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 > 陆良县旅游

陆良县旅游景点介绍

  河东堡火葬墓群地点:陆良县板桥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板桥白塔至河东堡乡村道路以东的菜地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界。……[详细]
  终南山和尚墓群地点:陆良县马街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南恒师常公和尚塔”为中心外延3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界。……[详细]
白塔内古城
  白塔内古城位于陆良县板桥镇白塔村委会内古城村南50米处。古城又称小堡废城,分内城、外城。外城已毁,现仅存内城,内城也称“小紫禁城”,长方形,残存城墙4段。据清乾隆《陆凉州志·古迹》记载:“小堡废城,治东北四十里,乃帖木儿所居,四面水绕,河阔堑渊难渡。昔沐英擒帖木儿即此城也,故垒犹存。”据悉,当地农民在古城址内耕作时曾出土过基石、瓦片等建筑构件,未曾收集。白塔内古城是元代城址,对研究元代陆良历史沿革、城池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2013年5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殷怀庆家宅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年代为1937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美庭家宅
  王美庭家宅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年代为1937年,2020年7月,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公布为曲靖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旧址
  位于陆良县活水乡沙锅村。旧址坐西向东,分别由正厅,南、北厢房组成“走马串角楼”三合院建筑,占地面积306.6平方米。正厅,重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6米,二楼楼板、墙壁均为木板构成,楼道有木制扶栏。建筑建于中华民国年间,为沙锅村保长张照宇所建。龙海山区是云南省较早建立的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而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沙锅村是当时龙海山区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48年7月在此建立中国共产党陆良中心县委,领导着以龙海山区为中心,包括陆良、曲靖、沾益、富源、罗平、师宗、马龙7县的游击革命战争。后来又在此相继成立了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陆良县游击大队、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等地方政权和地方军事组织,为云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迁入县城后,此处一直……[详细]
报恩寺山门殿
  位于陆良县板桥镇旧州村委会旧州小学内。建筑坐北向南,现仅存山门殿,占地面积60平方米。山门殿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0米、进深5米。檐内外及脊檩下均设“一斗三升”斗拱装饰。据刻立于清康熙时期的报恩寺常住碑记载,报恩寺是陆凉州治梵刹,开自唐,宋鼎盛,元、明制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报恩寺收归国有,在内设旧州小学。原建筑及塑像被毁,仅剩山门改为小学大门。报恩寺建筑用材粗大,斗拱制作古朴典雅,梁架结构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为研究明代建筑风貌及当地宗教习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2013年9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山上古墓
  西山上古墓位于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西约1000米处。墓为“甲”字形的砖室墓,坐西向东,由墓门、墓道、墓甬、前室、左室(北)和右室(南)等构成。墓葬东西长11.8米、南北宽4.2米、残深1米。墓顶已被破坏。墓室墙体为单层砖砌筑,均为“工”字形错缝搭接砌法。右室(南)有完整铺地砖保存,为双层交错铺就。墓砖规格一般为35厘米×22厘米×6厘米,其中朝向墓室内的一侧多施菱形等纹饰。墓壁下部与墓底交汇处斜向内凹形成凹槽状排水设施。西山上古墓历史上曾遭多次盗掘和破坏,因此出土器物少且多残损,主要有陶容器、陶俑、陶模型器以及簧状金器、铜泡钉、水晶等。从墓葬形制、墓砖以及出土器物看,此墓年代大约在东汉中晚期。西山上汉墓规模较大,形制特别,使用大型花纹砖砌筑而成。墓内出土的陶俑在云南地区同时期的墓葬中比较少见……[详细]
  芳华城址位于陆良县芳华镇芳华村委会田心村西北300米处。城址呈南北布局,分内城、外廓。内城现存古城墙一段,东端南北长105米,南端东西长21米,北端东西长52米。外廓城墙外现存一段护城河,河东、北两面宽1~1.5米不等,西面宽4~6米不等。据清乾隆《陆凉州志·古迹》记载:“芳花故县,治北三十余里,昔名忻歪,又名部丰。元初置千户,改为县。永乐初始废,并入州,基址存。”城址是陆凉州芳花县县城所在地,始建于元代,明代永乐初期撤县后废弃。20世纪90年代初古城址内、外城墙西、南两面被毁,给布局规整、结构清晰的古城址造成破坏。芳华城址对研究元代陆良城池结构有一定参考价值。2006年11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建石佛寺碑位于陆良县中枢街道窑上社区师古街石佛寺山门殿内墙南端。碑坐北向南,青石质,半圆--方形,保存完好。由碑额、碑身、碑座3部分组成。通高2.25米、宽0.9米、厚0.21米。碑身高1.3米。碑额高0.63米、宽1.14米。额中部篆书首题“重建碑记”4字,边沿浮雕“二龙戏珠”。碑座呈长方形须弥座。高0.32米、宽1.1米、厚0.21米;座正面浮雕“狮子滚绣球”。碑额、碑身边沿浮雕莲花纹。碑文直书左行,凡24行,每行1~49字不等,共计973字,无漫漶。碑文主要记载了石佛寺因遭遇兵燹、水患几度兴废的情况。碑刻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对研究石佛寺历史沿革以及陆良兵屯、水利、宗教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碑文以柳体楷书为主,兼具欧阳询、赵孟頫书体风格,刚柔相济,疏密有致,具有……[详细]
  水麦田村奉天诰命碑位于陆良县小百户镇北山村委会水麦田村东端。碑坐西向东,青石质,长方形。通高2.9米、宽0.9米、厚0.25米。碑座为长方形须弥座,素面,上端已毁。高0.47米、宽0.95米、厚0.67米。碑额呈长方形。高0.76米、宽1.15米,额正中双勾阳刻篆书“奉天诰命”4字,左行直书,四周镂雕磐龙、莲花、云水纹等图案。碑文阴刻楷书,左行直书,凡13行,每行1~34字不等,共252字。内容为清乾隆皇朝对曾任河南省南阳府邓州知州陈旭的父母行诰命封赠的诏书。书法工整严谨,笔力深厚,章法得当,颇有造诣。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碑额篆书及镂雕磐龙、莲花、云水纹图案刻工精细,体现了封建皇权的等级和威严,文字书法为楷书馆阁体,对研究清代诰封制度、书法艺术、地方史以及流官从政等方面迹提供了……[详细]
  位于陆良县板桥镇旧州村旧州小学内。碑为青砂石质,半圆--方形。高2.15米、宽0.68米、厚0.28米。碑额呈半圆形,额上部中间线刻太极图案,额中部篆书题额“报恩寺常住碑记”7字,左右浮雕龙凤图案,周围浮雕云纹及装饰图案。碑座为长方形须弥座。高0.5米、长0.94米、厚0.4米,座中雕2朵莲花。碑身下部已全部泐剥,文已无从考证补全。碑上半部分字体保存完好,楷书,左书直行,凡22行,行10~55字不等,书法工整秀健。碑立于洪化元年,即清康熙十八年(1679),记述了报恩寺历年住持高僧、施主、善信捐赠的寺产名录。其中,碑记中涉及有关地方官员、年代,如流官知州、吏目、学正,特别是“土官资谟”“洪化元年”“耆善李存孝”等记载,对研究明、清时期陆凉州历史沿革、土司渊源和当时的宗教习俗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前所村委会如意龙潭寺内龙王殿南端山墙。禁树碑由包括禁树碑记、高山堡福龙潭碑记、重修碑记3通古碑组成。3碑并列相向,坐南向北。禁树碑居中、高山堡福龙潭碑立东侧、重修碑立西侧。分叙如下:(一)禁树碑记禁树碑记,青石质,半圆--方形,保存完好。通高1.87米、宽0.72米、厚0.14米。碑额上方雕刻太极图案,下方右起横书“禁树碑记”4字。碑文楷书,直书左行,凡29行,行8~59字不等,计571字。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碑文主要记述村民为保护如意龙潭水源,公议决定将周边良田播撒松子,并制订村规民约,禁止在龙潭附近砍伐树木,放牧牲畜,以及跟邻村明确分水权益等举措。此碑是研究清代曲靖地方民风民俗和倡导保护环境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13年5月,曲靖市人民……[详细]
石坝村石坝
  位于陆良县板桥镇石坝村委会东北600米处普山河下游。坝占地面积137.6平方米。石坝为石灰岩条石筑成,坝成弯弓形,弓背向下游。坝全长41.7米、高2.25米、底宽3.2米、顶宽1.7米。筑坝石料大多数为长0.8~1.3米、宽0.4~0.6米、厚0.3~0.5米方形石块。修建石坝时,没有开挖地下基础,直接在河底的石灰岩基岩面上砌筑,用石灰膏捉缝。坝南岸有2道闸门:一道为溢洪道,另一道为用于引水灌溉。现存石坝共有5层,坝外侧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缩。为防止石坝被石墙寺水库的水淹没或防止个别人到坝上取石建房,1988年,石坝村办事处组织人力,在原坝顶加垒上一层条石,以保护古石坝。石坝具体建筑年代不详。据《陆良县地名志》记载,古时此地有石坝一座,明初蔡、郑二姓迁此定居,名蔡家、郑家石坝。由此推测,此坝最晚……[详细]
波漠村王氏祠堂
  位于陆良县大莫古镇波漠村157号。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由门楼、东西厢房、正房组成一个三合院,占地面积249.84平方米。正房,3开间,通面阔10米、进深6米。东西厢房各为2开间,通面阔7米、进深4米。正房后墙壁上镶嵌有王氏家谱碑2通,碑文记载了波漠村王氏家族的渊源。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2007年,王氏族人出资重新修缮。王氏祠堂对研究地方姓氏渊源及家族宗祠建筑风貌具有重要价值。2013年9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冒水洞村方家桥
  位于陆良县活水乡活水村委会冒水洞村东500米处。桥东西横跨篆长河上。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2孔。全长30米、宽4.15米。2孔跨径相同,跨度均为6.75米。桥采用纵联拱圆砌置法,方形石灰岩石修建。图片桥具体修建时间不详,从建筑样式及风格分析,应为清代初期。据中华民国《陆良县志稿》记载:“方家桥,在治东一百三十里。相传,方氏兄弟析爨,存余金,互让不受,父以此建修。又名冒水洞桥。”方家桥是清代早期至中华民国时期连接陆良东南部至罗平的重要交通桥梁。1965年,当地在此建水电站,在桥西北侧增建了桥墩及闸槽。方家桥对研究清代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实物资料。2006年11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渡故居
  孙渡故居位于陆良县三岔河镇刘良村委会新庄村南500米处。建筑坐东向西,由门楼、倒座、厢房、正厅组成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734.4平方米。建筑均为重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正厅6开间,通面阔19米、进深7米。倒座6开间,通面阔19米、进深7.8米。门楼、过厅及厢房各3间,通面阔9.6米、进深4.2米。建筑雕花精美,明间为双层挂枋,雕有各种“花木鸟兽”等图案。耍头为“八角含珠龙头”,正厅前石柱础上刻有诗词2首,厢房板壁上阴刻有“贵阳警察厅长”等字样。故居建于清末,由孙渡父亲孙少华所建。1950年被分给当地群众居住。20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部分雕花和屋墙体被破坏。2017年地方政府筹资修缮孙渡故居,并布置陈列“抗日名将——孙渡纪念馆”,供游人参观。2019年8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详细]
殷承瓛故居
  殷承瓛故居位于陆良县马街镇良迪村中。建筑坐西向东,现存正厅、西厢房,占地面积115平方米。正厅、西厢房均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正厅2开间,通面阔8.7米、进深8.8米。西厢房2开间,通面阔7.7米、进深5米。二楼檐下均置回廊。故居建于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分给当地群众居住,后东厢房被拆毁。2016年,当地政府将故居内居住的群众迁出,筹资维修,并在故居内布置陈列殷承瓛生平事迹展览,供游人参观。2019年8月,陆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梅山村古石埂
  杨梅山村古石埂位于陆良县小百户镇芦山村委会杨梅山村西北1500米的白泥沟。石埂,当地俗称石埂子,呈西南—东北走向,为不规则石灰岩砂石垒砌而成,石块无明显人工加工痕迹。最长段石埂长180米、最高2.08米、厚1.5米。据调查,此类石埂在陆良主要分布于杨梅山、月牙山、牛头山等地,数量较多,最长者在10千米以上,其他的一般在200~300米,部分有超过500~800米以上,多数石埂仅长20~30米,短的只有数米。石埂总计在陆良县境内残存长约80千米。杨梅山古石埂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其附近尚发现有呈鱼鳞状分布的半圆形众多小石埂,小石埂长约3~5米,从分布及其形制看,军事防御的功能较为明显。其余古石埂或被雨水冲刷,流失严重,或为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呈断壁残垣,但基本保持了原始风貌,人工垒砌痕迹极为明显……[详细]
青山革命烈士陵园
  青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陆良县同乐街道西门社区西北方2000米处。陵园坐西南向东北,由大门、革命烈士雕塑、革命烈士纪念塔、熊从周墓及若干革命烈士墓组成,分布面积15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440平方米。革命烈士雕塑,基座高2.5米、身高5米。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革命烈士雕塑后10米处,高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门16米。塔前基座刻有“陆良人民革命斗争史”9字,在塔的两侧,安放着部分革命烈士遗体、骨灰。熊从周墓,位于纪念塔西南侧20米处。墓占地约50平方米,墓前有墓碑,碑上部书“永垂不朽”4字,字下面为熊从周烈士遗像,碑正中直书“熊从周烈士之墓”7字,左右为介绍熊从周烈士生平事迹的文字,墓地前方左右各设石狮1尊,墓地四周置石栏杆围护。熊从周烈士墓原位于陆良县城西门外西华寺旁,修建青山革命烈士陵园时将墓迁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