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昭平县旅游景点介绍

  新华村客家围屋(含石城、泰龙、生利围屋)位于昭平县樟木林镇新华村,年代为清。新华村客家围屋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陀古墓群位于昭平县北陀镇风清、乐群村、立教村,年代为汉。北陀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姚诗画姚江
  鬼斧神工喀斯特,诗情画意姚江行。黄姚诗画姚江景区位于广西贺州市黄姚镇,距离闻名中外的黄姚古镇景区仅6公里。景区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四季如画,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美景、如诗如画般的山水意境令人向往。尤以“饮水牛山”、“猴子吃桃山”、“骆驼山”、“七彩圣旨山”、“如来神脚山”和“孔子教书山”等众多鬼斧神工的“奇”山而知名。景区最佳游览方式:乘坐竹筏,漫游于姚江上欣赏山水美景;或乘坐观光自行车,沿着姚江绿道,欣赏山水田园风光。地址: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笔头村白石寨导航:黄姚诗画姚江景区电话:0774-6703591日最大承载量:30000人;瞬时最大承载量5000人。……[详细]
昭平桂江国家湿地公园
  昭平桂江国家湿地公园桂江全长426公里,与漓江一脉相承,漓江在阳朔下游与平乐的茶江、荔浦的荔江相汇合后到梧州河段,统称为桂江。漓江如同小家碧玉,桂江则如大家闺秀,江宽水深,江水清幽秀美,绿如翡翠,两岸峡谷耸立。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写诗称赞桂江“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唐玄宗时期被称为“岭南第一宰相”的张九龄做诗赞叹“奇峰岸前转,茂树隈中积”松林峡是桂江游的重要部分这里江水如青罗玉带,秀美天成,两岸青山黛绿,翠竹掩映,沿途自然景观异彩纷呈,与“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融为一体,蔚为壮观。……[详细]
南山茶海景区
  南山茶海4A级景区位于昭平县城南,距县城3公里,总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约4500亩。它以旖旎的自然风光称绝,以盛产古今名茶闻名。景区依托自身优质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一个集康体运动、休闲养生、主题度假、研学体验、观光摄影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目前在景区可开展户外踏青、骑行、艺术照、婚纱摄影等特色旅游活动。南山茶海景区它以旖旎的自然风光称绝,以盛产古今名茶闻名。景区高处海拔约1200米,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登到高处观景平台,可俯瞰茶园,根据时节变化伴有野花、彩叶点缀,构建成的美景宛如画卷,令人流连忘返。在昭平县内的海拔千米的南山上种有各种有机茶,在高处俯瞰好似一片茶海,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景区——南山茶海。这里经常云雾缭绕,茫茫云海犹如仙境一般,蓝……[详细]
昭平故乡文化观光茶园
  昭平故乡文化观光茶园:港剧《茶是故乡浓》的拍摄地1999年TVB拍摄的连续剧《茶是故乡浓》创下了香港当年91%的超高收视率,实景拍摄地贺州市及昭平故乡观光茶园和“故乡”系列有机茶产品也由此名扬香江。在观光之外,故乡茶园更注重打造茶文化底蕴。今年,集茶历史展示、茶文化收藏、茶学术交流等为一体的“茶文化中心”已正式开放,游客可以观看茶艺竞技邀请赛和民间斗茶大赛,可以参加游客采茶比拼,可以聆听茶文化讲堂,有兴趣的筒子还可报名茶艺培训班。来到故乡茶园,浸润茶乡文化,观光的同时又可提升茶品修养,一举两得。地址: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马圣村……[详细]
昭平亿健有机茶园
  昭平亿健有机茶园:深山中的原生态茶园昭平县被农业部列为茶叶生产重点区域,亿健茶园就座落在县域内桂江缠绕的深山腹地,方圆十里均是原始林和生态林,清澈的江水蜿蜒流过,与碧绿的茶山相映生辉,使得原生态成为这里茶园的最大特色。亿健茶园基地早在2008年就已通过欧盟、美国、日本的有机产品认证,产品远销新加坡和欧美市场。偷一二日闲暇,携三五知己,焙一壶清茗,泛舟桂江,领略原生态茶园的独特风光,闻一闻雾里青茶飘香,听一听林间鸟语如琴,繁杂世事尽抛脑后,人生如是,不亦乐乎?地址: 贺州市昭平县五将镇平水冲(生态林保护区)……[详细]
  热水窝在北陀乡与富罗乡交界的黄花山南面山脚下,有两眼天然温泉,泉水从1100米深度以下的岩裂缝中涌出,因水温高达53℃,出口处又有一大水窝,故而当地人称其为“热水窝”。1988年8月30日,经国家地矿部、卫生部、轻工部联合鉴定为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偏硅酸含量39.0—46.8厘克/升,EH值7.0—7.4;锶含量0.34—0.36毫克/升。已达到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除作饮用外,该矿泉水中氡含量37.4埃曼,亦达到医疗矿泉水标准,有极大的开发前景。……[详细]
  读书岩在樟林村的穿岩山腰上,是清朝廪生林廷干教书讲学处,故名读二岩。此岩洞分左中右三室,自山腰沿曲径攀缘上至中窒,窒前砌有石墙,室内平坦,可容30至50人横几而坐。往左经石笋和钟乳连成的石柱间通道左室,左室比中室阔约两倍,其中又可分为内间和外间,可作为两个不同年级的教室。中室向右拐弯,一眼可见“小嫏嬛”(意即神仙藏书处)3个醒目楷书大字,笔划挺拔秀丽,每字2尺见方,镌刻在走廊式的石壁上,系广东梅州叶鹤珊手书。穿过走廊,便进入一间豁然开朗的右室,石面光滑如镜,历代文人墨客题字赋诗多集中于此,游人常驻足吟咏。3洞均向南,阳光充足,夏凉冬暖。……[详细]
10、宝珠观
宝珠观
  宝珠观位于黄姚镇姚江与珠江口处,因建于宝珠山旁而得名。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清乾隆九年(1744)和光绪二十年(1864)两度重修。分上下两殿,皆雕梁画栋,石刻石柱、硫璃瓦盖;殿内壁画栩栩如生。门前有一对石狮镇守。照壁月门拱衬,三面临水,旁有古榕数株。宝珠山下有一拱桥,桥头建有佐龙祠一座,桥下有一大石,形似鲤鱼,且还有“禹门”一个,约3米多高,称为“鲤鱼跳龙门,宝珠观的左侧是著名的黄姚古戏台,前面是清波泻玉的姚江,在此并建有石跳桥,供行人往来之便。1945年秋,中共广西省工委和黄姚中学都设在宝珠观内。由于年久失修及十年浩劫的破坏,部分屋宇被拆毁。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新修葺一新,1986年7月作为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重新开放,游人更是络绎不绝。……[详细]
  文明阁座落在黄姚镇东南天马山麓,前依姚江,右旁螺峰,为黄姚八景之首,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十年(1830)、同治九年(1870)及民国15年4次重修,原有步云亭、文明首第、土地祠、豁然亭、福禄亭、惜字炉、天然图画、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楼等12个建筑物,今存8个。阁内历代名人题诗勒石颇多。1987年,自治区有关单位拨款10000元,当地群众捐资2000元,再次修茸;区政协副主席莫乃群重书“文明首第”,韦瑞霖亲书楹联。现属县重点保护文物。……[详细]
12、榕园
  榕园位于县城,1983年建。园中有一株古榕,据考已有415岁,树根长出1.5米围左右的巨枝8条,蜿蜒横斜伸展,酷似群龙聚会。树高18米,树冠宽49米,荫地近2亩,枝宏叶茂,雄伟壮观,已被列为县重点古树加以保护。在榕树枝丫上寄生有紫红色的兰花,兰花盛开时,香气扑鼻,沁人肺腑,香港《大公报》曾作奇闻报道。园中还安放有明代铁钟清代大炮供游人观赏。门前左右有石狮一座,为民国制品。门有楹联:“榕观今古事、园迓往来人”。工余节日,裕园游人不绝。……[详细]
马三家瀑布
  -瀑布位于县城北3公里五指山大冲南麓。相传瀑布左侧马山脚下,以前住有3户人家,故名。瀑布高约23米,宽3米,夏季流量为每秒2立方米,冬季流量较小。瀑布下之潭长10米,宽7米,深12米,深潭之下20米又有清水潭。左为马山,如骏马下山,右为鱼山,似鲤鱼跃水。山泉从半壁峡倾泻潭中,涛声隆隆,若临其境,有寒气侵肌时有骚人墨客前往观赏,吟咏诗词颇多。1944年秋,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夫妇慕名前来-瀑布一游,赞不绝口,现为昭平县城主要旅游风景点之一。……[详细]
林作楫墓
  林作楫墓位于黄姚镇连理沙棠底林家屋边,占地面积20平方米。有主、副碑3块,主碑高1.1米,碑总宽约2.3米,为清道光四十年(1850)立,作楫字济客,号巨川,黄姚人,生于清康熙六十年(1701),终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曾任赣州府安远县等职,遗墨颇丰。……[详细]
  黄仲拙墓黄仲拙字印州,生于明嘉靖年间,祖籍山东,迁居向武州,因镇压府江瑶壮农民起义,授古眉土巡检,屯兵仙回,死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其墓在今仙回乡大中村安子口圩场对河的双鱼背木赫岭脚,坐东向西。墓地宽5.2米,长9.3米。墓碑3块均刻有文字,为民国9年重修其墓时所立。……[详细]
  李道清墓在巩桥乡界塘村山岩寨东南100米处,龙凤山东麓山脚的土墩。李为广东阳山人,明万历三年(1575),奉平乐府台转兵部御批授千夫长职,揭榜镇压五指山黎天龙起义,五载平“蛮”,-受奖,后在五指山塘安居,死后葬于该地。其墓长7米,宽7.6米,封土高1.1米,立前后两碑。……[详细]
窑子墩墓葬群
  窑子墩墓葬群在今凤凰乡大同村木埠坪,已确定的墓葬有7座,墓葬封土长宽约30米,座西北向东南,最大封土堆直径33米,197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队曾发掘其中之一,出土有陶瓷等文物,属汉代古墓群。……[详细]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原址宝珠观,始建于明朝嘉靖3年(公元1524年),清朝乾隆9年扩建,嘉庆、道光、光绪及民国初年多次重修,供奉北帝、如来、观音,定农历三月三为庙会;过去有和尚十几人,分上下殿,砖木结构,院落式建筑,正脊有琉璃构件,硬山顶,双耳形烽火墙,琉璃瓦檐。1942年桂林“七‧九”事件后,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撤到农村,1945年夏迁到昭平县黄姚镇,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革命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爱国知名人士。1947年7月,省工委奉命撤消。1986年修复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建造钱兴塑像,同年7月举行盛大的典礼大会,同时开设纪念馆。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该革命遗址于1994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凌霄塔又名“梵塔”,俗称“文笔”。原建于马峡口东面的山旗岭,坐东向西,为清末所建。民国23年秋,城镇何武等士绅倡议把塔迁至河西杀人坪(今址在县城南),初由县人朱胜龙领衔主建,建成两层后因朱病改为龙坪人潘先盛及广东罗定人梁三记续建。塔高五层,坐南向北,为六角形砖木结构,壁厚0.40米,高14米;底层宽4米,由旋转楼梯逐层而上,塔底层拱门两侧有楷书对联一副:“两粤通津石柱擎天扃马峡;三城保障碉楼沿岸镇龙坪”,为本地文人梁材鸿所作并书。”二层北面塔壁上 书--:“砥柱中流”,由国民党陆军少将何武所题。三层塔窗上直书“南天翘秀”亦梁材鸿撰写,“超以象外”为县人黎腾达手书。因顶层有“凌霄”两字,故名凌霄塔。1985年11月,县政府拨款重修,现为县重点保护文物。……[详细]
20、带龙桥
带龙桥
  带龙桥位于黄姚镇新兴街边,真武山下。桥长22.7米,宽约3米多;桥分水拱、旱巩两部分。平时水从水拱流出,洪水期水位上涨,水即从旱拱流出。为明末副榜邓太和所建,后被洪水冲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乡贤古知先重建,并筑带龙楼一座于桥边。带龙楼于1958年拆除,桥现尚保存完好。黄姚古镇的带龙桥,作为古镇的标志,还出现在了我国于2016年发行的古镇邮票之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