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黎平县旅游

黎平县旅游景点介绍

黎平烈士陵园
  黎平烈士陵园始建于1987年,位于城关南泉山半山腰,共占地200亩,是黎平人民为永远纪念中国红农工军长征途经黎平及解放军平息土匪-而英勇牺牲的120位革命烈士而修建。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有2米宽的石梯525级,园内景色优美,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松柏常青。建园以来,陵园充分发挥其辐射力、影响力,坚持“褒扬烈士,教育群众”,走园林化的道路,形成了集宣传、教育、游览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1987年11月黎平烈士陵园列为贵州省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省内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基地。黎平烈士陵园在省州关怀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3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投入520万元资金对陵园纪念设施全面改造,改造后黎平烈士陵园面貌焕然一新。建了89座大石碑……[详细]
黎平侗乡风景区
  黎平侗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境内,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景区中心黎平县城距省城贵阳467公里,黔东南州府凯里271公里,距枝柳铁路靖州站81公里,距广西桂林风景名胜区320公里,距舞阳河风景名胜区242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窗口和主要景区。景区总面积约为159平方公里,含“四区两点一群”,即肇兴——地坪、茅贡——坝寨、岩洞——口江、八舟河——天生桥四个景区、尚重、洪州两个独立景点和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景区内侗族建筑群古朴完整、侗族文化悠久迷人、民俗民风淳朴浓郁、岩溶天桥举世无双、红色旅游文化经典、风光绚丽多姿、气候舒适宜人,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有机融合,鼓楼、花桥和侗族民居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和侗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进行观光游览和文化……[详细]
南泉山寺
  南泉山寺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载:“南泉叠嶂丛林,明建三寺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南泉山行道,皆以鹅卵石铺就,纵横曲折,从山脚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竖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顺道直至大佛殿,殿前侧面有一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三眼,一供饮用,二备盥洗。泉水清澈,四季长流。南泉山寺,“明初经始,旋毁于兵。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黎靖参将李思忠倡捐重建。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南泉山寺是具有明清两代风格的建筑群,既有明代的端庄持重,也不失清代的玲珑秀丽。寺有三殿,依山取势建于山腰,建筑层层向上。第一层为大佛殿;第二层为灵宫殿;第三层为宝顶庵正殿。大佛殿含有夕佳阁;灵宫殿含有天香阁;另有翠微亭,已毁。南泉亭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知府袁开第创建,十七……[详细]
皮林溶洞群
  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复,峰回谷转,溶洞发育良好,星罗棋布,形成了罕见的溶洞群。 “过化”摩岩对面的半山腰间,有一溶洞,当地村民称之为“三珠洞”。洞口虽小,仅容一人通过,进去却别有洞天。置身洞内,依稀的水珠跌落声响,让人顿生凉意。钟乳石柱,高低不一,形态各异。 从“三珠河”右侧翻过山垭口约500米处,有一个气势恢宏的山洞,称为“干顶洞”。山凹里,一巨石遮掩着洞口。进得洞来,顺着阴河故道,前行约50米,可见一汪深潭。顺着主洞前行,可见一大厅,可容纳上万人。洞中奇石,有如巨伞、莲花,有如飞禽走兽,有的却酷似美女、武士。 摩岩右侧一座小山下,有一洞名叫“干轮洞”。进洞后,可见一深不可测的坑,巨风“呼呼”吹出,故该洞也叫“风洞”。洞道平坦弯曲,钟乳石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详细]
马尾滩瀑布
  马尾滩瀑布位于上地坪村,距肇兴8公里。这里森林密被,古树参天,层峦叠翠,山势奇特,怪石嶙峋,壁削千仞。 该瀑水量丰,落差高,系二级瀑布,第一级落差约120米,第二级约为60米,幅面宽5米。水顺势跌落时形似马尾,故称“马尾滩”。 河水从顶端跌落时,细小颗粒随风飘散,形成雾霭缓缓而落,有如彩练当空滑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大小彩虹随风微动,美不胜收。河水第二次跌落时,大小水珠若接若离,淅淅沥沥而下,随着岩壁凸凹扭曲,有如马尾随意摆动。 两级飞瀑之下,天长日久成为深潭。晴天丽日里,均清澈见底,各色鱼族肆意潜游,趣味盎然。逢汛期来临,山洪暴发,两级瀑布飞流直下,吼声如雷,蔚为壮观。……[详细]
堂安梯田
  站在高高的弄抱山上,展望远远近近的梯田,你会感到一阵排山倒海的气势。一层又一层梯田从肇兴层层叠叠而上,一直到白云缭绕的堂安侗寨。春天里,当所有的梯田都漾满了水,闪闪发光的山充满了动感,有如山舞银蛇,如巨龙般穿云破雾,气呑山河。无论是哪一个季节,就是在山寒水瘦的严冬里,堂安的梯田都是一道醒目的稻作文化景观,是雄踞在侗乡一部空前绝后的立体田园诗。其鬼斧神工般的造型,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规模和气魄之大,线条和色彩之美,每一位初到者都会感受到发自灵魂的震荡。在堂安的后山上,有一条长城般的石砌梯田,长约一百五十米,堪称中国梯田的杰作。据传是清朝光绪年间,六十一岁高龄的堂安鬼师潘传大,毅然放弃已从事多年的鬼师职业,十二年如一日,吃住都在山上,而且亲自挑石上山筑田,花了十二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块梯田。堂安是中国……[详细]
盎寨古庙
  盎寨古庙位于黎平县高屯镇盎寨村村东口,海拔405.4米。地处山地,古庙门前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有浓郁馨香的泥土气息。古庙后面一条小河穿寨而过,河水清澈见底,两边群山连绵起伏。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当地主产水稻、油菜。庙前200米有一条县级公路穿过,往北至锦屏县,往南至黎平县。 盎寨古庙始建于清末民初,坐西朝东,古庙为三开间两进深木质结构,面积70.62平方米。古庙除正面外的三面都有土墙围着,庙门前正中央有7级标准石阶,最里面正中央还有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香炉。古庙至今有百余年的历史,距此方圆50里的人们都来此烧香拜佛,由此而远近闻名,由于年久失修及人们常到此地烧香拜佛而受损坏。盎寨古庙对研究宗教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中潮文庙
  中潮文庙位于黎平县中潮镇中潮村小学校园内,海拔463.2米。地处山地,四周有参天古树(为较名贵的白桥,香樟等树木),东面与东华山及东华山寺遥相呼应,西面是用青石板铺墁而成的活动场地,面积134.34平方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中潮文庙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冬,坐西南朝东北,至今已有133年的历史。文庙也称孔子庙,由当时当地众方绅出资兴建,主要是作为教育场所用。文庙建在中潮村文阁脑山巅(即现在的中潮小学校园内),占地面积228.23平方米,该地势是中潮村的制高点,视野开阔,史传为中潮的风水宝地,与附近的东华山寺文笔塔遥相呼应,曾供奉有孔子塑像,塑像后毁于文革期间。现仅存正屋三间,披厦一间,墙体砖缝部分开裂,瓦口部分脱落,檐啄少部分损坏,存留部分漆色可见,石墩雕刻尚保存完好,建……[详细]
起凤山寺
  起凤山寺位于黎平县孟彦镇芒岭村,地处山谷区,海拔550.2米,起风山上古树葱茏,遮天蔽日。有合抱的古松、杉、柏和梓木,尤其以桂花树居多。每年八月,山上一片飘香。林中奇花异草,数不胜数。孟彦河从山前流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当地主产水稻、油菜、红薯。一座风雨桥横跨孟彦河,与芒岭村寨仅相距0.5公里。山上每年都会举办山歌会,人们在这里载歌载舞,参与者多达万人,孟彦至地理公路从山前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起凤山寺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有关羽殿、观音殿、厨房、厢房,均为木质结构,另立青石质石碑三尊,总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关羽殿为一典型的侗族鼓楼式建筑,上挂一匾,手书“起凤山”三个大字,殿内供奉关羽的雕塑。大殿为观音殿,供奉观音大士。天井内土垒花台,……[详细]
东华山寺
  东华山寺位于黎平县中潮镇中潮村东华山上,东经109°13′37″;北纬26°08′30″海拔501.5米,地处丘陵地带,西南是开阔平坦的中潮大田坝和洪州河。周边古树参天,翠竹葱茏,土地肥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黎平至洪州公路从坡脚穿过,在东侧和南侧分别有两条水泥路直通寺庙;东边200米处为中潮红军烈士墓,距中潮镇0.5公里。中潮村主要产业为农业,是全县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林区,主产水稻。 东华山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坐东南朝西北,寺内有正殿,正殿前为天井,天井两侧是厢房,总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是中潮及周边居民焚香拜佛之地,1958年大炼钢铁时,将寺庙拆除,其材料被用于建造高炉,仅存寺庙遗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村民捐款重新修复,现存天井1个、正殿1座、2栋厢房,……[详细]
南泉山烈士陵园
  南泉山烈士陵园黎平县革命烈士陵园1966年兴建,1990年由黎平县城东迁至县城南面的南泉山半山腰上,占地面积7366平方米。黎平县革命烈士陵园安葬有13位红军战士和3位解放军烈士,并立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石碑高20.1米,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刻有毛主席“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和“死难烈士万岁”的题词。……[详细]
六背山自然保护区
  六背山自然保护区六背山位于顺化乡、水口镇和肇兴乡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6°7′15″,东经109°15′26″,隶属顺化乡、水口镇和肇兴乡,土地权属为集体。该山曾遭山火破坏,原生林较少,次生林较多,但物种较为丰富。总面积11.03万亩,其中有林地64,890亩,疏林地2925亩,灌木林地10,290亩,农地17,300亩,荒山14,900亩,居民点9个。建群种以木兰科、樟科、杜英科、茜草科、山茶科、桦木科、壳斗科、松科、金缕梅科等植物为主,珍稀树种有乐东拟单性木兰、桂南木莲、乳源木莲、南方红豆杉、乐昌含笑、闽楠、钟萼木、香果树、金叶含笑、亮叶含笑等。主要的动物有山羊、野猪、竹鼠、锦鸡等。该山物种十分丰富,食物链较为复杂,保护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详细]
龙王滩自然保护区
  龙王滩自然保护区龙王滩位于口江乡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26°0′15″,东经108°45′20″,土地权属为集体,由于人为活动,林分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仍幸存部分原始林,物种也丰富。区内总面积6075亩,全为有林地,其中原始林2700亩,次生林3375亩。区内有猴、鸟类、蛇类、兽类、鱼类、两栖类分布,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甲鱼、穿山甲分布。建群种以樟科、蔷薇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壳斗科为主。珍稀植物有马蹄参、香果树、榉木、厚皮香等。……[详细]
老山界自然保护区
  老山界自然保护区老山界位于黎平县北部,距县城115公里,与剑河县交界,山界分水岭是黎平县与剑河县县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5°30′32″,东经108°37′35″,隶属德化乡,土地权属为集体,最高海拔1589米,为黎平县海拔最高处。由于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村寨较少,森林植被破坏较轻,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顶灌丛、草甸到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均有分布。老山界总面积为20790亩,其中有林地18105亩,农地390亩,荒山2295亩,村庄2个。老山界仅木本植物就达370多种,其中鹅掌楸天然群落最具保护和科研价值,还有三尖杉、马尾树、钟萼木、桂南木莲、凹叶厚朴等珍稀植物。保护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详细]
黎平五龙山自然保护区
  五龙山自然保护区五龙山隶属高屯镇,距县城14公里,与湖南省交界,区内物种丰富,但植被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区内总面积7425亩,均为次生林。……[详细]
三龙自然保护区
  三龙自然保护区三龙保护区隶属永从乡,与岩洞乡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6°5′15″,东经109°4′12″,土地权属为集体。境内植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由于山高、交通不便,仍有部分原始林木幸存。物种和珍稀植物均分布较多。总面积为11,505亩,有林地8340亩,疏林地3165亩。植物种群以木兰科、山茶科、壳斗科植物为主,其中珍稀树种有榉木、木莲、乐东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三尖杉、红花木莲等。动物有兽类、鸟类、蛇类及两栖类动物分布,保护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详细]
范家山自然保护区
  范家山自然保护区范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茅贡乡和九潮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12′15″,东经108°47′18″,隶属茅贡乡、九潮镇两乡镇,土地权属为集体。为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该山历史上人为破坏严重,但已恢复为较好的次生林,在河溪两岸仍保存部分原始林分。该山物种极为丰富,总面积2.5万亩,其中有林地21720亩,农地3315亩,居民点13处。珍稀动物有娃娃鱼、刺猬、松鼠、秧鸡、画眉、竹鼠等。主要植物建群种以木兰科、松科、壳斗科为主,小叶红豆群落是其主要特色。珍稀树种有乐东拟单性木兰、亮叶含笑、南方红豆杉、木莲、中叶红豆等。范家山木兰科物种较多,保护类型为木兰科树种自然保护区。……[详细]
五里江自然保护区
  五里江自然保护区五里江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土地权属为国有。是县城关地区饮用水源,其周边植被情况好坏直接影响水库水质,关系到整个城区人民的饮水问题。库区及流域以杉、松林为主,其次为灌木林。总面积5.1万亩,其中水域375亩。居民点2个。主要动物有鸟类、兽类、鱼类、蛇类分布。常见种有白鹭、画眉、竹鼠、蛇、野猫等。植物群落以杉木、马尾松为主,其次为壳斗科植物。保护区类型为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详细]
太平山自然保护区
  太平山自然保护区太平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黔、湘、桂三省交界处,距县城5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6°15′30″,东经109°18′28″其核心隶属楠竹林场,土地权属为集体。最高海拔1256米,最低为500米,植物垂直分布极为明显,呈竹林――竹阔混交林――阔叶原始林――灌木林――草丛分布,所以物种极为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4%。太平山总面积7558公顷,其中有林地6025公顷,灌木林地595公顷,灌从地344公顷,竹林594公顷,村庄2个。太平山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有鸟类、蛇类、兽类、鱼类等,其中珍稀动物有刺猬、娃娃鱼、甲鱼、丛林猫、虎纹娃、眼镜蛇、金雕、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等分布。本区植物以天然阔叶林和竹林混交为主,建群种以楠竹、木兰科、樟科、壳斗科、豆科等为主。珍稀植物有桂南木莲、乐昌含笑、……[详细]
三省坡名胜风景区
  三省坡名胜风景区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坡的西面为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六爽村,东面为湖南通道县独坡乡,南面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因地处三省而得名。主峰海拔1336.7米,为越城岭、雪峰山和苗岭山脉过渡地段的最高峰。三省坡植物丰富,阔叶树成林,牧草茂盛,风光独特。坡的西面,从六爽村(原称高山村)后至主峰顶端,一片葱绿,树种繁多,除大量的栲栎树类树木外,还蕴藏有国家二级保户树种伯乐树、马尾树,三级保护树种白辛树、红花木莲、凹叶厚朴等珍贵树种。山中中草药材丰富,人们经常采集的有勾藤、厚朴、灵芝、桂皮、百味莲、独角莲、九牛胆、断续等几十种。史载,清乾隆初年,石金元领导的南江、苗江农民起义,以三省坡为大本营,神出鬼没打击清廷官军。以后多次农民武装斗争,都利用这块可攻可守,又有退路的有利地势,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