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旅游

    襄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石鼓山石刻革命标语
      石鼓山石刻革命标语位于枣阳市新市镇魏庄村杨庄。标语刻于岩石上,共5幅,即“工农兵联合起来抗敌救亡”、“认清敌人”、“以身献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落款为“王存益”及“民醒”。(第三批)……[详细]
    杨洪胜烈士墓
      杨洪胜烈士墓位于谷城县城关镇茶庵村西1000米。杨洪胜(1886-1911),湖北谷城人。1903年加入湖北新军。1911年加入文学社。武昌起义前夕,被武汉临时总司令部推任交通,负责运送军火。10月9日往工程营转运军火时被捕,1911年10月10日凌晨与彭楚藩、刘复基就义于武昌,合称武昌首义三烈士。1912年,其灵柩送回原藉安葬于此。墓封土高3米,直径5·3米,外砌围墙。1981年重新维修。(第三批)……[详细]
    湖广北界碑
      湖广北界碑位于襄阳县黄渠河镇北端。位于鄂豫交界处的黄渠河大桥南端,桥北岸为河南省。大理石质,圆首。通高1.98米,宽0.96米,厚0.155米。碑面正中镌“湖广北界”字径0.37米见方,魏体,左下侧落款“襄阳府南陵汪翼夔立”。(第三批)……[详细]
      庆元己末摩崖题刻位于襄樊市襄城区胜利街郑家山北麓。刻于庆元五年(1199)。幅面高0.9米,宽0.6米。阴刻楷书5行33字:“庆元己未寒食日率兵将官以下遍祭战殁将士于岩亭之野酒焚币成礼而去清明日复携家来此遥睇松楸用修时祀河阳赵淳题”。字径0.05米见方。对研究南宋抗金战争及风俗具有参考价值。(第三批)……[详细]
      岘山寺摩崖题刻位于襄樊市襄城区岘山北麓岘石洞外。共7处,刻于宽约20米、高4.5米的山体崖壁上。其中题字摩崖2题,题记摩崖4题,崖体下端存碑1通。(第三批)……[详细]
    326、三神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神殿
      三神殿位于谷城县城关镇中码头街。始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七年(1847)、民国二十五年(1936)维修。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门楼、前殿、中殿、后殿及厢房。其中门楼,面阔五间18.7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四柱三间二重楼仿木结构贴面门。明间屋顶升高,明、次间后壁延长,通进深9.2米,单檐歇山灰瓦顶,上部为戏台,下部为过道。稍间进深4.61米;前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一间5.48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九架抬梁式构架。前后分别有宽2.90、1.15米的檐廊。前后壁设格扇。;中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三间6.8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九架抬梁式构架。前后分别有宽1.15、2.90米的檐廊。前壁设槛窗,后壁设格扇;后殿,面阔三……[详细]
    枣阳黉学大殿
      黉学大殿位于枣阳市北城街办大南街。又称文庙,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清嘉庆年间重修。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73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棂星门、星桥、至圣殿、崇圣祠及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等。现仅存至圣殿,面阔五间26米,进深三间13米。单檐歇山琉璃瓦顶,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四壁为砖墙,檐下施斗拱,檐枋彩绘动物、花鸟及人物图案。(第三批)……[详细]
    抚州会馆
      抚州会馆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中路陈老巷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轴线对称布局,有戏楼、正殿及后殿。戏楼筑于长13.6米、宽10.1米、高1.86米的石砌台基上,单檐歇山琉璃瓦顶,面阔三间12.4米,进深二间8.4米。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檐下施如意斗拱,枋施多种木雕构件。明间上下以木板相隔,上为戏台,下为过道。正、后殿均面阔三间16.4米,进深三间14.1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第三批)……[详细]
    襄阳学宫大成殿
      襄阳学宫大成殿位于襄樊市襄城区积仓街中段北侧。襄阳学宫始建年代不详,唐代位于城外,北宋庆历五年(1045)迁至城内,明代曾5次重修,崇祯末年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康熙十二年(1673)复建,后不断扩修。现仅存大成殿,建于道光二年(1822)。面阔五间17.8米,进深三间11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前壁设格扇,有檐廊。(第三批)……[详细]
    苏公泉井
      苏公泉井位于保康县城关镇东街南5米。明弘治十一年(1498)县令苏惠和率众为引东山泉水而建。圆形井口,外径1.5米,井深2米。井台用6块青石块平镶,石块垒砌井壁。(第三批)……[详细]
    襄宪王墓
      襄宪王墓位于谷城县茨河镇承恩寺村殿沟东北。襄宪王──朱瞻善,明太祖朱元璋四世孙,英宗朱祁镇的叔父,坐镇襄阳,成化十四年(1478年)病故。墓地面积约0·1平方公里。封土底径约50米,残高15米左右。墓前有神道遗迹,残存御制龟碑1通。碑通高3.6米、宽1.1米、厚0.3米。碑文记载墓主生平。(第三批)……[详细]
    襄定王墓
      襄定王墓位于南漳县龙门镇古林坪村牌坊山北,明代。封土直径约100米,高50米,外围残存一道石扎墙基。原有神道、祭祀堂、亭台等。现仅存石碑2块。(第三批)……[详细]
    五座坟古墓群
      五座坟古墓群位于老河口市李楼办事处刘营村东,汉代墓群。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73年发掘7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口一般长4米以上,墓坑内填有木炭和白膏泥。椁室由长条方木构成,不承垫木,椁室内放木棺,棺内外黑漆。其中一座墓椁室内作楼房式结构,棺置于楼上,棺底以八匹马承托,形式特殊。出土陶器有鼎、壶、瓮、罐及甑、灶、井等;铜器有鼎、钫、壶、勺、灯、镜、卯、弩机及五铢钱、车马器等;漆器有盒、耳环、盘、奁等;木器有俎、车、俑、梳篦、马等;玉器有壁、瑗、珠等;另有铁剑、竹筒残片等。(第三批)……[详细]
    隆中书院
      隆中书院,位于湖北襄阳隆中风景区,据《襄阳府志》载,“隆中书院在城西三十里隆中山”,“元建书院以祀”。有人说隆中书院建于元至正年间,不知何据。到明代成化年间,吴缓视师荆南,重修武候故居时,写了一篇《隆中书院记》,但记中未言及教学事宜。后毁,1987年重建,有静砺堂、致远堂、古隆中陈列馆等建筑。隆中书院的主体,是诸葛亮与襄阳古隆中陈列馆,馆外悬挂着李先念手书的“诸葛亮纪念馆”牌匾。馆内用沙盘、雕塑以及声光电形式解析了诸葛亮所处的历史背景、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细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制作的动画片在编剧、置景、音乐、配音上都堪称上乘之作,许多游客在这里坐下来,花五六分钟就能完整了解《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襄阳的诸多典故。隆中书院建于元至正年间。明代成化年间,吴缓视师荆南重修武侯祠时,写了一篇《隆中书院记……[详细]
    小胡岗遗址
      小胡岗遗址位于宜城市郑集镇红星村小胡岗,战国遗址。面积约18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出灰坑。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瓦棱纹,器形有鬲、豆、盆、罐及板瓦等。(第三批)……[详细]
    墓子岗遗址
      墓子岗遗址位于新市镇赵庄村,此处因坟墓多而得名。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60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采集标本全为陶器残片,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还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和个别夹砂黄褐陶。纹饰多为绳纹,少量附加堆纹、按窝纹--纹装饰。可辨器类有鼎、鬲、尊、罐等。其器物特征较为明显,器物的组合及形制有二里头文化风格,被文物专家定为夏代文化遗址,也是襄樊地区当时发现的唯一一处夏文化遗存。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襄阳楚王城遗址
      襄阳楚王城遗址位于襄阳县黄龙镇高明村油坊湾,新石器时代、西周遗址。相传楚王曾在此建城,故名。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5米左右。暴露出红烧土。采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蓝纹、刻划纹、弦纹等,器形有鼎、豆、罐、盆、钵、瓮及纺轮、陶拍等,属石家河文化;西周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豆、罐、盆等。(第三批)……[详细]
    蔡阳古城遗址
      蔡阳古城遗址,位于琚湾镇翟家古城村西北一平缓坡地上,故址为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等朝代的蔡阳县城,亦是南北朝的南雍州、蔡州、千金郡和蔡阳郡的治所。据考,唐代后期蔡阳城已走向没落。古城城基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西缘尚存夯土城垣,长约250米,厚约16米,高1—2.5米不等;城东护城河保存尚好,河宽约10米,深约1米。城址内暴露遗物较为丰富,多系陶器及瓦当、筒瓦残片。其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较少;色以灰陶比重大,红陶少见,偶见黑皮陶;器表多素面,亦有弦纹、云纹、戳印纹和刻划纹;可辨器形有缸、盆、瓮、豆、鼎等。湖北省人民政府于1992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跑马道遗址
      跑马道遗址位于枣阳市吉河乡刘庄村北,东周、汉遗址。面积约4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左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东周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器形有豆、罐、钵、盆、瓮等;汉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灰陶,纹饰有绳纹、卷云纹,器形有盆、壶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详细]
    朝阳城遗址
      朝阳城遗址位于襄阳县石桥镇朱杨村东南1公里,汉代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西北角暴露出砖砌下水道、陶井等遗迹。采集有石斧、磨,铜箭镞、驽机、“长宜子孙”镜、“五铢”钱、“大泉五十”钱,陶片等;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瓦棱纹、方格纹,器形有壶、罐、盆、瓮及板瓦、筒瓦、瓦当等。据清《襄阳县志》载,朝阳城“今黑龙集南五里,俗讹为朝王城,……北距邓州,南至县冶各八十里,汉置朝阳县,即以其地为治府。”(第三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