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区旅游

西山区旅游景点介绍

石龙坝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国最早兴建的水电站。电站一厂于1910年7月开工,1912年5月28日发电,最初装机容量为480千瓦。2006年05月25日,石龙坝水电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弹指一挥间,100年过去了,2012年5月28日,这座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马达依然在轰鸣,已累计发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见证着中国水电百年的历史。简介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国最早兴建的水电站。电站一厂于1910年7月开工,1912年4月发电,最初装机容量为480千瓦。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泄水通道,从滇池出口到平地哨一段,河道平缓;平地哨以下从滚龙坝到石龙坝一段,坡陡流急,集中落差30余……[详细]
昆明大自然风情园
  大自然风情园位于昆明市海埂村,是都市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告别喧嚣的都市,一家人出行、亲戚朋友相约,走进位于滇池岸边的昆明大自然风情园游玩,让双目满眼翠绿,让疲惫的身心放松,呼吸新鲜的空气,做一做运动,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滇池湖畔的大自然风情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仿广西北海银滩、人工湖、亭台、楼阁、池塘边挤满了休闲娱乐的八方游客。沐浴温情的暖阳,小孩们三五成群结伴走进园内的银滩,尽兴地玩着洁白的细沙,大人们则如约而至坐在亭台、楼阁“斗地主”、“打双抠”、打麻将、下象棋,享受着欢度假日的乐趣。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埂村类型:城市公园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电话: 0871-64311558开放时间:烧烤9:00-21: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周一-周五免费,周末及节假日门票10……[详细]
昆明世界蝴蝶生态园
  世界蝴蝶生态园,是由云南九彩云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以蝴蝶为主题的大型生态主题公园,座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黑荞母村,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自然无污垢 ,森林覆盖率到98%。负氧离子含量达2万/cm3以上。是集团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青少年科教育及蝴蝶养殖、观赏、加工、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生态观光园。园区道路通畅,顺滇池沿岸而上与 高速公里接壤,距市中心、火车站、机场均不超过30分钟车程,是昆明市继世博园、民族村之后又一名工程。具体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黑荞母村景区开放时间:09:00—18:00 门票:180元自驾线路:梁家河车场对面乘坐世界蝴蝶生态园专线车……[详细]
大观邮局
  昆明大观公园内的仿清代主题邮局——大观邮局昆明大观楼公园营销科科长郑磊介绍,大观楼是全国十大名楼之一,为了满足当代游客个性化的需求,昆明大观楼公园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昆明市分公司联合推出云南首个仿清代主题邮局,并设有“时空邮局”服务,游客可写信寄给未来的自己、朋友、家人,最迟可4年后寄出。该邮局自1月4日开业以来,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大观邮局内,按清代邮筒一比一定制的复古邮筒年代味十足,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昆明市分公司工作人员王崔隽介绍,该邮筒是仿照大清邮政第一代邮筒制作,高约1.5米,清朝蟠龙脚踩祥云盘旋邮筒底座而上,象征尊贵的皇族,邮筒侧面标有“大清邮政”字样,表面漆成青铜色。此外,还有仿清代办公台、特色邮票、定制纪念邮戳……琳琅满目。来来往往的游客看到“时空邮局”忍不住驻足观看一番。地址:……[详细]
昆明西华湿地公园
  昆明西华湿地公园建在滇池西岸、高海公路中段、观音山脚下,这里芦苇重重、栈道通幽、湖光山色、风影波动。8月时节,公园里的桂花散发出阵阵幽香。西华湿地公园面积约781亩,修筑景观栈道447米,车行道1800米,其中281亩的生态湿地中,种植苗木45万株,种植乔木1225株,还有25万多丛水生植物,是一个真正结合了乔、灌、草立体结构的湿地森林公园。西华湿地公园历来被称为西山的后花园,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环境,就连栈道旁的野草也尽量让其自然生长。湿地风景保留着大自然朴实的风格,没有冗余的枝条,也没有园林的整齐,有的只是原生态的淳朴,行走在公园里还不时能闻到八月桂散发出的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游客个个神清气爽,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秋初的阳光,仿佛能抛下一切烦心琐事。地址:昆明市西山区Z111县道附近、滇……[详细]
云南民族村昆明故城
  昆明故城坐落于云南民族村旁,其拥有18栋装修古典、自成一体的商业楼,占地约50亩,经营面积2万多平方米。与民族村内的少数民族村寨不同的是,昆明故城原貌展现了明清风格的老昆明建筑,充分体现了老昆明闲适的市井文化。不仅为各类商家提供了经营场所,同时也是附近居民及广大昆明市民开展商业活动、休闲娱乐、购物及体验民族风情的重要集散地,也将成为众多游客驻足之地。“昆明故城开市,既是打造品质春城的具体举措,也是云南民族村升级业态、拓展服务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景点位置云南民族村东门……[详细]
滇池西山索道
  滇池西山索道使用法国和意大利生产的世界上先进的索道设备,索道全长2000米,高差300米,其中1000米横跨滇池水面之上,索道全线可挂80个客箱,每个客箱一次可以运载6人,是国内唯一一条既跨水又越山的索道。乘坐索道在20分钟之内游客就可以从民族村后的索道下站跨越滇池水面直达国家AAAA级景区—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观光游览西山龙门石窟和三清阁建筑群。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有三清阁,灵宫殿、真武殿等殿阁。这又酝酿出这样一句话:“才别民族村,又踏西山云”。地址:昆明市西山区滇池旅游度假区湖滨路16号类型:缆车/索道开放时间:9:00-17:00……[详细]
龙润大龙潭生态休闲园
  龙润大龙潭隶属于龙润集团全资子公司,现已开发营运的都市农庄大龙潭生态休闲园,是-议接待、休闲垂钓、生态餐饮、度假娱乐、自助烧烤、星级住宿、生态沙滩等一体化的生态休闲园。龙润大龙潭将龙润好茶与云南绿色生态食材资源完美结合,创新出龙润大龙潭独有的特色茶香鹅、茶油花椒鸡、茶椒鱼、茶汤羊肉、普洱茶酥红豆、茶香干巴、茶香酥肉、茶碗香、茶酥马鱼、茶蛋卷、茶香腊肉、茶油瓦片豆腐、茶油小木耳、茶馒头、茶香豆焖饭、云茶米线等。色香味俱佳,养眼、养嘴、更养身的“茶宴”把云南人说了几千年的“吃茶”梦想变成了“现食”。开车路线:老 路:西二环——黑林铺——筇竹寺——浑团路往团结方向前行9公里左右,主道左手边即到!高速路:西二环/北二环/东三环/西三环——上昆武高速后减速前行1.5KM后靠右行驶——上西北绕城安宁方向……[详细]
中国兵器房车温泉度假中心
  中国兵器房车温泉中心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毗邻云南民族村,地理位置优越,景色宜人。中心共拥有标准型、豪华型房车20辆,床位100张,内置舒适软床、温泉洗浴、冰箱、空调、影音设备等生活设施;营地提供房车生活用电、上下水、排污等基本补给,所有的停车区域及夜间所有的步行道都有足够的照明,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及消防设备;外有天然温泉泡池、喷泉、休闲吧等配套设施。亲近自然的生态园林式环境,私密幽静、低碳环保,是您培训会议、商务洽谈、休闲娱乐、家庭聚会、旅游度假、健康疗养、婚礼庆典的绝佳首选。地址: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怡兴路2号贵宾专线:0871-6433209864332066网址:http://www.bqkl.com……[详细]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1989年7月7日落成。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四个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在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建造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墓地,也耸立着一座花岗岩砌成的“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云南省芒市城郊也耸立着一座“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这两座远隔千山万水,建立在不同国家的纪念碑,纪念的是同一件历史大事--66年前由马来西亚、新加坡的3200名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奔赴中国抗日前线,到滇缅公路上开车修车,运送军用物资。这是海外赤子热血报国的见证,是两个国家一个民族用鲜血和生命结成的链条,也是马星两地和中国……[详细]
僳僳族寨
  彝族村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太阳历广场中央的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建筑中有土司院、文化楼、知青房、酒坊及织绣间等。村中有秋千等民间体育设施。傈僳族人口61万,主要聚居在怒江、维西两个傈僳族自治州、县,也即著名的“三江并流”地区,丽江、迪庆、大理、保山等地也有分布。民居建筑:以典型的板屋系“千脚落地”民居建筑为主体,表现了傈僳族民间台地环境的造型特色和组合形态,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傈僳族民众的审美情趣与割达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傈僳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也信奉天主教,群众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以自然崇拜和灵魂观念为基本内容,以遇疾病灾害……[详细]
普米族寨
  木结构,木板盖顶,四面墙用木料重叠垛成的木屋里展示了他们日常的生活起居。旁边有一酥里玛酒酒作坊,香气四溢。普米族自称“培米”,意为白人,人口3.3万,主要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及维西、永胜等县。民居建筑:坝区住房多仿白族“三坊一照壁”等院落形式,山区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多数房屋为木结构,木板盖顶,四面墙用木料重叠垛成。在大床的中央再砌一火塘,其上架起三角架,供取暖和烧水做饭之用,称为“下火塘”。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周围设铺位,左为男铺,右为女铺,供全家人起居之用。一般为两层,上面住人,下关家畜。普米族的房门外都悬挂着牛羊的骨头,据说这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具有驱邪镇鬼的作用。宗教信仰:信仰藏传佛教、道教等,存在着浓厚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每天三次向火塘上方“……[详细]
73、壮族村
壮族村
  壮族村寨迎面是祭祀龙王天子的龙柱,两边是天王崖画、石葫芦亭、昊天阁和硕大的铜鼓耸立在广场两侧。壮族青年男女社交、休憩的“情廊”、村寨长老聚议大事的“老人亭”,守护村寨的龙树和药用植物“三七”园,一起构建出浓郁的壮乡风情。稍远处别致的风雨桥和旋转的水车映衬出一派秀丽的村寨田园风光。布朗族人口约11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民居建筑: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多为两层,上层一般住人,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禾、杂物。有的还有0及附属建筑。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详细]
74、瑶族寨
瑶族寨
  瑶族寨子由民居吊角楼、平房民居及乡村道观、粮仓、寨门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一些道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典型性。瑶族人口有213万人。主要分布于富宁、金平、广南、勐腊、元阳等县。云南瑶族有四个支系,即蓝靛瑶、过山瑶、山瑶和红头瑶。民居建筑:瑶族的房舍都建成吊角楼的形式,即美观又舒适。另一特点是用木板代替瓦盖房顶,瑶族人称之为“木瓦房”。瑶族房舍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没有正门和后门,但有精制美观的楼梯供上下。瑶家的侧门前有一个四方形的,用竹条拼搭成的晒台,可以晒制各种物品。宗教信仰: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图腾崇拜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礼仪习俗:瑶族的成人礼----度介,……[详细]
75、佤族寨
佤族寨
  寨内分布有茅草顶的干栏式建筑群、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司岗里石雕以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场正中的牛角为佤族的寨桩,广场前的两个石人分别为佤族最崇拜的男性和女性祖先“木依吉”和“阿依娥”。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人口约36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澜沧江南段以西的阿佤山区。民居建筑:佤族以竹楼为主,多为以草、竹、木为构成的“干栏”式建筑。房内的陈设简单,无桌椅,竹席木板当床,没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建筑材料均为竹子、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两层之间通过“楼梯”来沟通,楼梯伸向楼门之外的空间地带是晾晒物品的阳台。必不可缺少……[详细]
76、藏族寨
藏族寨
  藏族村占地21亩,村内有大小坡顶民居和雕楼式平顶民居。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与独具风格的藏式建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云南藏族约有13万人。主要聚居区迪庆州,195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居建筑: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二层为居住层,三层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宗教信仰: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藏族丧葬受-教影响,相信人死后会转世,故死后要请-超度。有水葬、土葬、火葬和-等。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详细]
77、水族寨
水族寨
  水族寨依水面而建,围农具成景,主要由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代表性的板屋系“街面房”式的建筑,以及龙潭、大龙树等景观组合而成,表现了水族历史的祖风与特色。水族人口近1.3万人,聚居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民居建筑: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四周多修竹古木,村边多水池鱼塘,房前屋后,喜植果木。房屋多用竹木建造,茅草、树皮或瓦片差顶,样式为干栏式建筑。每栋一般为三五间,二三层。底层豢养牲畜、鸡鸭,堆放农具杂物等。上层住人,檐下留有较宽的走廊,可晾晒衣物、粮食或休闲纳凉。因依山修建,有些屋基前低后高,水族人巧妙利用地势,修建成结构严谨、舒适美观的“吊脚楼”。从远处看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宗教信仰: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多神。认为古树、巨石、井泉都有神灵。生死、疾病、灾荒等都请巫……[详细]
78、怒族寨
怒族寨
  怒族寨以典型的板屋系石片瓦顶民居为主体,或穿堂通达,或套房互连,台地石阶从容点缀,充分表现了怒族建筑生动的空间构成,以及营造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组合功底。怒族人口近3万,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的福贡、贡山以及沪水、兰坪县境内,怒江也因怒族世居而得名。民居建筑: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是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分木板房及竹篾房两种,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或竹篾席建成。分为两间,外间待客,并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烧饭之用。内间为主人卧室及储藏粮食,不许外人进入宗教信仰:怒族主要信奉原始宗,认为万物有灵,凡举风、雨、日、月、星、辰、山、林、树、石等都是崇拜的对象。怒族自然崇拜有鬼灵和神灵两类。怒族自然崇拜的祭祀仪式主要被称为由“尼玛”或“尼玛认”的祭……[详细]
蒙古族村
  蒙古族村主要由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代表性的合院系“一颗印”式的建筑、蒙古包及跑马场等组合而成,既表现了大草原游牧民族的祖风特征,又展示了云南蒙古族独特的建筑风格。蒙古族在云南有2.8万人,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民居建筑:“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宗教信仰:蒙古族信奉多神,所谓万物有灵万物有神。家内堂屋楼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祖先牌位,厨房供奉灶王爷,……[详细]
80、苗族村
苗族村
  苗族村选取山地为营造环境,颇具代表性,提炼了苗族建筑的精华。吊角楼展示苗族服饰及手工制作工艺,民居楼则反映了生活起居的民间风范。苗族共104万余人,几乎全省都有分布,主要在广南、金平、屏边、马关4县。民居建筑:以典型的板屋系“吊角楼”等民居为构建主体,与傣族的吊脚楼有所区别。在苗家,这种吊脚楼也称“单坡吊脚楼”。吊脚楼一般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低矮,只放粮食不住人,第二层是卧房,楼下底层堆放杂物或圈养牲口。有冬暧夏凉的特点,给人舒适恬静之感,经过桐油漆刷,整幢房屋既美观又能防虫,还能经受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宗教信仰: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传统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礼仪习俗:走廊上的木凳被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