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旅游景点介绍

南京晓庄碉堡
  该碉堡位于晓庄卫生学校一在建楼房北侧,系民国期间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门朝西,门顶至碉堡顶约2.1米,碉堡直径约2.5米,有四个枪射击孔,四面分布。……[详细]
342、西沟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在当地又称鲍(音bao)桥,桥下河俗称东头河,现已淤塞,旧时可通到漳桥,历史上为南京通往龙潭镇的必经之桥,东西向,钢混结构,平桥,桥长13.8米,宽6.4米,桥栏杆上下2米长,其中桥面以上1米,桥栏厚0.30米,从桥水泥结构及制作工艺看,极有可能为民国期间建造。……[详细]
343、受降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受降井
  位于栖霞寺明征君碑前,已干涸。朱洁轩《栖霞山志》载:“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日军战败,国民政府将日俘一部集中栖霞寺,听候遣送。日俘自凿井,专供俘食用。井在寺前二十码,因名受降井。”井栏为当年从栖霞山上移来的古井井栏。……[详细]
栖霞山天开岩摩崖石刻
  天开岩是栖霞山历史上重要的摩崖题刻地,根据记载,这里有众多名人题刻,岁月沧桑,一些题刻今已难寻,尚存题刻从南朝到清,历史跨度大,保存较好。郑孝胥摩崖题刻:楷书,清,1889年,78乘73厘米;迎贤石摩崖题刻:楷书,北宋1065年,38乘21厘米;明西林庵主题刻:明;唐界章题刻:楷书,清,1748年,74乘56厘米;醒石题刻:楷书,约南朝,48乘18厘米;“吴迈”题刻:楷书,1930年,125乘50厘米;石房”题刻:楷书,年代不详,25乘16厘米;“白云志”题刻:楷书,1232年,52乘16厘米。……[详细]
  墓南北向,为一打开书之造型,用混凝土浇铸,北侧立一长方形黑色大理石,上 书-:黄质夫、徐宜耘之墓。楷体阴刻帖金。墓南侧的混凝土上镶嵌一长方形黑色大理石,内容为黄质夫生平事迹介绍,由江苏界首师范、浙江湘湖师范、江苏栖霞乡师、国立贵州师范勒石敬立。碑文即生平介绍皆为南京书法家刘浚川书写。……[详细]
文天祥诗碑亭及金陵驿旧址
  该处为金陵驿旧址,据记载,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深秋,此时南宋政权已覆亡,金陵(今南京)也被元朝军队攻破,南宋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押送往元朝首都燕京(今北京)时,在建康金陵驿(现栖霞区马群街道附近驿道上所设的驿站,宋元之际的金陵驿建有华丽楼舍)羁留了两个多月,曾在此抚今思昨、触景生情,写下了沉郁、苍凉、悲壮,寄托--之恨的著名诗篇二十多首。其中尤以《金陵驿》两首著名,诗曰:“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又曰:“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这两首诗,前者抒写诗人的--之痛和殉国……[详细]
  据志书记载,清初即有此庵,供南来北往僧众挂单之用,庵附近原有一块道光六年石碑,因长年被人坐卧,字已全部磨灭。该遗存由来已久,清《宝华山志.华山定水庵记》中提到此石,石上有摩崖题刻,民间称为“定水石”,相传洪水上涨到此石时便不再上涨,实为一自然地理现象,赋予人民群众对战胜洪水的希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被区政府定为控制性文保单位。龙潭有“一步两井”,指的即为此遗址处的双眼井。该井为庵所有,因此庵为隆昌寺的下院,可看出此井为定水庵僧人生活用水之源。井栏为青石质,西井栏直径0.58米,东井栏直径0.62米,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进行过维修。……[详细]
  乌龙山炮台属于江宁要塞炮台,建于清代,民国时期,炮台继续使用,且用德制炮,炮台用混凝土浇铸,山下有一块空场地,为炮兵训练的场地。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炮台官兵为保卫南京,坚守乌龙山炮台,抵御日舰西上,英勇顽强,乌龙山炮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该遗址至今未进行过考古发掘,目前可见3张窑址,根据专家勘测,有2张为明早期窑(土框窑),1张为明晚期窑(砖窑)。窑址附近有古井1个,通便民河的小河一条,当地百姓相传历史上这里有72张窑。……[详细]
350、三台洞
  在二台洞西一公里处。较头台、二台两洞更为深广。洞分下洞、中洞和上洞三台,三台洞之名因此而来。下洞较大,高出江面仅十米,中供唐代“画圣”吴道子手绘“童子拜观音”碑,洞中还有观音泉一眼。中洞虽小于下洞,但较曲折多变,洞左有两个坚洞,地质学称之为“落水洞”。从洞底往上看,犹似坐井观天,仅露碟子大的天一片,故俗称“一线”。洞右有人工开凿石级一道,拾级而上可达“一线天”。上洞高出江面约三十米,出洞即为玉皇阁。飞阁凌云,近览横波大桥,五马渡江处;远眺八卦洲,江船帆影,水天一色,为岩山风景最佳处。三台洞前有花墙围绕,门额有“古三台洞”石刻,传为清末探花商衍鎏所书。……[详细]
351、头台洞
  在燕子矶西约一公里处岩山临江一侧,因其为沿山十二洞之首,故称头台洞,又称上台洞。头台洞属石灰岩溶洞,海拔仅10米,洞蟠山基,内翕外侈。洞口正中为佛殿,殿后有挺拔之石笋。头台洞中又有一洞,窍穴通幽,石达岩顶。洞内有明清碑刻四方,犀牛望月石像一尊。洞外有摩崖石刻“寿”,笔力雄健,传为明太祖朱元璋手书。……[详细]
352、纱帽峰
  “纱帽峰”是因其形似旧时官员的乌纱帽而得名。由千佛崖上至纱帽峰,一路岩石上都布满了石窟和造像,因此人们把千佛崖与纱帽峰连在一起,称它为千佛岭。据《栖霞小志》记载:“山势自中峰而下,乱石山含 岈,其色苍黑,人称为叠浪岩,岩尽处为一方龛,四面皆可上,上覆一小洞,内凿以佛,远望之如纱帽”。清乾隆帝弘历南巡至此,赐名“玉冠峰”。纱帽峰前为一平石,形似台,台前为玲峰池,其下为中峰涧,万壑有声,泉流萦带,溪径清幽,有巨石空灵奇变,人言其为石髓。因其适在中峰,称之为“中峰石”,台前有待月亭,为千佛崖中绝妙佳境。登上千佛岩的峰顶,有一块突出于悬崖之上的侏罗纪砂岩巨石,表面十分平整,约有10平方米面积,称为“待月台”。其中有一方形巨石,成为千佛岩的最高峰,因形如纱帽,名为“纱帽峰”。但乾隆皇帝来此游憩时,嫌其……[详细]
  单层砖木结构民居,两开间,青砖小青瓦,带封火山墙。清末民居,解放后曾作为住宅和临街商铺,现无人使用。反映了浦口地区清末民居的风貌。建筑位于西葛中街东侧。……[详细]
西葛中街8号民居
  本建筑为两开间两坡顶,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青砖墙体,小青瓦。清末所建民居,反映了清末浦口地区民居的典型风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为马家珍私宅。建筑位于西葛中路东侧。……[详细]
王村供销社
  位于浦口区石桥镇王村街道北。原为石桥供销社王村供销点,现有房屋为1972年翻建,建筑面积200平方,产权人为原职工赵锡久,仍然经营小百货、烟洒、布匹、农资等,生意清淡,仅够生活,原来尚可做邻近安徽农民生意,今天交通发达,小店做留守老人儿童和邻近王总庙香客生意。该店保留有比较原始的柜子,还有收费缴钱的铁丝等物件。……[详细]
  位于区政府大院内西部。原为始建于50年代的县政府大礼堂,是江苏省以至全国少有的革命政权代表性建筑之一。其大门建筑立面采用西式圆墙、上缀红五星,典型的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政权形象。当时,全面向苏联学习,建筑形制上有较为深刻的反映。该建筑面阔14.4米、长37米、檐口高5.15米、大门高9.5米,为砖混结构。多年来,该建筑经多次改建,功能设施已与时俱进,外部加盖了一圈玻璃建筑物,但仍保留其圆墙红星立面。……[详细]
  位于浦口区顶山街道办事处,南门浦铁新村。该别墅原为浦镇机厂高级员工私宅,原来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大院花草树木冠于南门地区。该别墅有正房、花厅、储藏室、佣人房、门房、犬房等等。其中正房面阔纵深均15.5,面朝东南,它与花厅相连均有外回廊。1952年浦镇车辆厂在院内建起了职工食堂,从此院内别墅宽松的格局不复存在。目前,别墅正房、花厅均被改造,内部被分割、回廊被封闭,分别属于不同的家庭居住。院内门牌号码从3号编到了13号。如果不是正房、花厅屋顶铺设彩钢板,外表很难看出这些建筑属于一座别墅所有。但是,建筑物本体的保护尚好,只要拆除多余的搭建和封闭,别墅一定恢复原有面貌。……[详细]
  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局部三层,青砖墙体。本建筑原为南京市燃料公司所属的办公楼,现闲置。建筑反映了浦口解放后开发过程中的建筑风貌,具有典型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建筑位于大马路南侧,临江路西侧,津浦路北侧。……[详细]
  位于浦口区汤泉街道办事处杏雨路(原汤泉街)东。该建筑原是汤泉镇供销社经营房屋现在是游戏机室经营。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其长15、宽11.25 、高8.1米。……[详细]
王村老街
  位于浦口区石桥镇王村村街道。据《江浦埤乘》:“王村在治西南元十里,有王村庙(详杂记)”,可见王村是个清代就有的古村落。该段街路由长0.9米长的大石板和砖块辅就,长113×1.6米,街北头原是老王村庙所在地。据当地老人说,该路是由江浦抗日西政府(就是国民党政府)周敬尧所修。街南有新修王总庙,由原来王村庙等小庙集中建设而名之。王总庙原是道观,供奉东岳大帝,近年区宗教局批准其改为佛教净土宗寺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