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旅游

越秀区旅游景点介绍

南越国宫署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中山四路。公元前203年,秦将赵陀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都城番禺(今广州)兴建王宫御苑。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不仅有南越宫苑,还有从秦、汉、晋、南朝、隋、唐、南汉、宋、元、明、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这些遗迹层层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东起仓边路,西至广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华路,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而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这范围已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为了保护宫署遗址,市政府已拨出专款5亿多元补偿外商的地皮价值和搬迁市儿童公园。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包括南越王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详细]
药洲遗址
  药洲遗址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又名九曜园。五代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南汉开国皇帝刘龑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九块,称为九曜石。沿湖有亭、楼、馆、榭,风景甚美。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药洲”有详尽记述。南汉时置有名石9座,名“九曜石”,后世俗称“九曜园”。五代时刘岩割据岭南,立南汉国,建都广州,兴建王府,筑离宫别院,在城西凿湖500余丈,地连南宫。湖中沙洲遍植花药,名药洲,药洲中置太湖及三江奇石。这一带湖、桥、石、花组成风景绝佳的园林胜地,写下广东古园林史精彩的一章。北宋统一岭南……[详细]
广州三元宫
  广州三元宫三元宫坐落于应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广州市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宫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创建。初名越岗院,唐称悟性寺,明代重修时改名为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三元宫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坐北朝南;殿前拜廊东西连接钟鼓楼,殿后为老君殿;两侧自南而北,东为旧祖堂、斋堂、客堂、吕祖殿,西有钵堂、新祖堂、鲍姑殿等建筑。各殿堂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元宫主殿三元殿宽20.27米,深16.85米,建在北面高一级的石台基上,与钟、鼓楼和拜廊连成一片,在广州古建筑中独一无二。三元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流行的上元诞、中元诞、下元诞的宗教民间节庆的主要活动场地。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应元路11号(中山纪念堂附近)类型:古迹道观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详细]
南粤先贤馆
  南粤先贤馆位于广州市惠福西路五仙观广场西侧,定位为“展示广州历史文化的大观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期建设工程用地面积为10268.5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43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6730平方米,主体场馆建筑面积为6430平方米。南粤先贤馆主体场馆的建设将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浓郁的岭南建筑特色,并与五仙观的历史建筑风貌达到融合统一、相互辉映。南粤先贤馆建成后,以六榕寺———怀圣寺———五仙观、南粤先贤馆———濠畔街清真寺———圣心大教堂为序,将形成一条完整的历史文化旅游路线,并以规模效应带动周边的餐饮、旅馆、购物等需求的发展。与传统的名人纪念馆不同的是,南粤先贤馆在陈列布展上打破传统名人纪念馆“庙堂之上”的仰视感与肃穆感,更……[详细]
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
  五仙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现寺观建于明洪武七年(133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属道教寺庙,寺坐向南,门上大匾上有清人书写的“五仙古观”四个大字。五仙观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五仙观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裸露的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古人一向认为这是“仙人拇迹”,重点保护下来。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五仙观在历史上屡建屡废,现址亦经历多次变迁。据有关史籍记载:北宋时广州就建有祀奉五仙人的寺院;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寺观迁至西湖玉液池畔,即今西湖路附近,称奉真观;南宋末年又迁至今广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仙观毁于一场大火;直至洪武十年(1377年),最后迁建于现址……[详细]
麓湖公园
  麓湖公园位于白云山风景区南麓,依山傍水,登高可远望市区全景。1948年建成,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1万平方米,原为白云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麓湖公园为大型山水园林公园。园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以马尾松、台湾相思桉、竹构成混交林,春、秋季节十分绚丽。主要景点和设施有近40万平方米的聚芳园和簪香展馆、荫生植物棚、植物引种场、荷花池、半山植谊亭和山上的五层阁、翠云亭,以及真冰溜冰俱乐部、儿童游乐园、星海园、白云仙馆、别墅式绿湖宾馆、鹿鸣酒家、清凉界餐室、游艇部和垂钓区等。其中,星海园于1985年12月建成,内有纪念馆、巨型石雕像、音乐亭廊及墓座,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音乐家冼星海而建。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园中路麓景路11号类型:城市公园湖泊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电话:020-8359……[详细]
167、西苑
西苑
  誉称“盆景之家”,苑内荟萃了代表岭南派盆景风格的许多精品,位于东风西路流花湖西侧。西苑有盆景千盆,分树桩盆景、石山盆景两大类,而以树桩盆景为主。从南门而入,穿过石山下的曲径和小桥,就来到一个古榕浮翠的小岛,可以看到数以千计风格各异的盆栽盆景。高山、长河、奇峰、幽谷等大自然景色,都移入了方寸咫尺的盆中。加以溪流、曲廊、亭台水榭、石山荷池,呈现一派浓郁的岭南庭园情调,与流花公园的秀色交辉相映,小而见大,气势倍添。园中还设有三个茶室和咖啡室,或临湖而辟,或在榕荫之下,游人可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盆趣及庭园景色。在越秀区东风西路流花湖西侧,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一个以栽培和陈列盆景为主的公园,有“盆景之家”美誉。1964年12月修建,大门为石山岩洞照壁,前苑为展厅,中间是盆景园,后部为接待厅。园内曲径回廊……[详细]
168、怀圣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圣寺
  怀圣寺位于光塔路,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又称光塔寺、怀圣光塔寺。现存有40多方元代至民国时期的中、阿文碑匾。怀圣寺始建于唐代,元至正3年(1343年)被焚,7年后重建。清康熙34年(1695年)再次修建,占地2966平方米。寺门西南隅为光塔,总高36.3米,正方为看月楼,重檐欲飞,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看月楼后为月台和水房及东西回廊,再后为礼拜殿。该殿坐西朝东,造型庄重厉穆,比例、色彩、装饰均具西亚风格。寺的整体采用中国轴体对称布局,层层深入,逐步展开。怀圣寺是中国与伊斯兰教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是研究中国海外交通史以及伊斯兰宗教史的重要古迹。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现可容纳1000多名教徒同时活动,是国内外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之……[详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是为纪念1925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个会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南路89号,面积约700平方米,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舍原为惠州会馆,建于清末民初。曾是援闽粤军司令部所在地。1924年国共合作后,这里成为-中央党部办公的地方。1924年1月,这里是中国-中央党部所在地。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先生被-反动派买凶暗杀于此。1925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入此处办公。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了省港大-,并为全国工人运动培训干部、发展-组织、开展统一的工人运动、支援广东革0据地的统一及北伐战争作出了贡献。1926年5月,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和第二次广东省农民代表大会在这里联合举行,决定在此建“廖仲恺先生纪念碑”和“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1927年……[详细]
170、六榕寺
六榕寺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它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六榕寺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茏,文物荟萃。六榕寺以六榕花塔为特色标志,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基本信息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该寺离光孝寺不远,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始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后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花塔二年(989年……[详细]
广州光孝寺
  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广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光孝寺坐落于光孝路,是广州市四大丛林(光孝、六榕、海幢、华林寺)之一,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最初是南越王赵佗(220一265)之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都尉虞翻因忠谏吴王被贬广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扩建住宅讲学,虞翻死后,家人把住宅改为庙宇,命名“制止寺”。东晋时期,西域名僧昙摩耶舍来广州-时,在此建了大雄宝殿。唐宋时期,该寺改为“报恩广教寺”。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从昙摩耶舍在此建寺讲学以后,先后有许多名僧也来此传教。例如南北朝梁朝时代,印度名僧智药禅师途经西藏来广州讲学,并带来一株菩提树,栽在该寺的祭坛上。……[详细]
172、越王井
越王井
  越王井(粤王井)位于应元路西端,在省科学馆内。这是广州最古老的井,相传为南越王赵佗所掘,原井呈方池状,宽丈余。到宋代,番禺县令于伯桂加盖大石板,并开凿9个井眼,方便汲水,所以又叫九眼井,今仍存“九眼古井”石碑。南越国时期,越秀山上有越王宫,这口井可能是王宫专用井。又因山上有越王台,故又称越台井。对面有清泉街和清泉街小学,也因此井而得名。传说赵佗曾投金杯于井,结果从北郊15公里外的石门流出,说此井与石门相通。当然,这只是传说。因此,唐《通典》谓南海(广州)有“天井口”,天井即越王井,门是石门。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越王井“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并说“佗饮斯水,肌肤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假如能说明井水有美容功效,又能保护“视听不衰”,还可以活到长命百岁,一定是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详细]
石室圣心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教堂属“哥特”式建筑,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石室天主堂四周,一年四季树木常青,鲜花簇拥,五彩缤纷。目前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人都到石室观光。教堂正面是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高插云霄。石塔中间西侧是一座大时钟,东侧是一座大钟楼,内有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堂内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正面大门上面和四面墙……[详细]
广州动物园广州海洋馆
  广州海洋馆是一个集游乐、观赏、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高科技展馆,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投资为五千万美元。广州海洋馆经过不断引进新的海洋动物,使展示内容更新颖,更充实的同时,大力推动了海洋知识科普活动的发展,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广州海洋馆分多个区域全方位展示海底世界,它包括:海洋剧场、浮雕广场、海底隧道、深海景观、海藻柱、珍品窗、淡水世界、岩石海岸、触摸池、海龟池、企鹅馆、鲨鱼馆、海洋科普厅、海洋剧场、海狮乐园等展示区。这些展示区特色鲜明、生动逼真。走进海洋馆,从海底隧道开始畅游,沿着一条小坡度的电动扶梯下去,你会感到温度骤然下降,灯光变得一片暗蓝,犹如置身海底,拱形的用亚克力胶制成的35厘米玻璃钢透明罩把你与海水隔……[详细]
广州大佛寺
  大佛古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新中街21号。古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殿宇垂危,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为便于向天子“祝嫠祜国”,考访龙藏寺故址,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重建殿宇,于第二年冬建成。大佛古寺殿宇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大雄宝殿座北向南,面阔七间,深进五间,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至今仍为岭南之冠。歇山顶上盖素胎板,瓦简及勾头,滴水,灰塑瓦脊的竹龙,牡丹等脊饬。虽历经三百多处风雨侵蚀,但风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另外还有头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廊庑、香积厨等大小殿堂,房舍都显得清净朴素,宏伟庄……[详细]
176、广东美术馆 AAAA
广东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是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造型艺术博物馆,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文化事业机构,于1997年11月28日落成开馆。2011年6月29日起免费对外开放,同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共设有12个展厅,展区面积8000平方米,户外雕塑展示区面积5000平方米。其总体设计和布局体现出与美术馆功能性质的统一性。【功能】广东美术馆具有包括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从功能的总体把握上讲,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学术功能形象,二是教育功能形象,三是休闲功能形象。广东美术馆努力打造并体现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功能特性:一是学术功能形象,以开放性的国际视野和严谨的美术史态度开展工作,在多元的学术氛围中确立起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主……[详细]
广州鲁迅纪念馆
  广州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位于文明路215号(原文明路6号),馆址所在地俗称钟楼,建于1957年,于1959年开馆,占地面积4375平方米。1927年1月18日,由中心广东区委推荐、中山大学聘请,鲁迅从厦门来广州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就住在中山大学“钟楼”,至3月29日迁居白云路“白云楼”。鲁迅纪念馆复原了鲁迅当年的居住环境——卧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室内陈设非常简单,床是两条板凳上搁的两块铺板,一顶麻布蚊帐竹竿撑着,床上放的白布枕头和蓝花布面的薄被,十分整洁。床前,靠近窗户处放着一张七抽屉的书桌。据说,这种书桌当时只有教授才能使用。书桌旁边放着一个藤书架,书架上面摆满了线装书。此外,室内还有四方桌、小茶几和鲁迅亲笔书写了“L.S”(鲁迅二字的英文缩……[详细]
178、广州动物园 AAAA
广州动物园
  广州动物园位于先烈中路东段,东邻十九路军陵园,南接环市南路,西边云鹤路,北衔先烈中路。有南门和北门两个出入口,两门均设有停车场,多达四十路公共汽车经过南北门,交通十分方便。兴建于1958年,总面积为43.3万平方米,饲养和展出国内外数百种动物,是目前我国三大动物园之一。广州动物园的前身是1928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建立的永汉公园,面积22,000平方米,展览动物60余种,200多头。1950年该园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改称为人民公园(现为儿童公园)。1955年5月正式命名为广州动物园。由于地处市中心区,地方狭小,不适宜动物生活,也没有发展余地,因此,市人民政府于1956年7月征用十九路陵园四周坟地遍野的麻鹰岗一带作动物园新址。1958年元旦,新园落成开放。广州动物园占地面积43公顷,饲养和展……[详细]
广州流花湖公园
  流花湖公园占地54.43公顷,其中湖水面积占60%,绿化占陆地面积88%。流花湖公园现址相传是晋代芝兰湖,后成为菜田。1958年市政府为疏导街道水患,组织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成流花湖等四个人工湖,后辟为公园,除原有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公园以棕榈植物、榕属植物、开花灌木及开阔的草坪、湖面与轻巧通透的岭南建(构)筑物相互配合,形成具有强烈南亚热带特色的自然风光。全园分三个开放性区域:游览休息区,以棕榈科植物为绿化的主调,一派南亚热带风光。有反映傣族风情的勐苑、表现岭南乡村风韵的浮丘、秀丽的芙蓉洲、明艳开阔的芳草地、棕榈林立的蒲葵堤等园中园及景点,与餐饮配套服务,构成适于观赏、游览的小憩场所。娱乐活动区,有具现代气息的蒲林广场、宝象乐园、榕荫游乐场,为……[详细]
广州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广州市传统中轴线上,面积4.46万平方米,是广州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公园。被誉为“广州市第一公园”,又称中央公园。园址从隋朝起均为衙门官邸。元代为广东道肃政廉访使署,明朝为都指挥司署,并曾为南明绍武政权王宫,清代先后为平南王府和广东巡抚署。民国初期广州还没有公园,1917年,孙中山倡议辟为公园,1918年建成,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当年孙中山曾多次在此向群众演讲,宣扬民主革命理论。1966年改为人民公园沿用至今。作为首个拆除围墙的免费公园,人民公园自然成为附近市民的悠闲运动之地。在住宅密集的广州市中心,能拥有如此的“绿肺”,实属难得。公园采取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呈方形对称形式。园内古树参天,绿篱花丛,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清初雕制的汉白玉石狮及1926年修建的音乐亭。后陆续增设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