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泗洪县旅游

泗洪县旅游景点介绍

江上青烈士墓
  江上青(1911-1939),江苏扬州人,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在皖东北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推动创办皖东北军队干校,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干部。1939年3月,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杨纯任特委书记,江上青为特委委员,进一步推动了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1939 年8 月29 日,在开辟新四军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同敌顽斗争中牺牲,时任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原葬孙园镇,1982 年迁入今址泗洪县烈士陵园,并树碑立传,右张爱萍同志撰写碑文。墓坐西向东,水泥、砖结构,呈柱形,半圆顶,高3 米,直径8 米,-为矮花墙,门前立有纪念碑。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
  墓群地处平原地貌,共8座墓,现存高约1.5 米,底径约15 米-20 米左右,墓冢之间的距离30 米-100 米不等,均有人工夯筑的封土,紧靠路边的几座墓被破坏,曾经采集到砖和泥质灰陶罐。……[详细]
  遗址地处平原地貌,中部微隆起,四周低缓。东西长约150 米,南北宽110 米,面积约1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70 米。地表采集有板瓦、罐、筒瓦等红陶、灰陶残片,纹饰有绳纹、圆圈纹、篦纹等。……[详细]
  遗址为平原地貌。遗址原高出地面2.5 米,因农田改造已被夷平,遗址呈不规则形,面积约1.5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 米,地表散布有以泥质灰陶为主的陶片,可辨器形有罐、壶、盆、板瓦等。……[详细]
  遗址为平原地貌,原有墩高2 米左右,现因农田改造,已被夷平。遗址南北长约110 米,宽90 米,面积约1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0 米,地表散布有泥质灰陶钫、壶、碗、杯、盆、绳纹夹砂灰陶板瓦等残片。……[详细]
  遗址为平原台地,由东西两墩组成,现西墩因挖沟已损毁,东墩高2.5 米,总面积约5000 平方米,文化层厚2 米,地面采集标本有绳纹陶鬲、甗、罐等残片。……[详细]
  遗址为平原地貌。遗址东西长900 米,南北宽400 米,面积约36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地表采集标本有筒瓦、绳纹泥质灰陶片、陶井圈残片等。……[详细]
  林高张遗址东西两面都有土岗,在两岗间虽较低洼,但尚有较高的平地,这平地即是遗址所在。遗址西边沿有条小河自北向南流过。遗址呈不规则形,面积约7 万平方米,高1.5 米,文化层厚1.5 米。下层属青莲岗文化,采集到夹砂红陶釜、罐、陶钵、碗等残片。上层是商周文化层和汉代文化层,采集到甗腰、鬲足、汉代绳纹陶片等。……[详细]
  老台子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中部有高1.5米左右岗丘。陶片散布广泛,曾采集到泥质灰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瓿、豆、釜等。遗址东部发现冶炼和烧窑痕迹,见坩埚片、炼渣和窑渣。……[详细]
  遗址中部隆起高出地面约1 米,呈漫坡状向四周缓慢降低。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30 米,面积约2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 米,遗址东部有一条水沟宽约4 米。地表和沟坡上暴露的遗物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鼎、豆、盆、罐等残片,属青莲岗文化遗存。商周时期鬲、甗、簋、盆等陶器残片。……[详细]
  遗址为平原地貌,基本呈长方形,面积约1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米,土色黑灰。地表采集有夹砂灰陶、泥质灰陶残片,可辨器形有鼎、瓿、罐、盆等残片。……[详细]
  灯刘遗址为平原台地,中部隆起,向四周渐缓降低,呈漫坡状。南北长约130 米,东西宽110 米,墩高约2 米,面积约1.5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 米,土色灰黑。地表采集标本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可辨器形有豆、壶、罐,属青莲岗文化遗存。商周时期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灰陶。器形有鬲、甗、豆、盆、罐等,遗址保存尚好。……[详细]
龙庙遗址
  遗址地处平原地貌,为台形遗址。遗址墩高3.5 米,文化层厚2 米,面积约7000 平方米。采集到的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鼎、鬲、豆、甗等。曾经出土过鹿角、石斧、石锛、骨镞等。……[详细]
  地处丘陵岗地。1977年,中科院李传夔在泗洪松林庄调查,首先发现中新世古猿牙齿化石,1981 年在松林庄西北约0.5 公里的沙砾石坑周围发现古猿化石,后被命名为发“江淮宽齿猿”和“双沟醉猿”。这是继云南开远和禄丰古猿之后,发现的我国第三个古猿化石出土地点,为猿人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资料。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
  遗址为平原地貌,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3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 米,土色黑灰。地表文化遗存有泥质灰陶片,可辨器形有筒瓦、板瓦、罐等,纹饰有弦纹和绳纹,文化遗存较为丰富。……[详细]
  遗址为1961年南京博物院已故考古学家尹焕章先生在泗洪境内考古调查时发现,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地处沟北坡上,断壁上可见灰土,烧土及铁渣、铁矿石,汉代陶罐、缸、盆等残片,现仅存冶铁炉腔后壁。……[详细]
  遗址地处平原地貌,呈不规则形,面积约5000 平方米,文化层厚1 米左右,遗址上可见隋代青瓷罐、壶、碗及砖瓦残片。相传因有行宫而得名。……[详细]
38、雪枫堤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3 年秋,连续20多天的大雨使得淮水猛涨,四面临河的泗南县大柳乡(今四河乡)的河堤岌岌可危,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新四军四师彭雪枫师长率众筑堤抢险,为纪念彭雪枫,1945 年淮北行政公署建议将大柳巷四周白子河堤命名为“雪枫堤”。该堤土筑,高3 米、宽5 米,全长25 公里。老鼋口为当年彭师长抢险地段。……[详细]
  姬楼遗址地处平原台地,中部隆起,向四周缓慢降低。东距曹界路2 公里,北有条东西向水渠,水渠北是曹庙镇地界,南为大面积农田。墩高2.5 米,南北长175 米,东西宽107 米,面积约1.8 万平方米。地表采集的标本有红陶、灰陶,可辨器形有鬲、罐等器物,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弦纹等,应为商周时期一处聚落址。……[详细]
  遗址地处平原台地,中部隆起,较周边高出约2 米,向四周缓慢降低,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 米。地面采集到的陶片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可辨器形有鬲足、甗腰、罐、豆等,纹饰有绳纹及附加堆纹。为一处西周时期的聚落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