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惠济区旅游

    惠济区旅游景点介绍

      惠济桥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惠济桥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6月,惠济桥被公布为第二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弓寨民居始建于明代,是当时本村一弓姓人士在外做官,告老还乡后所建。新中国成立后保留房子240余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数改为砖混结构平房。现存文物本体建筑为南院正厅五间、中院主房三间、后宅院二层小楼一栋;附属文物有石刻七通、匾额五块、画像两幅。2023年10月,弓寨民居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村红光寺
      马村红光寺始建于汉代,占地约4730平方米。西门前有石羊、石狮各一尊。寺院本体建筑现存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处,为清代中晚期,有近代维修痕迹;留存明清三代石刻13通,其中大石碑7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碑记载,该寺初建于汉代初期,“刘项争锋,红光出现,就高祖时创建也”;汉砖65块,大部分保存完好。2023年10月,马村红光寺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八堡村北黄河滩,以生产优质夏黑无核葡萄闻名。黄河富景生态世界为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以生态保护为开建准则,以自然生态为活动主题,以丰富母亲黄河湿地为依托,占地面积一万余亩。结合台湾现代化生态建设经验,把黄河富景生态世界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无公害种植、水产养殖、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富景生态世界绮林峰农场积极地对村庄进行生态建设和改造,开展了清理垃圾、粪便、秸秆、河道、工业污染源、乱搭乱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建设;组织对河道和主干道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30%;建立垃圾箱和垃圾站,选聘了保洁员,专职维护村容村貌;同时对村庄进行了生态规划,住宅屋顶统一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地下采用小型沼气发电机,利用畜禽粪便向小区供应部分电能……[详细]
    灵显王庙赞碑
      灵显王庙赞碑,为宋真宗赵恒所书,残高2.60米,宽1.10米,厚0.30米,碑额有“灵显王之赞”5个篆字,碑文称赞唐代李靖“功有于国,惠泱于民”。现在碑身字迹多剥落,裂纹严重;北侧有金代《郑州重修有唐忠臣李卫工庙记》,为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十一月十五日立,碑高2.25米,宽1.03米,厚0.21米,额篆书“有唐忠臣李卫工庙记”3行9字,马逢臣撰额,□琉撰文,游总书丹,碑文行书22行,满行40字,笔力清劲,结构旷逸,有赵孟頵书《百泉玉虚观记》之笔意。碑文记载郑州重修李卫公(李靖)庙的情况。……[详细]
    毛主席郑州会议住址
      毛主席郑州会议住地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街道办事处迎宾路1号。毛主席郑州会议住地为河南省迎宾馆8号楼,始建于1959年,是当时为接待毛泽东同志建造的。工程历时三年,1962年建成。该楼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共有13个房间,包括1个总统套、1个夫人套、2个小套房,9个标间;2个餐厅包房,可同时容纳30人左右用餐;一个可容纳60人左右的会议室和2个接见室,东接见室可容纳12人左右,西接见室可容纳6人左右。该楼于1998年4月28日重新装修完工,再次对外接待。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荥公社影剧院
      该影剧院建于1958年,当时古荥人民公社党委接上级通知,毛主席来郑要视察古荥公社(后因故取消),故动员公社泥瓦匠边设计边施工,用一周时间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物,时称“古荥人民会堂”。会堂坐南向北,面阔34米,为仿苏建筑模式;大厅进深9米,主会堂阔24米,深47米(包括主席台12米)。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上世纪七十年后期,更名为“古荥公社影剧院”。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荥李氏民居
      李氏民居地处郑州西北部的邙山余脉地带,位于古荥镇镇内。李氏家族世代为官,原占地面积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30米,后被拆除一部分,现存部分保存较好。保留房屋有上房,东、西厢房等。上房东西长15.5米,宽5.8米,为五间三层楼,其中底层为地下室,硬山式建筑,正脊筒饰连枝花卉浮雕,垂脊为双复式花脊,屋面覆小板瓦,墀头为精细砖雕牡丹图案,其工艺采用减地凸雕手法。下层明间置青石铺门石、青石门砧、青石门槛和青石抱柱,雕圆拱门额,额上雕云纹日月,下雕山石花卉,左右次间开砖雕棱窗,上层开圈券小窗。东西厢房皆硬山式建筑,顶覆灰色小板瓦。东厢房由北往南保留有三座,均为三间。其中南北两侧的房屋为二层小楼,门居中,长10.5米,宽5.1米。中间房屋长10.5米,宽3.8米,为单层建筑,在北侧借用东厢房北部房屋南山墙……[详细]
    郑州孔氏家庙
      孔氏家庙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南街路东,周围为居民区。该家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距今已历千年,是宋真宗赵恒钦命留守王羽腾为唐代兵部尚书左丞孔戣、国公孔纬督建的家庙;亦是孔氏家族后代守坟奉祀和祭祀先祖的家庙。时有祀殿三间、前戟门三间、前棂星坊门一座,庙内有书院一所、正房三间、左右庑六间、二门一座、前门一座,构设端伟、绘饰华焕,《志》载为时之当地之大观。明弘治初年(1490左右)和嘉靖14年(1535)曾两次重修,均毁于明末战火。清雍正13年(1735)仿样重建大殿三间、前堂三间、照壁一座。乾隆10年(1745)增设棂星门和院墙,41年(1776)增设东西庑殿,直到嘉庆24年(1819)重修后,孔氏宗圣家庙才恢复旧观。家庙现仅存大殿三间,东西长11米,宽7.75米,月台宽4米,砖……[详细]
    大唐故赠安州都督郑府君碑
      大唐故赠安州都督郑府君碑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岭军峪村南约150米。该碑高2.30米,宽1.12米,厚0.27米。青石质,螭首,碑额篆书“大唐故赠安州都督郑府君碑”。碑文楷书,记述了郑仁恺的生平事迹及其夫人的情况,碑刻于“大唐景云……亥朔(公元711年)二十八日甲寅”。碑附近保存有石羊。这是迄今为止郑州市区发现的较罕见的唐代碑刻。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毛主席视察黄河旧址
      毛主席视察黄河旧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黄河南岸的黄河桥村,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的东南部小顶山上。小顶山位于郑州市西北24公里黄河南岸。是黄河游览区东边的一座小土山峰,又称“岳山”,高约100多米,山顶平坦,可以北眺黄河及铁路大桥。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和罗瑞卿、杨尚昆等,由徐州达到兰封(今兰考)。在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张玺、省长吴芝圃、省军区司令员陈再道、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等陪同下,先后到许贡庄、兰封东坝头、开封柳园口等地视察黄河。10月31日上午,毛泽东同志曾在此登山俯瞰黄河,并详细询问这里河水的情况。遵照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河南人民一直坚持不懈的治理着黄河。该旧址就是毛泽东登小顶山后,坐在山顶上凝视黄河处,现塑毛泽东铜坐像一尊。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岔河遗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岔河村东北200米索河北岸台地上。该遗址东西长约558米,南北宽约331米,面积约185372平方米。遗址区内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左右,最厚处可达4米以上。遗迹可见有灰坑、房基、墓葬等。在遗址区地表上还散存大量陶器残片,其中以泥质灰陶和夹沙灰陶数量最多,还有部分夹粗砂褐陶和泥质黑陶。纹饰以绳纹最多,占陶片总量的60%以上,另外还有弦纹、兽面纹、同心圆纹、附加堆纹和麻点纹等。器型多鬲、大口尊、缸、瓮、簋、盆、豆、鼎、澄滤器、器盖、甑等,另外还发现大量陶坩片和石器等。岔河遗址文化堆积厚,内涵丰富,为商周时期的一处较重要的文化遗址,为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资料。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南王村郑庄自然村西100米的台地上。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6万余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一般在1-2米间,最厚处达4米以上,文化遗迹有陶窑、灰坑、墓葬等。遗址范围内,地面上散存大量的陶片和少量的骨、石、蚌器等。采集的遗物主要是陶器残片,器形有夹砂红陶鬲、盆、豆、瓮、簋、器盖等。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还有夹砂红陶等。陶器表面多饰绳纹,还有部分弦纹。从器形特征看,与陕西周原出土的同类器相近,属典型西周遗物。根据采集标本特征判断此处为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西自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汇处,长约16千米,呈西—东走向。此河道为不通航河流,现主要为城市泄洪排涝和景观河道。通济渠惠济桥段经考古调查和局部试掘,确认埋藏于地下的河床、河堤遗迹基本保存完整。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全长约4千米。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据考古勘探,地下埋藏部分运河故道宽150~220米,两侧断续保留有河堤,经勘探河堤顶宽4~6米,底宽8~12米。通济渠郑州段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国大运河运输线路的主线和关键工程位置,是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并持续使用的代表性水工设施,是中国古代巧妙利……[详细]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 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古荥村西门外,是汉代河南郡第一冶铁作坊。遗址南北长400余米,东西宽300多米,总面积12万余平方米。1964年发现,1965年春试掘,1975年秋至1976年春正式发掘,揭露面积1700平方米,发现炼铁炉炉基2座,在炉基周围清理出大积铁块、矿石堆、炉渣堆积区以及与冶铁有关的重要遗迹水井1口、水池1个、船形坑1个、四角柱坑1个、窑13座等,同时出土了一大批铁器、陶器、陶模等文物。该遗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汉代冶铁遗址,为研究汉代的冶铁技术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实物材料。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荥阳故城
      荥阳故城位于郑州市西北27千米的古荥镇,是汉代城市遗址、中原地区军事重镇。城垣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除东城墙被河水冲毁外,其他三面城墙目前基本上都保存完整。现存城墙最高处20米,上宽10米,基宽30米。城墙系版筑而成,层次分明,夯窝清晰。西城墙有三处缺口,当为城门遗迹。根据考古调查,城内东北为粮仓,东部高地为官署,南部为居民区。同时在故城内发现了古代房基、夯土台、水管道等建筑设施。特别是发现的汉代冶铁作坊,规模宏大,冶炼技术先进。荥阳故城因其险要的地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项羽争天下之战事多发生于此。……[详细]
    西山古城址
      西山古城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枯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属仰韶文化晚期夯土建筑城址。城址平面略近于圆形。现存面积170000平方米,城外环绕壕沟,城内有道路、房基、窖穴、墓葬等遗迹。西山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可分为3期:第1期遗存约相当于后岗一期文化;第2期遗存最丰富,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第3期则为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类型。西山古城即始建于此期早段,废弃于此期晚段,绝对年代为距今5300~4800年。 城垣筑造采取方块版筑法,为后世城垣、高台建筑等土木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西山古城是北方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夯筑城址,是中国城市文明的重要源头。……[详细]
    纪信墓及碑刻
      纪信墓及碑刻位于郑州市西北26公里古荥镇纪公庙村。墓门朝东,地面现存圆冢高9米,周长约120米。有两个小方亭形四阿顶式单层汉阙。1980年初,郑州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过考古发掘。该墓系用300多块空心砖扣合而成,分两主室和耳室。墓室外圹长9米,宽4.5米,虽经多次盗掘,仍出土铜器、铁器、玉器、陶器和车马饰等300余件,现藏于市博物馆。纪信(?~前204),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史载,汉王三年,刘邦屯兵荥阳,项羽率兵围攻,汉军-。纪信假扮刘邦诈降,带数十骑从西门遁走成皋。项羽怒焚纪信,葬残骸于此。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敕封纪信为灵佑侯、郑州城隍爷,建庙于州置东1.5公里处。后人为了表彰纪信的忠烈,在墓南侧修建庙宇,墓地树碑勒石、赋诗、题词。现有唐代以后重修庙宇和赞颂纪信的碑刻30余……[详细]
    19、敖仓城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敖仓城
      敖仓城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黄河游览区及桃花峪仓西村一带。城址北临黄河南岸断崖,西与荥阳市搭界,东抵黄河游览区。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形。现存南城墙、西城墙。文献记载,秦置敖仓于此,曰敖仓城。是秦汉之际楚汉争夺的军事要地,并且该城址在运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秦、汉年……[详细]
    黄河第一铁路桥旧址
      黄河第一铁路桥,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黄河桥村黄河游览区内,由比利时人设计、承建,管理权属郑州铁路局。该桥兴建于1903年9月(清光绪二十九年),于1906年4月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体结构铁路大桥,桥长3015米,横跨黄河两岸,102孔(98孔上承衍梁,3孔上承钢板梁),原设计载重为E—35级。1926、1927、1938、1944年,该桥多次遭军阀毁坏。1948年郑州解放后对桥加固,更换为苏式梁。1949年12月至1952年7月,又先后五次加固桥梁,运输能力比1948年提高36倍。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大桥。1958年7月,洪水冲断大桥,后新建京广铁路黄河大桥,此桥备用。1987年7月,为防止老桥阻水,以利防洪,拆除老桥上部钢梁,保存南端5孔160米,立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