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旅游

扬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盐务会馆位于扬州市东关街396、398、400号,年代为清。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扬州山陕会馆
  扬州山陕会馆位于扬州市东关街250号,年代为清。位于东关街250号至262号的山陕会馆,是当时山西、陕西盐商在扬州设置的会馆,也是扬州最早的盐商会馆,原馆址在旧城南门街,后迁移至东关街,会馆占地面积5亩余,布局为前厅后宅,有后楼及花园,具有山西建筑的特色,北端墙脚嵌“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山陕盐商势力雄厚,精于理财,明嘉靖年间曾组织家丁500人抵御倭寇,参与筹建扬州新城,在扬名人以西安府康海、平阳亢氏最为知名,遗有康山草堂、三义阁等古迹。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苏油田真武真6井位于江都区真武镇热水三站院内。占地面积45平方米。1975年10月,江苏油田第一口井真6井喜获工业油流,日自喷产油为39吨,至今仍在使用中。真6井的诞生为建立我国南方陆上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江苏油田,揭开了新的篇章。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墩汉墓位于邗江区杨寿镇宝女村宝女墩汉墓东北500米。汉代墓葬,封土直径30米,高度3米,夯层厚0.2-0.3米,保存较好。封土墩周边曾有土坑墓发现,并出土釉陶壶、瓿、罐等。此墓可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女墩墓主人的陪葬墓。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麻油墩汉墓位于邗江区西湖镇经圩村蒋巷组。西汉早期墓葬,俗称“麻油墩”。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状,系人工夯筑而成,底边直径35米,高度6米,占地面积961.63平方米。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鼓墩汉墓位于邗江区西湖镇金槐村金槐小区北侧,西北绕城公路南侧。西北绕城公路南侧,西汉早期墓葬,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状,系人工夯筑而成,底边直径60米,高约8米,占地面积2826平方米。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帽儿墩汉墓位于邗江区平山乡朱塘村,扬子江北路与朱塘路交汇处东北角。汉代墓葬,封土底部呈“方中”状,南北70多米、东西60多米,占地面积4534.2平方米,在其上为圆锥形封土墩,高度10.5米,系人工夯筑而成。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甘泉东汉广陵王墓
  甘泉汉墓位于扬州市西北郊18公里的甘泉山及周围,地属邗江县甘泉乡。南京博物院为配合甘泉砖瓦厂取土,于1975年和1980年发掘山北双山两墓(西山为一号墓,东山为二号墓)。两墓为高12米、直径60米的两个大土堆,发掘前砖瓦厂将上部5米封土挖去,将碎砖杂土堆置墓南侧。发掘表明,两墓系座北朝南的砖室墓,早年即遭盗掘,一号墓在墓室前部东侧有直径1米的盗洞,二号墓在墓室中部偏东处有直径4米的大盗洞,清理出一些残留的随葬品。一号墓有铜雁足灯、釉陶五支灯、双鱼盘、罐等20件,雁足灯底盘宽沿上铸有阴刻篆体铭文“山阳邸铜雁足短灯建武二十八年造比二十”共18字。二号墓规模较大,有两个棺室,为主要墓葬,出土残留随葬品90件,陶器有鼎、盒、壶、盆、炉、杵臼等。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批有工艺价值的珍贵器物,铜器有雁足灯……[详细]
  邵家沟汉代遗址位于高邮县城以北约8公里,里运河的东岸。遗址保存面积750~850平方米,北缘成断崖,东、南两面削成倾斜15°—40°不等的坡面,西边保存较好。1957年,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400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分上、下两层,共清理灰坑2座,灰沟1条,地窖1个,出土物有陶器、青瓷器、漆器、封泥、“符箓木片”、五铢钱等。陶器多灰陶,常见有罐、钵、盆、甑、壶、灯盏、网坠、纺轮和作为建筑材料的半筒瓦、板瓦和云纹瓦当。瓷器有罐、壶、盂和少量残片。此外还有少量的铁锤、犁、漆耳杯、碗,木梳、“符箓木片”等,时代大致为东汉末年。……[详细]
  甘草山遗址,位于仪征市胥浦乡西南约2.5公里,是一高出地面约11米的椭圆形台形遗址。1961年发现,1982年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等单位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根据层位关系及文化遗物的特征,遗址包括商代后期、西周、春秋、春秋末至战国初四个时期的遗存。商代后期遗存以2号灰坑为代表,出土遗物有细绳纹分档鬲、阔边浅盘陶豆、划纹罐等。西周、春秋时期遗存出土器物有间断绳纹的半实足鬲、豆、罐、盆、原始瓷豆、印纹硬陶罐以及铜斧、铜镞、石镰、石锛等。春秋末至战国初期遗存出土遗物有底部饰三乳丁足的罐形器、直腹筒状钵形器、原始瓷碗、铜镞、削、蚁鼻钱及铁臿等。甘草山遗址是长江以北蜀岗丘陵首次发掘的商周遗址,其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长江以南的宁镇地区尚不多见。……[详细]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郭村,与泰州一田之隔,素来被称为扬州的“东大门”。启扬高速和328国道穿境而过。70多年前,这里是“三桥两荡”地区,日、伪、顽三派各占一隅,情势错综复杂。为打破日伪顽的分割和包围,新四军分会副书记、一支队司令陈毅坚决执行党中央“向北发展”的指示,派遣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至江都的“三桥两荡”地区。1940年2月8日,新四军挺进纵队1团在大桥附近粉碎了日伪军近500人的“扫荡”,取得了新四军挺进江都以来对日伪军的首战胜利,军威大震。不甘心失败的侵华日军,再次集结部队扫荡吴家桥地区。5月14日清晨,日伪军1000多人再次“大扫荡”,结果再次被挺进纵队击退。为了防止日军报复,新四军挺纵移师郭村地区休整。1940年6月27日,国民党顽固派纠集13个团的兵力,对郭村四面包围,轮番进攻。在接下来七天七夜的战……[详细]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江都区大桥镇永济社区繁荣街,原系利用民国时期开明绅士刘厚宅第而设。当地人称为“刘家大院”。这座庭院建于清末民初,1938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时,陈毅指挥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在此设立司令部。鉴于该建筑对研究新四军抗战史十分重要,省文物局将之列入抗战文物抢救性保护项目。目前其修缮工程均已结束,未来将用于历史文化陈列和展览。2019年3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门瓮城遗址此次被列入扩展项目,增补至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高邮城墙及奎楼”的高邮城墙及奎楼(北门瓮城遗址),高邮北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我市北门大街南首,为宋、明、清三代建筑,是高邮建城历史的重要见证。2017年,我市在全面完成考古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兴建了北门瓮城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目前,该处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详细]
临泽任氏宅
  临泽任氏宅位于临泽镇中大街,是一处建于清代早期的民居建筑,原为任氏开粮行所用,其内部建筑风格以及梁柱上的镂空雕刻在苏北里下河地区都具有一定代表性。2019年3月,临泽任氏宅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临泽兴隆当典
  高邮临泽兴隆当典位于高邮市临泽镇,建于清代中期,是高邮乡镇发现当典遗存之一。高邮临泽兴隆当典相传建于清代中期,其房屋布局结构一直未作较大改动,有近2/3的房屋基本完整。2010年6月被公布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3月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36、东关街
  东关街全长1122米,宽约5米,位于古城扬州的东北角,因为街道由西向东直抵东关城门,或者说直抵东关古渡,故名东关街。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历史上古城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扬州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东关街上,也不乏扬州园林的身影。其中个园作为扬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园林,早已名声在外。而在东关街上,还有例如壶园、逸圃等等这些,也都可算是园林中的上品。过去的东关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这条街上“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详细]
  白鹿岛生态旅游区位于中国荷藕之乡、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等诸多美誉的扬州市宝应县。白鹿岛国际生态旅游区已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白鹿岛国际生态旅游区为扬州市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核心区域。白鹿岛国际生态旅游区2750亩有机农业区是观光游最好的去处。该项目已被列为建设顺应扬州市委“沿河大开发”重点项目,项目所在区域也成为扬州市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核心区域。白鹿岛生态旅游区简介白鹿岛国际生态旅游区规划面积约10000亩,首期开发将以3500亩的原国营航运林场地及林场沿线4500亩宝应湖(含湖心岛)为主,投资建设以有机农业为主,带动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生态产业示范于一体的“江苏白鹿岛国际生态旅游区”项目。整个园区计划总投资3.7亿元。园区内设有有机农业、生态别墅住宅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综……[详细]
宝应博物馆
  苏省宝应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对公众永久开放的历史文化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综合型博物馆。宝应博物馆于1958年秋成立,1960年10月宝应博物馆与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合署办公,博物工作由县文化馆兼管,1980年初,县图书馆从县文化馆分出,独立建制,文博工作划归县图书馆管理。1997年初宝应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馆址位于宝应县城安宜东路89号。2001年6月28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4000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余件,藏品以汉代、宋代出土文物为特色。宝应博物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基本陈列:《宝地流韵—宝应历史文化要览》宝地流韵—宝应历史文化要览分为序厅、东厅、西厅三部分陈列,序厅分“江……[详细]
  泰山殿遗址保护范围:石牌坊范围控制地带:北起泰山西路,南至牌楼口;西起解放路,东至北门外大街。……[详细]
  刘师恕墓位于曹甸镇古塔村。保护范围:封土墩长80米,宽601米范围。控制地带:封土墩四周向外50米范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