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 > 绥德县旅游

绥德县旅游景点介绍

1、郝家桥景区 AAAA
郝家桥景区
  郝家桥村位于绥德县城西南10公里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是绥德县规划“一馆五址”为主要内容的绥德红色教育基地之一,作为展示陕北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被省、市、县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由郝家桥展室、习仲勋旧居、齐心旧居、刘玉厚旧居及乡政府旧址等组成。郝家桥村有着光荣历史。早在抗战时期,中共绥德地委通过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热潮;1944年,郝家桥村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党的十八大以来,郝家桥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详细]
石魂广场
  “石魂广场”是陕北绥德县黄土文化风情园的主入口,是该景区的标志符号和门户。广场由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艺系创意设计,凝聚了绥德民间艺术精华,融入了绥德石雕、牌楼、窑洞等元素。艺术作品选取当地石头为建造材料,形成了气势恢弘的石狮阵容,体现着绥德民间艺术的本土性、地域性和唯一性。“石魂广场”中央的一对巨型石雕狮堪称景区亮点。石狮高19.5米,风格迥然、气势磅礴。其内部建有集自然、人文、建筑、民俗与石狮相结合的石狮博物馆,将散落于民间的石狮精品进行拯救、收集、复原和再现。目前共征集展出汉、唐时期以来不同风格的石狮展品300多件。广场入口还建有34尊高6.6米的垒石底座式石狮,展示了绥德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石雕技艺和民间艺术精华。绥德黄土文化风情园是榆林市的振南重点项目,位于城东龙湾生态示范区,总规划占……[详细]
李子洲故居
  李子洲故居位于县城兴隆巷口左侧,建于光绪年间。整体布局为传统的窑洞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内有正窑3孔,厢窑6孔,倒座窑3孔,占地约为500多平方米。1942年,为了纪念李子洲的革命伟绩,在李子洲故居旁,又设立子洲图书馆,毛泽东为图书馆题写馆名。近年来,我县筹措资金重新维修,修缮大门外观,并立碑杜撰,为早期革命家--,供人瞻仰。……[详细]
宏源水世界
  绥德县宏源水世界,投资3600余万元,占地面积90多亩,是陕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水上乐园。水上乐园以家庭亲子休闲娱乐文化为主题,结合惊险刺激的水上游乐项目,并融合了丰富的休闲养生内涵,为游客带来运动休闲,娱乐健身,保健养生,美食放松和文娱演出等多样化的游乐体验,是陕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夏季水上游乐目的地。宏源水世界位于陕北的“旱码头”绥德县城东新区(辛店)裴家峁现代创新农业园区,当你站在农业园区顶上,可以体验到‘远离城市,亲近农村”的清闲。这里有高原广场娱乐,野外烧烤,果园采摘,也可以参与农家乐趣的田园生活。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体验到热情-,浪漫,放松,休闲的大型水上娱乐项目。……[详细]
黄土风情园
  绥德黄土风情园位于龙湾生态区腹地,与绥德老县城隔河相望,总规划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2010年初,县委、县政府启动了“中国·绥德黄土文化风情园”项目建设,并决定用5至10年时间,将龙湾生态区建成全面展示陕北独特文化的旅游文化景区。黄土风情园以黄土景观为载体,以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为核心,凝聚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创造绥德文化的“城市客厅”,展示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园区按照“一线两翼五区二十八景”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一线”即:以主干道为线索的沿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龙湾、龙沟为核心的龙脉线;“两翼”即:一线内侧的民俗文化摄影基地,一线外侧的军事文化扩展区;“五区”即:入口风情区、景园博物馆、军事体验区、宗教文化区、旱码头文化区;“二十八景”即:石魂广场、摩崖石刻、演艺长廊、风情会所、民俗文化村、……[详细]
创新现代农业园区
  绥德县创新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名州镇裴家峁村,占地面积2500亩,概算总投资7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以特色果蔬采摘为主攻方向,融合产业、文化、艺术、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园区,2013年被市上确定为市级农业园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已引进农业企业20家,建成标准化大棚200棚、占地20多亩的养蝎基地以及大型水上游乐园、休闲亭台楼阁等文化景观8处。园区的建成和发展,集中体现了5个特点:一是一次性流转土地2500亩,探索创新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流转模式,实现农业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创新尝试“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村集体主导、村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三是创新建立“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共赢目标;四是创新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详细]
绿源休闲生态园区
  绿源休闲生态园区位于绥德县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是在开垦荒芜土地、拓宽塬峁台地、机修宽条梯田基础上打造的生态林系统工程和休闲度假旅游区,是包括苏家圪凸中心休闲旅游观光园区、千亩油用牡丹观赏园区、山榆洼核桃示范园区、绿化种苗生产基地和绿源沙地红薯种植园五大板块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综合体。详细绥德县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景区等级:国家AAA级景区建议游玩时间:全年联系电话:0912-8076622营业时间:8:00-17:30……[详细]
陕北特委会议旧址
  陕北特委会议旧址位于绥德城西五华里处(五里湾村)的大理河西侧,有一座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名曰合龙山。有龙伏欲腾,虎踞将扑之势。相传合龙山上之庙宇约建于汉朝宣帝年间,供奉北极玄天上帝。时至明朝万历年间,村民大兴修建,称“接引寺”。1930年秋陕北特委扩大会议在寺庙中举行,决定武装暴-动-。合龙山会议传达了“立三路线”会议精神,合并了党团特委,成立陕北总暴-动-行动委员会,谢子长和刘志丹分别担任行动委员会正副总指挥。刘澜涛、霍维德、崔田夫等参加了会议,寺庙中现有碑文详细记载了革命史实供人阅览和了解。……[详细]
三五九旅纺织厂遗址
  三五九旅纺织厂遗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城南保障王砭。1939年秋,八路军120师第359旅进驻绥德后,为克服经济困难,创办了纺织厂,并将厂址选在绥德城南保障王砭的一座旧庙里。王震旅长为工厂拟写了一副对联:“动手动脚自给自足,同心同结爱国爱民。”建厂之初,纺织厂的纺织工具是落后的旧纺车,工人数十人,大都是部队伤残人员、妇女及少量随军家属。1940年后,边区经济更加困难,为了减轻地方负担,359旅开展大生产运动,纺织厂规模逐渐扩大,在绥德、米脂(通过719团后勤部)招聘大量工人,购买大织布机40台,工人人数增加到近300人,日织宽幅布200余丈。分纺纱、倒线、织布、印染等工序。原料以原棉为主,从外面购进(本地也产,量少),所产布匹除供应全旅外,也供应绥德地方党政干部,所余部分向群众出售,以增加部队收……[详细]
中共中央西北局义合会议旧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义合会议旧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薛家渠村。1947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由山西离石等地西渡黄河,来到义合镇薛家渠村黄姓村民的窑洞驻扎下来。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和随行的工作人员就住在黄家窑洞。中共中央西北局在薛家渠驻扎的这段时间里,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著名的“义合会议”就是在薛家渠对面的阳湾空地里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西北局和边区政府所属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各地委书记和专员,绥属各县委书记和县长及地方军分区部分干部,共922人。大会由习仲勋、贺龙、林伯渠分别主持,贺龙致开幕词,西北局宣传部长李卓然传达了全国土地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会议着重检查和总结了自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以来边区进行清算、减租、征购……[详细]
边区群众报社遗址
  边区群众报社遗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1947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边区群众报》随西北局机关迁址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报社设部、印刷厂、译电科、排字部等机构。1948年1月10日,报社改名为《群众日报》。在绥德期间,该报曾刊登短评《马文英事件的教训》和“无定河畔六烈士”等报道。1948年2月,迁到绥德城内南关,5月底,迁回延安。1949年5月27日,迁至西安出版。1953年1月,成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1954年10月16日,更名为《陕西日报》。……[详细]
韩蕲王庙
  韩蕲王庙时代:清地点:绥德县名州镇七里铺村保护范围:东以高畔为界,南至沟涧椿树湾,西以山沟底为界,北以高畔为界。2008年,韩蕲王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龙山祖师庙
  合龙山祖师庙时代:明——清地点:绥德县张家砭乡五里湾村保护范围:合龙山祖师庙四边长各10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20米。2008年,合龙山祖师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卧龙岗祖师庙古建筑群
  卧龙岗祖师庙古建筑群时代:明地址:绥德县田庄镇田庄村保护范围:建筑群所在现有平台范围内(包括石牌楼及沿路踏步两侧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30米。2018年,卧龙岗祖师庙古建筑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绥德文化广场
  耿永飞仔 陕北不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镶嵌于陕北文化富集地的绥德,在县城中心位置修建了文化广场,展示绥德文化之浑厚底蕴和蓬勃朝气。矗立于广场中心以石雕匠人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群聚雕像,被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命名为基石,并亲笔题写立碑。此“基石”二字恰好精准无误地道出了劳动人民是江山社稷的根基;道出了劳动人民是绥德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道出了石雕文化是绥德民间文化的根脉。此作品将刘文西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抽离,经过清华大学美术系的再创作,第一次把刘文西的黄土画变为雕塑作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全国罕见,在陕西仅有。此雕塑生动刻画了绥德农民的具体形象,背石头的、打石头的、出面子的石头匠人,背谷穗的农家妇女等栩栩如生,细细打量,他们正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勤劳的、智慧的、负重的……[详细]
郭家沟影视基地
  郭家沟,是绥德县满堂川乡的一个村子,位于县城东20公里。郭家沟在我们榆林名气并不大,但在全国美术界已很有名气。早在10年前,郭家沟一位叫郭全飞的年轻人,看到一些美术院校每年都要安排毕业的学生来陕北搞写生,而郭家沟本身又有自己独特的自然优势,于是将自家房屋旁进行扩建,大张旗鼓地办起了写生基地,管吃管住。这一举动方便了前来写生的老师和学生,不久郭家沟在全国各美院就出名了。来写生的少则半月,多则几个月,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因为郭家沟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特色,绘画与摄影是近亲,现在郭家沟出名了,大凡去绥德采风的摄友,大都要去郭家沟走走。我们在郭家沟沟里小溪旁的桥边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涓涓小溪,随后看到的是四面环抱的山,层层山峰有高有低,绿油油、青翠翠;在小桥上边的是一片绿树掩映的村子,拾级而上,层层叠……[详细]
  定仙焉镇位于绥德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东临黄河,西临无定河,这里山大沟深,平均海拔一千多米。这里有山有水,有深沟奇石,有一千多亩油松林,三万多亩红枣林,有奇峰、有寨堡。位于镇中心的“九州疙瘩”,海拔1245米,站在“九州疙瘩”山头,整个仙岭一览无余。在艾好塔村的沟道里,有一块长约四米,高约六米,厚约2米,三面临空挺立在沟底的石梁上,被人们称为“飞来石”,“无字天书”。在后冯山村的山沟里,有一个“石鱼滩”,两条几米长的石鱼,游卧在沟底的河滩上。在安上村的河道中间,有一道长长的石脊向前延伸并拢起,如一只雄鸡高昂地挺立在那里,头上又压着一块圆形的巨石。在界首村与清涧上坪村交汇处,是“鸡鸣惊四县”之地,这里有自然形成的“黄河母亲”巨像,有拔地而起的古寨堡“闯王寨”,还有情人谷以及众多奇形怪状的石山、石……[详细]
18、疏属山 AAA
疏属山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绥德县城,海拔893m,两河相拥山。秦代,上郡为边塞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苏在此监军并设府于疏属山,扶苏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解放战争时期,绥德警备区司令部设置于疏属山上,成为指挥作战的战略中心,山上有秦皇子扶苏墓及扶苏祠、汉画像石馆、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旧址,山脚下有李子洲故居、绥德地委旧址、子洲图书馆,四周散布着独具特色的窑洞四合院,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31公顷,根据其区位条件、地貌特点、旅游资源性质与空间分布,将旅游区总体布局为一条轴线、三大板块、六大景点,即形成以名州商贸街为引导区及发展轴线,以红色文化、秦扶苏文化、汉文化构成三大核心板块,以六大景点中的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汉画像石展馆、秦扶……[详细]
绥德合龙山庙群
  绥德城西五公里处(五里湾村)的大理河西侧,有一座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名曰合龙山。有龙伏欲腾,虎踞将扑之势。自古以来以上就有庙,相传庙约建于汉朝宣帝年间,供奉北极玄天上帝,时至明朝万历年间,村民大兴修建,称“接引寺”。1930年陕北特委先后两次在寺庙中举行会议,决定武功暴-动,又为此山坡上了红色革命的圣装。山自下而上有石牌坊,五百台阶的石神磴、灵官庙、头天门(上有乐楼)、二天门(上有钟鼓楼)、关帝庙、观音庙、三天门、玄天大帝殿(正殿)、两旁有五祖殿、七真人殿、圣母殿、小殿、九级宝塔、佛庙、玉皇阁等,共计全寺庙堂十五座,神像九十七尊。合龙山有一肚子锦绣文章。上古,山上供奉颛顼。西汉宣帝梦见金木水火土五龙化成兄弟五人,镇守北方的万里疆域。他派人北巡千里,选中此山,修起五龙仙人祠,这山便成了五龙山……[详细]
绥德县博物馆
  陕西省绥德县博物馆位于绥德县名州镇进士巷13号。1980年成立,隶属绥德县人民政府文体事业局。博物馆馆址所在地疏属山,位于绥德县城东,无定河西岸。馆址与疏属山顶的秦扶苏墓冢毗邻。该墓于1956年8月6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疏属山顶的扶苏墓冢不仅是绥德古今文化的望标,也是该县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建馆以来,绥德县博物馆于1982年在扶苏墓区修建了高3.4米,长545.2米的围墙,形成了现在的扶苏墓文物保护区。保护区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区内有博物馆的行政办公区、扶苏墓冢、八角亭、扶苏祠、汉画像石展览馆、五龙壁等重要的文物和建筑组成。扶苏墓冢为圆形封土堆,高20米,墓顶有八角亭。1995年,对扶苏墓的附属文物扶苏祠重新翻修,恢复了扶苏祠大殿的古建筑风貌。2000年8月,神延铁路建设指挥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