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兴国县旅游

兴国县旅游景点介绍

江西军区旧址
  江西军区(含红军检阅台)旧址位于兴国县潋江镇筲箕村。1932年1月9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通令,决定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改设为江西军区总指挥部,陈毅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1931年冬至1933年秋,江西军区驻此期间,积极动员青壮年参加红军,大力发展地方武装,精心组织地方武装配合主力红军作战,为巩固革命根据地,保卫红色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1933年6月1日,兴国模范师5000余人在检阅台前的筲箕广场举行上前线誓师大会,军区总指挥陈毅授军旗。参加誓师大会的有主力红军、地方武装和湘鄂赣根据地代表、各县参观团,省、县机关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共35000多人。会后,兴国模范师开赴前线,编为红三军团第六师。1933年春,江西军区由兴国迁驻宁都。江西军区旧址占地面积688.82平方米,座东向西,砖木结……[详细]
羊山休闲旅游区
  羊山位于兴国县埠头乡境内,距县城5公里,是县城附近最高峰,因山体造型独特,酷似一只山羊,被雅称为“羊山”。羊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8度,日照1926.5小时,无霜期284天,降雨量1560毫米。俊秀的羊山,竹木茂盛,风景宜人,山上的“龙华古寺”,飞檐翘角,油漆粉画,雄伟壮观。“龙华古寺”有块耀眼的金字牌,那就是1927年10月15日由地方革命首领陈奇涵、胡灿、肖以儒等20余名共产党员在此召开的“羊山会议”。“羊山会议”作出了恢复党和群众组织、实行“五抗”斗争、分化瓦解敌人、建立革命活动中心和建立革命武装等五项决定,并将中共兴国支部干事会改为中共兴国县特别支部,是大革命失败后,兴国的党组织从遭受挫折到恢复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兴国的革命活……[详细]
23、大乌山
大乌山
  大乌山位于兴国县枫边乡北角,靠吉安,庐陵边缘,海拔一千二百零四米,北眺吉州城郭,犁然在目。宿山者,四更观日出,朱丸瞳胧,三跃三按乃上升,最高处月登天坊,唐代建立寺庙,三仙殿,殿后有三石穴,名曰风洞、雨洞、出水井。深不可测,今皆土石填塞。正殿额曰“重惜报功”,邹南皋先生所题也,已废。正殿门楣上,有南宋文丞相天祥题词“永镇江南”横额;内山门上有邹忠介元标题词“乌山仙境”皆存;外山门有解学士缙题词“进步登天”今圯。2001年各重建外山门“文革”时期,寺庙被焚毁殆尽,一九八○年已开始整理修缮,已固定了看管人员,近二十多年来上山观光游览的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邻近几个乡镇的归国华侨无不登山游览。大乌山历史文物建筑呈现,是中国文化的历史。……[详细]
兴国天鹅湖
  天鹅湖,又名太平水库,位于高兴镇老圩村石子陂,有硬化公路直通坝顶。天鹅湖位于宝石仙境旅游区内,周边丹霞石峰林立,山水一体,蔚为壮观。……[详细]
龙下瀑布
  龙下瀑布位于兴国县崇贤乡贺堂,瀑布高80米,宽30米,飞流直下,水花如碎玉堆雪,仿佛“白练垂空”。丰水季节,蔚为壮观,枯水季节,水流一线。……[详细]
26、覆笥山
覆笥山
  覆笥山位于兴国县崇贤乡齐分村南三公里,距县城47公里,海拔1125.7米,面积1.2平方公里。山势险峻、秀丽挺拔、东望金精、西眺芙蓉、北接青原、南瞰贡江、屹立之上,可望三县兴国、吉安、泰和三城,被誉为全县群山之宗,史称为“兴国祖山”。从崇贤乡沿238国道北行一路爬山,离贺堂村约一公里左右可看到齐分村均福山标识,看到标识后左拐,到齐分村后再左拐上山,山路为新修四点五米水泥路,直通山顶,会车方便。据说,覆笥山系兴国龙脉之源。古县志云:兴国龙脉,乃东起武夷山,经石城牙梳山、宁都齐云山逶迤而来,聚脉于覆笥山。又传,覆笥山系仙家藏书宝地。覆者,盖也,笥者,书箱也。覆笥山名,就是盖着的书箱子。《云窗私志》云:“昔涓子发石笥,得秘书十二卷,因以为名。”刘向《列仙传》也有记载:古代有个山东人,在菏泽钓到一尾……[详细]
十八排景区
  十八排是一座位于江西省泰和、兴国两县交界处的山峰,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1176米,为泰和县最高峰、兴国县第二高峰。十八排是兴泰两县之间东西走向的弧形分水岭的最高点,因上山须经十八个横排而得名。森林覆盖率达95%,有“天然氧吧”之称。省重点工程山地风电“能源谷”项目就建在“十八排”山脊上,完工后的“十八排”也将成为集高山草甸风光、红色文化、风车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新去处。……[详细]
中共江西省委旧址
  中共江西省委旧址位于兴国县城红军大道(牛坑塘)。1931~1932年中共江西省委设此办公,期间领导全省人民在扩大红军、支援前线、发展生产、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苏区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绩,为巩固扩大根据地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委对兴国工作的指导尤为关注,指导兴国县在苏区各项工作中创造第一等工作,成为著名的苏区模范县。1932年省委书记李富春在《江西兴国扩大红军的记录》一文中,总结和推广了兴国扩大红军的先进经验,并组织会昌、于都等十个县的参观团赴兴国参观。旧址占地415平方米,座北向南,砖木结构,硬山顶,二层楼房,上下共有住房20间。1983年8月被列为兴国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国革命旧址
  兴国革命旧址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兴国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时全县23万人有8万多人参军参战,牺牲2.3万多人。主要革命旧址有毛泽东长冈乡调查旧址、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旧址、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中共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军区旧址及检阅台等。将军纪念馆:位于将军园内,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屋顶是红军八角帽造型,展厅和大门由镰刀、斧头形状构成,突出兴国红军县的特色,它将利用图片、实物、文字等形式,再现将军们和省部级领导干部的英勇事迹。……[详细]
兴国大圣寺
  兴国县大圣寺大圣禅寺位于兴国县城,汐水江边,滨江大道东侧,南距319国道兴国将军桥1公里,北离红军桥200米,距兴国火车站4公里,交通方便,汽车可直达寺内。大圣寺,原名大乘寺,位于县城东门直廨(县衙门)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建。初名万年寺,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敕赐“大乘寺”。旧有飞来殿、石佛、铜钟古迹。旁为东林、西竺二禅房。明中叶,以其址建学宫,后移学,寺仍旧。清乾隆三年(公年1738年),知县徐大坤徒城隍庙于大乘寺,西竺仍存庙右,东林移在庙左。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重修,分为内外二寺。大乘寺历史悠久,名扬四海。且有铜钟飞去又飞回的奇传。据1988年版《兴国县志》记载:县城东门内大乘寺有唐铸巨钟。宋绍兴初(公元1131年),钟忽失去,被卖至赣州天宝寺,该寺僧扣而无声。……[详细]
  金斗山寺位于兴国县长冈乡石燕村东南1.2公里处,东经度25,北纬26度18,经县城红军大桥8公里.古寺名为金斗山寺,传说三面环水,在汉魏时就有卢禅师云游至此,谓其为佛家风水宝地,于是上山坐禅,悟成佛道,九年后不知所综.后人于卢禅师学佛处名为卢禅岩,至今卢禅师学佛的洞壁上石锈卢师坐禅像尚在.唐玄宗时期建护佑寺于此,唐末国师杨救贫师徒登山卜形胜,喝为睡狮形,有九座形肖狮子的山头,一旦九头识字先后醒来,成为九狮过江,必然贵气冲天,多出武官定国.后有有人在半山建银排寺,元时毁,至清乾隆年间,有榔木钟姓长者邀集多方信士,筹资于山顶重建,更名为金斗山古寺,文革又毁,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重新修建.古时民间传说,先有燕子窝南山庙,后有泷下金斗山,至宋初南山庙观音到了灵山洞中,谓飞来佛.而后金斗山香火兴旺,周边……[详细]
兴国通慧寺
  江西赣州市兴国县通慧寺 位于赣南兴国县高兴镇境内,距离县城7公里,全寺均隐身于通天岩内,寺内神龛、神台、香案、供桌都是依山凿成。通慧寺相传始建于南宋末年,文天祥率宋军撤往广东时,将一些难以带走的将士遗孤留在岩洞里,建了这座寺庙掩护他们。清代著名史学家张尚瑗先生登临通慧寺,遥望群峰突起的宝石仙境,捻指细数,得峰数36座,欣然在石壁上题下“对嵩岩”三个大字,嵩者,数目36也。联系人:钟坚祥电话:5110066地址: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高多村……[详细]
兴国普惠寺
  普惠寺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城东南,唐中和二年(822年)始建,其后屡有兴废,至民国年间香火甚盛。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普惠寺举行瑜珈显密大会,兴国、于都两县僧尼百余人参加。次年宗仁法师在普惠寺举行恭迎藏经的0会。兴国、于都两县佛教徒及香客三千多人在普惠寺至瑶冈脑一路慢行,街道两旁店铺焚香秉烛,鞭炮不绝。县城市场还停售肉食三天。1956年,由德森法师资助,将普慧寺加以修葺。次年9月竣工时,法亮、振舟法师共同主持了修葺竣工及佛像开光法会。法亮法师,城冈乡东坑村人。出身贫寒,13岁开始吃斋,15岁出家,先后在县东震寺、赣州光孝寺、浙江普陀寺当和尚。1938年应邀至广东韶关南华寺传法。1947年去柬埔寨金边市,主持建造了中华正觉寺。1970年离柬经新加坡回到香港,在九龙芙蓉山主持修建虚云和尚纪念堂……[详细]
兴国小鲁山寺
  兴国县小鲁山寺小鲁山寺座落在万安县城东北20公里处,双秀峰山下,此处环境幽雅,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登山巅,可极远望,千里胜景,尽收眼底。小鲁山寺初建于唐宋明诸朝,几经修葺,现存寺宇为清朝光绪年间续修,占地六亩,计有山门、大雄宝殿、弥勒、韦陀殿、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法堂等,大小殿厅有二十余间,是清朝仿明代风格的古建筑。但寺内原有文物毁于十年内乱,殿堂、房屋全部毁坏。1998年由本地善信集资捐助重建观音殿、韦陀殿、住房、厨房等,并新塑观音坐像、善财龙女像和菩萨塑像等功德。2003年,持缘法师受恩师的吩咐来到小鲁山寺。来到之后,持缘法师新建大雄宝殿,于2005年基本完工,殿内塑有三宝佛祖,并有新塑文殊、普贤菩萨、韦陀、伽蓝、地藏菩萨等佛像。五百罗汉和海涛观音正在修塑之中,相信在持缘法师……[详细]
江西潋江国家湿地公园
  潋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兴国县境内,规划总面积为53655亩,其中湿地面积为35437亩,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以湿地公园内的潋江、濊水、长冈水库为骨架,以中亚热带南缘独具特色的集河流、沼泽、蓄水区、水塘等于一体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和悠久的地方湿地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以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等多元文化为支撑,以湿地生态文化宣教展示、生态体验为主要手段,是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功能展示、湿地文化宣传、湿地科研监测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兴国湿地公园建设规模为省级,面积150公顷,位于东经115°20′45〞----115°21′15〞,北纬26°29′11〞----26°29′13〞区域之间。界时,该湿地公园将发挥“地球之肾”的功能,对兴国的……[详细]
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
  国革命烈士纪念馆,正中大厅为灵堂,四周共有5个陈列室,展现了历次革命战斗、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121名烈士的照片、遗物、塑像及传记等。 走进门厅首先看到的是四个大字“浩气长存”。在纪念碑的左右两边的玻璃柜中摆放着兴国烈士的英名录。第一展厅,陈列着兴国54名将军中两位上将的雕像,他们分别是肖华、陈奇涵。第二展厅展出的是1930年12月——1934年10月这段时期苏区军民历次反“围巢”示意图及当时兴国模范师长谢远松、少共省委书记钟效培等9位革命烈士塑像。第三展厅也是整个馆的中心部分,展现的是革命最艰难、最动荡年代的战斗英雄们,肖像有刘昌思、刘启耀、徐达志、谢昌宝等先烈,记载了1934年——1935年长征时期的艰难行程和长征路线图以及长征中牺牲的12038名烈士。第四展……[详细]
兴国革命纪念馆
  兴国革命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红军路5号,是县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筹建于1958年冬,1963年11月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1976年中宣部批准筹建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1977年正式对外开放,隶属兴国革命纪念馆。为加强我县文物保护工作,2005年县政府批准成立了兴国县文物局与革命纪念馆合署办公,为二块牌子一套人马,且不增加人员和编制。兴国革命纪念馆为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负责全县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以及保护和管理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处理全县境内文物行政违法事件,组织开展文物行政执法巡查工作,并对发现的文物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现有党支部1个,党员8人,馆长兼书记1人,副馆长3人,全馆编制20人,现有在编人员19人,离退……[详细]
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
  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县委、县政府用本级财力兴建的一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项目位于县文明大道南段以东、将军园以西、城市规划的将军大道与新319国道之间、24米大道以南。规划总面积为250亩。整个园区设计八个功能区,按照“一街、两场、四区”的结构布局设计。建筑主要由纪念碑、九曲桥、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文化墙、主广场、亲水栈道、将军湖、模范县委书记亭、游步道、游客中心、停车场及园林景观等组成。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位于兴国县。该陈列馆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1300平方米,分6个展厅,用图片、实物、雕塑、模型、场景、多媒体影视合成等形式展现当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和今天兴国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男子没老婆的赶紧‘由’到老婆,女子没老公的赶紧‘由’到老公……”纪念馆一隅,……[详细]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兴国)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第一次无线电密码通讯、红八军团指挥部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位于古龙岗镇古龙岗圩,原址为邹氏宗祠。1931年6月,中共苏区中央局迁驻此。7月4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后方台)报务员利用缴获的收发报机及任弼时从上海带来的电台密码,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的军事情报发给福建建宁的红一方面军总部及总前委,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无线电密码通讯。1934年10月9日,红八军团军团指挥部驻此。军团长周昆、政治委员黄苏、政治部主任在此罗荣桓召开会议,宣布将阵地移交,前往于都集结,实行战略转移。199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僚风水文化景区
  三僚风水文化景区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境内,处在兴国、宁都、于都三县边界,距县城64公里,距赣州黄金机场和井冈山机场分别是150公里,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67公里,景区邻近319国道和泉(州)南(宁)高速公路,距兴国东出口为13公里,交通便利。三僚村因其独树一帜的风水文化,被海内外易学界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风水祖师杨筠松(名益,号救贫),携弟子曾文辿、廖金精隐居三僚著书立说,奠定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后,中国风水文化由此传播海内外,三僚曾、廖二姓师承杨公奇术并发扬光大。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朝,明师迭出,其中白衣承诏,由皇帝钦封为钦天监博士的风水师就达36人,享誉世界。古都南京、北京,著名建筑如明十三陵、故宫、长城清东陵等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景区内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