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秦安县旅游

秦安县旅游景点介绍

胡坪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王尹乡胡坪村乔家新庄,即赤龙山东支田家沟(又称龙泉山)。寺内保存有西魏石造像塔,上有“大统十一年”之年号,证明龙泉古寺至少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县内为数不多的有年号的石塔之一,至为珍贵。相传,古时候有几位行脚僧人行至此地,见其地林木繁茂,清流涓涓,清幽明朗,因前后无村舍,只得择地而栖,夜梦一龙从泉中跃出,飞入云霄,梦醒寻泉而得之,遂在此倚山建寺,并取名“龙泉寺”,布道释法,香火延绵,信众虔拜,千年不衰。寺所建之山又称龙泉山,其山阴有湫泉,旧有渊亭覆其上,其址今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善男信女在龙泉寺旧址上重建寺院,依山负势,增其旧制,建成由六大禅院构成的建筑群。寺顶有露天四面观音造相,高约数十米,庄严巍峨,气势非凡,菩萨慈眉善目、庄严吉祥。龙泉寺大型露天菩萨造相为县内仅有,故而……[详细]
王尹青龙寺
  青龙寺,朝代久远,位于王尹镇李庄村。据老人言,明太祖朱元璋(公元一三六九年),因斩龙脉后,断口处血流水泥不止,故于青龙脊突起的高山东北平地处修建了青龙庙,请了兵坪踩坛,黑池龙王,自建起庙后,止住了流淌的血泥,之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延续至明思宗皇帝(公元一六三零年)战乱不止,当时官兵占据高山,庙内惨遭破坏,又于清太祖(公元一六二二年)前后,全方遭风雨不顺,又将庙宇搬迁到龚王村龙王台,时隔多年,因庙宇搬迁到龚王村龙王台,时隔多年,因庙地窄小,传言神灵托梦,才选中了回龙顾祖之场地,即就是当时的寺址,并于(公元一七二零年),重修了庙宇,取名“青龙寺”。文革时惨遭破坏,自党的宗教政策开放,于一九九三年重修了寺院,又修了大雄宝殿一座,全寺土地面积9048平方米,建筑面积734.56平方米。二零一四年八……[详细]
蛟龙寺
  蛟龙寺位于秦安县王尹乡八里湾村新庄。据传始建于盛唐时期,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先有蛟龙寺、后有殿子沟(殿子沟即八里湾通往石佛镇的一条大沟,长约三十里)的说法”。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该寺毁于战乱,在残留物中发现唯有原老蛟龙寺的印章至今留存,成为古寺存在的物证之一。 1984年因山体滑坡,八里湾村全部搬迁到山顶。1986年,在八里湾村新址由信众重建蛟龙寺,老寺留下的木石材料都用在了这次重建上。现在还能依然见到,二次重建被毁后留下的围墙、殿堂、山门,老建筑旧址。1988年5月又建成大殿,北殿。1992年4月,寺院建设初具规模,有三圣殿、观音殿、韦驮殿、伽蓝殿及山门、僧房、灶房等。共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有佛菩萨圣像14尊。每逢会期,秦安、天水及周围十五村庄的信众来寺院诵……[详细]
万善寺
  秦安县东四十里云山上姚村砚台山有一古刹万善寺,始建年代无考世代,相传先有万善寺后有上姚家,先祖徒居建在于林中,现古刹在殿乃修葺供养礼佛,向善其地群山环绕,林野苔翠,磬石和鸣,香烟袅袅,青莲喻法,福祉绕民,然二十世纪庚寅,几后革世宗教式,微殿宇塑像多遭毁,壤山门大殿幸存,古模有元明之風残留,壁书尤为珍贵,县文物局立碑保护并载入县斗星移,欣逢盛世戊寅金秋乡之贤运姚福祥姚桂林姚世瑞姚方元姚偏牛等;倡议重修村人尽力西藏从商善士慷慨卷轮善款壹拾贰万元,延青工匠维修大殿恢复观音殿,娘娘殿,韦陀殿,土地庙,修钟鼓楼,筑围墙画,画匠焦长寿师傅悉心塑像四十余尊,乡民集资购置警世大钟,太平大鼓,姚海清柴居敬自自资八角鼎,姚有仓敬石狮子一对功成告竣,寺貌重焕彩殿宇辉煌。……[详细]
高党村龙王庙
  今秦安县云山镇高党村有一座高皇太子行雨龙王庙内,史称“九如方党家庙”。此庙位于秦安县城东南,距县城20公里的高党村北边。经度105.815,纬度34.793,海拔1509.2米。占地1470.6平方米,建筑面积270..98平方米。属传统道家庙宇。 “九如方”所辖高党、后湾、吴家、大地里、韩新、王家庄、姚湾、徐张、霍李党家九个自然村。据传龙王庙早在宋朝初建于现在高党村庙山顶上,迁入此地重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龙王庙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文化的载体,寺庙的兴衰反映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同人民群众的宗教、生产与生活关系密切,影响深远。举凡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求财祈福、去祸消灾、求学求官、家宅平安、生意兴隆,无不到龙王庙求神占卜,以获得心里的慰藉。反映出活生生充盈的民……[详细]
赤龙山凌霄观
  云山,俗称赤龙山、黑故堆。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云山梁堡内修建庙宇,取名凌霄观,后来改称云山堡。云山堡山头孤高,常有云雾缭绕,远望如黑云成堆,故名黑故堆。清道光年间,为赤龙镇,民国时期为云山镇,解放后为云山乡。云山乡辖区最初属原始森林地带,有从关山至西的一条小道,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从唐朝开山毁林以来,通行较为方便,有少数人员移居于此地。(部分人员住在山下的11个古窑洞中,现存窑洞6个)。到宋朝,犬戎族人逐渐繁衍在此建立了静戎寨,到明初初步兴盛,建立街市,开始贸易,有买卖往来,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平定,街市逐渐扩大,被称为“赫古都”市场。到清朝乾隆时期,由于本地山上树木茂盛,经常烟雾缭绕,当地人起名“云雾山”,后来朝廷将现革堡村到现云山乡的山脉统称为“赤龙山”。将现云山乡地……[详细]
千户岭云雾山
  云雾山位于秦安县西40多里的千户岭上,是千户岭上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高达1870米,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云雾山。省道S304从云雾山脚下通过,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1年列入县级文化保护单位,2011年10月成立云雾山道观管理委员会。明《秦安志》记载:“迤西为墨土冈,其土如墨,其禾嘉。为撇钵沟,有撇钵寺。迤西南为白草原,其原平。为赤石沟,其崖赤。”这里说的“墨土冈”指的就是云雾山,因其四周土壤肥沃,属典型的黑垆土,故称为墨土岗。早在明代,就将这里的“墨土嘉禾”列为秦安景点名胜“八观”“十二咏”中的八观之一。当你步入千户岭,远远望去,山巅之上的城堡像印台一样矗立在高空。沿着云雾山的斜坡小道攀登而上,城堡大门之上的“云雾山”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相传西汉时期,有一位郡守去秦州巡察……[详细]
  龙泉井位于陇城镇中心地带的龙泉村,汉略阳古城西北角。《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在陇城镇龙泉村有一泉,名曰“龙泉”,相传是女娲抟土造人、讨伐共工时的用水之泉,至今保存十分完好。龙泉井相传是人文始祖女娲抟土造人时采水之泉,后因泉设郡,置龙泉于街市,历史称为街泉;又因泉水清澈甘醇、爽口宜人,群众皆取泉水饮用,称为官井。可见龙泉历史之久,文化底蕴之深。……[详细]
女娲洞
  女娲洞位于陇城城南2公里的风沟,山崖上有一洞,传说是女娲生活和居住过的地方。据当地老人讲,很早时,有些牧羊人曾钻过此洞,从风沟洞口入到郑家沟洞口出,洞深约1700余米,也有人说从风沟洞口把柴点燃,烟就会从郑家沟洞口冒出来。现在能看到的女娲洞,呈葫芦状一大一小向后沿伸约27米就再也进不去了。洞口高2米,宽1.5米,进入10米处忽显窄小,洞口呈鱼形,洞身呈蛙腹状。据北京来的有关专家从女娲洞壁上镶嵌的浅紫色呈三角形的料浆石初步确定,该洞与大地湾F901房址属同一时期。由此可知,这个洞是原始先民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当初原始先民们为了保暖、整洁等原因,将洞壁全部用这种斜浆石粉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其他部分相继剥落,仅剩下这片嵌在壁缝中的小片作为历史见证。也有专家认为,这女娲洞绝不是什么女娲出生和居住的地……[详细]
陇城古城(八卦城)
  在人乘战马、手持长矛、弓箭交手的古代,城是防御外来侵略,据之坚守的主要建筑。陇城古城遗址有街泉、略阳道、八卦城、和新城古城四座,保持至今的城只有八卦城一座。陇城古城又叫“八卦城”,是一座很神奇的古城,始建于汉代,唐末宋初重建。一千多年来,历经兵燹。时至今日,还能看清古城的雄姿和宽厚的残垣城墙。城墙高约20米,占地210余亩,有东西南北4个城门,城周均匀夯筑有大小8个炮台,炮台建有炮楼。城的造型呈八边形,传说按伏羲八卦所筑,人称“八卦城”。也有好多人讲陇城古城是一个龟背形,相传在很早的时候有风沟水从城的东门流入城中心的池塘,有郑家沟的水从城的南门也流入城中心的池塘后,再分别流出城的西门和北门流归清水河,人称“龟喝水”。当时,城内是一个热闹非常的街市,相传赶集的人,买菜卖菜的人经常用此水洗手、洗……[详细]
  在风景奇秀的锁子峡中段,有一小水自东向西汇入葫芦河中,即《水经注》所记太华谷水。闻名远近的神仙塔道观即在山谷北坡,属叶堡镇新联行政村所辖,其南为唐帽山,其西隔葫芦河为黑龙山,二山遥相对峙,地势险要,气势雄伟、钟灵毓秀。旧时穿越锁峡仅有绝壁险道,锁阳关为重要关口,一夫当关,千军莫开,为县川与叶堡川之间的咽喉要道。太华谷水俗名道回沟,传说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行经此处,因道路险恶,难以通行而无奈折回,因而又名游夫子沟。又有民间传说孔夫子在此遇村野农夫二人谈王说霸,褒贬古今,开口成章,深为震惊,深感其教化无以施展,因而折回。传说从某一方面展示了“羲里娲乡”民风之淳厚。此地山色茏葱、流水淙淙,石质山崖苍然壁立,清幽绝胜,为避世修行的绝佳之地。清朝光绪年间,有李姓真人,原籍山西,出家龙门,于甘肃平凉崆峒……[详细]
秦安解放纪念馆
  秦安解放纪念馆成立于2012年8月1日,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位于县城南街。纪念馆展厅分四个单元,分别为红25军长征过秦安,秦安党的秘密组织,大军西指—解放秦安和继承光荣传统,建设美好秦安,共展出各类图片200余幅、革命历史文物40余件。1935年8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经麦积区新阳镇蝣蜒咀从料光石岘进入今秦安境内,沿千户、西山一线向县城疾进。午时,经60里急行军的红25军部队下山后,从神明川(农民村)、川口直插葫芦河,徒涉渡葫芦河,经饮马巷攻进县城,迅即控制全城,国民党秦安县县长杨天柱、甘肃交通司令部驻秦安王介臣部闻风而逃。红军进城后,随即打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群众100多人,午后,红军在县城体育场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号召秦安人民团结起来,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抗日,……[详细]
秦安泰山庙
  秦安泰山庙位于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根据明代胡缵宗《秦安志》和清代孙海《秦安县志》考证,泰山庙始建于元大德之前。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泰山庙多次曾遭受灾害和自然破坏,又多次修整和扩建。山上现存殿宇41座,建在拾阶而上的九个平台上,分一阁、一宫、二洞、三厅、五厦、六山门、二十四殿宇,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斗拱咬合精细、彩绘绚烂、既富于变化,又浑然一体。属于中国古典庭院园林建筑风格。从前山门而上依次是:财神殿、东岳泰山殿建筑群、蓬莱阁、鲁斑殿建筑群、五台观建筑群、碑林、三法宫、玉皇殿、三清殿、邀月亭和太白楼。全山有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柏32棵、石碑12块、儒、释、道三教塑像63座,大量的彩绘壁画,明清迄今的秦安名人和全国书法名家为凤山题写楹联牌匾41副,为研究考察泰山庙的历史……[详细]
秦安张氏民居
  秦安张氏民居位于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大城社区文化广场,始建于清代,布局为四合院,北面为主房,南面为侧室,东、西为厢房。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385.82平方米。南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出廊,硬山布瓦顶,结构为五架梁,用两柱,前柱檐施额枋,平板枋,杭头及补间各用一斗。北房的建筑风格原来同南房,后改成单坡布瓦顶,结构为双步套单步梁,前后用两柱。东西厢房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该民居四合院样式保存较完整,保存着清代建筑风格,对研究秦安地区清代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0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寺咀坪遗址
  寺咀坪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寺咀村东南400米处逯家河和华阳河交汇处的一级台地上,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断崖上有多处灰坑、灰层及红烧土,其中夹杂着彩陶器及红陶器残片,文化层厚4-5米,地表散落仰韶文化的彩陶器残片,纹饰有网格纹,弧线纹等。此外,还有齐家文化的红陶器残片,纹饰为绳纹,堆塑纹,篮纹等。据《秦安县志》记载,1956年对寺咀坪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白灰面房屋址36座。该遗址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并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家峡遗址
  苏家峡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中山乡东部苏家峡水库东西两侧的台地上。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距大地湾遗址7.5公里。东侧遗址断崖上随处可见散落的红陶残片,文化层厚约3米。文化层大约分三层,上层分布着瓷片、瓦片等,中层分布大量夹砂红陶、灰陶残片,多饰绳纹、弦纹等,下层分布若干处灰层、烧土颗粒等。附近断崖及村民院落中暴露多处白灰面,有的长达5米。西侧遗址主要分布在苏家峡村六队附近陈家沟旁朝东的断崖上,文化层厚约1米,在断面南端最下部有近20米长的灰层,曾出土石斧、石刀、石凿、人面形研磨器、纺轮和红陶单耳罐等。该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据采集到的标本特征分析属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并存遗址。……[详细]
雁掌坪遗址
  雁掌坪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焦沟村西,清水河南岸台地上,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10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遗存。地表及断崖上暴露有泥质及夹砂红陶罐残片,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2008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输油管道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出土有石刀、带孔石斧、陶刀、纺轮等生产工具,以及彩陶壶、尖底瓶、红陶单耳罐、红陶盆等生活用具。保护范围:以遗址基准点为基点,东至焦家沟西崖边缘以西50米,南至贺家崖山根以北100米,西至万崖沟东崖边缘以东50米,北至清水河石咀下(河滩)南缘以南200米。……[详细]
人民街古建筑群
  人民街古建筑群位于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南关社区人民街,为清代商贸街建筑群。由街道、临街商铺及院落构成,街道东西长454.8米,南北宽8.4米,占地面积3820平方米。沿街分布商铺59座180间,其中南侧26座81间,北侧33座99间,较大的商号有“万顺马”、“复兴成”等20余家,此外还有其他民居9处15座,总建筑面积约5500平方米。临街铺面多为单坡硬山顶,三开间或五开间,铺面后连接四合院。人民街古建筑群我省现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商业街区,对研究当地清代以来商业发展史、商贸活动、商铺建筑及民居等有重大价值。包括1—11号、15—21号、26—41号、45—69号、73号、74号、76—80号、87—93号、96—98号、104—109号、141—170号、185—205号、217—259号、274……[详细]
秦安凤山景区
  秦安县凤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凤山上,主要有凤山森林公园、泰山庙、青莲念佛堂三部分组成。2013年9月25日,秦安县凤山景区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定,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2月31日,甘肃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现场检查评分、专家评分和公示,天水市秦安凤山景区等10家景区达到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现予批准。 主要景点凤山公园主要以秦安县凤山森林公园为重点人工林绿化区域,按照高标准一次性绿化成型的原则,加大绿化力度。目前,凤山森林公园已栽植塔柏、刺柏等苗木塔柏等3.43万株。 秦安县主要做法是:一是科学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绿化、美化、香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选用常绿树种塔柏、刺柏、龙柏和阔叶树种国槐、法桐混交;风景树种雪松……[详细]
20、田家寺
田家寺
  田家寺位于清水河下游的莲花镇,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年)以前。这座佛寺为何名曰“田家寺”,这里有一段奇妙的传说。某年陕西的麦子熟了,莲花镇有一位姓田的麦客子去陕西赶麦场,麦子快要割完即将回家的时候,晚上这位田麦客住在岐山与凤翔交界处的紫金山佛寺里,夜间田麦客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菩萨对他说:“我要到你们莲花镇那里去……”天一亮,这位麦客就按梦中所托找到了菩萨大殿,一看大殿佛像满座,一会儿,有一尊菩萨像摇动了三下,田麦客认定这就是托梦要去莲花镇的那位菩萨了。于是,田麦客就按梦中所托之法偷偷地背着檀香木菩萨像往回家的路上跑,看护佛寺的人发现有人偷走了菩萨像,料定是甘肃省麦客所为,就急忙吆喊村里人手拿铁叉等工具向西北方向追赶,眼看着就要追上了,突然天降雷雨,田麦客跑的前方晒着太阳,身后面却下起了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