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 > 永平县旅游

永平县旅游景点介绍

41、双鹤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鹤桥位于厂街乡,民国八年(1919年)由民众发起兴建,占地面积1292平方米。桥为东西向横跨于银江河之上,为上承式铁链木板桥。该桥不仅是博南古道马帮的运输路线,还是不少佛家弟子和香客来到金光寺拜佛求经还愿的必经之桥,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详细]
  新光遗址位于永平县城东部,距今约3700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现于1993年,分布面积4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遗址自上而下可以划分12层,文化层厚1-2.2米,房屋遗迹为干栏式或半地穴式建筑,石器多磨光条形石斧、石锛、长方形石刀、柳叶形石镞等。陶器多夹沙灰陶,纹饰有点线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陶罐、陶斧、陶钵等,层位关系和文化内涵丰富。……[详细]
  永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位于博南镇曲硐村北门,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罗汉彩先生回乡组织倡建,1932年建成投入使用,为永平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一九四九年后仍作为曲硐中学、曲硐中心完小、幼儿园使用,是永平人文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详细]
  罗汉彩故居位于博南镇曲硐村北门,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是著名爱国乡绅、同盟会会员罗汉彩先生的故居。是目前曲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民居典型,是永平马帮文化的实物载体。……[详细]
  龙坡烈士陵园位于博南镇龙盘社区龙坡,占地面积13.57亩,始建于1955年,为新中国建立以来驻永平为国牺牲的各驻军部队的战士陵园,至1987年均有烈士葬入其中,目前陵园内共有烈士墓37冢。整个陵园坐东南向西北,全部属青砖条形墓,墓碑为大理石,陵园周围用红砖围墙保护。2011年6月公布为永平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坡烈士陵园投入使用后,每年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节日,永平县委、县政府和各界人士都纷纷到陵园敬献花篮缅怀,铭记弘扬烈士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全社会营造缅怀烈士、崇尚烈士、学习烈士的浓厚氛围。同时,将龙坡烈士陵园列为县级学习观摩路线之一,县级各部门、中小学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积极组织人员到陵园缅怀先烈,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爱国主义……[详细]
46、风鸣桥
  风鸣桥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桥梁,横跨于杉阳镇马沙坝东的倒流河上。凤鸣桥始建于秦昭王五十年,是博南古道上历史最为古老的桥梁之一。据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载:“北下及溪,有桥跨溪,东来者,是为杉木河驿大道。其桥有亭上覆,曰‘凤鸣桥’。”是为此桥最早的确切记载。凤鸣桥在明代为风雨桥,上面建盖有躲避风雨的桥亭。光绪十五年,此桥重修。桥凡三孔,石拱,不等跨。桥长二十米,宽四米,高三米,在建筑上与水流面相对就,美观大方,坚实牢固。随着岁月的沧桑,桥栏、桥亭均已被毁,但桥拱、桥面保存完好。经过两千多年的人踩马踏,桥面上的石板已被磨砺得十分的光滑,马蹄印痕深达十多厘米。虽历经二十多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至今依然牢固地横跨于激流奔流的倒流河上。……[详细]
47、永国寺
永国寺
  永国寺永国寺始建于明初,原称宁西禅寺。这座古寺在明清两代曾香火鼎盛一时,明代著名的大学者杨升庵在遭贬流放,戍边永昌卫时,经常往来于博南古道并有大量的时间寓居寺内,吟诗读书。因此,后人为纪念这位落魄边疆的四川新都状元,又在博南山上建盖了一座杨升庵祠。赵藩还专为其撰写了一副楹联:自号博南山人,唱酬遥寄张公子;地近宁西禅寺,英魂常依李晋王。赵藩的楹联中提到的李晋王即明末著名的抗清名将李定国,明末永历皇帝与晋王李定国兵败吴三桂而出逃缅甸时,曾在永国寺内隐居过很长一段时间。据现存寺内的修复碑记载: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定国,跟随着永历帝向滇西逃跑时,曾在此山作战。又公元一九一二年,剑川赵藩记,政阳榘书的碑文内记载:永历君臣票主晋王所题宁西禅寺木牓四字,犹悬殿楣,帷石牓毗卢宝座四字,则仅中二字存焉。腾冲李根源……[详细]
老江坡摩崖石刻
  -坡摩崖石刻横跨杉阳镇岩硐村与保山市平坡之间的澜沧江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之一,原为铁索吊桥,两端有一亭和两座关楼,今仅有桥墩和数根铁链残存,1983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西石壁上,有“西南第一桥”、“金齿咽喉”、“人力所通”等古人题词30余幅,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详细]
  木莲奇观生长在滇西宝台山中的木莲花,是我国境内目前所发现的最为珍奇的冰期花卉之一。宝台山的主峰名为“大顶”,植被厚密,山色凝重,苍翠欲滴。远远望去,只见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山峰蜿蜒衔抱,紧紧簇拥着高峻清秀的主峰,形如一朵精巧别致的莲花。那美丽圣洁的木莲花,亦多生长于此峰。每到木莲花开放的季节,只见涨潮般起伏浩荡的绿海中,间或有一团团殷红或素白,分外明媚惹眼。在漫无边际的浓绿中,突然爆出这么几点绚烂的花色,总令人感到赏心悦目。宝台山的木莲花,分为杜氏木莲和阚氏木莲两大种类,属木兰科落叶乔木。它的花色也各不相同,有粉红,也有朱红。明代曾有过黄、蓝、褐色的,现已绝迹。木莲花是第四季冰期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被植物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木莲花树大多高达30多米,枝干挺拔粗壮,形如木棉。其花序为宝塔形……[详细]
  银江晓雾所有到过永平的人,无不为银江河上那变幻无穷,别具神韵的雾景所倾倒。 每当秋冬时节,白气横江,银江河上晓雾迷朦,恍若银龙。起伏的山峦,金黄的田野,星散的农舍,繁华的街市,全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海之中。旭日初升,白气蒸腾,化作晴岚,弥漫整个坝子。此时,置身其中,百米之外不辨什物。登高而望,高楼巨树如在云表。其中有一股洁白的雾团,沿着银江河逆流而上,飘飘渺渺,像一个秀美俊俏,悲悲切切的少女,在挥舞着长长的水袖,这就是永平著名的八景中的马氏晴岚。 民间相传,很久以前,永平坝子南端有一位姓马的员外,马员外家有一位年方二八,花容月貌,聪明贤淑的少女,少女爱上了坝子北部的一位以打猎为生的穷苦小伙,嫌贫爱富的马员外为了斩断女儿与穷苦猎人的情缘,迫使女儿嫁给有钱有势的哀牢国王,便在一个风雨之夜,派人……[详细]
大碱塘及玉皇阁
  大碱塘及玉皇阁有“山坳明珠”之称的大碱塘水库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处,是老街镇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这里路绕山环,势若天成。水库周围广植树木,渐已成林;大坝南端,亭台峭立。冬春之时,蓄水满塘,波光粼粼,山色明媚,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山水相互结合形成优美的山水景色。大缄塘水库是永平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玉皇阁坐落于龙们乡石家村的灵化山颠,距县城约5公里。据考证,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永昌府志》载:“明云龙州人董某,舁天尊金像至此,像重弗举,因卜地建阁于上。”民国《永平县志稿》记载:玉皇阁后被“兵燹拆毁。清光绪九年,贡生李开阳等重修。殿宇宏敞,凡有三进。”1958年,玉皇阁在破“四旧”中被拆毁,渐渐荒废。1983年以后,龙门、老街等地的群众自发组织,筹集资金对玉皇阁进行了重建。到1990年,先……[详细]
曲硐温泉
  曲硐温泉曲硐温泉位于曲硐,距县城约5公里,地热资源丰富,水质碱性,水温52℃,有“柳林”温泉的称誉此处地热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秀美,民国时期一位知名的文化人就曾对曲硐温泉发出过这样的赞叹:曲硐氤氲化,涓涓涌洁泉。方塘常有热,勺水胜人煎。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其《游记》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温泉当平畴之中,前门后阁,西厢为官房、东厢则浴池在焉。……余先酌而入浴,其汤不热而温,不停而流,不深而浅,可卧浴也。……[详细]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台山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地处昌宁、漾濞、巍山3县市的结合部,总面积9584公顷,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植被茂密,物种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以古老、神奇、壮观而闻名滇西。境内最高海拔2913米,最低海拔1150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加之起源古老,成分复杂,森林植被具有从滇南到滇西北过渡的显著特征,保存有一批珍稀物种,是省内难得的物种基因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6.68%,共有各类植物1001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1属90种、种子植物134科443属911种,第四冰期遗留下来的兰科、樟科等古老植物以及滇藏木兰(木莲花)、大树杜鹃、云南山茶、绒叶含笑等奇花异卉随处可见,其中以花色绚丽多彩、幽香清雅、有活化石之誉的成片木莲花最为罕见。区内常有金钱豹、金丝猴、山驴……[详细]
54、金光寺
金光寺
  金光寺金光寺是滇西有名古刹,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境内西南边陲的木莲花山中,距县城五十公里。金光寺掩映在一片绿树丛阴之中,寺周围遍布参天古树,苍松木莲染成葱翠的木海,奇花异草,芬芳四溢。金光寺不仅是滇西著名佛教圣地,旅游胜地,也是州、县自然保护区。金光寺始建于明代,创寺长老法名立禅大师。金光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富丽,明清两代极盛时有大小庙宇五、六十间,完整的藏经一套共八千余部(册),僧众二百多人,朝山礼佛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寺内绝大多数塑像和佛具都是用纯铜铸造的。《永昌府志》载:寺有明代铜佛二尊,殿宇皇壮,邑中名胜,推为首指。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寺,他在《滇游日记》中写道:寺规模宏敞,正殿亦南向,八角层甍,高十余丈,地盘数亩。金光寺以其幽雅的环境,雄伟的建筑,繁芜的佛典,完善的……[详细]
曲硐清真寺
  曲硐清真寺曲硐历来人户密集,地当孔道,曾经几度设过县署。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永平县城从老街移到曲硐,县府设在东门(现名衙门园)。光绪十八年(1892年),县城又由曲硐迁移老街。民国元年(1912年)县城又由老街迁移曲硐,县府设在北门(现在曲硐完小),民国25年(1936年)因滇缅公路绕道云龙,又移老街至今。曲硐清真寺在新河未改道以前,河水从西门街心直下,把整个村子分为两半,当时人户虽多,中隔小河,因为往来不便,故有大礼拜寺,小礼拜寺之分,同时也有大坟院、小坟院之别。当时大礼拜寺位于南门大坟院之西,小礼拜寺则在西门小狮山脚。至清末新河改道后,曲硐人口增多,住房面积扩大,村子连成一片。延至民国二年(1913年),合并为一,新建成现有的礼拜寺。整个清真寺范围分内外两院,内部有礼拜大殿一幢,……[详细]
永平新光遗址
  永平新光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永平县城东部的新光街两侧,新建的东西大街(博南路)横穿遗址之上。总面积40000平方米。该遗址发现于1993年5月,客运站、交警大队建房挖基槽时,掘出大量陶片、石器等,后经州文物管理所调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查,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2月4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州文物管理所等机构领导及专家共同现场考察了遗址,为此,省州文物部门及县人民政府决定按照《文物保0》的规定,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坚持“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原则,配合基本建设进行发掘。并依法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该遗址的抢救发掘。先后发掘五次,长达三年之久,共发掘2700平方米。考古队由省州县三级联合组成。第一期:发掘工作于1993年12月16日开始,进行东大街南……[详细]
57、霁虹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霁虹桥
  滇西保山市与永平县之间的澜沧江上的霁虹桥,近年来经专家们考证,确认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铁索桥。追溯这座古桥的历史,既能窥见云南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又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云南古代的交通状况。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东北部。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向南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然后出境,国外称为湄公河。澜沧江从西藏进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穿过横断山脉的千里纵谷,两岸山大谷深,悬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险滩众多,水量随季节变化,给航运带来不便。“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几千年来,居住在两岸的各族人民,为征服这一天险,在江上开辟了无数的渡口,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了。“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三言六句的民歌,是东汉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