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许昌市 > 建安区旅游

建安区旅游景点介绍

  徐庶母墓位于建安区蒋李集镇刘庄村,徐母墓为汉末魏初名士徐庶母之墓。据《建安区志》载:“徐庶,字元直,颍川(今禹州)人,是蜀汉刘备的谋士,相传庶与刘备南行,曹操为获庶,共谋王霸之业,故先骗其母入许,尔后曹操命人仿母字,写出劝徐庶归曹之书信,徐庶见母信,以为真,果至许都见母,徐母骂子不忠不孝......遂缢而死葬于此,墓原高8米,占地1000平方米。1952年秋,一村民在墓旁挖红薯窖,打开墓东门达于墓室,见其内为圆形拱顶,汉砖砌筑,空隙3米余,露出南北二门,均可容一人进出,“文革”中被毁。现墓前石碑楷书“汉大贤徐母之墓”,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镌立。1987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许昌三官庙
  三官庙占地10多亩,是一所道观,位于关帝庙西侧,始建年代不详。据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施茶碑记载,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三官庙重建。而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由此可知,关帝庙和三官庙并存于桥西,有300多年历史了。三官庙由三官殿、神医殿、送子娘娘殿、施茶碑亭四部分组成,形成了一正殿两偏殿的格局。其中,正殿为三官殿,东偏殿为神医殿,西偏殿为送子娘娘殿,中间则为施茶碑亭。三官庙门前有一组施茶塑像,用青铜塑造,生动再现了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三官庙附近好善者罗亮、王守性等人在每年农历四月初至七月末于三官庙附近施茶的善举,反映了当时百姓的厚德古风。三官殿是三官庙的主体建筑。所谓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唐尧教化先民,后世尊称天官;虞舜农养万民,自……[详细]
  杨水才墓位于建安区桂村乡水道杨村南,杨水材纪念馆西侧,墓地坐东南向西北,整个墓地呈长方形,面积约为332平方米,由墓冢和墓碑组成。墓冢呈长方体,长2.9米,宽1.45米,高1.2米,为砖砌水泥抹面。墓正前有一石碑,上 书-“杨水才之墓”,左侧为生平简介碑,右侧为胡乔木的诗《小车》,三通碑均为青石质,碑座为砖砌大理石贴面,是2001年建安区人民政府重修时立。杨水才原是桂村乡水道杨村党支部副书记,是六、七十年代农村基层干部的先进典型,他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人,此墓现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2009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园四周边线为起点,向外各延伸20米。……[详细]
张潘王家宅院
  张潘王家宅院位于建安区张潘镇张二村,年代为清。二○○九年六月十九日,张潘王家宅院被公布为第三批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东院墙外皮向东、院落倒座南墙外皮向南、西院墙外皮向西、客厅北墙外皮向北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丁庄遗址位于建安区建安区五女店镇丁庄村北,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北面紧靠石梁河,占地约40000平方米。它最早发现于1980年10月,当时有群众起土时发现,出土物有石磨盘(鞋底形)、石铲、石斧、石镰、粟(已炭化)。1981年省博物馆杨兆清同志曾作过实地考察。1983年冬,中央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乃武同志曾作过试掘,都认为该遗址文化层最厚处2米左右,文化堆积层分三层,上层为耕土层,出现西周陶簋;第二层为龙山文化,主要有灰陶和加沙陶;下层为裴李岗文化,出土有红陶碗、钵、三足钵的残足,以及石磨棒、蚌刀和已灰化的粟。文物出版社的《中国考古年鉴》(1984年)124页《建安区丁庄新石器遗址》一文中也对该遗址作了分析和研究,1982年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核定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详细]
许昌十里庙遗址
  许昌十里庙遗址位于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十里庙社区。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6年1月22日许昌十里庙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许昌郑氏民居
  许昌郑氏民居位于许昌县灵井镇小宫村。年代为清。 许昌郑氏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许昌白兔寺
  许昌白兔寺,坐落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它是一座拥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刹。根据白兔寺内现存的古文物考证,汉魏末年在许昌城西便有了这座佛教寺院。清道光年间《许州志》记载:“北朝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四月,颍川郡献白兔。”北魏宣武帝元恪认为天降祥瑞,便下旨赐名该道场为白兔寺,沿用至今。千百年来,白兔寺一直香火不断,福祉绵延,至今还在当地流传有药王菩萨显灵、救助善良百姓、化解灾祸、祈福平安的民间故事。据《许昌县地名志》记载,原来的白兔寺占地7.5亩,为五进大院,建筑雄伟,有房舍53间,另有寺田1.8顷。寺院前门三间,两侧是金刚二将,二门两侧是四大天王,三门为三层殿,四门是佛爷殿,药王菩萨神像高达丈余,四周是十八罗汉像。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冯玉样督豫期间废庙兴学,毁掉佛像,驱散僧侣,多……[详细]
49、三券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券桥
  三券桥,位于许昌市经济开发区长村张乡三桥村,桥横架于原石梁河上,长22.5米,高6.3米,青石铺面,青石栏杆,12根球形望柱。桥始建年月不详。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当地人吴梗率子孙重修。三券桥到底是何年何人建筑,成为河南考古人的一个谜!有人推测,三券桥比河北赵州桥建的早,更有人推测,赵州桥设计师李春是接受三券桥的设计理念。……[详细]
董贵妃苑
  位于许昌市东城区魏文路与八一路交汇处,占地面积50多亩,是依托三国历史遗迹董贵妃墓而建成的三国文化主题休闲游园。该游园突出生态性、文化性、时代性,集休闲、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主要游览点有董贵妃墓、五禽戏乐园、如意湖、景观水系广场、贵妃亭、市民健身广场等。游园名碑石:位于主入口处,上 书“贵妃苑”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名碑石掩映在青松之下,是一块卧地而立的母子石。董贵妃被杀时,已怀有五个月的身孕,所以立了这块母子石作为游园名碑石。董贵妃墓:贵妃墓高10米,原来贵妃墓规模比较大多,因未加以有效保护,年久失修,更有附近居民挖墓取土,造成规模逐渐缩小。现在贵妃墓基用砖石砌成,周围皆以白色大理石作护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绕护栏走一圈,可以看到护栏板上饰有凤凰、仙鹤、飞燕、山石、牡丹等,墓冢南北分别……[详细]
51、毓秀台
毓秀台
  毓秀台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张潘镇盆李村,是汉魏故城遗址在地面上的唯一实物遗存,是当时天子祭拜天帝的地方。每年秋分时节,汉献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在此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汉献帝祭天的所在。台上有天爷庙,东西厢房、天王殿、山门。现在的毓秀台是文革后重建的。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盆李村开放时间:全天开放……[详细]
灵井“许昌人”遗址
  灵井“许昌人”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镇灵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1′,北纬34°04′,海拔高度117米。遗址发现于1965年,2005年进行首次发掘,之后进行数度发掘。文化层深7.2—5.6米不等,分上、下文化层。共出土动物化石和石器3万余件。化石种类有中国硕鬣狗、古菱齿象、披毛犀、河套大角鹿、马鹿、原始牛、灵井轴鹿新种、许昌三叉角鹿新属、新种等18种。石器类型有细石器、石锤、石砧、石片、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主要为脉石英和燧石。此外还发现数百件人工制作的骨器。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的材料是旧石器与古人类方面的重要发现,遗址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其中2007年12月在T9深4.99米处(距基点)发现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中国现代人类起源的重大发现。2008年在上文化层……[详细]
杨水才纪念馆
  许昌市建安区杨水才纪念馆坐落在许昌市建安区桂村乡水道杨村,是展览杨水才同志生平事迹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69年,2001年恢复重建,2009年再次扩建,目前该馆占地面积20665平方米,建筑面积975平方米。馆内为现代建筑群体,整体布局合理,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纪念馆先后被评定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国家AA红色旅游点、许昌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许昌市中-史教育基地、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等。纪念馆正门砖路两侧各有1500多平方米的绿化区,其间铺有鹅卵石“之”字型甬道,间植热带植物及北方花卉,四季常青,伴有鲜花,展厅前屹立着杨水才全身汉白玉雕像,像高4.1米,象征着杨水才同志走过的41年光辉岁月。雕像的北侧就是占地80……[详细]
汉魏许都故城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位于许昌市区东南18公里张潘镇古城村,原系西周时许国都城。后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此。汉许都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系皇城,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有皇宫、御苑、相府等;外城蜿蜒起伏,状若小丘,环抱内城。皇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广200米,是汉献帝祭天地之坛。汉魏故城遗址公园,主要是以原遗址为依托,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以观赏遗址原貌为主,建设具有汉魏风格的标志性城门楼阙;对毓秀台进行修复,呈现当年献帝祭天场景,以沙盘模型形式再现汉魏故都原貌;用特色树种、依当年故城功能设置进行绿化、美化、构筑景观轮廓,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为游人提供一个汉魏历史遗址真迹的游览场所。1980年汉魏许都故城(张潘故城)被许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河南省人……[详细]
许昌清真观
  清真观又称“小宫”,为一处明清风格的古代建筑群,位于许昌城西25公里的灵井镇小宫村北侧,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据有关史志资料记载,清真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经屡次重修扩大,到清代末年形成了六进五殿的基本规模。依次为山门、关公殿、三清殿、天爷殿、三皇殿、真武殿等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有廊庑、道院50余间,建筑群布局严谨,颇具规模。民国初年,由于战乱,该观一度被军队占为军营,道众被遣散,庙貌开始倾废。民国十六年(1927年)后学堂之风兴盛,观内被办成学校,新中国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曾于1960年拨款对主体建筑进行了维修。0十年-中,清真观也难免劫难,三清殿、天爷殿、三皇殿及两侧廊庑均被毁掉,现中轴线上仅存关公殿、真武殿两座建筑,这两处建筑造型结构独特,上面的浮雕构图饱满……[详细]
许昌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园内,玉皇阁为天爷庙建筑之一,系道教庙宇,以祭祀玉皇大帝而得名。天爷庙现仅存玉皇阁一座大殿。天爷庙始建于北宋,玉皇阁为天爷庙建筑之一。天爷庙历经元、明、清,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左、中、右并列三进院落的格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中阁、后阁和玉皇阁,两厢有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和配殿等,现仅存玉皇阁大殿,其他在民国年间“蒋冯大战”的战火及“0”十年浩劫中被毁。玉皇阁建于高2.5米,宽21.6米的台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阁高15米,灰色筒瓦盖顶,飞檐翘角,六兽十七脊,红墙赤柱接地,青石柱础外用青砖砌成花栏墙一周,门前有8米宽20层台阶踏脚。阁下有青石方形石柱26根,圆形滚龙石柱一对,28根木柱前后内外林立。阁分两层,上下均带回廊,由阁内扶梯可上……[详细]
许昌关帝庙
  许昌关帝庙是全国八大关庙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为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的祠庙,由凭吊者和当地民众捐资捐地,州官资助兴建而成,建于清康熙28年(公元1689年)。庙中文物展示了后人对关羽“忠、义、仁、勇”精神的崇敬,尤其是在大殿内把关羽和曹操同殿供奉,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现存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1026平米。中轴线主建筑有山门、仪门、卷棚、大殿、春秋阁;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东西厢房等,形成三进院、九殿一阁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完整,庄重典雅。关帝庙现有明清碑碣50余通,为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许昌西郊的石梁河上,今日仍横卧着青石砌成的灞陵桥,桥头,竖有“汉关帝挑袍处”古碑,为明代总兵左良玉墨迹;近年,新塑关羽挑袍巨大雕……[详细]
58、华佗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佗墓
  华佗墓位于许昌城北(偏西)12.5公里苏桥乡石寨村西南石梁河畔,北靠石梁河,东临颖汝干渠,高约4米,占地约360平方米,呈圆形,墓前有一碑楼,其间石碑系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当地儒医、世医集资而立,墓围有青砖砌成的六角形花墙一周。据《后汉书.华佗传》载:华佗,又名旉,字元化,东汉时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县)。精通内、儿、妇、针灸各科,发明麻沸散,为患者施行剖腹手术,首创五禽戏(即虎、鹿、鸟、猿、熊的动态),他一生不为做官,专为人治病,对祖国的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世称华祖,后被曹操所杀。993年9月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票价:免费参观参观时间:8:00—19:00(夏季)、18:00(冬季)线路:乘坐168公交到……[详细]
  介绍:位于许昌市南15公里的冢刘村东北隅,是为汉献帝的皇后伏寿之陵墓。墓高10米,占地1730平方米,冢前有两小墓,为二皇子墓。伏皇后在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59年)被立为皇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怨恨曹诛董承,与父伏完密谋曹操,事情泄漏,曹将伏后禁闭冷宫逼其自缢,二皇子亦被鸩杀。伏后死后,曹操宣称其暴病而死,仍按皇后礼仪厚葬。河南许昌……[详细]
许昌夏侯渊墓
  夏侯渊墓位于建安区河街乡贺庄村北油库院内。墓呈椭圆形,现高10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40米,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据《三国志》载: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敦之族弟。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谥日愍侯。因夏侯渊曾任颖川太守,有与曹操为通家,故祀之。1980年夏侯渊墓被建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随曹起兵屡立战功,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战死于阳平关,葬于此。景点位置河南省许昌市贺庄油库后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