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梅县区旅游

梅县区旅游景点介绍

桥溪客家民俗文化村
  桥溪客家民俗文化村位于梅县雁洋镇桥溪村,距雁南飞茶田4公里,是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新开发的旅游景点。该村现有人口216人,常住人口50多人,有海外华侨三胞6000多人。该村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桥溪村始称叩头溪,方圆约1平方公里,四面环山,东有五指峰,西有义安寨,南为笠麻顶,北为香炉峰,奇峰秀顶,气势昂然。村口的五彩林,有七棵古树,均为百年大树,有五种树种,分别为红楠(樟科)、青蓝树(黄叶树科)、山杜英(杜英科)、白车木(桃金娘科)、荷木(山茶科),其中青蓝树是目前国内外发现该树种中最大的一棵。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继善楼是由旅印尼华侨朱氏十七世祖维乾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依山傍……[详细]
叶剑英纪念馆
  叶剑英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在叶剑英元帅故居的左侧,距梅州市区33公里。纪念馆建于1987年7月,1989年10月22日竣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了馆名,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等领导和海内外各界人士计200多人参加了隆重的开馆剪彩典礼。叶剑英纪念馆原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1994年又增加1800平方米,高二层,为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纪念馆二楼设有五个陈列室,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展线长135米,分别有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等文物,以5个阶段、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橡,铜像高2米,由中国著名的雕塑家刘焕章雕刻而成,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供人们瞻仰……[详细]
83、叶剑英故居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剑英故居
  叶剑英故居在梅县雁洋镇雁上村。建于清代,故居是泥砖砌筑的农舍,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坐东朝西偏南。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少年时的卧房。院内整洁清静,远处青山含黛,四野田园青翠,环境优美。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雁上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是一幢普通农舍,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故居室内陈设简朴,有叶剑英当年用过的床板台凳等-用品,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业绩,海内外乡亲捐资在故居旁兴建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纪念馆设有五个陈列室,展出叶帅珍贵照片200幅和生前用过的实物50件。门前耸立着2米高的叶帅铜像。地址:梅州市梅县雁洋镇雁上村叶剑英纪念园内类型:名人故居……[详细]
84、王寿山
王寿山
  素有“九峰十八景”美誉的王寿山耸立于闽粤边境的万山丛中,海拔一千多米。东西侧分别是闽西永定县洪山乡和粤东梅州市的松源和桃尧两镇。滔滔汀江流经东麓,汇入韩江奔向南海。自古相传,站立山巅极目远眺,若是晴好天气,“上看汀洲八角楼,下看潮洲湘子桥”,可把闽粤两省边境方圆数百里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连绵20多公里的王寿山,随处可见古藤盘错攀缘,百态千姿;满耳可闻山涧清泉潺潺,伴和鸟啼虫鸣。古树、异木、山花、芳草点缀着山间古道,争妍斗胜,令人流连忘返。……[详细]
盘古步行街
  盘古步行街坐落在梅县新城,是一个拥有现代管理、发展理念而又不失客家文化特色集商业、旅游、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开发区。盘古步行街暂时由中心广场、步行街、围龙居等几个部分组成。中间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现代围龙屋,里面是一个现代化管理的花园小区。外面是一个中心广场,广场绿树成荫花草争艳。一条幽静的小河穿过步行街,两边商铺林立,沿着小河两边种这形状各式各样、种类不同的花木,走在步行街就有之中时空错乱、环境错乱的感觉。似乎是文化长廊却又是商业步行街,似乎身处高山流水之间却又在繁华热闹的城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经成为长期不见青山绿水的城里人的需求。深居大山的心愿不可能成为现实,把青山绿水移植到钢筋水泥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详细]
松口古镇
  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现在,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设的推进中重铸辉煌。梅州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松口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自成格局。有两山对峙称作“狮象把水口”、有称作“赤面石”的褐色峭壁、有建于明末的“峰呈天外秀澜向阁前回”的元魁塔,有“一阁三神两个名”的文昌阁等所形成的凉伞岌景区;有历400年风雨的世德堂、有孙中山视察松口时住地爱春楼、有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五龙桥、有侨贤赞助建造的铜琶桥等所形成的铜琶桥景区;有明末……[详细]
梅花山森林公园
  梅花山森林公园位于梅县新县城的西南角,与集旅游、-、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梅县人民广场相连,总面积1075亩,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飞播成林的纯松林,郁闭度达80%以上,森林覆盖率90%以上。2005年,梅县在原建设梅花园、红豆杉园、银杏园、桂花园“四个特色林业园”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市委打造“森林围城”的部署,以加强梅花山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梅城10万亩群山梅县段的绿化建设。专门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对梅花山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建设花木生态观赏区、活动休闲区、爬山锻炼区、散步步行区。根据总体规划,依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森林生态学原则,县林业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梅花山森林公园分三期实施林分改造;第一期对山脚及山脊线开设9.78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其中山脚防火林带6.17公里,山脊生……[详细]
梅南九龙山嶂
  潘州公园水陆面积80多亩,是科普教育、文体活动、古典园林三结合的文化康乐场所。今天的潘州公园是粤西地区著名的公园,处处给人美的感受,昔日这里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圹烂沼。1929年春,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师长蒋光鼐,副师长陈维远,会同县长黄永台倡议并指挥该师工兵营官兵在文明门外大塘挖坭筑堤,改圹为湖,筑路植树。尔后,又在湖的南边筑林荫路通往车仔岭。1934年,各界集资在湖边和对面岭增建凉亭。至此,潘州公园的雏形形成了。1958年冬,人民政府带领人民义务劳动20多天,在该园前湖的南面增挖了中湖和后湖,水面面积扩至60亩,并建单孔圆拱桥两座。同时还在中湖垒起风景小岛和半岛,在四周堤岸植树,在林荫下设置石凳和水泥圆台。使该园进一步成为人们游憩的好去处。1976年后,政府对该园进行大规模的修整扩建……[详细]
宋湘故居
  宋湘故居,位于梅县白渡镇创乐村象湖村民小组,共有三堂二厅二廊二十六间,面积约300平方米。宋湘故居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因其地堡后山象形山,山前是一片湖洋地,顾此地为“象湖”。宋湘故居经三百余年,历代均有修缮。“文革”破“四旧”时,门楼被拆毁。1984年冬,由其孙、海外侨胞宋佑祥先生热心捐资,修葺一新,厅堂两侧有16条朱红色圆柱分立两旁屏风-“京兆堂”三字,外大门楣上挂有“太史第”匾额,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郭翘然题“宋湘故居”匾额。宋湘故居具有纪念乡贤和研究地方文化教育以及客家民居建筑的价值,现为宋氏后人居住。故居保留有宋湘墓碑一块,宋湘彩色画像一幅。宋湘故居保护范围是:东至31米,西至20米,南至20米,北至56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60米,西至50米,……[详细]
梅县人民广场
  梅县人民广场位于梅县新县城中心地带,毗邻梅县行政中心区,背靠莲花山森林公园,是集旅游、-、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该广场投资3000万元,占地9万平方米,场地广阔、气势恢宏,中心二十多米九龙柱象征着客家精神。梅县人民广场融客家风情、传统文化,人文景观于一身,与周围的梅县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梅花山森林公园、大新城盘古步行街、新城中学、人民小学和规划建设的人民体育场等连成一体,成为“文化之乡”一道亮丽风景线。自竣工以来,梅县人民广场已成为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场所。每逢焰火晚会、歌剧表演等大型活动,以及节假日等时节,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云集于此,热闹非凡。……[详细]
91、万秋楼
万秋楼
  万秋楼位于梅县新城办事处富贵居委夏屋,建于公元一九三0年,是世代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先生所建,厦先生名以澄、字万秋。当时,夏万秋重生在马来西亚聘请一名专家找到大贮量锡矿而发家后,为荣宗耀祖,在祖家建屋取名万秋楼。整座楼宇结构完整,揉中西建筑款式于一体,既有西式的尖屋顶大钟楼,又有中式客家的围龙屋,真是中西合璧,富丽堂皇。从楼宇的平面图上看,从主建筑的高大门楼,进入下厅,中堂,上厅,直贯围龙屋上,象一个多了两个短竖的“中”字,以“中”字的长竖为中轴线,隔着天蟛的左右两旁是两廊,两廊的上下端有小门通左右横屋,横屋后边又建有两杠,在中轴线的顶端,划一弧线,连接主楼旁的两杠,再加上广阔的禾坪,外门楼等等,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该楼是由厚实的墙体和百余根直径1.2尺,长有丈余的花岗石圆柱作骨架,石……[详细]
92、联芳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芳楼
  联芳楼坐落于梅县白宫富良美村,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混合型民居,是清末民初回流中国的印尼华侨丘新祥五兄弟耗资24万银元所建。他们参考了外国洋式建筑的相片,加入客家围村的特色。所谓联芳,就是他们兄弟合建合住之意。该围屋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屋内庭院分明,有“十厅九井三堂四廊”,有110多个房间。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则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还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工艺精巧。正观整座楼面,富丽堂皇。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堂、厅、房间、走廊、天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大楼的外墙有些中西合璧的浮雕,包括老虎、豹、鹿和鸡等。现在屋内仍有人居住,经问……[详细]
梅县禅林寺
  禅林寺,原座落于离梅县畲江圩镇约二公里的松林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粤东著名古刹。民国初年,由高僧善开法师任住持,与潮州开元寺住持是师兄弟,两寺关系密切。寺中常住男众有数十人,设过戒坛,开过戒,因而香火鼎盛。1919年,梅县佛教协会成立,禅林寺住持善开法师任首届会长,在禅林寺设立佛学院,并由其兼任院长,培养了不少正法禅僧,名闻遐迩。传至应章法师任禅林寺住持兼任院长后不久停办。由于历史原因,禅林寺这个佛教丛林为学校所用。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并应各阶层人土要求,1999年经政府批准决定把禅林寺迁建于畲江公园的东山上,新址周围众山环抱,座北向南,两边操手平衡,形似大佛座坛,山前溪水绕流,犹如玉带缠腰,面朝大江,长乐江水顺来朝,远眺莲花山,山岚相叠,似片片莲瓣现眼前,是天然禅佛圣地。2000年……[详细]
乌仙岩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扶大镇铁炉潭村,离梅州城六公里,紧靠梅县新城。地理位置优越,已铺有水泥路,中巴以下车辆可直达寺前,交通方便,景色秀丽,地势雄伟,梅城美景尽收眼底。佛光寺原名乌仙岩,始建于明朝,历时四百余载,地处广东省梅州梅县扶大乌仙村。曾多次扩建重建。究其“乌仙”来由,昔程乡县志,曾有碑记,昔碑已佚。吾等为追本溯历时数月,遍访乡中父老,所言乃为神话传说。相传明朝某岁遭受大旱,禾稼枯萎,乡人跪地祷告上苍恩赐甘霖,虔诚之至,感动佛菩萨。旋即,果见三位黑衣大仙,驾鹤飞来,至高山岩处,行云布雨,旱患顿解。因其飞来三位身穿黑衣,黑者乌也,故称三仙为“乌仙”,山岩由称“乌仙岩”。人们不忘乌仙大恩,遂集资建庙供奉三祖师,岩内供奉数尊观音菩萨圣像,数百年来,香火鼎盛,有求必应。相传昔日曾有江西地理明师,寻风水沿龙……[详细]
95、梅州灵光寺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州灵光寺
  灵光寺,位于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麓,离梅州城46公里。是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创始人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圆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寿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灵光寺,现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写的。灵光寺依山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自古远近闻名,吸引大量游人参观,为什么呢?因为灵光寺有“三绝”。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潘了拳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详细]
桥溪继善楼
  海外达的巨商富贾回乡建房是桥溪的悠久传统。继善楼就是由印尼侨商朱汀源等五兄弟联合兴建的。栩栩如生的宝瓶花卉,展露出一百年前的逼真与鲜活,这座始建于晚清末期即1902年的继善楼,前后历时12年,耗费光洋12万。历经风雨剥蚀、人为破坏,依然在古旧中显露不可一世的奢华与富丽。请留意收看这座桥溪百年古屋—继善楼。……[详细]
梅西水库旅游风景区
  梅西水库旅游风景区位于梅县西北部,凭借其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经过多年精心开发,已逐渐成为梅州又一个集吃、住、游、购、娱于一身的休闲娱乐好去处。梅西水库距离梅州城区25公里,仅30分钟车程。从1997年开始,库区多方面筹集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旅游开发及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水库附近群山的绿化,种植了3万多平方米台湾草,同时完善了道路设施,对传统人文景观进行开发,建成别墅式商住楼100多间,兴建酒店10多间。昔日荒凉的梅西水库如今已成为都市人放飞心灵、回归自然的极佳场所。景区内风景迷人,拥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景区,分别是水上乐园、观音塔、万鲤湖、洞天公园和钓鱼台。水上乐园现有人工湖面积7500亩,水质清澈,群山环抱,湖心岛屿众多,有多艘敞篷船、豪华厢房船、飞艇来往穿梭,供游客在十里碧波中遨游;……[详细]
南华又庐
  走进南口镇,映入眼帘的除了星罗棋布的传统造型的围龙屋之外,还有不少带有花园和自来水系统的新式建筑,这些就是上世纪初归国华侨的杰作。这些建筑中保存最好,名气最大的是坐落在侨乡村的“南华又庐”。“南华又庐”的主人创建人潘祥初先生用了18年时间,为8个儿子营造了这座“十厅九井”。这所房子曾经非常兴盛,左右两旁八套连成一体,一个儿子一套,里面相通,上面是厨房杂物间,总共整个屋子有118间房,更有“屋中屋”之称。现在走进围屋,还是可以看到不少西方的痕迹,就连墙脚处还隐约能看到淡雅的壁画。南华又庐座西朝向东南,占地面积10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1220平方米。外观宏伟,正立面为硬山式,庐内分为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上堂后面还有枕屋一排、厨房二座,枕屋背有果园,右边有花园,建有莲池、……[详细]
梅县松口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梅县松口镇中心地,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年亲临松口同盟会组织的革命业绩,乡贤丘哲、张作新等以松口教育会名义,发动华侨和本地乡贤热心人士,于1933年在牛角塘和晒布岗一带兴建中山公园。是全国少有的著名镇级公园。该园以总理孙公曾亲莅松口鼓励民众参加革命,其功德不可不有纪念,乃名之曰:“中山公园”。中山公园既是该镇上万居民休闲锻炼的场所,又是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同时也是千年古镇松口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时中山公园地理位置公园所在位置  中山公园位于梅县松口镇中心地,松口镇是广东省梅县下辖的一个镇,松口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重要集散地。松口镇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详细]
侨乡村古村落
  侨乡村位于梅县区南口镇,距县城12公里,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侨乡村生态风景秀丽,民风纯朴,除了那遍地的油菜花,还有31座美轮美奂、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围屋。其中,有100多年历史的“南华又庐”是目前客家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早在2002年便被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侨乡村被确定为自驾车旅游专业村。2012年5月3日侨乡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传统客家民居)”,并享有“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的美誉。同时,侨乡村已引起影视界的关注,曾拍过《红色娘子军》、《孝女彩金》等电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