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海珠区旅游

海珠区旅游景点介绍

小洲村岭南水乡
  沿着充满乡村气息的公路一直往前,漫长、孤独、迷惘……然而,这一切很快就会全都消失,因此充满水乡风味的小洲村会替你洗去一身的疲惫,换上舒畅的心情。小洲村,位于广州的南端,海珠区的新滘镇,距离石榴岗约15公里,与广州著名的度假胜地——瀛洲生态公园仅一墙之隔。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小洲古称“瀛洲”,在村口处的牌坊上便刻有“瀛洲”二字。牌坊并不雄伟,不过过了牌坊便会见到纵横交错的水道,在靠近市场的一条水道上,竟然夸张地立着十数座各色各样的“桥”,石板桥、石柱桥、石栏桥等等,堪称桥梁博物馆。据说小洲村由海水冲击形成,故村内水道纵横,并随潮起潮落而枯盈。这里,比起江南的周庄、湘西的凤凰,少了些一夜成名后的喧闹和浮躁,虽谈不上什么气势,但多了四平……[详细]
洲头咀公园
  洲头咀公园位于滨江西路,与白天鹅宾馆、芳村长堤隔江相望,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洲头咀记载着广州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光荣壮举。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廷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八四七年四月三日,英军派军舰驶入珠江,向清廷施加压力,提出租借河南洲头咀等无理要求,竟得到两广总督耆英的同意,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英国侵略者派出测量队到洲头咀丈量土地,妄图恃强硬占。洲头咀人民得知后,在双洲书院-。二十日,河南四十八乡共三千多人,前往英商馆-,广州十多万市民纷纷起来支援。英国侵略者慑于广州人民的强烈反对,不得不停止对洲头咀的租借土地活动,洲头咀抗英斗争取得了彻底胜利。在广州市城市面貌“三年一中变”中,这里建设成开放式街心公园。园内绿树成荫,有直径约三十米的圆形文化广场。高达四米的大型铁锚耸立在广……[详细]
滨江霓裳
  滨江霓裳指的是位于海珠岛北岸、珠江南滨的滨江路沿线风光,滨江路是规划中环岛路的一段,整洁流畅的滨江路于蜿蜒的珠江水一起延伸,路两旁的百年老榕树婆娑成荫,倒映在江面上,形成独特的南国风光。滨江东临江高尚住宅楼群以现代化设计点缀了美丽的珠江。  彩虹飞渡般的跨江大桥点缀了美丽的珠江,海印大桥是海珠区十二座跨江大桥之一,连接着东山区,北达东湖,南抵东晓路。雄伟的斜拉式钢索大桥与桥南岸具有亚热带风光特色的海印公园相呼应,形成珠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滨江路沿线风光带是“三年一中变”、“穿衣戴帽”工程的亮点,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滨江霓裳”。……[详细]
曹崇恩雕塑园
  曹崇恩雕塑园是全国第一个由雕塑家自筹经费、自创作品、自行设计的雕塑园。曹崇恩雕塑园占地5000平方米,投入约1000万元。这里的特色就是既是百果园,又是雕塑园。园内摆放了众多曹教授创作的石刻人物肖像作品,例如-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等近代民主革命家、洪秀全等近代史重要爱国者、鲁迅等近代文化精英、-等港澳地区爱国名流和萨马兰奇等国际知名人士,重现了精英人物的风采。此外,还有一批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性艺术作品,如反映香港澳门回归的《珠还》、反映中日友好渴望和平题材的《母子爱》、反映台湾大地震的《依》以及日本广岛被炸50周年纪念碑创作等等。曹崇恩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擅长石刻人物和主题性创作,从事雕塑教学和艺术创作四十多年,以亲力亲为的石雕称著国内外。曹教授是一位全能而高产的雕塑家,……[详细]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珠江南岸琶洲岛,总用地面积70万平方米,它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会展中心,仅次于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是21世纪广州城市新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观光景点之一。早在1993年,鉴于广交会现址展馆已不能满0易会业务逐年扩大的实际需要,且近年来广州会展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各类展示会、招商会、博览会长年不断,一年四季上演着“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国家外经贸部提出要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迁址重建,办成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世界级博览会。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应运而生。会展中心位于珠水环绕的琶洲岛。琶洲上接科学城和五山大学群,下接广州大学城及莲花山旅游休闲中心,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为给一年一度的广交会营造良好宽松的人文环境,华南快速干线和东环高速公路从……[详细]
学府风韵
  学府风韵(中大北门广场)位于滨江东路,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该处是原岭南大学的正门,一九五二年,中山大学从石牌迁入时,也曾以此门作为学校的正门。在广州市城市面貌“三年一中变”中被重新规划,并修建广场。  作为广东省首个开放式校园广场的中山大学北门广场,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整个北门广场主要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训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组成,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双层牌楼,再现了往昔辉煌的中大景观。它由混凝土构成,外贴石片和花岗岩的牌坊立于其中,面向珠江,与校园内孙中山先生的立像保持同一方向,恢复了其中轴线端点的位置。比起四十年代的旧牌坊,新的牌坊更大,细节也不完全一样,但更加突显广场的中国文化气息。据了解,这是全省校园广场的典范,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详细]
广州木偶艺术中心
  广州木偶艺术中心于2003年9月22日正式开业,即承办了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的开幕式和首场比赛以及后续比赛观摩公演7场次。该中心使用面积3581平方米,有大剧场945.7平方米452个座位、小剧场(木偶教学、旅游演出)156.4平方米100个座位、木偶展览厅81.3平方米、木偶制作部和木偶培训室1258.8平方米、木偶音像制作室96平方米、艺术交流研究和办公场地629.1平方米。集木偶表演、木偶制作、木偶销售、木偶教学、木偶音像制作、木偶艺术研究和交流等功能于一身。广州木偶艺术中心面积大,功能更齐全,大大地拓展了木偶艺术的发展空间,最近被广东省文化厅定为广东省文化旅游景点。广东省木偶剧团的艺术家们决心通过实行木偶艺术与教育结合,木偶艺术与旅游结合,将广州木偶艺术中心建设成为少年儿童流……[详细]
88、赤岗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岗塔
  赤岗塔是建于明代的风水塔,坐落在海珠区赤岗一红砂岩山岗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直指王命璇倡建。工程未半时,因费用告绌而停顿,至天启年间(1621一1627)由尚书李待问续建而成。此塔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为八角形,内膛八角直井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约50余米。首层直径12.5、壁厚3.8米,辟3门,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内存“神前拜台”花岗石板一块/北门塔壁曾被拆去大片青砖,民国时期用红砖修复,并于修复处嵌0.36x0.27米花岗石碑一块,上刻番禺县政府禁盗塔砖告示。西门有梯级上2层(暗层)塔心室。梯级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至顶层,现木楼板已圮,不可登。塔每级设神龛。塔基座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5.5、高l米,红砂岩垒砌,基面原为灰色斑岩铺砌,东边在后来修复时以花岗石补铺。3面开门……[详细]
广州陈李济中药博物馆
  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1688号,是目前广州唯一一家由老字号开办的、也是岭南地区首家中药行业博物馆。在这里,有大量栩栩如生的蜡像,模拟再现制药加工过程。作为中医药400年的活化石,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以场景复原为主,向参观者展现中药传统工艺。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在陈李济制药厂里,进入博物馆老式木门,一位坐堂老医生和梳辫子姑娘就在门口欢迎你了,开药方的桌子上放置一架老式风扇。前方的“老掌柜”,右手拿着处方,左手拨着算盘,神态和姿势逼真。登上二楼,站在炒姜锅旁翻炒生姜和鼓起腮帮吹火的“伙计”,都是博物馆花高价,采用高科技高分子聚酯做成的。忍不住好奇地触摸如同真人的“伙计”,无论外表、身材、神态、手感都逼近真人。博物馆内,煮蜡、溶蜡、串原子、蘸蜡、入丸、封口、剪蒂、盖印八项工序展现了陈……[详细]
90、隐湖
隐湖
  位于中山大学教学楼西面的湖叫隐湖,名字确实好,单一个隐字,就足够人家去遐想了。虽然我没有去过,但仅凭着它那泓青绿的湖水,那道闪烁着阳光的波痕,那片宛如江南气息的漂荷,那棵撑起一片别样天地的大树,那总无人可至的别致小岛,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令人着迷了。有机会去珠海的话,别忘了去中山大学的隐湖玩玩。……[详细]
海幢公园
  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路,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前身为南汉时期的千秋寺,明末清初建设成为广州五大佛教丛林之一的海幢寺,1932年改为公园。园内有文物古迹柑古树名木较多,如大雄宝殿、大钼钟、幽冥大铁钟、千手观音像、400多年的斜叶榕、360年的鹰爪兰、300年的菩提榕和清十三行总行首领伍秉鉴的伍氏家族花园遗物——太湖石“猛虎回头”。还有四大天王殿、十六罗汉及一些公园娱乐设施。……[详细]
南华西街
  先有南华西街,再有海珠区。这条广州海珠区最早城区与发祥地的街道,在百年沧海桑田后,她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栋老屋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几代街坊的记忆。如今,她是广州3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将纳入广州名城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南华西街是广州市海珠区一条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行政街道。南华西街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海珠区西北面,是一条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行政街道。,有居民21390多户,人口58390多人,设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华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格局,积极构建社区文化载体,构筑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使社区环境面貌日新月异,街道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先……[详细]
93、格兰堂
格兰堂
  格兰堂,即大钟楼,现为中山大学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本科招生办、校友会、教学评估中心等行政部门办公所在地。1915年动工,1916年6月落成。因其外形仿照大钟楼而建,故多称大钟楼;而中大原大钟楼,位于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捐资者为纪念新泽西州一位富商之子、自1896年起任岭南学堂前身的格致书院纽约董事局书记兼司库的格兰先生,将该楼命名为“格兰堂”。从马丁堂往东拾级而上,就来到东北区333号格兰堂。格兰堂也叫“大钟楼”,因楼顶设有报时大钟而得名。堂入口处三个大型拱券端重典雅,二楼四周的圆形玻璃花窗又添几分通透与雅致。严格来说,这栋古色古香的标志性建筑南面大门两侧所嵌之石并非匾额,两方石刻分别以中英文记录格兰堂的兴建历史。虽无匾额,但格兰堂丝毫无愧为康乐园内标志性建筑之一。该堂由美国纽约肯尼迪夫人……[详细]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位于滨江西路230号,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2年5月1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在广州市内的广东机器总礼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与会代表173人,来自全国12个大城市的110个工会。大会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并讨论通过了“-援助案”、“八小时工作机制”等十项决议案。大会的召开开创了全国工人联合起来的新纪元,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为全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机器总会购得了珠江南岸的珠江永德货仓,一部分货仓被改为礼堂,保留至今;另一部分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拆除改建为此座大楼。……[详细]
95、漱珠岗
漱珠岗
  漱珠岗闻名名胜古迹。位于珠江南岸新港路五凤村(宋时称万松岗)。清道光年间道士李名彻(道号青来)见此岗“山环水曲,松石清奇”,遂取名漱珠岗.岗上有李氏募建的纯阳观,成于道光六年(1826),以观中供奉纯阳真君得名。观傍山构筑,布局谨严,简单古雅。观后有朝斗台,用花岗石砌筑而成,乃李名彻晚年为观测天象而筑,是广州地区仅存的古代观象台。近代漱珠岗曾是文土诗酒结社之所。留有“梅社”两字石刻.纯阳观的左前方原有阮元主建的杨孚祠,今已不存。……[详细]
晓港公园
  晓港公园是一座以竹林为主的专业性公园,位于前进路南段。原为河涌、沼泽和小丘。因园内有古迹小港桥,谐音晓港,故名。公园占地16.7万平方米,水域4.73万平方米。园内竹堤纵横,竹品种多达120余种。河涌穿园而过,有人工湖和美丽雅致的亭、台、廊、榭。另外,还保存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和海蚀岩遗址。晓港公园位于前进路南段。原为河涌、沼泽和小丘。因园内有古迹小港桥。水域4.73万平方米。园内竹堤纵横,竹品种多达120余种。河涌穿园而过,有人工湖和优美雅致的亭、台、廊、榭。另外,还保存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和海蚀岩遗址。为华南地区之最,故又有“竹子公园”之称。公园中部为岛景区,由堤岸曲线自然分成4个水域,每个水域分别筑有水榭亭台,形成了“葵韵流波”、“层台影绿”、“洄澜浸玉”、“椰风挂影”四大景点。在……[详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大元帅府旧址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1917-1925年间孙中山曾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劵拱的西式建筑,南楼设“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北楼有“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史料陈列和专题陈列。198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请尽早维修座落本市河南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旧址案。1983年,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案:请从速修……[详细]
瀛洲生态公园
  瀛洲生态公园位于海珠区辖内(南洲路以东),被人们喻为广州市的“南肺”。公园总面积142公顷,公园依傍珠江南航道,连接华南快速干线。公园范围内河涌纵横交错,蟛蜞洞穴星罗棋布。盛产各种岭南名果,其中以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等最盛名。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公园第一期建设巧妙结合当地条件,运用有特色的造园手法,体现乡土风情,取得溪涌野趣、花果留香的田园风光效果,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得以保存。在第一期工程建设中,市、区、镇、村共投资1000多万元,现已建成四大项基础设施,包括:1、服务设施:门楼广场、休息廊、批示导游版、休息椅;2、交通设施:主园道、小园道、小桥、石堤;3、治理设施:办公治理用房、围栏、水电设施;4、卫生设施:厕所、果皮箱、河涌清淤等。基本满足向社会开放的需要。第二期工程将建设沙滩浴场、……[详细]
广州古海岸遗址
  广州古海岸遗址位于海珠区石榴岗路与华南快速干线交汇处西北侧,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海蚀崖、海蚀洞和海蚀平台三部分组成。它们由海浪侵蚀而成,是六七千年前广州古海岸存在的证据。如今海岸已南移了100多公里。该遗址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深入陆地的古海岸之一。在海珠区石榴岗路,还曾发现有古沙堤,沙堤埋有海生贝类动物牡蛎的壳(蚝壳),这是古海岸存在的又一物证。这些海蚀崖、洞、平台、古沙堤以及大量的蚝壳,从不同方面印证了广州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具有颇高的科学、教育、旅游价值。1937年5月,中山大学地理学教授吴尚时首次在七星岗发现了这一片完整的海蚀台地、悬崖和岩洞,认定是距今年约五、六千年的第四纪所形成的地貌,证明了这里原是古海岸。现代地质学家又进一步研究认为,海珠岛在远古年代原是珠江出海口“漏斗湾”……[详细]
广州纯阳观
  纯阳观是广州市最大的道教宫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纯阳观位于海珠区漱珠岗,始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据地质学家考证,漱珠岗是二亿年前火山喷发出的熔岩堆积而成。汉代杨孚、宋代崔菊坡、清代岭南画派鼻祖居廉等名人都在这里设帐讲学。纯阳观为清代岭南高道李明彻祖师在道光四年所建。广州道教中人素有“北至三元宫,南去纯阳观”之说。纯阳观虽位居商业闹市之中,山门内却别有洞天,清寂宁静,纯阳观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供奉的道教其他神仙人物,或是其儒雅韵味积淀的人文氛围,无不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然而这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秉持,正是由于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道教也被誉为中国的活文化,道教的生命力也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五凤村漱珠岗内乘车线路:乘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