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 > 洱源县旅游

    洱源县旅游景点介绍

      凤羽灵鹫寺位于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包大邑,年代为清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邓川镇文庙位于洱源县邓川镇二中,年代为明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县城文庙位于洱源县县城,年代为清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帝释山古寺建筑群位于洱源县凤翔后山,年代为清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邦渐墓位于洱源县玉湖镇,年代为明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标楞寺位于洱源县茈碧标山,年代为清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邓川镇乡贤坊位于洱源县邓川镇新州村,年代为民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羽镇火葬墓群位于洱源县凤翔后山,年代为元、明,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德源桥位于洱源县洱源中所村,年代为明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梅城石塔位于洱源县三营镇梅城村,年代为唐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镇蝗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蝗塔位于洱源县凤羽镇天马山,年代为唐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巡检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巡检塔位于洱源县茈碧湖镇巡检村,年代为清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王崧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崧墓位于洱源县县城后山,年代为清朝,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包大邑本主庙位于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包大邑,年代为清朝,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洱源真武阁
      真武阁又名玄帝阁,位于茈碧湖镇九台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清雍正十一年增修(1733年),咸丰年间兵燹毁坏,光绪十三年(1887年)浪穹县九气台村重修,1992年、1997年、2005年、2014年县文管所对其进行维修。1980年被洱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羽古建筑群
      凤羽古建筑群位于洱源县凤羽镇境内。凤羽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墨之乡”之美誉。2001年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10年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建筑群是明清以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古建筑群以古庙、古寺、古塔、古牌坊、古民居和照壁等众多古代遗迹为主,十四院古民居院落是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典型代表。建筑布局巧妙、古朴典雅、错落有序、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白族建筑特色。古建筑群分别为:凤翔书院、凤羽武庙、三教宫、鹤林寺、帝释山古寺建筑群、镇水塔、留佛双塔、凤羽文庙照壁、施介故居、尹四海宅、赵培寿宅、赵寿坤宅、李双和宅、张灼全宅、杨炽胜宅、杨桂清和杨炳章宅、尹元鹏等户宅、张忠勤等户宅、李甲松等户宅、李寿军等户宅、施寿龙等户宅……[详细]
    马家祠堂
      马家祠堂,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果胜村委会大果村,重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马家祠堂属典型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建筑格局,坐西朝东,土木结构,青瓦屋顶。由大殿、南北厢房、门楼和侧门合围成四合院,四角设耳房(俗称漏阁)。整院南北宽约26米,东西长约45米。西为大殿(前有月台),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梁架;南北厢房和东面房,均为三开间单檐悬山顶楼房;大门从东面房中间进入,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属白族典型的三叠水式大门)。四角设耳房,均为二开间楼房,楼房前均设小天井。在东面房的北耳房天井处有一道侧门,时代特征明显。整院祠堂内外均有彩绘,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无论是墙体还是木构件上的彩绘,传统文化氛围浓厚,题材内涵突出,整体木雕犀利。整院祠堂内外均有彩绘,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详细]
    洱源灵鹫寺
      灵鹫寺位于凤羽镇起凤村委会包大邑村华聪山麓。始建于唐代,相继于明代永乐年间、成化年间、弘治年间三次重修,清光绪31年(1905年)又重修。整座建筑群为一进三院,坐西朝东,均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顶。其占地面积约为1407平方米,灵鹫寺沿东西轴线依次建有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母阁、玉皇阁和厢房等建筑。整座古寺建筑群庄严古朴,错落有致。寺内藏有弘治辛亥年(1491年)《灵鹫寺碑记》、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灵鹫古刹记》、康熙十一年(1672年)《寺产田界碑》、《常住田地碑》各一通。2004年被洱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牌坊位于旧州村街心,牌坊三门并立,中门宽2米,高3.5米,两侧门各宽1.1米,各高2.9米,该牌坊是清嘉靖四年(1525年),云南副御吏王启,布政司左布政史黄哀,布政司参议夏邦谟、按察副史刘用中、姜龙、大理府知府李揖、同知周奇瑞、吏目华锡、训导杨宝等人为御史杨南金立于大市坪,因先生暮年避水患迁宅於彼,而坊亦随之,后为旧州士杨卓栋等率阁村於泥沙数仞中掘出,迁建于先生所导《洗心泉》之次。牌坊正面中门上刻有阳字“高节”二字,左侧门刻有“江西省参议”五字,右侧刻有“陕卤道御史”五字。牌坊背面镶有三块碑,其中中门碑是记载有杨南金的生平。两侧门碑记载有该坊的迁建经过,碑文为阿善元记。……[详细]
    邓川文庙
      邓川文庙位于镇内洱源二中校内,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历史以来都作为传经讲学的地方。整个文庙含大成殿、池、状元桥、杏坛等古建筑群。大成殿、重檐歇山顶形式,长20.4米,宽13米,战地面积265.2平方米,属清朝建筑风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