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官渡区旅游

    官渡区旅游景点介绍

      龙马抽水站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9月,龙马抽水站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官渡古镇魁星阁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9月,官渡古镇魁星阁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七甲村朝阳庵位于小板桥街道中闸社区七甲村,始建于清代,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坐北向南,由照壁、前殿、后殿及两边厢房等组成,庵门开于照壁两侧,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前殿、后殿皆单檐歇山顶。现建筑布局及各单体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历史风貌犹存。……[详细]
    后所村小寺
      后所村小寺位于官渡街道后所社区四组与五组之间,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原建筑布局为合院式,现仅存大殿。大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该大殿从梁架结构,正面格扇门,檐下彩画到瓦屋面,均大量保留原建筑的结构、艺术雕刻及彩画、原状琉璃的风貌。……[详细]
      矣二甲村映圃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年代为民国。2023年12月,矣二甲村映圃被公布为昆明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义路村云路庵
      义路村云路庵位于小板桥街道羊甫社区义路村。据庵内保存的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云路庵常住碑》记载,该庵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历经清乾隆、道光两次重修。庵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209平方米,由前殿、大殿、东西厢房及配殿组成,现东厢房已不存,仅遗有基础位置。云路庵前殿为单檐硬山顶、后殿为单檐歇山顶。庵内现存清代碑刻8通。云路庵中轴线正前方距前殿约20多米处有一阁楼,平面正方形,中间为通道正对云路庵,应为与云路庵有关系的建筑。阁楼为重檐歇山式两层,可登临,为官渡区孤例。……[详细]
    巫家坝机场旧址民国时期候机楼
      巫家坝机场旧址民国时期候机楼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关上南路98号,坐北向南,建筑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布局,立面呈“品”字形,即总体规模为中间二层,东西两端单层,主体建筑面积494.24平方米,屋顶为西式扣瓦。据《云南交通志》记载,巫家坝机场建于1923年,是中国民国时期最早的两个机场之一(另一个是北京南苑机场)。该楼于1943年扩建巫家坝机场时始建,因为当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巫家坝机场作为中国重要的抗战空军机场之一,承担了很大的负荷,而沦陷区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也在此时迁来昆明,所以在1943年扩建了巫家坝机场并建了第一代候机楼,成为我国最繁忙的军民两用机场,作为民航候机楼使用,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二代候机楼建成使用方转为部队使用。巫家坝机场民国时期候机楼的重要价值体现在:……[详细]
      高庙兴国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兴国寺由后殿、中殿、山门及东西厢房等构成一处两进院的古建筑群。兴国寺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后殿塑于清光绪十三年的彩塑群上。高庙兴国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渔村社区高庙村。兴国寺由后殿、中殿、山门及东西厢房等构成一处两进院的古建筑群。现存大殿内彩塑,少数为明代遗物,多数是光绪重修时民间艺人所作。现存彩塑群安置在高庙大殿中。大殿单檐歇山顶,七架梁,面阔三间11.60米,进深二间9.80米,前檐下格扇装置,裙板浮雕二十四孝图及云龙花草;外檐旋子彩绘,山墙下用石砌,雕古钱花草,顶端用磨砖砌成。明间正中塑粉彩金装送子观音坐像,右屈膝,左垂足,高1.51米,慈祥庄重,右手托一男婴股部,左手握婴之左足。左右两旁塑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陪亨。观音像后壁悬塑佛、道两教内容的图景:……[详细]
    官渡区博物馆
      官渡区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云南省成立较早的县区博物馆之一,属公益--业单位。1996年,官渡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与博物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2008年,官渡区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馆内现收藏有官渡区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的各类青铜器、陶瓷、书画等馆藏文物1000余件(套),其中包括部分获评“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昆明羊甫头墓地出土的精美文物。官渡区博物馆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知识讲座、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知识,增强历史文化教育,实现人民群众与历史文物穿越时空的近距离欣赏。如今官渡区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提升、优化服务水平及专业技术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养人民群众爱护历史文化、传承弘……[详细]
    云南省大剧院
      云南大剧院是云南十大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4701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01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整个建筑像一顶编织的帽子“滇之冠”,总投资7.7亿元。主要包括“一大二小”即一个1475座的大剧场、一个790座的音乐厅和一个440座的多功能小剧场,三个厅的屋顶成宝石状,象征“滇之冠”上的三颗宝石,以及辅助配套等部分。将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前列的现代化、多功能大剧院,能满足国内外大中型文艺演出需要,将打造成为云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西南地区城市公共化设施的璀璨亮点,提升云南形象和吸引各方游客的标志性建筑。云南大剧院立足云南广袤的民族文化资源,肩负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遵循艺术规律、市场规律和云南民……[详细]
    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
      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位于官渡区大板桥长坡村村北。长坡村古驿道位于官渡区长坡村,原为古道,清乾隆年间改为驿道,是昆明经由大板桥镇到杨林镇继而通往内地的“通京大道”的其中一段。现存驿道长约200米,宽约2米,为西南至东北走向,路面由青石铺筑而成,路旁有《重修长坡到杨林站大路小引功德碑》,记载了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修理道路的情况。民国二年(1913年)云南邮驿全部撤消,驿道相断废弃。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是古代交通驿传的历史见证。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长坡村古驿道及重修古驿道碑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罗家营366号民居
      大罗家营366号民居位于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大罗家营。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大罗家营366号民居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龙村锁龙庵
      云龙村锁龙庵位于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云龙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云龙村锁龙庵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明阁建筑群
      文明阁建筑群官渡区官渡街道办事处官渡社区螺峰村。文明阁建筑群,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官渡古镇内,由始建于明代的孔子楼、棂星门、关圣殿和清代的赐书堂组成,现存建筑全为清代重修。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文明阁建筑群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衙村宝元庵
      罗衙村宝元庵位于官渡区官渡街道办事处罗衙社区罗衙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罗衙村宝元庵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板桥万寿楼(含小板桥街场碑)
      小板桥万寿楼(含小板桥街场碑)位于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小板桥社区。在昆明小板桥,有一座万寿楼,南邻古刹向旭庵,西有宝象河和滇池。清道光年间,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登上万寿楼后,写下了一生中最长的一首诗《天不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被林则徐称为“天不见”的地方,却既无历史记载,又无初建时的碑文可查。昆明万寿楼位于小板桥街场东侧最高处,远远便能看到两层砖木结构的古建筑,虽然历经几百年风雨,却气势依旧。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小板桥万寿楼(含小板桥街场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安流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流桥
      安流桥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街道办事处普照社区高桥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安流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板桥龙泉寺
      大板桥龙泉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距昆明城约20千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至二十二年(1379—1389年)间。因寺前龙潭得名。龙泉寺历经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群众集资逐次修葺一新。《大板桥地名碑》指出,大板桥系宝象河上有五孔石板桥得名。《大板桥村志》指出,作为区域行政中心,有板桥驿、板桥里、板桥堡、板桥乡、阿拉公社、板桥公社、大板桥镇、大板桥街道办事处之谓。附:龙泉寺龙潭归属宝象河右岸支流槽河水系。槽河发源于一撮云山北麓大龙潭村,向北转南过野鸭湖(天生坝水库),于小康朗入落水洞,自黄龙潭复出,再纳青龙潭水,向南纳龙泉寺众龙潭之水后称槽河,于明应寺附近汇入宝象河。据河湖普查资料,河长22千米,集水面积96.8平方千米。……[详细]
    19、金马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马寺
      金马寺是昆明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早在东汉,金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马神祠。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额“灵应寺”,这是金马寺最早的文献记载。之后金马寺虽然兴废更替,但是香火终究绵延不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腊月二十三日于明军攻克昆明,金马寺毁于战火;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已毁五十七年的金马寺在黔国公沐晟,征南将军、都督沐昂的支持下,住持法坚与乡贤何仲渊,阮振主持修复了金马山灵应寺。据文史记载,修复后的灵应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金马山上依次建有:三门殿、两庑厢房、中殿、大雄宝殿、祖堂、斋堂、禅堂、方丈室、僧寮、三贤祠、占地面积宏大,跃居昆明八大名胜之一——金马朝晖。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由于金马山灵应寺年久凋零,在住持……[详细]
    东郊农民运动据点旧址(明应寺)
      东郊农民运动据点旧址(明应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大板桥社区。1949年,根据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昆明地下党组织先后派遣了一批同志到东郊开展工作,领导群众的反蒋爱国斗争。在斗争中发展了党的组织和党的秘密-组织“民青”,建立了“农民翻身协会”以及党的统一战线组织“新民主主义地方建设协会”。在卢汉宣布昆明起义后,又建立了东郊人民武装——“义勇自卫队”,对肃清国民党残匪,维护治安,保卫昆明做了不少工作。5月,中共党员郭忠义被派往东郊开展工作,积极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的秘密-组织,培养了一批党的干部,同时建立了以大板桥为中心,有小石坝、浑水塘等地沿滇黔公路一线的秘密联络点,打通了昆明至嵩、寻游击大队地下交通线,并为东郊多点开展农民运动打下了基础。6—9月,云大服务团到大板桥一带宣传反蒋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