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荔湾区旅游

    荔湾区旅游景点介绍

    广州双桥公园
      双桥公园在坦尾路1号,公园内环境好美,很干净,空气非常新鲜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坦尾路1号类型:城市公园电话: 020-81762274门票:免费……[详细]
    广州增埗公园
      增埗公园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福州路8号,其前身为民国广东银行副行长黄冠章的私家园林“对山园”,2007年该址被征用建设为增埗公园。由于增埗公园地处较偏僻,很少市民入园,故有“广州最寂寞公园”之称。园内小桥流水、红墙绿瓦、树影婆裟、绿草如茵,是城区内别具韵味的世外桃源。增埗公园公园将原“对山园”内极富岭南特色的民国初期园林建筑群完整保留下来,同时还保留了作为广州工业发展历史符号的两座工业塔楼。对山园别墅群位于增埗公园东部,是20世纪30年代军阀陈济棠时期的军需处处长兼广东银行副行长黄冠章所建的私家别墅群,其设计风格、选材用料都与同期所建的中山纪念堂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有“小中山纪念堂”之称。其主体是一座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的殿堂式建筑,采用的是当时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技术,与同时期的建筑有很大的区别。此外,……[详细]
    聚龙古村
      聚龙村又名邝家村,在光绪五年(1879年)由一批祖籍台山的邝氏华侨买地而建。聚龙村坐落在冲口街陇西与招村之间,村口正对一湾河水,整修过的河岸两边古榕蔽日,仍带有田园风光。聚龙村现占地5200多平方米,保存有古屋前后三排,共20间。广州芳村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聚龙村。据说这个有一百一十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仍居住着上百名男女老少。聚龙村的青砖大屋,墙脚用整块麻石砌成,窗楣的灰雕绘有富贵吉祥图案。大屋的门分几层,从外到内,依次是角门、趟栊门、大门。聚龙村的楼房内部设计大同小异。大厅内有三道屏风门装饰。不少屏风的木雕,因年代久远退去了色彩,但却更添古朴的风雅。大厅两侧左右对称,各侧排列四间房。二楼共有五间房,有些彩色的窗上嵌有诗词佳句。在小巷中还看到几间蚝壳屋,以青砖作柱,再以蚝壳砌墙。……[详细]
    广州大沙河湿地公园
      广州大沙河湿地公园位于荔湾区芳村,临近佛山南海区。横穿荔湾区芳村龙溪大道及广州花卉博览园,距离广佛地铁“龙溪站”约160米左右。大沙河湿地公园属于广州市荔湾区水秀花香生态区规划的五个生态区之一,在广州亚运会期间落成。大沙河全长 5.2 公里,南北走向,其中的 1.6 公里河段穿过广州花卉博览园,两岸近3000亩地都被花卉环绕,大沙河上散落分布的湿地小岛,是广州城内难得一见的生态景观。主要的景点有渔人码头、芙蓉桥、观鸟天堂、陶然亭、金色走廊、芳菲岛、秀石馆和忆香园。大沙河湿地公园正门位置入口不远,设有单车租用点及小卖部,整个公园内设有单车绿道。景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乘车线路:广州市内乘412路公交车在龙溪大道西站下车即到。……[详细]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广州文化公园内),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4800多件(套)。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2016年8月31日,十三行博物馆启动试运行,9月30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内馆藏文物超过4800件(套),以“文物+文献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历史。展厅一层的“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由“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贸易”、“中西汇流”和“走向近代”等六大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从辉煌到终结的贸易口岸近百年历史的景况,同时反映了……[详细]
    宝庆大押旧址
      宝庆大押位于荔湾区宝庆新中约41号、41号之一、43号。为5层建筑,楼高20米,5层结构,为典型的当铺结构。建于清末,是清末广州六大当铺之一,楼高20米,曾是清末广州的城市制高点之一,也是当时的地标式建筑。(广州六大当铺自西向东分别为西关大押、宝庆大押、迪吉大押、昌兴大押、宝生大押、东平大押)。建筑坐南朝北,为前铺后仓砖混结构当铺建筑。建筑临街墙头嵌有一块宽40厘米、高60厘米的“永昌堂自墙”石碑。该建筑分居住办公区信铺面,两部分以青云巷相隔。……[详细]
    西关民俗博物馆(西关民俗馆)
      西关文化,是广州文化的缩影;而西关大屋,又是西关建筑文化的精髓。西关民俗馆,正是由一间典型的西关大屋改建而成。绕进荔湾博物馆右侧,就看到大屋幽幽地立在青云巷边。屋墙用一式青砖整齐砌着,并不算庞大的建筑,但高高的屋脊墙壁,以及楼梯间、走道回廊、天台和天井的整体精巧设计,仍让人有庭院深深的感觉。跨入那由矮脚吊脚门、趟栊、硬木大门组成的正门,踏着那红方砖块,幽幽的古韵之感油然而生。民俗馆采用三开间布局,正对门口的是正厅(神厅),是供奉祖先和家人聚集的地方,里面的家具按对称摆设,桌椅皆是名贵的酸枝制成;正厅前近天井上方前有一用木版拉花秀雕而成的花罩,把大厅和天井分隔开;而正厅上方,还搭建有神楼,用于供奉祖先;正厅后面用屏门围隔成头房,是家中最老的长辈居住之处;头房后是二厅,是家人用膳之处,民俗馆在此……[详细]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钢集团”)是广州市市管企业。前身是投产于1958年的广州钢铁厂。曾经拥有550万吨/年炼钢生产能力、中国第一个棒材连轧工厂、中国地方钢铁骨干企业第一个上市公司、中国第一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厂、2030mm冷连轧和汽车面板用热镀锌工厂。2002年、2004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荣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2位、80位、209位和235位。按照广东省的统一部署,从2008年开始,企业进入了宝钢重组广钢、广钢环保搬迁建设湛江钢铁项目的特别阶段,2011年8月重新签订和实施宝钢重组广钢的系列协议,要求广钢集团退出在广州市的钢铁主业,实施转型发展。截止2013年10月,广钢集团已经全面关停了在广州市的钢铁企业,进入打造新广钢的新发展阶段。2014年广钢集团以近45……[详细]
    西关玉器古玩街
      西关玉器街是荔湾区商贸旅游区中具有西关特色、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包括“华林玉器街”、“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和“西关带河路古玩街”三大部分,是广州市十大特色商业街之一。商家以经营缅甸玉和马来玉为主,还有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工艺品、江苏宜兴的紫砂壶具、广西的珍珠项链、云南缅甸玉石制品等,此外还有寿山石、鸡血石、禾田石和精美的木雕、石雕、竹雕以及古今中外的工艺什件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工艺品。古玩街为全国四大古玩市场之一。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此地已有玉器经营,可谓渊源久远。目前,这连绵500多米的内街,开设玉器店档已逾千家,聚集了广州八成以上的玉器商,囊括全市玉器交易总量的90%以上,是蜚声海内外的玉器交易市场、著名的玉器集散地。而源胜古玩街则成为港澳地区游客淘金、寻宝的“热点”。……[详细]
    南方大厦
      南方大厦地处广州沿江路,12层高的南方大厦是珠江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东边是爱群大厦,西边有古老的广州海关、邮政局和文化公园,再往前是沙面。附近还有西濠二马路、人民南、十三行等著名广州路段,长期是广州最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大厦酒店前身是“大新公司”,创建于1918年,1938年在战火中被焚毁。解放后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重建,1954年国庆节正式开业,命名为南方大厦。半个世纪以来,南方大厦不断探索,深化改革,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初,南方大厦作为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开始实施集团化经营。1995年经市政府批准进行资产重组,走中外合作的发展道路,由南方大厦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粤海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南方大厦有限公司。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经营,在广州市各区域均设有网点,运用先进的电脑……[详细]
    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是我国政府最早设立的海关。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粤海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粤海关税务司在现关址正式建立公署。粤海关大楼(俗称大钟楼)就位于广州沿江西路。它原建于1860年,是两层简陋的楼房。1872年,楼房因被白蚁蛀蚀改建。1899年又遭火灾毁坏重建。民国元年12月9日,又遭大火,楼层严重受损,已难修补。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粤海关大楼工程在现址奠基,民国五年落成。1913年政府重建,于1916年秋建成。粤海关大楼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设计,建成一座白色古罗马风格的建筑,成为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代表作之一。这幢高31米大楼的主要材料全部由英国进口,高大的石阶,廊柱、山花武门廊,构图严谨,气势雄伟。最吸引……[详细]
    八和会馆
      西关有一条马路叫“恩宁路”。在这条马路上,曾经几立着一个全世界华人侨胞都耳熟能详、神往眷恋的传奇式建筑——八和会馆;人们对它的名字之熟悉恍若如雷贯耳,余韵绕梁,那种亲近之情并不亚于第十甫。八和会馆的昔日神话,令存留至今的恩宁路不折不扣成了一处风情遗址,成了一桩“三月不知肉味”的娓婉动听佳话,也成了一条令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绝的响当当的“粤剧之街”。而阅尽人世沧桑的西关,也因拥有这条“古道”的悲欢离合,从而成为“粤剧曲艺之乡”。“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会,从前称为“琼花会馆”,当时设于佛山。因粤剧艺人参加太平天国革命,“琼花会馆”于咸丰4年(1845年)被清政府夷为平地,粤剧艺人连遭杀害,走投无路的粤剧艺人们便无奈背井离乡,有的漂洋过海,远走南洋,有的则逃到西关的黄沙。那年月黄沙名符其实地肃杀……[详细]
    白鹅潭音乐广场
      位于芳村长堤岸边的芳村白鹅潭音乐广场,是一座白色拉幕结构建筑,由18支钢管支撑起的拉幕犹如一片白帆。白鹅潭音乐广场占地2800平方米,与著名的白鹅潭风情酒吧酒相邻,是珠江夜游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白鹅潭音乐广场后,已成为广州是举办各种文艺表演、节日庆典晚会、知识宣传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详细]
    海山仙馆
      岭南园林的芳踪倩影裹挟着悠远幽长的古韵古风,几可溯源到南越国与南汉小王朝。而历史上构筑于荔枝湾内的园林建筑,规模就更为“大观”了。如南汉王朝花园,“十里红云、八桥画舫”的昌华苑,明代兵部右侍郎黄衷的晚景园等……到了清代,又相继出现了广州绅士丘熙的唐荔园(虬珠园),蔡廷蕙的环翠园,以及清末民初的荔香园。而其中最为著名、在清代号称为全市私园之冠的,则是广州富商及文化名人潘仕成建于道光年间的“海上神山、仙人旧馆”——海山仙馆。它的名称就因了馆门上的这副对联而得名。苍丛荫隐、如霞锦簇的海山仙馆,似天然野趣-成金的人间奇境,显示着含蓄蕴藉、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古典园林特色,亦无声诉诸南粤民俗的那种温婉自得、怡然山水、静副世事的从容雅绪。“不知今夕是何时的云月,也不知今宵是何时的雨烟”……海山仙馆曾是当……[详细]
    云津阁文塔
      龙津西路泮溪酒家对面,隐居着一个小庭院,名“云津苑”,里面有一座被视为“风水宝物”的古塔——文塔。文塔高13米,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2.5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石匾,二楼窗顶上方嵌有“云津阁”石匾。塔基座为石砌,塔身为东莞大青砖所砌,塔尖顶部有陶瓷葫芦,高达2米。在文塔周围,本是河涌遍布,荔枝树丛生,花艇游弋,如今变成十里通衢的花街,文塔静立其间。文塔建于何年待考,不过附近的老居民都说建于明末清初,据说与仁威庙同样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根据民间传说,文塔是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所以,文塔的建筑外观酷似一支笔尖向上的形状!在旧时代,一个人要成就功名伟业,有两种较为理想的途径……[详细]
    沙基惨案“毋忘此日”纪念碑
      沙基位于沿江路与六二三路交接处,沙面东侧。沙基惨案是中国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之一。1925年5月,英国和日本在上海镇压-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林伟民、李启汉等人到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会以及工人群众中进行-的准备工作。1925年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首先-,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人数达25万人。工人声明拥护上海工商-合会对五卅惨案提出的17项条件,并针对英帝国主义在香港执行的歧视华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项要求。有10万多名工人在苏兆征等人的率领下回到广州,广州英、美、日洋行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的行列。6月23日,10多万工人……[详细]
    白鹅潭风情酒吧街
      作为目前广州最具吸引力、媲美香港兰桂坊娱乐“新蒲点”的芳村白鹅潭风情酒吧街,位于芳村花地街长堤路,东起芳村下市涌,西至花地河口,全长1600米,南倚陆居路、明心路、芳村大道、花地大道等区内传统中心商业区,北与沙面的白天鹅宾馆隔江相望。白鹅潭酒吧街在充分利用江景资源的理性基础上,结合“香港兰桂坊”理念,以“酒文化”为灵魂外延,是集休闲、娱乐、办公为一体的商业酒吧街。与广州其他酒吧街相比,白鹅潭酒吧街的优势在于,江边欧陆式设计的房屋、景致、配套全国绝无仅有;各种特色、不同档次的酒吧汇集;酒吧的消费价格相对比东山、天河等区域低一些,每打啤酒仅100元左右;交通便利,众多公交路线途经,临近地铁一号线芳村站。信步白鹅潭酒吧街,稍不留神,就恍若跌入《呼啸山庄》里的英国古堡、《叶塞尼亚》舞步下的街景、《罗……[详细]
    醉观公园
      醉观公园位于芳村山村河东岸,占地3.39万平方米。1984年12月由花木生产场改成。以花卉、盆景见长。园内建有假山和休息亭廊,以及有40多个品种的茶花园。它一个综合性区级公园,建园于1984年2月,全园由盆景园、茗木园、花卉园、儿童年游乐区等四个功能分区组成。园内景点有假石山、亭、廊、榭、及盆景展廊等十多处,主要树木有玉棠春、荷花玉兰、人心果、白兰等过百种并有体现花卉之乡特色的盆景和花木。醉观公园是芳村历史上的八大名园之一。清末民初,花地有大小园林30多座,尤以醉观园、留芳园等八大名园最著名。其中醉观园(园主人梁炽权)占地近1公顷,位于今芳村大道山村桥侧,紧靠花地河,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所种牡丹深为当时达官贵人所钟爱,园中摆设的花局式式齐备,规模也最大。日军侵占广州后,园林遭到破坏。建国后的……[详细]
    双桥烟雨
      双桥是指西郊泮塘附近的珠江大桥。珠江大桥因跨越珠江而得名。它横跨在泮塘、大坦沙滘之间的珠江东西两支流上,分成东桥和西桥,故称为双桥。这里是广州通往广州西边和南面的重要交通要道,过去人们过桥,靠的是一叶扁舟,大有“烟波江上使人愁”之叹。珠江大桥是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所在地。两桥距离隔1.5公里,东桥由9孔钢桁架与钢筋混凝土墩梁组成,全长336.15米,设计通航净高8.5米;西桥由10孔钢桁架与钢筋混凝土墩梁组成,全长415.54米,设计通航净高6米。桥宽23米,中间为双线铁路(曾一度改一线铁路为汽车道),两侧各有机动车道(各4.5米)和人行道(各1.3米)。该桥建于1957年,1958年10月19日正式全面动工。1960年6月15日主桥工程竣工,1960年10月1日正式通车。……[详细]
    广州詹天佑故居和纪念馆
      詹天佑的故居和纪念馆坐落在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在纪念馆的旁边,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小学,一个绿色小花园将故居和学校连接在一起,花园内建有微型的“人”字铁路和“八达岭长城”,这是对“中国铁路之父”的伟大杰作——京张铁路的纪念。詹天佑故居,是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式样,加上詹天佑出世时家境一般,因此修复中也强调了西关普通家庭的朴素和静穆。有趣的是,故居的陈设是参照一张在故居封藏了一个多世纪的旧玻璃底片来布置的,摆放有八仙台、几凳、睡椅等老家具,并用屏风把厅堂和睡房隔开。此外,一侧墙上还悬挂着一副对联,上写“幽芳淡冶仙为侣,傲骨嶙峋世所稀”,这是詹天佑的故友给他的语句,也是詹天佑一生的写照。詹天佑故居纪念馆收藏了大量遗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