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丽江市 > 古城区旅游

古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丽江金塔景区
  丽江金塔景区是由十七世东宝仲巴-发心主持,标志性景观——东宝尊胜塔为中国藏传佛教唯一金塔,共耗黄金208kg鎏塔。金塔景区地处丽江古城东南方的蛇山之巅,与古城直线距离约4.5公里,毗邻丽江机场、丽江火车站,大丽公路(机场高速)和丽江南过境公路直达景区,是丽江连接大理、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上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景区总占地面积109.2亩(7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57平方米。绿地达40﹪以上。由莲花大师法像、观音殿、千佛万灯殿、阿育王柱、弥勒佛和18路81尊财神坛城大殿等若干主要景观组成。经营规划目标为国家AAAA级文明景区,以人文关怀,传承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教义福址为文化支撑。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释义为:东方持国,怀抱琵琶,代表责任;南方增长,……[详细]
黑龙潭古建筑群
  黑龙潭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大研(丽江)古城北隅,象山西麓。黑龙潭由象山石灰岩溶地下水和玉龙雪山麓洪积扇地下水形成的涌泉,纳西语称“古六吉”,意为“九龙水”,又称玉泉,汇集成潭。清乾隆二年(1737年)于潭畔建龙神祠,乾隆帝曾题“玉泉龙神”匾额。潭畔建有三重檐的得月楼及五孔石拱桥锁翠桥。黑龙潭古建筑群是古代有名的道观,相传为汉代黑水祠所在地。黑龙潭由两组道教建筑群构成,隐于绿荫深处的龙泉观称为上观,临于碧潭深水黑龙宫称为下宫。此外,黑龙潭里还有三株久负盛名的古树,即唐梅、宋柏和明茶。黑龙潭过去一直以此厅水胜潭和希木为主要特色,并称黑龙潭“四绝”。前后两池池水相通,中间以石桥为界,左边是浑水潭,右边是清水潭,它就是黑龙潭。奇妙之处就在于清、浑二潭是连通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潭,即黑龙潭。但两池的……[详细]
43、灵洞
灵洞
  灵洞,洞门向东,洞内清泉滴沥,洁净异常,佛教传说是上乐金刚与金刚亥母嬉戏之地。据说,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从西藏远道来滇,曾三渡金沙江,终于在丽江找到这一神奇美丽的地方。佛教典籍中把世界分为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驾洲、北俱卢洲。相传,南赡部洲有24个“神灵之洞”,而其中第一个洞便是丽江文峰寺灵洞。洞前壁上题有“南洲第一灵洞”六字及跋语数行,依洞建有灵文阁(-堂),为滇西北喝举派13大-寺已取得“格隆”称号的--修行处所。据说在此盘腿打坐学经,历时三年三月三日三时三刻结业后,取得“都巴”学位,就能在佛寺活动中主持法事。灵洞北侧有一大石,中间附有高1尺、宽2尺,可松动又不能取下的石块,据说石中藏有开启天国大门“华首门”的钥匙。相传迦叶来东土传教,曾在文笔山讲经说法,并在去鸡足山华首……[详细]
大研花巷
  大研古城雪松旅游小镇(大研花巷)坐落在丽江古城北门,是集“云南特色、非遗传承、文创品牌、深度体验”于一体的古巷,是雪松文旅在云南的首个旅游主题小镇。项目集旅游观光、娱乐演艺、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情景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魂,将现代生活方式与当地历史、民俗文化进行融合,带给游客多元舒适体验,感受不一样的地道小镇,欣赏不一样的世界之美。大研花巷在传承当地传统、地道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古老的东巴文化与现代人的交流桥梁,摘去古城中喧嚣、嘈杂、乱象的商业现象,把纯粹的纳西民族传统工艺、美食、歌舞、礼仪及茶道、玉石文化等纳入主题小镇,整合管理,以游客的体验为核心,深度打造文化体验旅游服务。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表现形式碰撞,让小镇上处处汇聚着深厚底蕴的城市人文与现代时尚潮流汇,……[详细]
丽江大石桥
  丽江大石桥位于丽江古城中河中段,因桥下能看到玉龙雪山的倒影,亦名映雪桥。该桥由明代木氏土司修建,系双孔石拱桥.因为地处古城中心,密士巷五一街与四方街交汇于此。大石桥负载了几百年古城的商旅往来,市井交流,为古城众桥之首。……[详细]
丽江福国寺
  福国寺福国寺,藏名奥敏南卓林,意为“色究竟天解脱林”。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白沙乡,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当初是木氏土司的家庙,住寺修行的是汉传大乘佛教和尚,寺名为“解脱林”,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赐名为“福国寺”。康熙18年(公元1679年)时,改成藏传佛教,为丽江五大寺的“母寺”,是云南最大的噶玛噶举寺院。历届噶玛巴、大司徒仁波切和嘉察仁波切等都曾在此住锡-,佛法极为兴盛。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杰曾在福国寺住持传法达30年,是噶玛噶举的重要道场。寺中珍藏有很多关于噶玛巴活动的圣迹和文物。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正月毁于兵火,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成。原有寺院公房五大院,僧房十八院。其中“五凤楼”(又名“法云阁”)建筑极其精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详细]
玉泉公园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在丽江城北象山麓,俗称“黑龙潭”。因泉涌如珠,潭水清碧如玉,玉龙雪峰及亭阁倒映潭中,清晰可见,又称为“玉泉”。潭中有汉白玉建造的宝带桥横跨碧波之上,将潭一分为二。泉旁的得月楼如仙鹤伫立,泉池堤岸垂柳如丝,林中藏古刹,奇花遍地芳。潭东岸的龙神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有乾隆皇帝赐匾“玉泉龙神”。院内种植各种花卉数百种,艳丽多姿,有“玉泉四季花如锦”之誉。每逢风和日丽,玉龙雪山十三峰形如玉笋,倒映湖中,楼阁掩映,似瑶岛晶宫,仙山琼楼。湖中有得月楼、宝带桥、光碧楼等建筑。在得月楼挂有郭沫若手书楹联,其一是: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0。这一幅是集毛泽东诗词四句为联,内容贴切生动,妙趣横生。另一幅为郭沫若所作: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详细]
48、嵌雪楼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嵌雪楼
  嵌雪楼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北端,双石桥畔净莲寺内,又名皈依堂。1988年11月,丽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嵌雪楼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咸丰、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光绪二年,双石桥重建。净莲寺建于狮子山北麓山坡,前后两院相连,占地面积839平方米,寺院建筑依山傍石,游人需随坡而上.堂内原有道教和佛教显宗题材的壁画10幅,今已不存,新塑观音佛像,供信徒烧香求拜。《光绪丽江府志稿》载:“楼下玉水潆洄,青町绣错。开窗远眺则雪山屏列,宛然玉笋斑立,盛夏登临,凉风逼人,清澈肺腑。”据传,嵌雪楼系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所建。可以说丽江嵌雪楼不仅是旅客游览的风景名胜点,而且是丽江文化的博览之处。……[详细]
丽江狮子山公园
  狮子山公园位于丽江城中心,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因山体宛如一头睡卧的狮子而得名,古城建筑群就依山随势环绕在狮子山脚,是观赏丽江古城全景的最佳去处。公园总面积15公顷,山上绿树成荫,声声鸟啼,不绝于耳,有800年树龄的古柏树40多株,森林覆盖率达90%。狮子山顶座落着极富建筑特色的楼阁式五层五重檐全木结构建筑—万古楼。它是丽江城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主柱16根,皆通天22米,它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一柱通顶不连接的全木结构斗拱建筑第一楼。登楼可北望神奇美丽的玉龙雪山,东俯小桥流水的丽江古城,西瞰多姿多彩的丽江新城,南眺纳西村落,田园风光。公园南端是始建于清潮乾隆十九年的白马龙潭寺,是丽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东有一泓清澈见底,晶莹如玉的龙潭,俗称“白马龙……[详细]
丽江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的肺,也有说是心脏的。反正过去吞吐大量的货物在这交易,现在吸纳大量的游客来这散心。有近千平米,像个开放的大四合院,用现代建筑上的说法应该是一个露天广场。有了这个广场,周围密密麻麻的青瓦房就有了透气的地方。这里的白天如果没有斗鸟或是对歌等活动的话就没有多大乐趣,只供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凭吊一番古城不能承载之轻的喧闹,或是迷路之后重新定位一下坐标。四方街是古城的肺,也有说是心脏的。反正过去吞吐大量的货物在这交易,现在吸纳大量的游客来这散心。有近千平米,像个开放的大四合院,用现代建筑上的说法应该是一个露天广场。有了这个广场,周围密密麻麻的青瓦房就有了透气的地方。晚上则大不相同,夜色很自然地把各色人等区分开来:逛累了的回客栈睡觉,情侣们已不知去向,想猎艳的坐在酒吧街上,还有“走昏”了的已……[详细]
丽江黑龙潭公园
  丽江黑龙潭又名玉泉公园,位于城北象山脚下。山上苍松古树葱笼,山脚清泉四处涌出,积成广约四万平方米深潭,水碧如玉,因称玉泉。人工修建始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解放后,经过多次扩建,辟为人民公园。现在的黑龙潭公园,已是丽江城区著名旅游胜地。黑龙潭内的得月楼四面临水,有桥与岸上相连。得月楼三层四角攒尖顶,造型舒展。每层均有雕花门窗,工艺精细考究。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题写了得月楼三个秀美的大字和两副对联。丽江黑龙潭位于丽江古城东北角的象山西麓,象山语称格姆居,距古城两公里。公园内有近76万平方米面积的湖面,形状如一弯新月,湖中心有亭子,亭与湖岸另……[详细]
印象丽江
  《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共同执导。《印象·丽江》雪山篇将剧场设在海拔3100米玉龙雪山的怀抱里,四周高山草甸、白云缭绕,将观众带到了雪域高原天人合一的纯美背景中。在可容纳1200余人的360度全视角剧场中,用象征着云贵高原红土的红色沙石砌成了12米高、迂回艰险的“茶马古道”。 实景演出以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为天然背景,以纳西民族为主的当地民俗民风构成了演出场景。动用演员达五百余人,皆为当地人,力图表现散居丽江的十个少数民族的基本生活形态。全剧分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祈福仪式六部分。一、 古道马帮: 茶马古道给人一种行走在天上的感觉。。。。。。丽江古城成为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都是因为马帮的原因。马帮影响着纳西人的生活,他们以能参加马帮……[详细]
53、观音峡 AAAA
观音峡
  观音峡风景区位于丽江古城以南17公里处的七河乡境内。景区是融湖光山色、峡谷瀑布、民俗宗教风情以及纳西村落、茶马古街、时空隧道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景区。是旧时茶马古道[滇藏线]通往丽江入藏的唯一关口和军事要塞:丽江土司木老爷曾在此设有海关和兵营。公元一六三九年元月二十五日,我国大旅行家徐霞客应木土司的邀请由此入关,并留下了“坞盘水曲,田畴环焉……为丽江第一钥匙”的赞美之词,故有“丽江第一景”之称。整个观音峡景区由两大块组成——黄龙潭和观音峡谷。在黄龙潭这一块区域内我们可以看到丽江纳西族十分典型的古老民居建筑风格合院建筑、木楞房、三坊一照壁等;在茶马古街两边分布着许多古旧作坊如:皮匠、木雕、铜铁铺、银铺等。黄龙潭分为上潭、中潭、下潭,游了下潭望中潭、观了中潭望上潭,潭水清清,古树沉底……[详细]
福国寺五凤楼
  福国寺五凤楼原在丽江城西北十来公里白沙村后的艺山上,旧名法云阁,是明代土司木氏的别墅“解脱林”中的重要建筑。福国寺五凤楼初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977年,由政府拨款搬迁复原于黑龙潭畔,经过精心彩饰油漆,现已焕然一新。步入山门,沿西侧石阶而上,有平台丹墀,上植花木,青枝绿叶,姹紫嫣红,整洁雅致,前护大理石栏杆。依栏仰视,五凤楼巍然屹立,楼为3层木构建筑,飞檐高挑,高约20米,加之楼建于石阶之上,愈显得气度轩昂。楼基正方,32柱,飞檐8角,3叠共24角,远近互相映衬交错.从四面看,都像5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凝重而又飘洒,“五凤楼”亦因此得名。交通:到了丽江古城后,可乘的士前往。云南丽江……[详细]
55、万古楼
万古楼
  万古楼是丽江标志性的建筑。它在东巴文中解释为“千年万代楼”,纳西语称“温古轮”,意为观览畅怀于制高点,因谐其音,名为“万古楼”。“万”者,寓意俯瞰丽江古城及其田园风光,遥望玉龙雪山万年冰川,又寓意丽江恢复重建家园,千古流芳,万古不朽。万古楼为塔式五重檐全木结构建筑,高33米,象征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33万各族人民。主体柱子16根,都是通天木柱,是中国全木结构斗拱建筑一柱通顶不连接的第一楼。柱长22米,反映民间“好事成双”的说法,以及婚嫁选择双日为吉的习俗。采用16根通天柱,反映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有开天九兄弟、劈地七姐妹的传说,寓意纳西儿女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万古楼平面是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米,四面入口安放情态各异的四对石狮。楼内绘有2300个吉祥图案,代表丽江的23个石雕图案,寓意在一……[详细]
丽江普济寺
  普济寺位于丽江县城西6公里普济山麓,普济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普济寺原有大殿、僧院等12个院落,现存3院。普济寺由山门、大殿、南北厢房等组成。普济寺大殿重檐歇山顶建筑,以顶覆铜瓦故又名铜瓦殿。面阔5间22.85米,进深5间20.3米,呈长方形,屋顶铜瓦覆盖面积为46.4平方米,是云南唯一幸存的铜瓦建筑。普济寺为滇西北13个寺之一。在教仪上有融汉、藏宗教为一炉的特点。普济寺内尚存两颗古海棠树,古朴苍劲,枝干虬蟠,罩满整个寺院。普济寺前草坪如茵,丽江坝区风光,可以一览无余。普济寺周梨树成林,梨花满坡,每到春来花放,游人如织。1987年12月,云南省政府公布普济寺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济寺原有大殿、僧院等12个院落,现存3院,由山门、大殿、南北厢房等组成。在教仪上有融汉、藏……[详细]
57、木府
木府
  木府是丽江历史的见证,古城文化的象征.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南隅,占地46亩,中轴线全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木府怀抱于古城,既有枕狮山而升阳刚之气,又有环玉水而具太极之脉。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重视教育的灵心慧性;石牌坊“栋梁斗拱,通体皆石,坚致精工,无与敌者”,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宏,是土司议政之殿;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0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殿楼乃后花园门楼,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玉音楼是接圣……[详细]
丽江金龙桥
  金龙桥又名梓里江桥、梓里桥,号称“金沙江上第一桥”,位于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和古城区之间金沙江上,东连永胜,西接鹤丽,东距永胜城150余里,西距丽江城约80多里。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长江上现存最古老的桥梁。2006年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龙桥是万里长江上架设较早,而保存至今的铁索桥,曾有“万里长江只一桥”的称喻。铁索桥飞架高峡深谷,凌空垂悬于金沙江激流之上,犹如彩虹卧波,金龙腾空。桥西岸为巍峨险绝的高山,若刀劈斧削般的绝壁逼临金江;桥东岸为梓里坡,山势较缓。此桥自建成起讫20世纪50年代末丽华公路树底桥建成通车之前,一直成为丽江东路驿道的必经咽喉,维系着江东永胜、华坪、宁蒗三县至川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梓里金龙桥桥面……[详细]
东巴文化博物馆
  东巴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原名为丽江县博物馆,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1999年7月才正式更为现名。博物馆现收藏了12000多件文物,多年来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东巴文化,宣传丽江立下了汗马功劳。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以东巴文化为特色,位于玉泉公园旁边,占地7亩,博物馆主体建筑形式为仿古纳西族四合院式,根据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山水环境条件,形成以群体院落作为主体建筑带的古建筑群。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建筑按纳西族民居的发展进行布局,利用玉泉水源和象山西麓的自然景观,由北向南开辟了古人类洞穴居、巢居、半穴居、帐篷居、干栏居以及木楞房、三坊一照壁、四台五天井等不同阶段的传统民居,并在其中展出反映各时期纳西族生产力水平的民俗文物资料。开辟“祭天”、祭风”、祭署”(自然神)等民俗、宗教仪式场景……[详细]
长江第一湾(长江又一湾)
  导游在丽江县石鼓镇、距离丽江县城约50公里的地方,奔腾而下的滚滚长江被海罗山崖阻挡,不得不急转一个“V”形大弯,折头向东北流去,这个“V”形大弯就是闻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介绍这里水流很急,但由于江面宽阔,看过去江水平缓如镜。江湾两岸绿柳依依,白云蓝天下群山隐隐,不远处就是整齐划一的田原、炊烟袅袅的村镇,在这样一片高原上竟有如江南水乡一般的景致,让人啧啧称奇。长江第一湾不仅是丽江的重要风景名胜区,而且是进入老君山景区和三江并流景区的咽喉重地。交通从丽江县城的客运总站可乘班车直达石鼓镇,游客搭乘往石鼓镇的县内班车可到长江第一湾。地址: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与香格里拉县南部沙松碧村之间类型:河流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交通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石鼓镇,距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