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黎平县旅游

黎平县旅游景点介绍

少寨红军桥
  黎平少寨红军桥,其实是一座杉木结构的木桥,南系飞机场,北致景色迷人的少寨村庄。桥下碧波荡漾,岸边村姑浣纱。青山和绿水,蓝天和朝霞,共长天一色,确是一幅八舟河畔的风光美景。已第几次走过少寨红军桥,我实在记不清楚了。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走过红军桥的时候,那是十五年前的端午节。那时,我和潘年英、麻哥等十个文友,在这里用一个十分原始的方式,纪念屈原,纪念在这里壮烈牺牲的先烈。我们光着身子,赤条条地从木桥上跳进激流的八舟河中,集体潜水默哀一分钟。我们的潜水纪念行动,惊动了这里所有的行人,特别是那些行走桥上的少女少妇们,她们惊奇地退缩到河岸上,用手遮双眼,又不时地从指隙中,窥探我们原始的纪念姿态。不过,那次原生态的潜水纪念举动,至今,仍成为这里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故事。今年端午节,我们又来到红军桥上,拜祭……[详细]
东风林场
  位于黎平县城东北11.5公里,锦榕公路由东北向西南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场部驻地曲团,以象征性东风命名。东风林场平均海拔500米,属丘陵地带,母岩所属石炭岩,土壤偏酸(PH5-6.5之间)。土壤厚度一般都在2米左右。曲团至后坡一带石灰岩层露面,面积约2000亩,低层有许多溶洞,据调查,在东风林场境内有溶洞15个,洞长在1-4公里,洞中钟乳石奇形怪状,很有观赏价值。进入基尼斯世界之最的天生桥就在东风林场的所辖范围内。这里的平均气温为17-18度,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280天到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适宜林业发展。东风林场是集树种基因收集、林木良种繁育、林业科研和用材林营林为一体的林场。承担了国家林业部门下达的杉木种子园建立和经营管理技术研究、杉木地理种源试验、鹅掌楸生态习性……[详细]
63、飞龙洞
飞龙洞
  飞龙洞位于黎平县城北部,距县城约15分钟车程,黎锦公路右侧,与被称为世界之最的高屯天生桥景点连成一体,同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奇观,具有观赏价值。洞长5000余米,洞内石柱石笋造型各异,似人似神,暗河反射奇幻灯影,美若仙境。在洞内乘舟侧畔,犹如略过古梦,行于霞边。洞中有洞,步步有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形成奇观。主要景观有天地厅、石琴厅、霸王厅、海底世界、灵霄宝殿、天河厅、天书厅等。进入飞龙洞的步道有1公里长,周围可以看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周围的森林里,生长着几十种珍贵树木,有青冈栗、犁耙木、香叶树、香椿树、黄檀木、桂花树、石榴树、核桃树等。飞龙洞口布满青藤、长满绿树,夏日洞口流出冷气,形成天然空调,是一处避曙胜地。景区建筑全为侗族风格,兴建的戏楼、歌坪,掩映于青山绿树之间,是观赏侗族歌……[详细]
64、太平山
太平山
  太平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54公里处。这里山山相连,风峦奇秀,森林密布,竹海连绵。太平山原名紫云山,元末明初始建庵堂,鼎盛时达48座之多,朝拜者众,香火盛旺。至明万历年间,朝廷-,统治者暴敛,山下侗民举旗-,后被重兵镇压,避入山中,借山势陡峻,树高林密,始得安宁,古改名太平山。相传民国初年。山上僧侣一夜消失,48座庵堂荡成废墟。现庵堂不复,为存遗志,残砖碎瓦,静卧林间。……[详细]
65、八舟河
八舟河
  八舟河位于黎平机场所在地高屯境内,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河水澄清清莹,两岸奇峰峻石,林木苍郁,喀斯特地貌断壁伫立。河流将沿岸村庄、田畴、水车串成一幅优美清新的田园风光画卷。泛舟河上,仰望碧空飞鸟,俯观浅水游鱼,轻吸田园气息,淡闻泥土芬芳,都市喧嚣,人间烦燥荡然无存。八舟河风景名胜区这里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景观、河、溪、库水域景观、丘陵草场景观以及村寨田园风光。景区以高屯镇驻地为中心,西起红族水电站,北至下乌鸦,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仙人岩、桂花台、鸬鹚架、江心岛和高屯天生桥(即黎平天生桥),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仙人岩:有四座惟妙惟肖的人形怪石,每座有三节石块垒成,上节较短,仿佛人首;下节较长,仿佛人身。其中三人并座向西,一人立于右侧。桂花台:在八舟河的东岸,有一个高台……[详细]
66、石龙山
石龙山
  石龙山位于八舟河旁,距县城15公里,方圆几十公里均为原始森林。山上森林密箐,诸峰罗列,烟郎山椒俨然像伏狮。相传山中古时建有寺(庵),为八舟一带佛教圣地,历代香客络绎不绝,现只有遗址留存,古时事,有待后人探访揭密。……[详细]
  黎平县高屯天生桥宽138米,拱高至水面33米,是世界最大的天然石拱桥,被列入基尼斯世界之最。天生桥融奇、险、秀为一体,鬼斧神工、巍峨壮观。古诗云:彩虹飞渡碧水娇,钟乳悬岩鳜鱼遥;景色妙落黎平府,天下第一天生桥。……[详细]
地坪风雨桥
  地坪风雨桥是独具特色建筑工艺,位于地坪村上下寨之间,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迄今为止已有110多年。该桥桥墩以青石砌成,桥为木质结构,桥的下部由两排各为8根粗大杉木穿榫连成一体。分两层呈天平状向两边悬挑,每层挑出约二米,上部两头又分两层,每层以4根合抱大的古杉用榫连成一排,叠成桥梁架于墩岸之间。桥廊建在梁的上面,桥廊长56米,桥面宽4.5米。桥廊上建成有桥楼3座,中间大两头小。中楼高5米,5层重檐,4角攒尖顶,顶部置葫芦宝顶,宝顶下饰以如意头装饰,形似鼓楼。两头小楼高3米,3层重檐,悬于顶屋面。桥楼脊上,泥塑双龙抢宝、鸳鸯鸾凤。桥楼翼角,分别泥塑各种各样珍禽异兽。全桥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系穿榫衔接,工艺精湛,造型美观、雄伟,成为侗乡桥梁建筑的代表之作,被誉为“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详细]
两湖会馆
  黎平原隶湖广,后属贵州,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府,古时为商贾云集之地,繁华一时。为使云游客商辄思促膝心欣旧之念,各省逐修会馆,作为黎栖身之所。城内兴建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其禹王宫、河塘、戏楼仍在,宫内绩著平成、诞敷文德匾额被列入了中华名匾。……[详细]
70、翘街古城 AAAA
翘街古城
  翘街,又称东门街,尚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是黎平县长征历史文化街。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和毛泽东旧居、中央红军教导师、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李德博古凯丰住址、红军群众大会旧址等红色遗址均座落在翘街明清古建筑群中。此街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近一公里,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街面为石条和卵石铺墁,小街小巷众多,著名的有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镇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址:……[详细]
71、德凤镇
德凤镇
  历史文化名城德凤镇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中心区,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瑶等民族3万多人,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经上千年的颠沛,近十个世纪的沧桑,铸就了黎平县德凤镇厚重悠远、古色古香的历史。……[详细]
72、地扪寨
地扪寨
  地扪位于黎平县茅贡乡驻地以北4公里,距县城45公里。这个寨子地处宽谷中的小坝子上,一条带子似的小溪穿镜而过,有林区公路与锦屏至榕江的公路线相接,全寨有483户2176人,是黎平西线最大的侗寨。地扪寨名字的起源,据老人们祖辈相传,是侗族祖先落寨定居这里后,人丁发达,不久发展到了1300户,后分到茅贡700户,腊洞200户,罗大100户。地扪是千三总根,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发源地,故侗语取名地扪,汉语的意思是说这个地方象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源远流长,是个值得缅怀和怀念的地方。地扪寨内分为5个大房族,也就是5个小的居住范围,分别叫寅寨、得面、腊模、寨母和为寨。原寨中有5座鼓楼,5座花桥,现仅保存了3座鼓楼和3座花桥。模寨鼓楼为千三之根,建寨之源。地扪的民间艺术十分丰富,堪称海洋。作为一块在历史与未来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