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市 > 南郑区旅游

南郑区旅游景点介绍

  真身洞摩崖石刻位于南郑区新集镇金华村十三组,年代为宋。2017年12月,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二批汉中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石刻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米。……[详细]
  濂水颜氏民居位于南郑区濂水镇联合村三组,年代为清。2017年12月,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二批汉中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至房屋后檐滴水,南至大门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面同A区,南至大门外20米。……[详细]
汉山广场
  汉山广场位于陕西汉中,是当地知名的休闲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旁边是美丽的青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另外,广场上还会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详细]
何挺颖烈士故居
  何挺颖烈士故居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城南社区何家湾,为土木结构明清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共有房舍14间。院落古朴恢弘,简洁大气,是典型的陕南民居。故居门前建有文化广场。广场呈南北向条状布局,占地1.33万平方米。周围环境整洁优美。建筑有五星雕塑、党旗墙、廊亭等设施。何挺颖烈士故居展陈内容包括何挺颖烈士塑像、家居生活陈列、生平事迹展览3部分,再现了何挺颖烈士光辉灿烂的一生。院内照壁正面浮雕何挺颖革命活动的场景,背面镌刻毛泽东诗词名篇《西江月·井冈山》。展室有平面展版34面,分学中求进、献身革命、丰碑永存三部分。2020年9月,何挺颖烈士故居被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第四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现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各级党组织、部队、学校开展革命传统……[详细]
梁山中共陕南军委旧址暨陈小屏故居
  梁山中共陕南军委旧址暨陈小屏故居 时代:现代 地址: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利民村 保护范围:建筑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20米。2014年,梁山中共陕南军委旧址暨陈小屏故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山龙岗寺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 时代:现代 地址: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爱国村 保护范围:东、西、南、北至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 A区外延50米。2014年,梁山龙岗寺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黎坪垦殖区管理局旧址 时代:民国 地址:汉中市南郑县黎坪镇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保护范围:旧址建筑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0米。2014年,黎坪垦殖区管理局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郑底坪红军标语群时代:1931—1935年地址:汉中市南郑区福成镇底坪村保护范围:标语本体外扩3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扩5米。2018年,南郑底坪红军标语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川陕红色交通线南郑驿站时代:1933—1935年地址:汉中市南郑区小南海镇、碑坝镇保护范围:(1)小南海:东至佛爷崖西谷底边缘,南至烟嘴山下山台阶以南10米,西至烟嘴山东谷底电站引水渠东侧,北至电站引水沟渠闸门。(2)宏济宫:东至老街西侧,南至陈国忠宅北墙,西至宏济宫屋后山坡,北至庞明宅南墙。建设控制地带:(1)小南海:A区四周外扩10米。2018年,川陕红色交通线南郑驿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郑濂水颜氏民居
  南郑濂水颜氏民居时代:清地址:汉中市南郑区濂水镇联合村保护范围:东、西、北至房后檐墙,南至民居大门外扩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面同A区,南至A区外扩10米。2018年,南郑濂水颜氏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郑南湖景区
  南湖风景区属于国家AAA级旅游区,位于古城汉中西南16公里的汉山南麓,距西汉高速南郑出入口13公里。景区交通便利,有省道211线横贯景区;景区规划面积6.56km,水域面积1109亩;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4%以上。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爽;景区地貌复杂,山势优美,七沟八梁、六十八个山岭上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松、柏、竹、杉、桂、茶树等遍布山坡,与碧绿的湖水相呼应,孕育出了“青山碧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南湖风景区是在1982年成立的南湖公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86年更名为南湖风景区,1993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底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景区主要景点有:揽月楼、动物园、陆游纪念馆、雄狮亭、大石园等。游乐项目有卡丁车、太空飞车、海盗船等十多家。近……[详细]
南郑珍珠洞
  珍珠洞,位于南郑县两河镇竹坝村境内,这里灵山绵延,秀水环绕,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珍珠洞内幽曲幔径,洞中连洞,洞中仙景,景景传神。游人进入洞中,忽上忽下,地河与天上疑似云彩咫尺对接,弯弯曲曲,浑然一体。洞径忽宽忽窄,宽处四五个人可并肩而行,窄处一个人低头侧身才能通过。一处处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钟乳石绚丽多姿,惟妙惟肖。洞顶变化无穷,高低不平、突兀俏丽,扑朔迷离。洞中有一天池,数十米高的瀑布倾泻而下,在灯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涛声阵阵,令人思绪飞扬。天池对面有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五颜六色,与清明上河图原创可以媲美。洞的另一翼似古老的村寨,洞中藏洞,像房舍般一个挨着一个,错落有致,在还能见到洞内先民们搭的茅舍。珍珠洞是地壳运动时,形成的地表溶岩洞。溶洞是雨水降到地面时,以空气和土壤中溶解了大量的酸性……[详细]
汉中龙头山景区
  龙头山景区位于川陕交界线,主峰龙海拔2291.1米,峰如刀削,崖似斧劈,奇伟而峥嵘。每当云绕雾锁时,峰颠忽隐忽现,如巨龙翻腾,故名龙头山。山顶有玉皇洞,西南侧有仙女洞,多瀑布。山下有汉王台,海拔1500米,传为东汉末年张鲁南奔巴州时曾居此。龙头山既是我国少有的深林宝库,更是独一无二的地质博物馆,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东部湿润区与西部干旱区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其兼容东南西北地区很多动植物。龙头山是白垩纪石灰岩山体,几亿年前火山爆发,由海底上升为陆地,山中溶洞多、天坑多、断裂带多、化石多,奇石险景多。该区域有大小溶洞近千个,大型的就有200余个,有大小天坑数百个,很是壮观。……[详细]
南郑滨江文化公园
  南郑滨江文化公园位于汉中“一江两岸”南岸,西起天汉大桥,东至汉江桥闸,位于江南东路与汉江南岸河堤之间,全长27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在公园的建设中,以文化为灵魂和主线,通过使用情景雕塑、浮雕、民俗景墙、剪影墙、镂空钢雕、置石、小品等手法,彰显了公园的文化特色。将城市广场、城市园林、旅游景点的特色融为一体,把整体规划与局部节点有机结合起来,分为江南之秀、花开四季、梯田叠翠、金秋记忆、柳浪闻莺五个绿化主题,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景观特色。公园的景观节点,还建设了诗经广场、景观叠水、诗画大道、圣水古桂、渔歌晚唱、健身广场、龙岗流韵、风雨长廊等景观,充实了项目内涵。得到了贾平凹、陈忠实、雷珍民等当代名家的题字,提升了文化品味。公园内全面运用了庭院灯、LED灯、霓虹灯、镭射灯、草坪灯等多种灯具,使光、……[详细]
南郑圣水寺
  古老的圣水寺位于南郑县城以东约20公里处的汉江南岸。寺内龙泉镶嵌五彩,汉桂流芳溢香,寺前古柏擎天,寺后松涛送爽,景色秀丽,风光迷人。因五眼泉水环绕大殿,犹如“五龙捧圣”,故名圣水寺。圣水寺南依灵泉山,北对汉江,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本寺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以前,历朝历代时有破败,也修葺不止,现在的规模大体为明嘉靖年间的遗存。据《续修南郑县志》记载:“圣水寺在中七里坝……有青、白、黄、乌、黑五泉。黑泉从佛座下流出,其余在寺东西。故以泉水盛之器中,见者即知某泉之水。”当时,整个寺院分为东、中、西三院,中为大雄宝殿,旁有龙王殿、白云殿、娘娘殿、关公殿,寺后山顶建有望江楼、观月楼、镇龙塔,寺前山门为双层楼阁,左右两侧由“九龙壁”相配,东山建有樵凤亭,为双连亭,西山建有景邵亭和酂侯(汉高祖刘邦赐……[详细]
16、楠竹园
楠竹园
  楠竹园楠竹园位于汉中市经济开发区南区的回龙寺,距汉中市中心3公里。南临211省道,北接濂水河畔,景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由楠竹林区、农业示范观光区、宾馆、餐厅服务区、康乐中心区、儿童娱乐区组成。面积80亩,是集田园风光、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理想休闲娱乐场所。楠竹成片,幽静怡人,是垂钓者乐园;欧式木楼宾馆高贵典雅,茅屋和茶楼返朴归真,与自然融为一体;各种风味餐饮独具特色;观光农业示范区独树一帜。……[详细]
17、汉山
汉山
  汉山汉山古名“旱山”,故“汉、旱”通用,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因讳天旱,始由南郑县政府明令公布,改为“汉山”。汉山在南郑县(周家坪)南十里,突立高耸,麓周约六十里,山顶海拔1743.3米。由青树子街东,新修公路登山,曲折盘桓,经八十一个弯道,始达山巅,计长12.5公里。汉山历史悠久,《诗经·大雅》云“瞻彼旱麓”,即指此也。汉中也是由它而得名的,据《汉中府志》载:“郡临汉水之阳,面对汉山,故名汉中”。汉山又是汉中盆地的晴雨表,《南郑县志》载:“(汉山)顶上有云即雨”。汉中人谚语云:“汉山顶亮,晒得够呛,汉山戴帽(起云),大雨即到”。汉山顶上有塔儿坪,亦曰“汉由献”,旁原有石牛十二头,今已不存,又有石池水,今尚残存。四面坡上多梯形田,盛产红稻。山足之下,林木茂盛,得山上云雨之润,生长迅速,……[详细]
  古骡马会古骡马会是龙岗寺明清时代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举办的宗教文化活动,庙会期间除举行宗教仪式、戏剧文化外,还集市交易骡马牲畜、农资商品等,民间称为骡马会。龙岗寺位于陕西省南郑县梁山镇梁山脚下龙岗山,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因龙岗山在汉江南岸,江流蜿蜒曲折,与山势相随,回旋如龙,故名龙岗寺。山上早年林木葱郁,呈烟笼绿树树笼山之势,且有神奇的万石城虎踞山头。该寺历史悠久,屡见于《华阳国志》、《舆地纪胜》等文献资料,据考证龙岗寺始建于东晋或南北朝初年,踞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唐代龙岗寺已发展成为汉中的游览胜地,盛唐诗人岑参在《梁州陪赵行军龙岗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诗中就描绘了当时龙岗寺的胜景:谁宴双台使,行军粉署郎。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详细]
南郑小南海风景区
  小南海,这颗镶嵌于米仓—大巴山北坡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位于南郑县牟家坝南10公里的青石关下。崇山环抱,层峦叠嶂,峡谷交错,海水潜流,苍松翠柏,浓荫蔽空,庙在山坳之中,始建于明朝神宗万历年间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自然景区达10平方公里之遥。洞口与河谷水面大致相平。入洞数丈,即冥然骇人。凭借火炬灯光,隐约可见脚下有一水池,前宽后窄,面积约3亩有余,此即古所谓池水(今冷水)源头。其水面波纹荡漾,叮咚作响。水为终年恒温9℃,令人有冬暖夏凉之感。沿池右岸,竖有铁栏杆,长约660米,防人坠水。沿栏杆续进,有石径,初宽1米,愈深愈窄,杂有溪流,时断时续。回声震荡,时若钟鼓,时如雷鸣。洞顶崖壁,钟乳石笋,参差相缀,有形似佛象的,栩栩如生。贴壁探行数里,终不可入。洞外冷水河即由此洞奔流而出,古称冷水为池水……[详细]
  屹址寨道观屹址寨道观位于南郑县黄观镇宝鼎,朝水,青龙三村交汇处的宝鼎山,又名宝鼎山道观,建于明朝初年,是我县影响较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宝鼎山山势高峻险奇,明清时期苍松古柏,擎天而立,道观依山势而建,原有殿宇三进和一座乐楼等古建筑,寨墙用石料筑砌,厚1.90米,高5.20米,东寨门宽2.00米,高2.30米,。真悟祖师殿雄居山巅,殿前有石桅杆。其他神殿“凿峭壁而建,以壮宏观”,有真悟祖师,周公,桃花,雷公,电母等神像,神态逼真,衣着色调彩绘线条清晰流畅。惜于文革时期此道观遭劫难被拆毁,现殘存部分寨墙和东寨,南寨门,乐楼基台,建筑装饰构件,以及立于光绪九年(1883年)的一通石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