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黄埔区旅游

    黄埔区旅游景点介绍

    广州洪圣庙
      长洲下庄洪圣古庙,位于珠江下游进出广州南北两河道交汇处的黄埔长洲岛下庄村,处黄木深水湾西部南岸,故老传闻,该岛四面环水,村民谒拜南海神,往返竟日,交通欠便,更由于古代中外航船,下碇与此,船员登陆祈祷南海神庇佑,海不扬波,贸易兴旺,并在洪福市,安莱市等处购备出海食物等。神庙始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座落于今白兔岗炮台东侧,背西朝东,其左面临珠江铁桩水道,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建庙时,门前一片汪洋,后冲积成滩涂,大潮水可涨至庙前山麓,后筑围耕作,现开发为商业市场,楼房住宅区。庙的北面有石崖,尚留有古海蚀崖遗迹,庙大门联为:门环珠海一鱼(东海鱼珠)跃浪谒龙颜庙枕兔峰双兽(大小二虎)守津朝圣座庙内楹联:南海有神皆广利百川无水不朝宗该庙于道光庚子年(1840年)重修,占地约120平方,深两进,前座较……[详细]
    鱼珠炮台
      鱼珠炮台位于广州黄埔鱼珠(现在黄埔区港务监督站内)。山顶上有3所近代炮台。当时山岗形似一条鱼,在鱼口前有1块岩石,圆如珠,故称鱼珠炮台。因开路,其中1个炮位已填平,现仅存一大一小。炮台大门面向西北方向,水泥盖顶,在壁拱镶嵌“鱼珠台”石额;右边刻“光绪十年仲夏吉旦”,左边刻“两广总督张广东巡抚倪记名总兵锐勇巴图鲁张安邦督造绘图监造同知衔陈棨熙”等字样。大门两边有西式圆柱。门高约4米、宽5.6米,里面巷道洞口宽约3.29米、高约2.25米。现状完整。炮池、巷道和兵房的形制与长洲、狮山的炮台相似,但规模较大。《番禺县续志》只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的鱼珠炮台有3所炮台,经实地勘查,台前临江处还有3座,现已被拆毁。199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洲炮台
      长洲炮台位于广州市黄埔珠江主航道南岸的长洲岛上。该岛面积约6平方公里,山峦起伏,形势险要,是由狮子洋进入广州的第二道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长洲炮台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由四缝炮台、旧西岗炮台、白兔岗炮台、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新西岗炮台和蝴蝶岗炮台共7座炮台组成,分别建在长洲岛东南方向的7个山岗上,全长近2公里,成扇面形,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各炮台之间距离不等,所配置的炮数量和炮位大小,亦因地势而不同。各炮阵地均有辅助设施,如兵勇宿舍、弹药库等,其建筑均为拱顶、厚壁、砖石结构,水泥荡面。炮台常驻兵千余人。所置洋炮为德国克虏伯厂所造。长洲炮台——旧西岗炮台:黄埔区长洲街道长洲社区旧西岗上(4801厂职工宿舍后山)长洲炮台——白兔岗炮台:黄埔区长洲街道长洲社区金洲路70号(480……[详细]
      巴斯教徒墓地位于广州市黄埔长洲岛俗称白头班的小山岗上(现称巴斯山)。是世界最古老宗教之一——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墓地。巴斯山海拔38.9米,墓地面向珠海,有成人墓10余座(现存8座,大都被破坏),儿童墓2座,自西而东排列,各墓距2—3米不等,墓穴大小也有差别。按墓碑记载最早的葬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最迟的葬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墓的地面部分均用整块花岗石砌成阿拉伯式的石棺,石棺形制大体相同,碑文都刻在棺顶盖石面上,也有一块墓碑是竖立在石棺前的。碑文的内容多为死都姓名、籍贯、年龄、宗教信仰及死亡日期,但也有一方碑文特别,用英文及古遮拉特文(GUJARAT)写明死者职业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译文如下:马力支、宝文支、烈迪门耶、巴斯,从事国际贸易,公元1850年2月5日,即伊斯提择德……[详细]
    蟹山炮台
      蟹山炮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港前路蟹山公园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夏,是中法战争结束之际两广总督张树声等奉旨为加强长洲要塞的防御力量而督造完成的。炮台尚存有巷门、巷道、藏兵洞、炮池等。巷门顶部已毁,仅存石门额以下部分,石门额阴刻“蟹山台”三字,上款阴刻“光绪十一年孟夏吉旦”一行小字,下款阴刻“钦命两广总督部堂张 钦命广东巡抚部院倪 记名总兵署广州协锐勇巴图鲁邓安邦督造 绘图监造同知衔陈棨熙”。巷道长15米,高2.32米,巷道上端留有3个透气孔。2个藏兵洞形制略同,长约6.1米,宽3.08米。炮池呈椭圆形,较宽的东西向有16.3米。炮池深度自炮口位置处向底座增加,由0.8米至1.28米,重心设置合理,转动自如。炮池上有钢筋水泥建筑物,未知筑于何时。1922年夏,陈炯明据此炮轰停……[详细]
    狮山炮台
      狮山炮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的中山大道南侧的狮山。清光绪十年(1884)仲夏建造。坐北朝南,现尚存巷道、巷门、炮池。牌坊式巷门保存完整,为红砖砌筑,顶部呈山字形,高5米、宽3.5米,门洞高2.2米、宽1.88米。石门额长2.13米、宽0.58米,中间阴刻“狮山台”3个大字,上款刻“光绪十年仲夏吉旦”,下款刻“两广总督张 广东巡抚部院倪 记名总勇图鲁邓安邦督造 绘图监造同知衔陈棨熙”。巷道长41米,净空高2.4米,红砖砌筑。炮池呈不规则半月形,用灰沙石三合土建筑,南北窄、东西宽,东西宽约13米、深2.2米。炮池射击口处略低,只有1.8米、宽1.27米。壁上有16个藏弹洞和10 栓炮铁环。狮山台与鱼珠台、蟹山台,形成品字态势,是长洲要塞的组成部分。该炮台保存尚好。……[详细]
    西华彭氏宗祠
      位于鱼珠街茅岗社区西华村西华大街3巷3号。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1999年重修。坐东北朝西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5.58米,总进深49.1米,建筑占地总面积764.8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卷草尾、脊两端塑有狮子,碌灰筒瓦,素瓦当。花草、瓜果木雕封檐板。青砖红砂岩石脚。左、右为青云巷,前为旷地、西华大街,后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5.58米,深三间12.3米,建筑面积191.63平方米。前廊四步梁,梁上施人物木雕驼峰、斗栱,如“武松打虎”等。四根石前檐柱的连系木枋雕人物,极为精致。大门木门夹,石门枕,木门匾阳刻“彭氏宗祠”,上款署“雍正九年(1731)岁次辛亥孟春吉旦”,下款署“特恩加授府政堂前督理淡水石桥长盐原番禺县知县加一级姚炳坤书”。两侧木门联刻“道同孔老;寿冠……[详细]
    文冲陈氏宗祠
      文冲陈氏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文冲社区江北中约大街2号之一。始建年代待考,应不晚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1991年维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5米,总进深30.2米,建筑占地总面积407.7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陶瓦当。墀头灰塑如意图案。青砖石脚。前为旷地、街巷、水塘,其余三面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3.5米,深两间8米共十一架,建筑面积108平方米。前廊三步梁,博古梁架雕有寿桃、腾龙图案。两根石前檐柱以木檐枋与山墙连接,上施木雕驼峰、斗栱。大门石门枕,石门夹,木门板绘门神,石门额刻“陈氏宗祠”,仿陈白沙茅笔笔法,上款位置刻一篆印“嘉庆戊辰”(1808),下款位置有上下两方篆印,上“暮春”,下“□建”。墙楣绘画题诗。明间内设中门,现只剩门框。地面……[详细]
    松石徐公祠
      松石徐公祠位于穗东街夏园社区。据族人介绍,始建于清康熙年间,2003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88米,总进深45.16米,分布总面积约626.82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改彩瓷鳌鱼博古脊,绿琉璃瓦。青砖石脚。墀头灰雕。前为旷地、街路、鱼塘,其余三面为民居。旷地有桅杆夹石四块,分别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科朝考二品衔选用道出洋考察各国徐景明立,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朝考选用同知徐绍森立,光绪三十年(1904)十二月初六日甲辰科朝考选用游府徐焯文立和光绪三十二年(1904)丙午科朝考最优等引见钦点举人徐景文立。头门面阔三间13.88米,深两间9.13米共十三架,建筑面积126.72平方米。前廊三步梁,4根花岗岩八棱石檐柱。两次间石檐柱用木连系枋连接,次间筑有包台……[详细]
    进昌秦公祠
      进昌秦公祠位于南岗街南岗社区亨元上街24号。据村民介绍,建于清代。坐西朝东,面阔三间10.51米,深三进33.22米,分布总面积349.14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琉璃瓦剪边。青砖石脚。红阶砖地面。前为街路、鱼塘,左、右后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0.51米,深两间6.52米共九架,建筑面积68.52平方米。前廊三步梁,两根石前檐柱,虾公梁上施雕花石狮子、异形石斗栱,梁下施雀替。大门嵌花岗岩石门夹,石门枕,石门额刻“进昌秦公祠”,无上款,下款为“谭延闿书”。明间前有三级花岗岩石阶。中堂面阔三间10.51米,深三间8.75米共十三架,建筑面积91.96平方米。前后各双步梁,四根木金柱、覆盆石柱础。明间后设屏门,上端悬挂木匾“式谷堂”,无上款,下款署“谭延闿书”。堂前设三……[详细]
    下沙吴氏大宗祠
      下沙吴氏大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下沙大街3号之二。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2003年按原貌修复。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38米,总进深41.34米,分布总面积511.79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峰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陶瓦当。雕花封檐板。青砖石角。墀头砖雕。墙楣壁画。前为街路、旷地、鱼塘,左侧隔路为下沙小学,右、后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2.38米,深两间8.14米,建筑面积100.77平方米。前廊三步梁,4根石前檐柱,柱上有挑头。虾公梁上有石狮和异形斗栱,梁下有雀替。两次间筑包台。大门花岗岩石门夹,石门枕,石门额刻“吴氏大宗祠”,上款“咸丰六年(1856)季冬吉旦”,下款“关磐石书”。后五架,梁上设雕花驼峰,两根花岗岩石檐柱。祠前旷地立有一块桅杆夹石。中堂面阔三间……[详细]
    下沙张氏大宗祠
      下沙张氏大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下沙大街23号。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民国期间和2003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3.05米,总进深38.69米,分布总面积504.90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峰火山墙,灰塑龙船脊。雕花封檐板。墀头有人物砖雕。墙楣有山水图案壁画。地面改铺水磨砖。前为街巷、鱼塘,左、右、后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3.05米,深两间6.7米共九架,建筑面积87.44平方米。前廊三步梁,梁上施雕饰驼峰。4根花岗石前檐柱,虾公梁上施蹲狮、异形斗栱,梁下两端有雀替。两次间筑塾台。大门花岗岩石门夹,石门枕,石门额刻“张氏大宗祠”,上款“灵山族末赐封书”。内施瓜柱梁架,两根花岗岩石后檐柱。中堂面阔三间13.05米,深三间9.4米共十三架,建筑面积122.67平方米。四……[详细]
    振子彭公祠
      振子彭公祠位于鱼珠街茅岗社区西华大街。据村民介绍,建于明代,2000年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三进,总面阔15米,总进深35米,建筑占地总面积525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素瓦当。雕花封檐板。青砖石脚。前为旷地、篮球场、水塘,其余三面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5米,深两间6.6米,建筑面积99平方米。前廊三步梁,两红砂岩石檐柱,檐柱与山墙间设木连系枋,上施木雕驼峰、斗栱。大门石门夹,石门枕,木门匾刻“振子彭公祠”,上款“庚辰年仲秋吉日”,下款“二〇〇〇年重修”。后廊四步梁,两石檐柱。中堂面阔三间15米,深三间9.2米共十一架,建筑面积138平方米。4根木金柱,花岗石柱础。两红砂岩石前檐柱。明间上悬“积厚堂”木匾,无款识。中堂前带天井,两廊4架卷棚顶。天井改铺耐磨砖,阔5.……[详细]
    南园徐公祠
      南园徐公祠位于穗东街夏园社区兴贤坊街14号。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443),1926年及1998年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两进,总面阔13.64米,总进深26.23米,建筑占地总面积为357.78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红阶砖地面。前为地坪,地坪的左、右、前新筑有一米多高的围墙,前围墙开一门口,前围墙外旷地立有四块桅杆夹石,但字迹漫漶不清,再向前有一块6米高、宽14米的新筑砖砌大照壁,中间有一圆形大“福”字。其余三面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3.64米,深两间7.99米,建筑面积108.98平方米。前廊三步梁,前檐两根花岗岩石方柱,柱础分层束腰,做工精细。次间有虾公梁,筑包台,花岗岩石条铺面。大门嵌花岗岩石门夹,石门枕,石门额刻“南园徐公祠”,无上下款。红木门联阴……[详细]
    黄埔岑氏宗祠
      岑氏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庙头社区庙头大街83号。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64米,总进深41.15米,分布总面积561.29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红砂岩石脚。红阶砖地面。前为街巷、地坪、鱼塘,其余三面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3.64米,深三间7.13米,建筑面积97.25平方米。前廊两石檐柱,两次间有木连枋连接山墙,木梁底有线条花纹。两墀头砖雕工艺精美。大门红砂岩石门夹,石门枕,木门匾书“岑氏宗祠”,上款“乾隆辛未阳月吉旦”,无下款。中堂面阔三间13.64米,深三间9.46米共十三架,建筑面积129.03平方米。四根坤甸木金柱,花岗岩石柱础。堂上悬挂“顺至堂”长方形黑字木匾,中间设活动开启屏风。中堂前5级红砂岩石阶。……[详细]
    廷亨陆公祠
      廷亨陆公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文冲社区东坊大街43号。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0.7米,深两进16.8米,建筑占地总面积180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平脊,灰碌筒瓦,陶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封檐板。前为东坊大街、池塘,左、右、后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0.7米,深两间5.5米共九架,建筑面积58.85平方米。前廊三步梁,两方形花岗岩石檐柱抹角刻竹节,虾公梁上有石狮斗栱,梁下有浮雕雀替,两挑头有福碌寿人物石雕饰,两墀头砖雕残缺。大门石门夹,门板上门神色彩模糊,石门枕刻瑞狮浮雕,石门额阳刻“廷亨陆公祠”,上款“宣统元年(1909)季夏”,下款“朱汝珍书”。墙楣有壁画,笔法苍古,出自李萝峰手笔。后廊四步梁,瓜柱连接。明间两木金柱间设中门,现仅存门框。祠前砌垂带式三级……[详细]
    肖兰凌公祠
      肖兰凌公祠位于广州市黄浦区长洲街深井社区深井村丛桂西街福康里1号。据族人介绍,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坐西朝东,面阔三间11.09米,深三进23.28米,分布总面积258.18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红砂岩石脚,红阶砖地面。前是街巷、民居,左是福康里、民居,右是集贤里、民居。头门大门开左侧,门高4.2米,门宽2.5米。前廊檐墙承重,大门花岗岩石门夹,凹斗门,石门额阳刻“肖兰凌公祠”,无款识。东面外墙楣有精细砖雕和花草亭台精美灰雕,内墙楣有砖雕和花草亭台灰雕,且墙中有一大型正方形灰塑图案,图案边长约2.9米,可惜被灰沙涂抹。中堂面阔三间11.09米,深两间4.8米共七架,建筑面积53.23平方米。前檐墙承重,大门红砂岩石门夹,凹斗门,石门枕,门高约4米,门宽1.9米。……[详细]
    初泰麦公祠
      初泰麦公祠位于穗东街南基社区南湾村皆佳街5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坐北朝南,面阔三间9.84米,深两进15.64米,分布总面积153.90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石脚。前为麦信坚故居,左、右为街巷、民居,后为旷地、民居。头门面阔三间9.84米,深两间4.2米,建筑面积38.98平方米。大门开左侧,前廊檐墙承重,石门夹,凹斗门,石门额阳刻“初泰麦公祠”,上款“光绪已亥(1899)仲春”,下款“李鸿章书”。木门联书“广恩德前泽;棠棣振家声”。墙楣有壁画。后堂面阔三间9.84米,深三间7.1米,建筑面积69.86平方米。4根坤甸金木柱,石柱础。木金柱挂木楹联两副,一副为“初泰星斗情光传荫业茹古舍今皆言厚博;广泽堂棣竞秀联辉映绚出文章圣训儒深”。另一副为“先贤籍振……[详细]
    姬堂墓群
      姬堂墓群 位于广州市大沙镇姬堂村彭山。1994年发现并清理墓葬三座。一号墓在东边,为单室券顶墓,长5.15米、宽1.52米、高1.43米。北向。墓内两侧券墙有灯台,后壁砌后龛。棺木骨架全朽,只存铁棺钉。随葬物共51件。有金手镯,铜镯,铜指环,鎏金银钗,铜钗,铜镜及青釉陶盆、罐、耳杯盘、桶等。二号墓在1号墓之西。平面中字形,全长7.18米。分甬道、前室、棺室三部份,有后龛。封门及墓内券墙间有多块墓砖印有“永嘉元年正月十五日张秀士家作砖”、“九百”、铭文(阳文)。随葬有青釉罐、印花壶、釜和盂、盘、槅、碗、鸡屋、马厩、灶、囷、水田等模型用器,还有残铁剑、铜钱、珠饰等。三号墓位于西边,保存完整。墓内分甬道、前室、西耳室、过道和棺室5部份。全长8.52米,均券顶,其中西耳室用晋砖结砌(与一、二号墓的砖……[详细]
    黄埔梁氏墓群
      梁氏墓群位于大沙街姬堂社区新围村后山。始葬于元代、持续至明代,坐东北朝西南,墓群深约2米,宽约14米,面积约28平方米。墓群由7个形似长石棺的坟头由东向西排列组成,依次为“大明沧州渔隐梁公安人何氏麦氏墓”、“大明……墓”、“大明善翁梁公安人何氏二位墓”、“元宜恒梁公安人□氏墓”、“大明□庭梁公安人公安人□氏墓”、“大明林皋梁公安人黄氏墓”、“大明梁□□墓”。每个坟头用“鸭屎石”整块凿成长棺状,纵向放置,前高后低,上部为半圆形。正面高0.67米、宽0.67米,上部半圆形半径为0.335米,下部刻碑文处为凹入状,宽0.22米、高0.34米,深0.015米。坟头背面高0.53米、宽0.53米。坟头纵深1.36米,坟头前有一宽0.73米的平台。该墓群墓制结构形式独特,为本区仅见,现保存完好,周围种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