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聊城市 > 东昌府区旅游

东昌府区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东临古韵悠长的大运河,西依美丽的东昌湖,是聊城市近年来建设的最大的一处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 。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7000平方米。馆名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博物馆共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分陈列区、收藏区、研究和学术交流区三个功能分区。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整体陈列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主题,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反映和展示运河的古老历史、自然风貌和民俗风情。基本陈列为“运河文化陈列”与“聊城历史文物陈列”。 建设背景聊城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之一,聊城与运河……[详细]
102、东昌上林苑 AAA
东昌上林苑
  东昌上林苑位于聊城市新北外环与聊临路路口往北1.2千米,闫寺街道境内,距闫寺街道办事处3千米,距聊城市区3千米。2015年,由山东福和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占地面积3334万平方米,投入约3.2亿元。园区设有两园六区:中药植物观光园、动物乐园和生态采摘区、农耕体验区、户外休闲区、娱乐互动区、特色餐饮区及生态养殖区。拥有长颈鹿、斑马、非洲狮、孔雀、猴子、孟加拉虎,羊驼、黑熊、松鼠等300多只动物,20个现代智能化果蔬温室和3万平方米的淡水鱼垂钓中心,有3万平方米的儿童乐园和2万平方米的水上世界。园区生态养殖羊、鸡、鹅、野兔、泥鳅、黑猪等牲畜,全部绿色散养,纯粮喂养,无激素、无污染。东昌上林苑是一处以生态开发、科技示范、产业发展、创意农业、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研发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农……[详细]
103、水城之眼 AAA
水城之眼
  聊城“水城之眼”摩天轮位于聊城南部新城行政商务中心,位于国家级风景区——东昌湖南岸,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13层,共14层,项目设备总高130米,是亚洲三大摩天轮之一,也是全球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聊城摩天轮,是全球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聊城地标摩天轮直径110米,最低点距地面20米,顶端高度可达130米,是中国唯一一座-直径110米斜拉索式的摩天轮,摩天轮共安装吊箱42个,吊箱呈圆柱形,每个吊箱可乘坐6人,共可携载252人。据了解,其多项技术与安装工艺都是全国乃至世界首创。摩天轮地处聊城南部新城行政商务中心,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东昌湖南岸,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13层,共14层,总高130米。摩天轮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巨大的摩天轮融为……[详细]
明清圣旨博物馆
  明清圣旨博物馆位于聊城市古城中心,与光岳楼相伴,同东昌湖、山陕会馆、海源阁相邻。展馆外观为二层仿古建筑,总面积一千余平方米。明清圣旨博物馆由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备案,山东省文化厅批准成立,聊城市民政局核准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2006年10月1日正式开馆。“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等专用性文书形式,起源于商周,规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其内容和制式体现了各个朝代统治者的意志,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多种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馆内分四个区域:一个藏品展示区、一个藏品库管区、一个技术保护区、一个服务办公区。其中藏品展示区分三个展厅,第一、二展厅主要展示明清时期重要的诏书、诰命、敇命等实物;第三展厅主要展示科举文本……[详细]
王口唐槐
  王口唐槐位于有“江北水城”之称的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西路王口桥以南,运河西岸。树身中空,通高18米,树围4.2米,冠如巨伞,参天蔽日。栽植的具体年代无文考证,但当地老人辈辈相传称之为唐槐,说它有千年之岁恐不为过。原来在槐树前有一寺院,上世纪末聊城重修古运河后该处成为一休闲广场。古槐虽遭多次雷击、火烧,但仍顽强生长,每年春夏之季依旧叶茂花香。如今这株古槐用三道铁箍圈起,枯老的枝干向空中伸展。从主干的缝隙处望去,内里是一米多的空洞,空洞外围的树干虽似干枯竟也能枝繁叶茂,夏季里仍可遮阴亩地之广,令人赞绝。王口古槐树周围用白玉石砌成护栏,树南有一方碑阴刻“槐荫叠翠”,与这罕见古槐映相生辉。这株古槐于2001年3月被定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聊城湖滨公园
  聊城湖滨公园东临东昌湖,北临东昌西路,南至聊城海关,总长2800余米,平均宽度为200米,占地面积达54公顷。公园宛如一条贯穿南北的大飘带,为东昌湖的西侧镶上了美丽的绿边,湖光绿色两相和,借东昌湖开阔视野,增添气魄。设计上讲求园景设路、路从景处,宽窄相宜;从北至南的腾龙、旱喷、金凤、绿叶四个大型广场,内涵丰富,形式各异;小型广场和路边,有雕塑、喷泉、石凳等园林小品点缀其间;石砌的湖滨渠自南向北穿园而过,六座造型别致的风景桥跨渠而建,将看似分离的东西两岸连为一体;绿化设计以乔、灌木为主,辅以适量宿根花卉和大片草坪,分园西侧利用疏透的乔木树丛作为绿色屏障,整个公园树种丰富且采取片植、群植的种植方式形成了形式简练,主次分明又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详细]
东昌大桥
  东昌大桥又名二十一孔桥、西关桥,位于聊城古城西首,横跨东昌湖东西两岸。2001年6月动工修建,2003年落成。古时,人们是由吊桥进入古城区,现在连接古城和新城的纽带就是横跨在东昌湖上的四座关桥了。东昌大桥是在原西吊桥的原址部位上修建起来的,它是我市城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桥梁。东昌大桥全长322米,桥面净宽15米。上部结构为石砌拱桥,共21孔,象征着跨入21世纪,所以又称世纪拱桥。中间5孔为悬链线拱,两侧为圆弧拱。主孔通航净高9米,可供大型游船顺利通过。拱圈、桥身采用花岗岩嵌面,桥面青石铺砌,桥上筑有优质汉白玉拦板266块,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水浒传》人物故事图案,漫步东昌大桥一个来回,就如同看了一遍《水浒传》。被誉为“中国江北最大内陆湖泊石拱桥”,堪称桥梁精品,为美丽的东昌湖增添了一道亮丽……[详细]
水城广场
  水城广场在聊城东昌湖的北岸,南接烟波浩淼的东昌湖,北临聊城最繁华的东昌路,西靠绚丽多姿态的东昌湖游乐园,东倚端庄典雅的运河博物馆,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2370万元。广场设有8处较大型的活动-场所和40多处休闲区,有近2000平方米的下沉式中心广场,旱喷广场,玻璃回廊,水榭长廊,以及高20米的观光塔等。其中点缀着建筑小品、假山、卵石路,无不精心雕琢,匠心独具。栩栩如生的8面大型文化浮雕,均以聊城民间文化和人物为主题。广场内绿树红花,亭台水榭,内河喷泉,桥梁浮雕,充分展现了鲜明的水城特色,舒适的生态空间,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与东昌湖贯通的广场内河环绕广场一周,游艇可以由东昌湖直接驶入广场。迤逦千米的广场内河将整个广场分为三大区块,分别是入口广场,中心岛屿和活动……[详细]
聊城基督教堂
  聊城基督教堂位于聊城山陕会馆北侧,座西面东,临河而建,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基督教堂,始建于清末民初,由美国传教士所建。现存教堂和牧师楼,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教堂主楼为二层楼房,两侧分别由三层的望楼和四层的钟楼。牧师楼位于教堂北侧,为三层城堡式建筑,平顶拱形窗,为原神职人员居住场所。聊城基督教堂是鲁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教堂建筑,外观为哥特式建筑,但建筑材料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砖,上覆红瓦,建筑形式中西合璧,风格独特,有较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详细]
王汝训墓
  王汝训墓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王楼村东南一公里,郭庄村西200米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坐北面南,南北长200米,东西长80米。原墓前有神道,神道两侧有石马、石羊、石猪、翁仲、墓表等依次排列。现有石桌两个,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石碑三通,其中两通为贔屃衮龙碑、主要记述王汝训的生平简历,赞扬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碑文由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叶向高所撰。据县志载:“王汝训,字师古、号泓阳,东昌府区沙镇镇王楼村人,明隆庆五年(1572)进士,历任元城县令、刑部主事、右副都御使、浙江巡抚等官职”。这对明清家族墓地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对石刻造像的研究也是重要实物,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现存站立的石碑三通,石桌两张,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赑屃2个。王汝训墓虽然已严重破坏,但大体轮……[详细]
  聊城清真东寺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楼东大街路北礼拜寺街(当地回族称为小礼拜寺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东昌府守备白粼主持兴建。历史上清真东寺经过多次维修,但基本保留着原始风格。寺内藏有明正德年间制造的铜质香炉、香盒,成为寺院镇寺之宝,也是研究聊城伊斯兰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西朝东,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总体布局运用中国传统设计手法,形成几个封闭的院落,缀以花木,山石,使寺院环境更为生色。建筑组合主次分明,协调对称,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礼仪制度,设计构思十分巧妙。清真东寺大门东向,门堂挂有红底金字“清真寺”的巨匾一块。步入大门,为一院落,南侧有沐浴室。礼拜大殿面阔五间,由前后殿两部分组成,前部为单檐硬山顶,卷棚廊,后部为重檐歇山顶,两顶勾连搭成……[详细]
堂邑文庙
  堂邑镇文庙始建于金大定(1161—1189)年间,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堂邑旧城东北隅,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现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鲁西周边几市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文庙现存大成殿、大成门、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名宦祠、乡贤祠等,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封建社会祭祀孔子、实施儒学教育的处所。旧时各府县均有文庙,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庙多已损毁。堂邑文庙虽也遭破坏,但其主要建筑保存了下来。文庙现存大成殿、大成门、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名宦祠、乡贤祠等,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文庙初建年代无考,推约唐宋年间。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太子洗马赵松石移文庙于此,主祠孔子,配祀乡贤和名宦。庙貌雄伟壮丽,全部系木和砖石结构,为聊城市所保留下来的唯一古文庙建筑群。庙院……[详细]
芳香植物博览园
  芳香植物博览园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韩集镇。3000余亩浪漫的薰衣草花海——聊城版的“普罗旺斯”!薰衣草、罗马甘菊、迷迭香、猫薄荷、鼠尾草、苦艾、月见草等40余种芳香植物花海,花期长、香味浓、可观赏性强,是鲁西平原唯一一处芳香植物博览园。作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之一,该博览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技术支撑下进行创建的。占地3000余亩的园区集芳香植物种植,芳香产品研发、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项目主要分为种植加工板块、休闲旅游板块、养生康养板块,是以农业种植、加工生产、旅游服务为主的‘六产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将试验示范‘精品林木+芳香花卉’间作种植模式,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效益提升。总投资7.6亿元的博览园项目于2018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规划中的一期……[详细]
范筑先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光岳楼北大街南首路东,座北面南,南北长59.7米,东西宽34米,占地2040平方米,四周绕以花墙,大门壁于西墙南端,门前有一对雕刻精美的石狮。进门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处松柏翠绿、冬青繁茂的庭院。沿甬道东行,迎面有一通高2.3米、宽0.9米、厚0.3米的石碑,上面刻载着1947年聊城解放前夕,八路军某部政治机关为保护聊城固有文化免于战争损害,向入城部队颁布的三项命令:(一)向民族英雄范筑先墓立正敬礼;(二)保护中国四大书库之一海源阁藏书楼;(三)保护中国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在聊城北街的住宅。碑石墙壁上,画有一幅表现范筑先将军冒着炮火硝烟亲临城头指挥御敌的大型油画,画长5.2米,高2.6米。庭院中心,有一通用黑色大理石雕成的石碑,镶嵌在红色花岗岩石座之上,碑高3.18米,宽1.46米,厚0.……[详细]
115、梁乡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乡闸
  梁乡闸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镇梁闸村东5米,京杭运河老河道上,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411年(明•永乐九年),闸跨南北向河道,闸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0米,闸西侧、东北侧为现代民宅,主要由两侧石砌燕翅及闸口构成。燕翅系长方形青石材砌成,现存十余层高,两翼向外延伸,上部砌石保存较好,两侧路面上仍可见砌石基体,向西延伸约32米,闸口由两侧的燕翅围拢而成,为水流、船只通道,长约5、宽约7.5米,中部原为闸门所在,两侧还有宽约30厘米、深约6厘米的闸门槽。燕翅砌石外侧为堆筑土。建国后,1951年重新治理张秋镇至临清河段,维修梁乡闸。梁乡闸为当时运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其设计精巧,施工精细,是研究运河漕运历史及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不仅是当年漕运……[详细]
土桥闸遗址
  时代:明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中,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拆修。经调查与试掘,确定了月河的位置与深度。对下游的减水闸进行了确定,并调查清代穿运涵洞一座。出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近万件、石碑两方。闸由闸口、迎水、燕翅、分水、燕尾、裹头、东西闸墩及南北侧底部保护石墙和木桩组成。在闸北运河东侧确定减水闸一个。其北400米有一清代穿运涵洞,用青砖垒砌直墙,顶部用石块券顶,发现“中华民国二十六年马颊河北支穿运涵洞”石碑一方。该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在北方地区,数量巨大、窑口不一、底款繁多的瓷器标本的发现,为明清时期陶瓷的研究提供了一批丰富多彩的实物标本。出土铁器数百件,有生活用具、船上用具、造船或加固船板器具、……[详细]
聊城铁塔
  聊城铁塔,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市旅游景点。聊城铁塔在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被誉为东昌三宝之首的铁塔,位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始建于北宋时期,是我市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铁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现为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均有伎乐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东南、西南两角,各有一金刚力士,怒目凸腹,手按双膝下蹲,作顶托状。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部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详细]
聊城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是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合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历经四年,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竣工,其后逐年扩建,至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保留至今的有山门、戏楼、夹楼、钟楼、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帝殿、财神殿、火神殿等160余间。馆内现存有历年重修大小碑刻十九幢,石雕方檐柱三十根,浮雕、透雕的精密木质额枋四十二方,作为柱础的石雕狮子、大象、麒麟等十二座,照壁、折壁人物、花鸟、山水等石刻画十二幅。上百个柱础上刻有花草、鸟兽等装饰,尤其是木柱、石柱、匾额上所刻楹联、文字,正楷行书兼备,为书法家所称颂。山陕会馆的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错落……[详细]
运河码头旧址
  运河码头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原为富商私用码头。明清时期,漕运畅通,聊城(昔称东昌)遂成“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东关运河一带,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除崇武渡大码头外,巨商富贾又修建了一些专用小码头,现存小码头即属此。  小码头由青条石垒砌,平面呈凹形,宽8米,左右各有石砌台阶。台阶最上层青石上有圆形穿孔,为系舟船缆绳之用。运河码头现保存完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聊城海源阁
  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进士杨以增所建。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四经四史斋”、“琅环之府、群玉之山”.....众多学界泰斗,给予中国藏书史上久负盛名的海源阁高度评价。海源阁与江苏常熟县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以瞿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瞿北杨”的美称,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海源阁藏书楼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供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前有一长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