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喀什地区 > 喀什市旅游

喀什市旅游景点介绍

  艾斯克沙尔古城位于喀什市东南2.2公里处。古城地处艾斯克沙尔村北,帕依纳甫路以东,多来特巴格路以南,吐曼河以西,现在新疆六建预制厂院内。目前该城的一段长十几米、高约三米左右的壅城残垣尚保留在多来巴格路以南的新疆六建预制厂的西南角上,遗址的其它部分,因早年无人管理,旧貌已无从辨认。……[详细]
汗巴扎美食街
  喀什市汗巴扎美食街位于喀什市欧尔达希克路的古城景区内,“欧尔达希克”的维吾尔语意思为“皇宫门”,是因为历史上这里曾是喀喇汗王朝的宫廷所在地,故这条路就叫“欧尔达希克路”了,“汗巴扎”美食街就是这条路的一部分,全长近600米的夜市,各种美食在这里聚集,从石榴汁、冰激凌开始,到烧烤系列、烤蛋系列、牛头肉、羊头肉,羊杂汤、各类水果,品种之多、味道之美令人流连忘返。“汗”字的维吾尔语意思是未加工的布料(ham)的意思,“巴扎”是维吾尔语集市(bazar)的意思,两个词语加在一起就是布料集市(hambazar)的意思。历史上“汗巴扎”所在的区域是集布料、手工业品、日常用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随着喀什市社会发展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喀什市“汗巴扎”逐渐改变成了以餐饮业为主的特色美食夜市一条街。……[详细]
喀什古城印象一条街-九龙泉特色商业街区
  作为东西方交通咽喉的喀什,是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见证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融、相汇,浓郁的西域风情享誉世界,享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誉。喀什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古城内,游客可以随处看见维吾尔民间乐器世家、传统薄木蒸笼生产、木兰旋木、棉絮翻新、砖雕技艺等传统作坊;迷宫式的街巷,纵横交错、曲径通幽,是游客体验民族特色旅游的绝佳之地。近年来,喀什古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城原有风貌,推出了各类特色餐饮、节目表演、文创产品等业态,不断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在欣赏古城旧居风貌时,游客还可以逛一逛玉石巴扎、铜器巴扎、帽子巴扎等特色店铺,体验手工制作乐器的全过程、品尝地道的新疆美食。古城以耿恭祠作为文旅融合的载体,融合了千年前的爱国戍边精神与历……[详细]
喀什地区博物馆
  喀什地区博物馆建立于1992年,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新疆丝路历史文物陈列》,展出新疆各地出土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唐时期以及喀拉汗王朝的文物数百件,再现丝绸之路辉煌灿烂的历史。大楼坐西朝东,钢筋混泥土结构,包括附一层共三楼房,展厅一室,实用面积850平方米,库房面积160平方米。《新疆“丝绸之路”历史文物展》通过“丝绸之路新疆段线路示意图”,丝绸之路新疆段中道和南道相交汇处的喀什噶尔史前、汉唐、宋元、明清及民俗等文化陈列,来展示丝绸之路上的绿洲文化,及其与东方的黄河流域文化、西方的两河流域文化、北方的北方草原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向广大观众展示新疆丝路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发展的轨迹,以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珍贵藏品石祖柄石杵西周·高16.3厘米。平顶……[详细]
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
  喀什大巴扎是新疆十大农贸市场之一,它的全称是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位于喀 什市东北北角的吐曼河东岩,占地面积250亩,有中亚物资博览会之称,大巴扎内设21个专业市场,有4000多个固定售货摊位和一条食品街,上市商品种类齐全,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旅游、观光、购物的理想场所。……[详细]
班超纪念园
  喀什盘橐城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城堡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吐曼河岸边,又叫作“艾斯克萨”城,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班超立足疏勒,将盘橐城作为其经营西域的大本营,荡平匈奴势力,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景点分布:20世纪初,法国人伯希合希合曾到盘橐城遗址实地勘测,当时沿存北面和西面两段土筑城墙,北墙长287米,醒墙长205米,墙基厚约7米。城的平面近似一梯形,占地总面积近20亩。建国后古城遗址大部分为工厂单位占用,仅有一段长约8米,高近3米的旧城残垣遗留下来。1994年,为纪念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当地政府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的盘橐城占地14.5亩,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详细]
大漠绿洲生态园
  鸿福•大漠绿洲生态园于2014年1月18日开业,是喀什东城开发区首个正式营业单位,以南方植物、热带雨林、西域风情与东南亚热带风情及本地民族风俗相结合,有太阳部落、九色神鹿、藏风阁、香妃慧居、晴雪石窟、大漠酒坊、淡风穹庐、云影雅丹、江南古韵9大景观,其情其景,美不胜收,是全疆目前最大规模、最具特色、最佳环境的园林式酒店,被誉为喀什经济开发区会客厅。本产业园分二期开发,其一期项目包括大漠绿洲生态园和九大文化苑项目,其中,大漠绿洲生态园建面达15000平米(包括3000平米配套),投资1.5亿,于2013年6月奠基,2014年1月18日正式开业,在半年内完成设计、施工、装修和全面开业,创造了喀什速度的新奇迹。大漠绿洲生态园是喀什特区开业的第一个项目,是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一项具有里……[详细]
阿巴和加麻札
  阿巴和加麻札位于新疆自治区喀什市的东北郊。阿巴和加麻札是喀什地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墓地,包括墓室、礼拜寺、讲经堂等,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规模日益扩大。陵墓是整个建筑物的主体,近于长方形,底宽约35米,进深为29米。在陵墓的四角各有一个圆形的立柱半嵌在墙内,圆柱底直径3米左右。圆柱的顶端,各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召唤楼,楼顶有一弯表示伊斯兰标记的新月。陵墓屋顶是用土块砌成的半圆形大穹窿,其圆拱直径达17米多。用普通的土块砌成如此大直径的圆拱,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建筑工艺水平。在墓的穹窿顶端,也有一个圆筒形的小楼和一弯新月,与陵墓四角的小楼和新月遥相对衬。陵墓全高约26米,以绿色的琉璃砖从上至下贴面,在砖面上还写有一些古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伊斯兰宗教训诫。礼拜寺……[详细]
塔吉克博物馆
  塔吉克博物馆位于喀什,馆成立于1959年,原为地质矿产部内部展室,后对公众开放。博物馆内收藏各类矿石、宝石样品1.6万余件,但由于场地所限,只展出4500件,其中90%展品是塔本国出产的矿石,小部分是通过交换由其他国家提供的。展馆面积320平方米,展出了地质学的不同学科的展品: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和古植物学。博物馆既全面展示塔吉克的地质分布情况,又展示了矿产的分布情况,并展出了矿产和不同起源演化阶段的样品。 ……[详细]
10、墨玉河
墨玉河
  墨玉河亦称喀拉喀什河,因出产墨玉而得名,生产的墨玉是雕琢玉器的上等玉。墨玉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全长808公里,墨玉河自西南向北流经墨玉绿洲,在阔什塔什与白玉河汇流成和田河。墨玉河年径流量21.9亿立米,灌区有6.7万公顷耕地,53万人受益。墨玉河与白玉河都是和田最大的河流。为更好地利用水资源,80年代分别在墨玉河和白玉汀上游修建了渠首。该渠首是一卒拦河悬板分层式引水枢纽工程,具有引水、泄洪、排沙等综合效果。渠首采取正面泄洪,底层排沙,上层侧向引水形式。该工程在规划、设计方面,借鉴和田分层式引水渠首的成功经验,并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有所突破。十二年来,运行效果良好,受到中央、自治区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详细]
丝绸之路博物馆
  喀什丝绸之路博物馆建于1992年,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新疆丝路历史文物陈列》,展出新疆各地出土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唐时期、以及喀拉汗王朝的文物数百件,再现了丝绸之路辉煌灿烂的历史。……[详细]
布拉克贝希泉
  布拉克贝希泉景位于喀什市区东北部的低洼之处。早年有9眼清泉,按一定间距排列,各为一池,各池间又有小沟相通,溢水流向附近一柳林,为一处完整的优美泉景。这9股泉眼已有4股干涸,现有的5眼泉分别为:玛尔江布拉克(珍珠布拉克贝希泉景泉)、塔希布拉克(石泉)、艾得尔哈布拉克(龙泉)、诺尔布拉克(渡槽泉)、纳瓦依布拉克(纪念14世纪中亚文坛巨星阿里谢尔·纳瓦依)。喀拉汗王朝时期,这里曾是皇家游览区,曾在泉西坡地上建有行宫;1526年,喀什噶尔总督米尔扎·海达尔·库勒尕尼将泉景纳入城区,在泉边建起3座具有中亚撒马尔罕风格的高大楼阁;17世纪末“霍加政权”时期,阿帕克霍加在此兴建了布拉克贝希大清真寺;蒙古人也在泉边建过佛寺、茶馆、旅店等设施。清代称为“耿恭泉”,高处筑有耿恭台,为纪念东汉名将耿恭而定名。至2……[详细]
康奥依古城(汗诺依古城)
  罕诺依古城是古代喀什所属的城镇之一,位于喀什市东郊约30公里处。此古城在唐、宋期间甚为繁荣。据说是喇汗王朝某些君主南来是时的驻跸之地,估计毁于十一世纪之后,其北面山坡上有莫高佛寺遗址,山坡下有荒废了的古代坎儿井。汗诺依古城遗址在喀什市东北28公里处的伯什克然木乡境内,北倚古玛塔格山,南对喀什噶尔绿洲,恰克玛克古河道绕遗址而过。“伯什克然木”是维吾尔语“富裕天堂”的意思,这里从古至今一直以盛产各种优质水果著称,被誉为喀什噶尔的“水果之乡”。自公元5世纪之后,伯什克然木一带就被指定为以疏勒——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历代地方政权王族或官府的专用大型果园,当地的繁荣富庶由此可见。更为重要的是,汗诺依一带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较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层上起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详细]
东湖水上“达瓦孜” 景区
   东湖水上“达瓦孜”景区位于喀什市东湖公园。 “达瓦孜”是古老而富有新疆特色的高空走绳杂技表演。通过地面动作到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技巧,展现“达瓦孜”的全过程。演员表演时男女青年表演者个个身手不凡,从地面随着纳格拉(铁鼓)的节奏和优雅的唢呐旋律,向45度角的立绳、骑独轮车、顶碗探海、单臂倒立、前后翻滚、双足侧行、飞身过人、蒙双眼、鸭子浮水行、快速跑上等,待表演者全部上到牌楼时,热潮迭起;表演高空旋转咬花、双人对手顶、鹞子翻身、环杠大车轮、抖身飞下、倒挂双脚等一连串惊险高难动作,使您观后留下深刻的印象。2005年以来,在每年6月“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期间,都要举办“达瓦孜”民间艺术节,世界高空王子阿迪力•吾守都要在此进行表演,观看的人数超过10万人次……[详细]
喀什噶尔古城景区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位于喀什市中心,总面积3.6平方公里,景区涵盖老城核心区、艾提尕尔清真寺、高台民居等18个游览参观点,其中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街巷纵横交错、建筑高低错落,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喀什老城景区位于喀什市城北的高崖上,以江库尔干巷和布拉克贝希巷为主线,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居住着2094户1万多人,是一处保存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喀什老城景区,是两千年多前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古疏勒国的国都所在地,这里留下了很多厚重历史文化遗存,有自治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主要由老城街巷、维吾尔民居、九龙泉等,是集维吾尔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点。这里曾经是1200多年前喀喇汗王朝的王宫遗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部分……[详细]
喀什西山民俗风情园
  喀什西山民俗风情园地处喀什市苏扎克水库东侧,是一个集历史、人文、景点为一体的文化氛围浓厚并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情园。园内镶贴玉石最多的蒙古包连体建筑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中间一个大包,配备高档灯光、音响,周围连通8个小包,为不同民族风格装饰的卡拉OK宴会厅,是游人观赏、休憩、娱乐的理想之地。……[详细]
喀什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东北端,现为喀什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该区建在悬崖上,共有近六百户人家。从颇具现代化的喀什新城隔河相望,老城的地势明显高出一截。高崖两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安家。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历史上,高崖的北坡与南坡连为一体,后来被洪水冲断,南北分隔。北崖即今老城喀喇汗王朝王宫所在地,南……[详细]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导 游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坐落在市内体育路,占地965平方米。介 绍 墓主是11世纪中期的维吾尔族诗、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他生于1019年,卒于1080年左右。公元1070年前后,他用古回鹘文写成了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这部长诗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和医学等,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 陵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门宽4.2米,高8米,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达8.7米的圆柱形塔楼,陵墓由墓葬群、门楼和主墓室组成。主墓室外方内圆,上覆穹窿顶,顶正中有一个小塔楼。陵布局独特、宏伟、装修古朴、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新疆喀什……[详细]
19、盘橐城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橐城
  盘橐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是公元74至91年间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 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匈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后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 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建有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等建筑。“盘橐城”早在公元1世纪,我国史书中即有记载。初为疏勒国国王兜题驻跸之地。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正是在这座城里,擒拿了匈奴傀儡—疏勒国王兜题,击败匈奴势力,安定了西域,所以亦称之为“班超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此城毁于战火。 盘橐城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当时与汉同时存在的强大政权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详细]
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景区
  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墓位于喀什市西南45公里的疏附县乌帕尔乡艾孜来特毛拉山山岗上,这里环境清幽,林木葱翠,气候宜人。现在的陵墓是1985年重修的。陵墓东侧有一清真寺,供信奉伊斯兰教的游客和附近村民祈祷之用。陵墓北侧有一文物陈列室,陈列室陈列着《突厥语大辞典》和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平介绍等有关书籍与材料。陵墓的正前方有一眼清泉,人们称之为神泉圣水。泉边有一古杨树,树干苍老遒劲,枝繁叶茂,被人们视为一大奇观。马赫穆德·喀什噶里(1008-1105年)是公元11世纪我国维吾尔族著名语言学家。他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于1076年用阿拉伯文著成了世界第一部《突厥语大辞典》。这部巨著结构严谨,条目清晰,收进的词汇极为丰富,堪称一部关于突厥民族的百科全书,对研究中亚各国的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社会生活、文化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