斗象、天瞻独跃、海豹望月、金猴拜山,还有巧夺天工的试剑石、芙蓉洞、小九曲等等,都足以让游客驻足观赏,留连忘返。山顶上有一块势如天外飞来的椭圆形巨石,长十三四米,厚三四米,由下面两三块石头将其托起,形成了一个石室。石室里有天然的石床石凳,可坐可卧;巨石的一角悬空甚多,似乎摇摇欲坠,人居其下.感到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留之可惧,去之不舍。这就是此山因以得名的石棚。石棚上镌有明代海州知州王同所书“高行清风”四个大字,乃是颂扬盛名与此山同存的石曼卿的。在石棚西南不远处……[详细]
87、秦东门
秦东门
  海州是连云港市的摇篮,秦汉时期称朐县,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始称海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阔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海州经济繁荣,商贸云集,风光秀丽,名胜众多,素以“淮口巨镇”、“东海名郡”著称。海州古城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明永乐十六年,加砌城墙,全长九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城有四门,分别为:东“镇海门”、西“通淮门”、南“朐阳门”和北“临洪门”。现在的古城是在原址的基础上规划重建的,八七年开始规划,九一年正式实施,至目前,已基本完成界定范围内沿街仿古改造建设。累计拆除旧房面积7.2万平方米,兴建明清格调仿古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成8条仿古街巷基本恢复了古城风貌。结合仿古改造还恢复修建了一批名胜景点,如钟鼓楼、大型古牌坊、城雕“秦东门”、朐阳……[详细]
李汝珍纪念馆
  李汝珍纪念馆位于海州区板浦镇职业中学院内,原为清“板浦盐课公司衙门”之一部分,名“盐课司门”,为一宅两进的徽式建筑。历史上[李汝珍纪念馆]曾是淮盐的重要集散地,曾出过二许(许乔林、许桂林)、二乔(乔绍侨、乔绍傅)等著名文人,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19岁随哥哥李汝璜来到板浦镇,在这里娶妻生子,并花了半生精力完成《镜花缘》、《李氏音鉴》、《授子谱》等传世著作。当年李汝珍住处附近的一座庭院,被辟为李汝珍纪念馆,经过修缮和扩建,已于1992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为晚明建筑,清静幽雅,院中古木名花,青草绿苔,颇有当年著书时的遗韵。……[详细]
花果山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花果山,和七十二洞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许多巨石和洞穴连接组成的一处景点,古人称作“天通一线”和“石壁洞天”。一线天的主景是两块几十米高的石头互相支撑,中间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人行其间,可看到上面露出的一线蓝天,白云匆匆流过,奇险奇趣。在一线天里钻洞,道路回环,处处相通,忽上忽下,忽隐忽现,只听人语声,不见人踪迹,盛夏如秋,暑气全消。从远处山腰眺望一线天,这里就是著名的八戒石,很像一个戴着僧帽的老猪在绿树丛中呼呼大睡。一线天下面是花果山山名摩崖石刻,游客都爱在这里留影,青山红字,非常壮丽。这里还有天然碑、砚石等景观。沿小路前进可至墨香小径,里面有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刻在天然石块上;还可至怪石园,看千奇百怪与《西游记》有关的象形石。“神”字王在东部秃龙沟下,是刻在山体上的怀素草书“……[详细]
90、万佛洞
万佛洞
  万佛洞位于花果山上的七十二洞处。传说是孙悟空降生的地方,景观妙趣横生。洞外石壁上塑有大圣佛像,目光与游人对视,炯炯有神。洞口有一块巨大的女娲遗石,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相传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块。在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笔下,此石便是孙悟空的胎胞。娲遗石上方有半边石卵,据说另一半在孙悟空出世时被崩到山下去了。石卵一侧有一个形似猴头的巨石,温情地吻着娲遗石,那便是孙猴子成仙后脱下的凡胎。娲遗石下方的池子叫“阿耨达池”,阿耨达是梵语的译音,意为众水之源。传说过去仙女常来洗澡,孙猴子出世后在里面撒了泡猴尿,弄脏了池子,从此仙女们就不再来了。洞前有块平面石头,是为西王母照妖镜,下有梳妆台石,王母娘娘对石梳妆,容光焕发。洞右上方多曲曲弯弯图案,如孙悟空的筋斗云,石上“环瀛仰镜”四字为民国九年张大千启蒙老师李瑞清……[详细]
花果山水帘洞
  水帘洞水帘洞是游客最为向往的地方。吴承恩就是受了这个水帘洞的启发,在《西游记》中给早期的孙悟空提供了一个神话色彩十分浓郁的活动场所。全国各地的水帘洞很多,但都是《西游记》流行以后起的名字,只有这里的水帘洞是在《西游记》风行以前便有了的。明代海州人张朝瑞在为三元宫写的一块碑记里,便记载着水帘洞是香客必游之处。石壁上“高山流水”四个大字,是海州知州王同题写的,时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那时《西游记》还不曾出书。水帘洞是一个天然裂隙洞穴,内有人工隧道可通下层平台。洞门前有许多珍贵的题刻。“印心石屋”是清代道光皇帝手书,赐给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陶澍的。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奉命来海州改革盐政,成效卓著,使清廷国库转亏为盈,出现了短时期的中兴局面,因此皇帝给予他亲书室名的殊荣。三……[详细]
龙祠摩崖石刻群
  龙祠摩崖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山之巅马耳峰东南约100米处,海拔429米。龙祠为上、下两个天然石洞,经人工加工而成,石刻分布在上洞内外岩壁上。龙祠为宋金时官民祈雨之处,直至清代,香火不断。石刻共有9处,尚有字迹可辨认的8处,其中宋刻6处,金刻1处,清刻1处。石刻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对研究我国古地理、古气象、古生态环境、古民俗以及古代书法提供了可信的实物资料。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龙祠洞口为准:东至龙祠洞口外50米处,南至洞口前30米处,西至电视台环山公路边,北至洞口山崖顶。……[详细]
龙洞摩崖石刻群
  龙洞摩崖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孔望山居委会孔望山龙洞庵西侧龙洞内、外壁和龙洞庵后崖壁上。龙洞摩崖石刻群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刻于龙洞内、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于龙洞庵内及庵后崖壁上。石刻共有近30处,时代从宋至民国,字体、大小各异。石刻群内容丰富,对古海州地区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迹都有反映,而且大多有纪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特别是明“安钝题刻”明确记载了“因观古圣贤遗像,来游此洞”,证明了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发现的史实。另外石刻字体齐备,名家时现,具有书法史研究价值。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洞庵,南至石蟾蜍南20米,西至古城址,北至古城址。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皆以古城址为界。……[详细]
刘志洲山宋金交战战场遗迹
  刘志洲山宋金交战战场遗迹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岗嘴村和酒店村之间的刘志洲山、夹山、哑吧山。遗址有船画石刻7处,刻船20艘,船的尺寸在30—300厘米之间;有巨石垒成的戍守城垣,残长约500米,宽4.7米,残高约2米,并有马面。另外在夹山、刘志洲山北坡还有当年士兵留下的“招信军”、“招信前部”、“苏总管”、“安淮军”、“金人”、“金国”及人物、动物、建筑、钟形画像等众多石刻。其中文字字径约6—15厘米,字体有楷书、行书;画像尺寸在15—100厘米之间。从刘志洲山岩画的船的形制、夹山戍守城垣、哑吧山炮台以及众多石刻等大量宋金遗迹来看,刘志洲山即为宋金对峙时期双方交战的战场,船画石刻可能与《宋史》记载的南宋李宝舟师“锚泊东海”与魏胜共抗金兵的事件有关。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虎山摩崖题刻
  白虎山摩崖题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白虎山居委会的白虎山上。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及年代不详的题刻近30处,其中有年款的唐刻1处、宋刻4处、金刻2处、元刻2处、明刻1处、清刻6处。在连云港市,白虎山摩崖题刻含有唐以来六代延续不断、保存完好的石刻是仅有的。其中唐刻于今已甚难得,金元之刻在江苏省也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北宋张叔夜题刻尤为研究宋江者所重视。白虎山摩崖题刻对研究海州历史及古代书法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碧霞宫西墙,南至白虎山环山南路,西至白虎山环山西路,北至白虎山环山北路。……[详细]
刘志洲山石刻苑囿图
  刘志洲山石刻苑囿图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岗嘴村刘志洲山东南坡。石刻苑囿图刻在刘志洲山东南坡一块20米长的天然石壁上,现残存画面南北长6.3米,南部高0.6米,北部高1.6米,刻面约8平方米。画面由亭阁和禽兽等图案组成,两座亭阁式建筑位于画面中心偏右处。该亭阁为干栏式建筑,共两层,直坡屋盖。第一层屋顶中部刻有穿璧纹饰,其两侧上下刻有多条直线纹,建筑主体部分刻有穿璧纹饰,两处楼阁皆有立柱立于水中。左侧亭阁上部和右侧亭阁之间横刻“-”三字、竖刻“元三”两字,疑为“文革”时所刻。在两处建筑周围刻有鹿、鸭、水鸟等禽兽,姿态各异。画面采用阴线刻手法,线条粗犷,风格古朴,具有明显的汉画像石韵味。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山南小路,南至平顶山脚,西至平顶山西山脚,北至石塘崖……[详细]
石棚山摩崖题名石刻
  石棚山摩崖题名石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石棚山上。石棚山上石刻很多,共有29处。有金代石刻“新设山路记”题刻、明代石刻“廖世昭题刻”、“小九曲”、王同“高行清风”题刻、清代石刻“吴廷翰诗刻”、“王先谦题刻”、“师亮采题刻”以及“万花岩”、“锦岩”、“石曼卿读书处”等无年款的题刻。碑刻有明代“畏岩”碑和“太守张公去思碑”等。石棚山石刻的书体,有篆隶楷行,各具功力,题刻多题岩石之形态,景与题刻融为一体,更为引人入胜。这些石刻是研究海州历史、地理以及明清以来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198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石棚山东涧沟,南至石棚山南涧沟,西至石棚山西涧沟,北至王庄水库南堤坝。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等高线75.5米,南至等高线124.5米,西至石棚山西涧沟,北至王庄水库……[详细]
连云港市博物馆
  连云港市博物馆位于环境幽雅的苍梧路西端,占地面积32亩,总建筑面积4105平方米,收藏16000余件各类文物,等级文物近8000件。博物馆现有职工30人,在职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7人。建馆近50年来已初步发展成拥有历史、自然、艺术等多项专题陈列。其中,历史文物陈列馆展示了连云港地区上迄1至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悠久历史的灿烂文化。史前的粗犷、商周的庄严、汉唐的繁华、明清的精绝,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尤其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尹湾汉墓简牍和华美绝伦的缯绣,更让世人惊叹不已。徜徉其间,仿佛穿越时空,直面千百年前的文明,让人流连忘返。彦涵美术馆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体的中心。彦涵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版画家,他用史诗般的巨笔绘下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人……[详细]
郁林观唐隶宋篆摩崖
  唐隶宋篆摩崖在花果山山门以西不远处,原有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60年)的郁林观,1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指出它的遗址所在之处,完全得益于石壁上的那块唐碑《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唐碑镌刻在一块天然的平整巨石上,净面高2米,宽3.8米,苍劲的隶书气韵恢弘。由于石质优良,从唐代流传至今,依然字迹清楚如新,是国内罕见的珍宝。《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是一篇美丽的游记散文,叙述海州司马崔惟怦巡视海疆之后,顺路到这里游览的情景。文中描绘了当地自然景观,还详尽叙述了地方官元暖开辟飞泉景点的过程。讲他怎样亲自策划和设计,砍尽杂草,剔除危岩,筑埝收贮上游的雨水,使飞瀑常年不断。同时还种植不同季节开放的花木,万紫千红,把飞泉装点得仙宫一般。这是云台山有史以来首篇记叙旅游建设的文章。唐碑对面是一块宋代……[详细]
100、小蓬莱
小蓬莱
  介 绍  小蓬莱在延福观大殿身后,穿过阴凉的金镶玉竹林,便可以看到石壁上古人镌刻的“小蓬莱”三个大字,篆书,字径30厘米,笔力刚健,铁线银钩。 李汝珍《镜花缘》中,把小蓬莱写成是步入天庭的必由之路,唐敖和百花仙子唐闺臣都是从这里平地飞仙的。江苏连云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