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市 > 正宁县旅游

正宁县旅游景点介绍

正宁城隍庙铁旗杆
  正宁城隍庙铁旗杆位于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街道的赵氏石坊清官坊和天官坊之间,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造,铸铁质地。旗杆高11米,原系罗川城隍庙前所立之物。旗杆上细下粗,上部双龙飞腾,底部插在铁狮背腹,两尊铁狮二目圆睁。铁旗杆顶端各一铁鹤分别背负“日、月”二字。铁鹤下有小匾,上 书-“七国保卫”,一面书写“万国屏藩”。旗下有两方斗,方斗四角竖小铁旗,方斗下挂小风铃。铁旗杆为我省现存尺度大、造型内容丰富的民间铸造器物,体现了较为高超的生铁铸造技艺。……[详细]
红一军团驻地旧址
  红一军团驻地旧址位于庆阳市正宁县,由政治部驻地旧址,司令部驻地旧址,警备连、工农连、通讯队驻地旧址,第一师师部驻地旧址等4处旧址组成。政治部驻地旧址位于宫河镇王录村,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建筑面积45平方米,现存窑洞5孔;司令部驻地旧址位于宫河镇宫河村,地坑院落,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现存窑洞4孔;警备连、工农连、通讯队驻地旧址位于司令部驻地旧址东260米处,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现存窑洞6孔、民国时期房屋13间;第一师师部驻地旧址位于永和镇罗川村,占地面积420平方米,现存窑洞3孔、房屋4间。1937年2月,红一军团为策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国共二次合作、联合抗日,由陕北进驻正宁、宁县一带。红一军团团部驻宫河镇宫河村,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孙毅及政治部驻宫河王录村,政治……[详细]
关中苏维埃政府旧址
  关中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庆阳市正宁县五顷塬乡南邑村,由习仲勋旧居、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关中特委旧址、新正县委旧址、新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五顷塬乡苏维埃政府旧址6处旧址组成,占地面积约4820平方米,从下向上呈梯台式分布。第一梯台为习仲勋旧居,现存窑洞7孔;第二梯台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现存窑洞7孔;第三梯台为关中特委旧址和新正县委旧址,现存窑洞21孔;第四梯台为新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现存窑洞8孔;第五梯台为五顷塬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现存窑洞10孔。1936年1月,关中特区在此成立,同时,成立了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贾拓夫任关中特委书记,秦善秀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任副主席兼党团书记,张邦英任副主席。9月,习仲勋任关中特委书记。为了发展当地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壮大队伍,新正县委、……[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纪念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纪念馆位于五顷塬乡南邑村。纪念馆展厅共分为四个单元:寺村塬根据地的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区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在正宁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关中特区的成立;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的发展。1930年10月,刘志丹发动太白收枪后,组建了南梁游击队。1932年1月初,根据陕西省委的指示,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在正宁县北柴桥子村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2月12日,西北反帝同盟军在正宁县三嘉塬细嘴子锦章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3月,红军陕甘游击队开创了以寺村塬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揭开了陕甘边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1933年11月3日至5日,陕甘边区特委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作出了恢复红26军,成立42师,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详细]
正宁文庙大成殿
  正宁文庙位于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城关村正宁二中院内。初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25-1368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郭均重修,明末毁于兵燹,清顺治年间(1643-1661年)重修,康熙、雍正、乾隆曾进行维修,庙前保留汉柏一棵。文庙大殿坐南朝北,面阔五间长16.5米,进深8.5米,高6.2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歇山顶,两端有吻纹,柱头斗拱为双抄下昂,甚长;斗拱形体粗壮,柱头有卷刹。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正宁文庙大成殿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周家遗址
  周家遗址位于正宁县周家乡周家村南4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米,暴露有灰坑、窑址。采集有泥质红陶钵、线纹尖底瓶、夹砂红陶绳纹罐及泥质红陶黑彩圆点纹盆等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燕氏家族墓地
  燕氏家族墓地位于正宁县周家乡燕家村。燕庆安(1212--1279),元代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申命署巩昌延安管民提领。卒后与家属同葬于此。墓地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原有4座封土,已夷平,墓前现存石碑、石人、石虎、石羊等分左右两行排列。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元代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承天观之碑
  承天观之碑原位于正宁县正街。原观已毁,石碑尚存。 圆首方座,通高2.72、宽0.85、厚0.22米。宋大中祥符二(1009)年立。篆额“大宋宁州镇宁县承天观之碑”。碑文楷书,记载道教理论及修建承天观之缘由等。尹熙古书并篆额,李维撰铭并序,赵谦、沈庆刻石。现存县文化馆。保存较好,对研究道教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苟仁遗址
  苟仁遗址位于正宁县湫头乡苟仁村东南50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暴露有居址、灶坑。采集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泥质红陶钵、盆、线纹尖底瓶和夹砂红陶绳纹罐、单耳灰陶罐等残片及周代夹砂灰陶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发展及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汉子遗址
  汉子遗址位于正宁县永和乡罗儿沟圈汉子村西南1公里。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暴露有灰坑、窖穴和窑址。采集有弧线三角纹彩陶敛口钵、盆;泥质红陶钵、盆、尖底瓶及夹砂红陶绳纹罐等残片,并有石斧、石弹丸和石网坠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
  寺村塬革命纪念馆(习仲勋旧居)位于庆阳市正宁县五顷塬乡南邑村,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40平方米。该馆现有藏品56件(套),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6年1月下旬,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移住新正县南邑村,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新正县苏维埃政府,隶属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同年元月,中共中央改组了中共关中特区委员会及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贾拓夫任特委书记,秦善秀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张邦英任副主席。1937年10月,关中特区更名为关中分区,习仲勋任中共关中分区党委书记。1941年7月,关中分区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习仲勋连任关中分区党委书记。2008年县上对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革命旧址进行全面修复、加固,并收集相关图片、照片、历史资料、文物古迹、工艺珍品、字画展陈等进行陈列布展,……[详细]
正宁县博物馆
  正宁县博物馆位于正宁县县城南街7号,成立于1986年,为县文化体育局管理的科级事业单位,现从业人员7人。该馆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文物库房120平方米,展厅640平方米。馆藏文物1424件,其中珍贵文物430件。同时,该馆还管理辖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处。 馆长:郭东民联系电话:0934—6123819……[详细]
红军红一军团政治部旧址(邓小平旧居)
  邓小平旧居位于正宁县宫河镇王录村,北距G211线1公里,现有院落1处,窑洞5孔。2009年8月,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按原貌投资99万元对旧居进行了维修保护,并修建了82平方米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正宁纪实文化浮雕墙,2010年6月修复竣工并布展对外开放。窑洞内现有展牌28面,收集文物60件。累计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者人数达3万人次。1937年2月22日,红一军团进驻正宁、宁县一带,红一军团团部驻宫河镇宫河村北头大地窑,政治部驻宫河镇王录村,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住农民王度(王振元)家。1937年上半年,中央召开了一、四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批判张国焘的错误,中央委托杨尚昆、罗瑞卿和邓小平同志三人负责,开会地点就在宫河王录村。1937年4月17日至20日,红二方面军政委、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详细]
野樱桃王
  野樱桃王位于秦直道的入口处,是调令关上最古老的树。据考证,此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树高达12.8米,干周长1.58米。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参事盛炜彤2010年5月21日来公园视察时,见此树就惊叹到:“此树在全国实属罕见,可称野樱桃王”……[详细]
正宁秦直道遗址
  横有秦长城,竖有秦直道,与万里长城一样工程浩大,撼人心魄的秦直道遗址,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与秦长城、兵马俑并称于世。两千多年前,由秦始皇下令派蒙恬将军率30多万大军用两年半的时间修建而成(公元前212年——210年)。秦直道北起九原郡,南抵秦都咸阳,全长700公里,路面平均宽度约4米,由于道路大体南北相直,如剑直劈,宽广直通,故称“直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两千多年后的秦直道虽然久经风霜、沧海桑田,但遗址依然清晰可见,直道在庆阳市境内约三百里,正宁境内由蔡头湾至艾蒿店长约八十里。秦直道加快了秦、汉等朝中央政府与北方各地的联系速度,保证了政令畅通,直道连……[详细]
秦一号兵站遗址
  秦一号兵站遗址位于调令关南侧的大古山梁上,北窄南宽,形似葫芦,分布在三面临沟,一面依山的平台上,北面只有三十米宽的出口紧贴秦直道,形成天然屯兵营地,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据推断可屯兵数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1986年全国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用姜石铺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墙基、素面方砖,几何纹路与绳纹方砖、瓦等十四种建筑材料。据推断可屯兵数千。同时还发现了石窟寺群和瓦椁秦墓。这都是我国首次发现。石窟寺里十三处壁画栩栩如生,彩绘则色泽透亮,白描亦线条清晰。瓦椁秦墓的椁室全用板瓦和筒瓦筑成,墓内尸骨无存,但有一对玉鹿,一对玉龙和一个纹饰细腻的玉璧,色泽依然纯正。墓内出土的一个黑底间有红倏的木质漆盘,虽然木已全腐,但漆层结成的外壳完整无缺,足以表明秦代涂漆艺术之高。从瓦砾散布的面积……[详细]
犀牛神湖
  犀牛湖在刘家店林场犀牛庄林业站辖区南北两山的亲吻处,有一泓清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鸟在波中比翼,鱼在云中并游。四周森林茂密,十分幽静。来到这里,可乘游船观赏大自然的风姿;可坐在湖边垂钓,享受山野村人的宁静。提起犀牛庄和犀牛湖,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太上老君曾骑着一头犀牛云游天下。走到子午岭,听说这里埋着轩辕黄帝,就停下来找黄帝陵。这时犀牛汗水淋淋想喝水。老君见犀牛庄有一池清水,就赶着犀牛去喝,不料犀牛喝了几口水吃了几口草,就四蹄朝天死在这里。老君一看,原来犀牛吃了湖边的断肠草中毒而亡。老君一气之下动用法术向断肠草吹了一口气,顷刻,所有断肠草全部死去,老君见犀牛已死,就骑上一只白鹤离开了。当地人把犀牛掩埋,从此就把此地称为犀牛庄,把清水池称为犀牛湖。后来在修建调令关森林公园时,塑了一座石雕,取……[详细]
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遗址位于三嘉乡锦章村。1932年2月12日,谢子长带领西北反帝同盟军,在三嘉乡锦章村举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将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委,杨仲远任参谋长。全军300余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成立,正式打出了工农革命的旗帜,标志着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5年3月,中共正宁县委确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遗址为正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驻址位于正宁县湫头乡新庄子村,北距县道南罗公路1公里,驻址保存完好。1932年3月19日,谢子长、刘志丹带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塬一带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在广泛动员群众的基础上,陕甘游击队于4月上旬的一天,在湫头乡新庄子村岳王庙附近的场里,召开了寺村塬农民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议程有5项:宣布土地法令和苏维埃政府的决议和法令;成立革命委员会;分配粮食和游击队给养问题;建立赤卫队;号召推翻正宁县豪绅地主统治。会上经选举成立的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由于成立地点在寺村塬,故称其为寺村塬革命委员会。寺村塬革命委员会(又称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办公地点在张进有家里)由15人组成,农民委员10人,游击队委员5人;其中常务委员7人,正副主席3人。李杰夫任主席,张进元(车家沟村贫农)、唐贵……[详细]
中华黄帝文化旅游景区
  中华黄帝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正宁县五顷塬乡五顷塬村与二顷塬村之间,子午岭西麓桥山,距正宁县城24公里。最早记载黄帝冢在正宁县境内的史书是班固编撰的《汉书》,该书《地理志》在“上郡阳周”条目下注为:“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索隐》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案曰:“阳周,隋改为罗川”。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 《元和郡县图志》云:“子午山一曰桥山”。《大宋宁州承天观碑记》:“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中华黄帝文化景区是省市“十二五”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也是我县旅游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景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