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旅游

越秀区旅游景点介绍

21、隅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隅园位于越秀区寺贝通津42号、44号。年代为1930年。东山洋楼的独特之处便是以厚重红砖为基调,与西关青砖迥异。在寺贝通津42号的隅园,便是此中的代表。隅园的主人是著名的造船专家,时任国民革命海军造船总监的伍景英。该楼也是他亲自设计的。大约建于1931年。1999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山浸信会旧址时代为1909年,位于越秀区寺贝通津9号。,今名基督教东山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9号,建于光绪三十五年(1909),是美南浸信会在中国广州创建的一座重要教堂,隐身于东山小洋楼中的东山堂为两层白色花岗石砌成的哥特式教堂建筑。1999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山华侨千人墓时代这1887年,位于越秀区横枝岗路62号广州市胸科医院内。在医院僻静的角落,那里有一座超过百年的清幽古墓,墓中安葬着924具旅美华侨先人的遗骨,俗称“旧金山华侨千人墓”。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墓经历了长久的沉寂,百年之后的今天,它再次引人注目。在富强后的中国,现代中国人开始了解、发掘、缅怀、祭祀一百多年前在美国经历劫难的华侨先辈。一百多年前,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曾有这样一群苦难的无名先辈,他们被当作“猪仔”苦力卖到美国去修建太平洋铁路、去挖西部金矿等。这些先人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旧金山等地艰难谋生,最后凄惨地客死他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梦碎辛酸的历史,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祖国衰弱时人民被宰割、被奴驭的悲惨命运,“旧金山华侨千人墓”现被广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遗迹。1999年7……[详细]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71号。年代为1933年。1927年6月,当时的市政委员长(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林云陔提出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后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国1.5万名华侨捐赠20多万美元(合当时的广东毫洋30多万元),最后定址久负盛名的广府学宫———此地从宋绍圣三年(1097年)起,先后是广州府儒学(文庙)、番山书院、万木草堂所在地。工程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于1933年10月落成,系宫殿式建筑物,绿瓦朱檐,颇为壮丽。1938年,广州被日军攻陷,幸而早在抗战之初,该馆就将藏书中的珍善本及重要资料5万余册疏散到市郊龙归及广西象县保存。1946年图书馆复馆,接收伪市立图书博物馆书刊12万多册,挂图168幅,取回前存龙归的藏书,并追回被日寇掠去的一部分图书。民国……[详细]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湖路小马站15号,原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叶剑英闻陈叛变,立即与陈策率部接应孙中山登上“宝璧舰”,转登“永丰舰”,继而率部跟随孙中山挺进白鹅潭,与叛军英勇作战。6月下旬至8月初叶剑英率部继续护卫孙中山。其间,曾同云南讲武堂同学张国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广州小马店曾家祠秘密--,商议讨伐陈炯明大计。通电海内外,声讨陈炯明,坚决拥护孙中山。2002年8月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位于越秀区文明路47号。建于19世纪20年代,是广州走向近代化的标志之一。上世纪初,由于广州建筑比较密集,人们防火意识薄弱,火灾频频发生。市政府成立的-处下设--,在文明路上搭起一座竹楼,还建了一个10多米高的瞭望台,从那里可以监视全广州的火况。1924年,当局决定建立消防总局,英国留学归国的广州消防总署署长陈墨香决定仿照当时英国的消防建筑建造新的消防局楼房。该楼由美国设计师伯捷设计,为两层的西式楼房。由于经费不敷,工程拖了4年,直到1927年才完成。消防局的瞭望台高29.52米,一度是广州市最高的建筑之一,可以很清楚的鸟瞰广州全景。在高塔上的瞭望员观察到火灾,就拉铃示警,并通过竹筒向下面的人通报火灾的地点。有经验的瞭望员可以精确地说出火灾发生的内街小巷,被誉为“活雷达”。当……[详细]
  颐养园旧址位于越秀区二沙岛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被称为广东首家“旅馆医院”的颐养园旧址建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二沙岛西端,即今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内。颐养园由梁培基创建,曾经为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政治避风港”,还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的秘密联络点。医院设计仿北京颐和园,取颐养天年之意,名“珠江颐养园留医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颐养园由园林、别墅和医院三者组成,园内周围遍种各种花草树木,环境幽雅。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仲元图书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越秀山镇海路,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占地面积253平方米,1930年建成。1927年由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提议创建,由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式样仿北京的文华殿,民国十八年(1929)奠基,次年建成。坐北朝南,大楼占地面积253平方米,总面积76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富丽典雅,具有民族特色。门楼建在正面小山冈前,立柱采用水磨青砖砌建,铁门和柱顶装饰为中西合璧建筑的特色。主楼总面阔41米,总进深22米,建筑面积2241平方米,高两层,重檐庑殿顶,绿色琉璃瓦。水磨青砖砌墙,花岗岩石墙脚,以水泥仿木构斗栱和飞檐翘角,额枋、雀替用彩绘的瓷片装贴,门框饰雕花,围廊水洗石米圆柱高峻;台基仿清代宫式栏杆,雕式考究。正面门内两边有一转曲楼梯直上内层三楼,室内有……[详细]
  整理东濠下游碑记位于越秀区越秀北路越秀桥。1936年3月,东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为纪录这次治水过程,政府在越秀桥西侧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树声撰写的《整理东濠下游碑记》,碑文如下:粤城设置肇始于周赧王,时越人公师隅所筑之南武城,历时二千余载。濠渠淤塞事所常有,虽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简,只顾当前,无一劳永逸之策,以故水患叠见,而东濠则尤甚焉。民国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广州市大雨竟夕,东濠上游山洪暴发,小北区域首当其冲,塌宇伤人,遽罹浩劫,百年以来未尝有也。翌岁秋,复遭巨浸,为患无已,补牢之举,自不容缓,兴利除弊,责在有司。二十有二年冬,树声忝长工务,谋为市民安居弭患,即致力修治渠务,乃秉承市长刘公纪文意旨,筹集款项,缮治图则,凡十余月始克竣事。爰于二十有四年秋举工事,自竺横沙以迄双眼桥,……[详细]
广州豫章书院
  广州豫章书院,又名罗家祠,建于1893年,由于罗氏族人的祖先源自江西省旧郡豫章,书院由此得名。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沙面租界3000多洋务工人-,当时的总指挥部便设在豫章书院。现书院作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图书馆,仍旧保留着古建筑的传统特色。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州市潮州八邑会馆创建于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会馆位于广州市长堤大马路,即现在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址及附近的义安里、义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横、八邑下横、迎珠街、水月宫后街一带,会馆由前厅、后厅、礼亭、中堂及东廊、西廊组成,现仅存中堂和礼亭。史料记载:自清朝咸丰八年,订立天津条约五口通商,广州商业汇聚,潮州仕宦商贾居于省城者甚多,惟上至天津,下至琼南,各埠均有会馆,而惟独省城没有。当时旅居香港、广州、佛山等地的潮籍人士,为了加强潮人之间的联系和举办公益善事的需要,倡议在广州创建会馆。当时,香港、广州、佛山、汕头等地各行号总共捐银五万多两。潮州会馆由建广州陈家祠的原班人马设计,会馆建成后,成为潮州考生到省城应试科举的邸舍,并经常接待一些赴省、赴京求学或到外地经商、办事的潮籍乡亲。如原广……[详细]
拜庭许大夫家庙
  拜庭许大夫家庙位于越秀区高第街许地41号后座。从商业气息浓厚的北京路转入高地街,再沿幽深蜿蜒的小巷拐入许地,老街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院里屋角勾翘,朱瓦层层,古色古香。相传许氏家族为炎帝后裔,许家祠所以冠名“拜庭”,则源于拜庭是许家兴旺腾达的大功臣。生于清代的拜庭家境困窘,13岁即到盐店做童工。一次,聪明勤恳的拜庭与另两家盐商同时出海购盐,归途忽遇暴风,独得拜庭一人指挥正确得以返航,所在盐店因无竞争对手大赚了一笔。事后,拜庭航海有术、经营有方的口碑便流传开来,各大盐商竞相出高价聘请拜庭,但他以道义为重仍为原店服务。店主有感于拜庭忠厚,遂分股予拜庭。拜庭愈加尽心尽力,终成广州一大盐商。后拜庭长子率族人在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即今日的许地。许家出过许多风云人物,如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著名教育家、中山……[详细]
  回教坟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兰圃西侧,类型为古墓葬。回教坟场的历史年代为清代。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东门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三角市,横跨东濠涌。它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当时称东高桥,明代改永安桥。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更名为小东门桥。现保存当年护城河桥的样子,阴刻“小东门桥”字为文树生题。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处在广州城门小东门外,正式改名小东门桥至今。2003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国民政府旧址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越华路118号(现广东省民政厅大院),现存大门口的4条门柱和部分围墙。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伍廷芳墓、伍朝枢墓位于越秀区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8、光孝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孝堂
  广州基督教光孝堂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毗邻地铁,交通便利,是目前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2009年1月光孝堂被广州市政府评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她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光孝堂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哥特式风格,从正面看似巴黎圣母院。坐西朝东,总面积1,470平方米,楼高五层,高26.7米、长35米、宽23米,堂体宽敞,大堂可容纳近1000位信徒聚会;三楼正面中间有一个玫瑰花形的彩色大圆窗,其直径约5米;南、北两边建有塔形钟楼,塔顶和周围用琉璃瓦装饰。整座教堂显得庄严肃目,雄伟壮观。……[详细]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421号附近,始建于1901年,现存占地面积约2636㎡,建筑面积约8482㎡,是华南地区最早的商办电厂,也是广州历史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因位于明清时广州城南门五仙门附近,民间俗称五仙门发电厂。2008年,五仙门发电厂旧址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确定为广州华侨博物馆功能使用。……[详细]
  中法韬美医院旧址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51号。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与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旧址保护范围线相连,从中原行旧址建筑东边线外缘外延5米,南从文物本体南侧长堤大马路北边线外延5米,北从文物本体外缘外延至北侧l两层建筑南边线一线,西从文物本体外缘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七层综合门诊大楼东墙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与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旧址建设控制地带线相连,从保护范围外缘起东延至解放南路现状路西边线,北从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旧址建筑北边线外延10米,南至长堤大马路规划路南边线,西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1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