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丽江市旅游

丽江市旅游景点介绍

  孝子庙位于丽江东关村内,别称东关二十四孝子庙。 庙中有一修缮积德碑,内容除积德者捐款名单外,落款为“大清国云南丽江府丽江县七河里东关脚村”。署明日期为“光绪十四年戊子”。经查,“光绪十四年戊子”为1888年;“戊子”为戊子年,即岁次“戊子”。庙中大殿正前横梁题字为“癸卯年夹钟月中浣彀旦”。“癸卯”年为光绪二十九年,按公元纪年法,其时为1903年。“夹钟”为二月。“夹钟”者,律吕纪月法也。所谓律吕纪月法是指用古代音乐方面的律调名称来纪月的方法。早在先秦时期《礼记·月令》对此就有了系统的记述。到了汉朝,律吕纪月法被广泛应用。如“三月也,律中姑洗”(史记·律书);“太簇之月,阳气始生”(吕氏春秋·音律)等。“中浣”即中旬,指阴阳合历的中旬。“彀旦”指早晨,又称平旦、早旦、旦明、日旦、旦时。“旦”字……[详细]
  周德陞墓,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镇拉毕行政村第一村民小组境内,清朝时期古墓葬,距离拉毕村委会3里,修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是华坪清代墓葬的典型代表。该墓为华坪县内面积最大的墓,主人为清代当地8品乡长,墓工艺水准极高。10联11匾,6碑8门10柱,面阔8.2米,进深6.5米,顶高4米。 2023年3月30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周德陞墓确定为“第四批丽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傅迎秀墓,清朝时期古墓葬,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永兴乡习好行政村第一村民小组境内。2023年3月30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傅迎秀墓确定为“第四批丽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弥勒箐摩崖石刻造像,清朝时期石窟寺及石刻,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凉水社区弥勒箐境内。2023年3月30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弥勒箐摩崖石刻造像确定为“第四批丽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胜岩画,新石器时代时期石窟寺及石刻,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东山乡河东村委会、鲁地拉镇格克村委会境内。2023年3月30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永胜岩画确定为“第四批丽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玉柱将军墓,中华民国时期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灵源社区灵源箐壶山脚境内。2023年3月30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高玉柱将军墓确定为“第四批丽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安红军墓,别称红麦红军墓、无名红军战士墓,是中华民国时期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红麦村委会境内,包括一座红军墓,一块纪念碑和一堵纪念墙,总建筑面积约为20.6平方米,加上墓前小广场,总占地面积约为400平方米。 2023年3月,太安红军墓被确定为“第四批丽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个红军分渡口,中华民国时期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大同、新华、格子村委会,黎明乡士可村委会及巨甸镇巨甸村委会境内。2023年3月30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五个红军分渡口确定为“第四批丽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丽江普贤寺
  普贤寺,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办事处七一街崇仁巷76号,清朝时期古建筑,是丽江古城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汉传佛教寺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寺内供奉普贤菩萨。 [1-4]据《光绪丽江府志》载:“普贤寺,在府城西门外。道光年间修建。”普贤寺的建筑格式既有纳西族四合五天井的风格,又有汉地佛教寺庙的明显特征。普贤寺建筑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院落,大殿为平房、坐西朝东、单檐九脊悬山顶抬梁式建筑,南北两面各有三间厢房,东边是两层重檐悬山顶门楼。大门左侧立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永远遵守”石碑。院内树木清幽,还有民间自行组织的纳西古乐队演奏古乐,是游玩古城的小憩佳境。 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大门从门楼中间进出,东西两边有两所平房厢房,中间有一个正院落,四角边上还有四个小天井、大殿内原塑有普贤、文殊……[详细]
  他留人古墓群位于永胜县六德乡玉水、营山、双河三个行政村的接合部,距永胜县城40公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00公顷的坟区内,苍松翠柏葱郁,华表碑石林立,数以万计的包石家丘鳞次柿比,规模宏大。凡考察者对此成片壮观的大碑古墓群赞叹不绝,在国内实属少见。这片坟山碑林墓群,系彝族支系他鲁人四大旺族葬区,南部是程、海、蓝三姓族葬地,中部是王氏家族葬地,似乎有着约定俗成的界限,而又连成一片。据碑文可知,除个别三碑并立而外,通常是双碑并立的一夫一妻合葬墓。碑文多楷书汉字,镌刻清秀,除谱谍世系外,多记载了明初屯兵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之史实。碑额及边框内容多为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吉祥辞令,如佳域予英气留片石、仁风著千秋等等。墓群年代起自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迄至民国初年,尤以清代居多。在坟林东南的缓……[详细]
  扎美戈喇嘛寺:相传始建于元代,原为一座大型藏式建筑群,屡次毁于火灾,明、清两代在原址重建,现仅存北偏殿——强巴殿,殿内一至三楼均有精美壁画,天棚4幅坛城画,内有一尊高10米的弥勒佛坐像。寺内有一棵树龄达740余年单瓣品种的杏梅,是云南省仅有的三株元代古梅之一,该寺已成滇、川的结合部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建筑风格、壁画、佛像、所藏经书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宁土司衙署:永宁土司制度始设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1956年民主改革废除土司制度为止,世袭土司27代,历时800多年。土司衙署原为多功能建筑群,后大部份被毁,仅存一内院,属清代建筑,为土木结构瓦屋面两层楼四合院,外墙内木,建筑风格独特,门窗雕刻精细,构思独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内设有--卧室、经堂。2012年公布为第七批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毛泽东塑像,别称红太阳广场毛泽东塑像、毛主席戎装挥手像,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境内,坐落于红太阳广场上,建成于1969年10月1日。此塑像是全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的毛泽东塑像之一,也是丽江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毛泽东塑像坐东朝西,象征红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体高7.1米,标志党的生日;塑像基座基高5.16米,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发表;塑像体高和基座合高12.26米,寓意毛泽东诞辰日;检阅台高1.949米,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生日,台后背景墙立有20面红旗,表示毛泽东塑像落成时正值国庆20周年。塑像基座南北两侧分别浮雕着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天安门等图像。塑像背景墙为三叠水式语录墙,中间镌刻着毛泽东诗词手写体《满江红》。2000年,被列为丽江地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详细]
清水古建筑群
  清水古建筑群位于丽江市永胜县城西南处的期纳镇清水村,由瑞光寺大殿和东岳庙组成,东岳庙居北,瑞光寺大殿居南。2003年,以东岳庙为首的明清古建筑群被评为云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清水村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评为全国首批646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2014年2月,清水村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评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东岳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坐东向西,现存建筑沿东西轴线依次为牌坊、藏经楼、大殿、关帝庙。目前在大殿南侧还新建了耳房和厢房各一座,厢房现被村民作为居住使用。牌坊为重檐青色筒板歇山顶,单排三间四柱木牌坊。平面呈矩形,明间两立柱前、后檐均设抱鼓石,前檐抱鼓石前设一对石狮子。主、次楼均为七踩三翘品字斗拱,两……[详细]
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
  华坪县民族小学四合院,别称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丁王村民族小学院内,为原丁王省立民族小学教学楼,是华坪县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四合院传统建筑,华坪现代重要文化教育设施和建筑物。 [1-2]四合院坐北向南,始建于1951年,按照中国传统四合院格局设计,整体为古典式泥砖木结构穿斗式,外部窗户有苏联建筑风格,是典型建国初期中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代表建筑。 此校原名丁王省立民族小学,始建于1951年,1953年8月竣工,是当时云南省四所省立民族小学之一,也是滇西北唯一一所省立民族小学。1985年更名为华坪民族小学,是华坪山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为华坪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和民族干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华坪平定叛乱的指挥部,重要的军事要地。 丁王民族小学四合院由附近……[详细]
  黑井庆安堤位于禄丰县黑井镇西北的龙沟河河尾与龙川江交汇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防治泥石流的水利工程之一。龙沟河南岸的庆安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后屡毁屡修,现存堤为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重修,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龙沟河北岸的北堤修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庆安堤起于龙沟河河尾喇叭口的喉部,止于龙沟河与龙川江交汇处,沿河岸逐级而筑,长326米,宽7-7.2米,高7至10米;北堤起于石龙村西南角,止于村东南角,长68米,高5米,宽3.5米。堤岸由加工精细的大条石采用“金包银”的方式砌筑,条石衔接处中间凿燕尾槽,用熔化的铁水浇铸,凝固后形成铁锭卯榫,极大的增强了堤岸的整体性和稳固性,以抵御泥石流的巨大冲力。 同期在堤坝南侧修建的黒井文庙见证了庆安……[详细]
  土主寺古建筑群位于丽江市永胜县涛源乡金江街西端北侧。其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大殿脊檩垫枋下题记的明确记载,应系清同治十四年(公元1875年)重建。原址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由南至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戏台)及大殿,大殿两侧配有东西耳房,中轴线西侧为厢房,东侧现状是围墙。山门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建筑,前檐做单檐歇山顶抱厦,后檐为歇山顶戏台。厢房为单层单檐悬山顶建筑,大殿为单层单檐悬山顶建筑。土主寺古建筑群年代久远,保持了相对完整的平面布局,梁架典型、艺术构件精美,建筑的结构形式及构件具有当地风格,尤其是山门的设计比较精巧,既是寺庙入口,又兼有表演和观赏的功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2006年04月,被公布为永胜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2月21日,金江土主寺古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详细]
  大理会馆原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乡金江村委会金江老街,始建于清代,民国十一年重修,原建筑存正殿、西厢房、南边戏台三栋古建筑,所有建筑的灰雕,木雕极具大理白族建筑风格。 因鲁地拉电站建设,整体迁建至现在的涛源镇金江坪,并按原建筑群结构补建了不完整部分。永胜大理会馆正房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青色筒板瓦顶,土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22平方米。前檐设廊,梁架下无天花之设。前檐下用斗栱,斗栱极富地方特色,两攒斗栱的小斗之间用雕花拽枋联系,斗栱之间用雕花栱垫板,翘头均做雕花。东、西厢房位于天井正中东、西两侧,为单檐硬山青色筒板瓦顶,两层土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0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前檐设廊。大门(又称戏楼)位于正房正前方,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青色筒板瓦顶,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46平方米。两山面均为……[详细]
习朗无垢庵
  无垢庵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习朗村委会习朗小学内,现存正殿、阁楼、戏台三幢建筑。 其始建年代不详,为高氏土司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原址上重建,正殿梁枋、斗拱和小木作的彩画,仍保持原样,具有鲜明的道教文化色彩。前檐为清式斗拱,雀替为镂空雕,所有木雕线条流畅,古朴雄浑,工艺精湛。 无垢庵始建年代不详,于清乾隆33年(1768年)重建,正殿座西面东,面阔三间,通面阔13.96米,进深五间,通进深11.9米,青筒板瓦屋面,梁柱式木架结构,20柱落地,梁、枋、斗拱和小木作的彩画仍保持原样,清晰可见,更难得的是在正殿右次间还保存有三幅描绘八仙过海的壁画,用笔流畅、生动,设色简补大气。墙体为土坯墙,硬山顶,四翼角,前檐为清式斗拱,雀替为镂空雕,木雕线条流畅,古朴雄浑,是永胜县境内保存比较完整……[详细]
丽江市博物馆
  丽江市博物院位于丽江古城黑龙潭公园北部,是2004年由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与原丽江地区文物管理所合并组建的公益--业单位,肩负着收藏、整理、研究和宣传历史文物、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管理丽江境内文物等多重任务。人才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博物院下设办公室、陈列宣教部、保卫部、文物保护管理部、产业开发部等部门。1993年被授予“全国十大地县级优秀博物馆”称号,1994年荣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院主要设有四大展厅,第一展厅主要展示纳西族起源,部分出土文物,东巴文化和东巴文化名家,三江并流及茶马古道沙盘和丽江民族服饰。第二展厅主要展出东巴教相关的法器,东巴圣地名村,东巴占卜方式,及纳西族传统木楞房展示。第三展厅主要展示东巴象形文字、东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