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旅游

    滁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81、孟公坝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公坝位于滁州市琅琊区东门街道办事处桥-区环城路上,下水关东约500米,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保护范围:南、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北各30米。……[详细]
    82、五川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川桥
      五川桥位于滁州市琅琊区东门街道办事处遵阳街社区桥东街,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708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保护范围:东、西各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各50米。……[详细]
      朱家小楼位于滁州市琅琊区东门街道办事处遵阳街社区仓库路304号,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85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保护范围:东至仓库路,南、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仓库路,南、西、北各5米。……[详细]
      滁州中学“凹”字楼位于滁州市琅琊区西门街道办事处四牌楼社区古楼街,滁州一中(老校区)院内,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代,面积为3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12]44号。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各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50米。……[详细]
    85、官庄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庄桥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南谯街道办事处官山村大桥村民组,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32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12]44号。保护范围:南、北各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北各100米。……[详细]
      赤湖铺桥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南谯街道办事处官山村赤湖铺村民组,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64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12]44号。保护范围:东、西各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各150米。……[详细]
    章益故居
      章益故居位于滁州市琅琊区东后街45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06]25号。保护范围:东、西各50米、南至东后街。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保护范围外各50米,南至东后街。……[详细]
    吴棠故居
      吴棠故居位于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北路388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06]25号。保护范围:东至南谯北路、南至人民电影院、西至金刚巷、北至故居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南谯北路、南至人民电影院、西至金刚巷、北至棋盘巷。……[详细]
      滁州三元桥位于滁州市琅琊区西门街道办事处文德桥社区育新北巷,国际大酒店西北约300米,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滁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为98平方米。保护范围:桥两端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桥两端各20米。……[详细]
      闻闻戒师塔位于滁州市琅琊区琅琊街道办事处古道社区琅琊古道28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滁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为300平方米。保护范围:东至塔基东20米、南至琅琊古道路边、西至塔基西20米、北至塔基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50米。……[详细]
    滁州无梁殿
      无梁殿原名玉皇阁,为道教场所,明代重建,是琅琊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由于整个殿宇全用砖石砌成,无一根木梁,没有飞檐、也无斗拱,里面是类似西方教堂的拱形门,故俗呼为“无梁殿”。无梁殿,殿高三丈二尺八寸,深二丈四尺,灰砖拱形垒成,四角为四条栩栩如生的巨龙瓷瓦饰成,门额有砖刻浮雕的龙、凤、狮图案,正殿正中塑有玉皇大帝,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像。无梁殿建造年代久远,结构坚固,气势雄伟,在中国建筑史上堪称一绝。2019年10月7日,滁州无梁殿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陈德墓石刻
      陈德墓石刻位于凤阳县城西乡西陈府村。陈德,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出生于濠州(今凤阳)太平乡孟家庄。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归朱元璋,为建立朱明王朝南征北战,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功封临江侯。十一年(1378年)死后葬其里鲁山之原(今城西乡西陈府村东南),追封杞国公,谥定襄。其子陈镛(1357-1387年),于洪武十四年袭嗣临江侯,洪武二十年从征纳哈出战死,归葬先茔。至建国后,两墓于1973年平坟时被破坏,墓前神道的石刻尚在,现今保存完好。石刻自南向北排列,依次为:东侧碑座1块,石马及控马人、虎、羊各1对。碑座呈龟形状,其背中间碑座槽、碑身已不存;石马与控马人连体;虎皆自颈部以下没入土中;羊呈跪卧式。这些石刻均用整块青石料雕成,造型古朴,刀法精湛,神态生动、逼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详细]
    鼓楼基座
      凤阳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八年,曾屡遭兵火损毁,但被专家称为中国之最的鼓楼基座仍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方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这四个御笔大字,其意旨至今仍为明史专家未能破解之谜。鼓楼上有楼房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详细]
    钟离城遗址
      钟离城遗址位于凤阳县临淮镇东1.5公里处凤阳至明光公路北的望城岗上。是安徽省现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遗址,为春秋钟离子国故城遗址,后为吴、楚兵争之地。该城南接丘陵、北凭淮河、左依濠水、右拂花园湖支流。公元前538年,楚箴尹宜咎筑此城。秦建县、晋置郡于此,隋移治至城西称濠州,即今临淮关,该城废圮。史书载,周代在此设方国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钟离为楚属邑。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吴、钟离边邑儿童争桑,致两家相攻,互有死伤,吴王发兵攻楚,钟离城又被吴王夺去。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秦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秦汉时均在此设郡县。至唐代武德年间移至城西今临淮镇,故城遂废。钟离城自建至弃,沿用时间长……[详细]
    池河太平桥
      池河大桥位于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西官驿道上。原名太平桥,又名杯桁桥,雄跨于蜿蜒的池河之上。池河太平桥初建时设计工巧。砖石结构,白石栏杆,东西两头各雕石狮18只,极为雄伟美观。建造采用干修法,堆土券桥孔。因河底沙石较厚,每个桥墩下面布以密集的木桩为基,称之为万年桩。桥墩皆以红色大条石为缘边石券砌而成,用糯米汁和石灰灌注,中填塞的囊石为粗糙短小的石料或碎砖,十分坚固。2019年10月7日,池河太平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以桥中心为基点,东、西各80米,南、北各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40米。……[详细]
      抗大八分校旧址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1942年5月,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分校成立(简称抗大八分校),校长为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张云逸,二师副师长罗炳辉任副校长,冯文华任教育长。下设政治部、军事训练处、文化教育处、供给处等。历时4年多,于1945年8月结束,共招收学员四期,先后培养了近3000名抗日军政干部,为二师和淮南根据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旧址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有教室旧址、校务部旧址、政治部旧址等共17处,房屋100余间。现存建筑均为清至民国时期,其中真武庙为学员教室旧址、学员二队驻地旧址。真武庙始建于元惠宗元统二年(1334年),早年被毁,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十八年三月(1813年),有房屋24间和1座藏经楼,正殿3间为学员二队教室旧址,偏殿3间为学员二队驻地旧址。……[详细]
    石梁土城遗址
      石梁土城遗址呈长方形,地势高突。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散布大量陶片、砖瓦。分别属于商、周、汉、六朝、唐、宋等各个时期。城址附近出土过完整的陶器。1961年省文物工作队曾实地勘察。明嘉靖《天长县志》载:“县之西三十里有石梁城,城在河南,后周所筑置石梁郡者,遗址存焉”。石梁城址原为一商代遗址,后周建城。该城址未作任何挖掘,保存完好。1980年9月,被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郢遗址
      何郢遗址三面环水,表面现为农田,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地层堆积基本呈水平状叠压,一般深度2-3米左右,除上部为西周早期文化堆积外,大部分为商代晚期文化堆积。遗址的聚落布局大体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祭祀区。该遗址2002年发掘,发现一批房址、灰坑、墓葬、祭祀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青铜器、骨角器数百件。是皖东地区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基本确立了一支新的考古学地方文化类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还为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详细]
    上水关·下水关·广惠桥
      上水关下水关广惠桥安徽省滁州市滁州西桥原名广惠桥,建于唐永徽年间,高寿近一千五百年了,为三孔连体石拱桥,由一色青石板和青石条砌成,老态龙钟地坐在老城西南角,戴着三块镜片的老花眼镜,望着清流河水终年义无返顾地向南流去。它是我们这座小城现仍健在的几个历史见证人之一,若按月份排,年龄最长。上水关桥,《滁州志》记载,始建于宋代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2年)重修。居永丰门和观德门之间。桥长35米,宽13.5米,高9.5米,系块石基础、砖砌三孔拱形桥,跨径5米。今存完整。桥南端被滁一中围墙堵死,桥面被居民建房,或种蔬菜,不能通行。广慧桥,滁人称西桥,古称泓(宏)济桥、赤阑桥。位于鼓楼街和四牌楼街交接处,西涧水上。相传此桥,初建东晋,因岁久而塌。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详细]
    100、清流关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流关
      清流关位于滁州市西郊12.5公里处的关山中段。为古代重要关隘。始建于南唐。宋以后陆续有所扩建。此关形势险峻,深10余丈,用块石垒砌关洞呈拱形,现基墙尚残存2米以上。南唐置关口以御北师,关洞呈拱形,深十余丈,巨砖块石垒砌,气势雄伟。关洞门额上嵌石刻:古清流关、金陵锁钥等。清流关昔为南北交通必经之道,号称九省通衢,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