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海北州 > 海晏县旅游

    海晏县旅游景点介绍

      上草褡裢湖西遗址位于海晏县甘子河乡俄日村草原上草褡裢湖西岸,年代为青铜时代卡约文化。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月楼石崖遗址位于海晏县金滩乡东村,年代为卡约文化。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水塘遗址位于海晏县三角城镇俄海峰村、黄草村,年代为卡约文化。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
      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是原国营221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地保存完好、设施齐全的一处。指挥中心建在地表下9.3米的地方,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当时承担着通信联络保障、指挥的职能。 指挥中心位于海北州邮政局院内,由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配电室、指挥室、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8个部分组成。这个指挥中心是专为防止敌人空袭而建,据说这个指挥中心的铁门重达三吨半,厚度达二三十厘米,里面的通信系统可保持时时畅通,与中央进行联系。同时这里还有许多逃生通道,其中一条可以直通海北州宾馆,但是建成至今一次都没有用上过。2007年这里解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海北又一个有名的旅游景点。……[详细]
    5、达玉民俗村 AAAA
    达玉民俗村
      达玉民俗村座落于久负盛名金银滩(原子城)景区,距州府所在地西海镇1公里,交通便捷,州府所在地西海镇是青海湖旅游线上主要的游客集散地和服务中心,也是全省“一圈三线”和全州“28315”旅游开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四面环山,中部开阔平坦、水草丰美、自然牧场风光独特;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牛羊成群、帐房点点为民俗村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较高的品牌优势。通过帐房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以达如玉部落和白佛寺为依托,以藏族文化、宗教文化为核心,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建设目标,以旅游活动为表现形式,开发建设集藏文化展现、藏族风情体验、民族体育运动、民族工艺展销、宗教文化探秘、草原露营、狩猎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体验旅游基地。……[详细]
    同宝山景区
      同宝山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五谷村,与西海镇、青海湖紧邻,距离青海湖5公里,距西海镇10公里,距海晏县20公里,距西宁95公里。同宝山景区东西长40多公里,主峰海拔4024米,自然风光雄伟壮丽,生态资源丰厚优渥,是名副其实的宝山。冬季的同宝山冰天雪地、寒气逼人,最低温度可降至零下35℃;盛夏的同宝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站在同宝山顶,可南观青海湖、北瞰原子城、东顾金沙湾、西望海心山,是青海湖北岸唯一能俯瞰青海湖和原子城全景的地方。同宝山毗邻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遗存的原保卫221厂空军守卫部队设施旧址和炮台遗址等也成为了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的优质红色资源。同……[详细]
    月落石崖遗址
      月落石崖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月落石崖处于是湟源县与海晏县交界处,是日月山北端的余脉,海拔3300余米。山嘴南接日月山,东临湟水,西北为大山沟,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条形,山顶较为平坦。遗址位在山嘴中南部,面积约200×50米,文化堆积厚度不详。文化层裸露,地面见有灰土和直径140-150厘米,彼此相距约10米的圆形房屋居住面,系用胶泥掺细砂铺成,有的中间设有石块垒砌的灶。遗址东南边缘有长8米略呈弧形、残高60厘米、宽40-50厘米的用河卵石垒筑的石围墙。遗址地面散布较多的杂骨、河卵石、陶片。陶片多细碎,能看出器形的有加砂灰、红陶双耳罐、壶及大口瓮等。从陶器判断为卡约文化大华中庄类型遗存。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
      1939年,王洛宾来到青海,在青海西宁昆仑中学任教。无垠的戈壁、高耸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发了王洛宾无限的情感与创作热情。1940年春天,王洛宾随电影导演郑君里在青海金银滩草原拍摄《民族万岁》时,创作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让中国人如痴如醉,也让西部民歌走向了世界。王洛宾生前搜集、整理的1000多首经典音乐作品,有50多首作品是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银滩草原完成的。为了缅怀伟大的民族音乐艺术家将西部文化发扬光大,2009年,海北州人民政府在金银滩草原兴建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建馆过程中,王洛宾的子女亲属、生前好友、遗嘱见证人、遗嘱执行律师、王洛宾音乐艺术研究学者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馆情概况:王洛宾音乐艺术馆于2009年6月30日在海北州隆重开……[详细]
    德州墓地
      德州墓地德州墓地位于托勒乡德州村内,距县城45公里。墓地保存尚好,系汉代古墓,墓地曾出土有陶片、铜簇等物,为卡约文化墓地。属省级文物。……[详细]
      水峡情趣水峡两面山峰青翠,云雾缭绕,山间泉水交错,溪流蜿蜒,水中卵石光洁如玉。每到夏季,满山的松、柏、羊、桦树和沙棘灌木丛郁郁葱葱。到了秋天,一片杨黄、松青、桦红、珍珠般的沙棘相映成趣,引人入胜。丛林中不时窜出一只只黄羊、野兔、红狐,飞出雪鸡、白灵,为水峡增添了无限生机。……[详细]
    包忽图听泉
      包忽图听泉包忽图听泉,系蒙古语译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海拔3400米,是湟水发源地。这里泉水众多,汩汩有声。泉水四周牧草丰美,除有高山柳、金露梅、银露梅、高山雪莲、鬼箭锦鸡儿等植物外,还有雪鸡、岩羊等珍禽异兽。……[详细]
    12、错褡裢
      错褡裢错褡裢位于甘子河乡俄日村境内,有一大一小两个褡裢状湖,呈串珠状,湖面约1平方公里,水呈湛蓝色。湖西北部分有沼泽地,五、六月份,这里是丹顶鹤、白天鹅、黑鸭、黄鸭等鸟禽类的天堂,湖滨有少量的芦苇丛,随微风摇弋,煞是好看。……[详细]
    东大滩水库
      东大滩水库东大滩水库座落在县城东6公里处的金银滩大草原上,水库于1981年11月竣工,是目前湟水流域最大的调节型水库。水库大坝横截木里沟嘴,315国道、青藏铁路沿边而过,水库南岸有长1.2公里、宽50—80米的天然草场。库面上碧波粼粼,草场上牛羊成群,各类水禽常年栖息在水库沿岸,给长期工作在城市的人们一种天高地阔、神清气爽的感觉。……[详细]
    14、白佛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佛寺
      白佛寺白佛寺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同宝山下,创建于1593年,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寺院有大小经堂八十九间,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珍宝繁富。寺院的雕塑、壁画、绒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生前曾两次到寺院讲经。……[详细]
    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原子城)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和第一颗-。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第一颗-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在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和第一颗-,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0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消基地的决定。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详细]
    西海郡故城遗址
      西海郡西海郡俗称“三角城”,位于湟水河沿岸的金银滩草原上,是青海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郡建制的古城,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出土文物众多,主要有虎符石匮、钱范、古货币等。虎符石匮是青海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铭文的石刻之一。西海郡故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约1公里,青海湖东北侧、湟水南岸的金银滩上,俗称“三角城”,为西汉新莽时代所设“西海郡”郡城遗址。故城保存得相当完整,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高达4米。四个城门的门址保存完好,城内南部较高,有几处隆起的地带,应为当时的主要建筑区,其区域内散布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残件。最重要的是,城内出土了篆刻有“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戒造”铭文的虎符石匮。虎符石匮,分上下座,整体由花岗岩雕成,上座为俯卧状态……[详细]
    年钦夏格日山
      年钦夏格日山年钦夏格日山位于海晏县于刚察县交界处的甘子河大草原上,海拔4100米。年钦夏格日山藏语意为戴着白帽子的山神,相传是西王母修行居住的地方。山顶有一座3米,腰围3米的石柱,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昆仑铜柱”。史料表明,海晏是西王母在青海湖畔建立少数民族古老王国的政治活动中心,西王母作为远古时代环湖地区的民族首领,受到了这个地区各民族的崇信和神化,同时,也倍受现代史学家们的关注,有关研究西王母的活动日趋浓烈。……[详细]
    18、芦苇岛
      芦苇岛一汪约0.5平方公里的淡水中,长着很多很多的芦苇,也许是这里有了这些长势很旺的芦苇而得名吧。在芦苇湖湖心,有不少丈把高的芦苇形成了一个芦苇岛,与北坡的芦苇形成对映。……[详细]
    海晏三角城遗址
      三角城遗址三角城遗址位于县城东北红沙梁乡西约10公里的沙丘中,西南径距县城约55公里,城南北宽约120米,东西长约200米,现有石筑墙基残存,因城西北隅有不规则的三角形高台而得名,台高8.5米,城内地面上陶片、残砖较多,还有石斧、石刀、石纺轮等,与柳湖墩遗址“沙井文化”类型相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尕海古城遗址
      尕海古城位于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周围是丰茂的湖滨草原,地处海晏通往刚察的必经之路。尕海古城东西长435米,南北宽436米,呈正方形。城墙宽12米、高4.8米,夯土筑,夯土层厚6厘米,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宽约7米,城内南高北低,东北部为一平坦的广场,西南部较高,为原来的房屋基址。出土的有汉代的五铢钱、灰色陶片、残铜镜等。此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尕海古城是环青海湖古城池中的五城之一。与海晏县三角城同时建筑。此城选择了水草丰茂的湖滨草原。古城坐落在依山面水、平坦开阔的甘字河草原的东部腹地。历史上曾经是羌人活动的中心地带,属土谷文化范畴。汉武帝时期,北却匈奴,西逐诸羌。致使湟水流域许多羌人被迫迁往青海湖北部,因此历史上这里羌人集聚,空前繁荣。城东西长435米,南北宽436米,呈正方形。城墙宽1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