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旅游

襄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台子包墓群位于寺坪镇台子包村李家湾自然村东北,年代为汉-南北朝。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家岭刘氏墓位于马良镇苏家寨村马家岭赵文鉴屋后,年代为清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岭遗址位于马桥镇中坪村粉清河北岸,年代为汉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虾子坪遗址位于寺坪镇岗子村虾子坪台地上,年代为汉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庹家坪遗址位于寺坪镇庹家坪村,年代为周。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屋场石佛寺遗址位于黄堡镇大屋场村境内的寨岭子北坡山腰,年代为明代。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锅厂遗址位于店垭镇锅厂村南500米,年代为东周。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烈士墓位于马桥镇马桥街岩子头,年代为一九四六年。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盛垭革命烈士墓位于马良镇盛垭村老荒坡,年代为一九三一年。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良烈士陵园位于马良镇东风头村张家淌山垭上,年代为解放战争。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大有烈士墓位于马桥镇中坪村沙树儿,年代为解放战争。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国城遗址
  罗国城遗址位于南漳县武安镇洪山寺村二组(罗家营),为新石器时代、东周至汉代遗址,东为蛮河支流柳河,北为柳河西源黑河,南与五龙观相望,西部有一条深约1米、宽1.7米的土水沟,为护城河。遗址三面临水,平面呈葫芦形,高出河面4—5米,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在遗址东约100米处,原有一座古城址,二十世纪60年代城门、墙基尚存,后逐年被夷为平地。1989年文物普查,以及2006年12月14-17日,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课题,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少华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尹宏斌、郑威,对襄樊市境内襄宜平原范围内的宜城、南漳、襄阳进行实地调查时,在罗国城遗址的地表和临河断面崩塌地的一段厚约1.5米的文化层中,发现一些新石器和……[详细]
襄阳山陕会馆
  由--商人共同兴建的山陕会馆所在地,现正位于襄阳二中校园内。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会馆声势日渐衰败,这里就被有效利用起来,创办了"樊城第一中心国民小学",也开启了山陕会馆的另一重历史使命。从此,这会馆便一直与学堂和师生结下了跨越世纪的缘分。解放初,这里被改为"襄樊第一小学",继而创办"襄樊市中学",是襄阳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办普通中学"联中二部",五十年代改为"襄樊市二中"。校园内的山陕会馆正好见证了襄阳二中近百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或许正是因为在历史长河里,山陕会馆一直被教书育人的校园生活所包围,较之城里其他会馆更为有幸地逃过了各种劫难,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护。追溯过往,这座始建于康熙39年的襄阳山陕会馆浸润着岁月风霜,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气息与史料研究价值,在1983年被襄阳……[详细]
刘公纪念馆
  刘公纪念馆依托上洲村刘氏宗祠的旧址而建,分为襄阳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元勋刘公纪念馆和刘氏宗祠三部分。其中刘氏宗祠分为两个厢房,左厢房陈设刘氏历代名人以及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名人的照片、简历,右厢房陈设与襄阳民俗有关的各种实物。地址:襄州区东津镇上洲村自驾路线:市区-内环线-南山路-上洲村……[详细]
  三线火箭炮总装厂旧址作为生产组装107火箭炮武器的主体建筑群,见证了我国火箭炮武器装备的诞生和发展,承载了兵工人“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和强军报国的梦想。建筑和早期的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的三线建设的历史特征,充分展现了“靠山、隐蔽、分散”的布局特点。建筑依山而建,红机砖清水砖墙,木质桁架,建筑整体格局、主要功能空间保留完整,周边基本保持着建厂初期的历史特征。此前,江山重工集团陆续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保护方案,对重点保护建筑物、设备、文件、物品和历史资料等采取登记、造册、挂牌等保护措施,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对旧厂区进行水电改造、道路和厂房修缮、环境美化工作。下一步,江山重工集团将继续对火箭炮总装厂旧址进行保护,在确保火箭炮总装厂旧址保持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工作,充……[详细]
216、抱膝亭
抱膝亭
  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隆中寓居期间“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吟”。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公元1888—189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在郧襄观察时赵宏恩所修建躬耕亭的位置上重修的。相传此处原有一块大石头,诸葛亮寓居隆中时,在闲暇之余会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吟唱山东老家的小调《梁父吟》,一方面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一方面抒发自己远大的抱负。整座亭阁在绿茵之中,六角形,三檐三层,檐角高跷,造型挺秀端庄。亭内有木梯可登楼赏景,别有一番情趣。……[详细]
217、小虹桥
小虹桥
  小虹桥横跨诸葛庙前小溪中段是诸葛亮寓居隆中时,出入必经之桥。该桥小巧玲珑,如虹跨溪,初建时为拱形。刘备冒大风雪第二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时,与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在此桥相遇,并“诞生”了传为佳话的风雪诗情。因在小桥处发生了这段趣事,小虹桥便一直作为诸葛故迹的一个景点,为后人所珍视。……[详细]
218、躬耕田
躬耕田
  诸葛亮在隆中居住时,和弟弟诸葛均一起开荒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躬耕生活。1984年,隆中风景区在躬耕田的中间立单檐庑殿顶式亭阁一座,亭上方有“田园淡泊”匾额,亭中是2002年前国家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到访隆中时所题写的“躬耕陇亩”碑。每逢春季,亭阁周围金黄的油菜花遍布,仿佛述说青年诸葛亮的隐居时光。……[详细]
219、腾龙阁
腾龙阁
  隆中风景区制高点修建的一座纪念塔,总高十层,从三顾堂后面拾级而上,可以达到此塔。塔内有卧龙出山图与相关三国文化典故。登高远眺,既可以观隆中山、湖北文理学院、卧龙镇全景,又能够俯瞰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及襄阳城的优美精致。……[详细]
隆中老龙洞
  隆中风景区内有隆中山冲口,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龙洞。人们怀念诸葛亮,都说他从老龙洞引出的不是一般的山泉,而是智慧水。至今,人们到隆中品茶,还非要用老龙洞的水冲泡,就是这个缘故。一年四季,一股甘甜清香的泉水从山洞中喷出,灌溉良田,滋润山茶,供人饮用。老龙洞典故有一年,天下大旱,卧龙岗上“望天收”的庄稼都蔫了,连诸葛亮的“躬耕田”里也龟裂得五划六道。庄户人家心如火燎,四处祈雨,连一块黑云彩也见不着。诸葛亮心想,天上的雨水落在地上,能从地下找出水源该有多好啊!他听樵夫们说过,老龙洞里曾飞出过鱼。于是,就拿起镢头进里边找水源。诸葛亮摸遍了山洞里每一块岩石,刨挖着每一个低凹坑,除能吸口凉气外,连一滴水珠也瞧不着。他看四面山上树叶发黄,这洞内苔藓却十分苍绿,心想,找不到水源,是自己功夫不到家。便一个劲地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