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市 > 铅山县旅游

铅山县旅游景点介绍

  辛弃疾墓位于铅山县,时代为南宋。辛弃疾墓在铅山县瓜山虎头门阳原山腰。坐北朝南。立于绍定年间(1228—1233年),其侧驿路旁有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原碑毁墓残。清代辛弃疾后裔于墓前又立新碑,今亦斑驳陆离,字迹模糊,碑文上行是“皇清乾隆癸卯年季春月重修”。中间是“显故考率公稼轩府君之墓”。下行是“廿五代玄玄孙囗囗霞溪囗囗囗凌湖囗东山辜染安北囗立”,据考,此为辛弃疾之仲子辛柜之后裔所立。建国后,1959年辛弃疾墓被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1971年和1981年又先后现金次修整。墓系麻石砌就,分四层,顶堆黄土,两连围以坟柜。墓高2.5米,直径2.5米,占51.5平方米。墓前有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墓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铅山天柱山连史纸造纸作坊遗址
  铅山天柱山连史纸造纸作坊遗址位于明至清,时代为明至清。铅山天柱山连史纸造纸作坊遗址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塘革命烈士纪念碑
  石塘烈士纪念碑总体上仿造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比例和样式上精心模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碑体正面词“铅山县石塘烈士纪念碑”此为当时的在任领导题词,字体雄浑。 左侧“永垂不朽”在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石塘烈士纪念碑则用了后面“永垂不朽”四个字。右侧“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1951年8月,毛主席委派以谢觉哉为团长的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江西,深入到井冈山等老革命根据地。谢老并将一面绣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锦旗赠送给江西人民。从此,毛主席的这一题词,便成为江西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强大动力。石塘烈士纪念碑则用的毛主席的这15个字。……[详细]
铅山石塘古镇
  铅山石塘古镇是一座千年古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铅山石塘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石塘镇素有“ 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 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 铅山县城驻地河口镇,可以到带湖车站和三江车站乘坐“上饶—铅山”的县际班车直达 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详细]
辛弃疾文化主题公园
  公园建设在红砂岩山上,总面积1620余亩,前期工程投资850万元左右。目前,公园的辛弃疾塑像及周边设施建设基本完工,成为当地广大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休闲旅游的好去处。2014年,铅山县辛弃疾文化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32米高的辛弃疾雕像落成,这位南宋著名词人,手持10米长剑,意气凛然。据悉,铅山县辛弃疾文化主题公园总占地1620余亩,其中建筑占地总面积不超过200亩。辛弃疾文化园项目以辛弃疾文化为核心,分为《北望江山》《瓢泉岁月》《铁血传奇》和《千古风流》等四大主题功能片区。……[详细]
铅山河口古镇
  河口古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河口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管辖,古称沙湾市, 因地处信江河与铅山河的合流之处,故名河口,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是古代的江西四大名镇用时参考3小时交通 铅山县城驻地河口镇,可以到带湖车站(走高速,半小时,票价15元)和三江车站乘(走省道,一小时,票价11.5元)坐“上饶—铅山”的县际班车直达 门票 免费开放时间 全天开……[详细]
  篁碧畲族乡地处赣闽边界,武夷山脉北麓,是铅山县的南大门,距离县城87公里、国防公路上分线40公里,全乡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28人,其中畲族人口1300人,山林面积10万亩,耕地面积179公顷。围绕建设“和谐、富裕、美丽”的新畲乡这个目标,全乡干群精诚团结、努力奋斗,畲乡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7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7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36万元,人均收入达3200元。近年来,该乡充分发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穷不丧志、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外用足用活民族政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了农网改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进一步完善;对内立足畲乡实际,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态势良好。建起了金龙水电、大龙坑、小郎坑、新大岩四座电站,……[详细]
28、峰顶山
峰顶山
  峰顶山,又名鹅湖山,系武夷山系支脉,自闽赣交界处之分水关逶迤北来,结秀于鹅湖。景区总面积1378公顷,林木蓊郁、鸟语花香,奇峰壁立、谷幽涧深,流泉飞瀑、静中寓动。《千家诗》所录唐人王驾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粮肥,豕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便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此处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唐大历中,洪州(今南昌)马祖道一(马祖系禅宗六祖慧能法嗣南岳怀让禅师之徒,为南岳第二世,其洪州禅在中唐时风靡天下,盛极一时)的弟子大义禅师来此开山植锡,大阐宗风,使鹅湖一山声名远播,并有唐德宗赐额“鹅湖峰顶禅院”、景德年间改赐“仁寿禅院”之盛举。盛名之下,加之鹅湖当时系闽浙赣三省要冲,因而,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选择此山进行学术交流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详细]
29、九狮山
九狮山
  九狮山,为县北门户,又称龙门。山下江水深不可测,据说从这里可以直达龙宫,故名“龙门第一关”,现镌刻在峭壁上的“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九狮第一山下的明代“天乳寺”为明代佛寺,寺边有一天然水池,-天乳寺,相传为康熙手迹。……[详细]
30、九狮江
九狮江
  信江流经铅山一段,又称为九狮江。因北岸有九座石山排列,如九只雄狮,欲渡过江来;又似踞江拱卫古城。宽阔的狮江江面上,樯如林,船如织,千帆竞发,川流不息。抛锚泊驻的大小船只连绵不断,伸至江心。另外还有成千上万排的竹筏在此游弋或停泊。多时每日停泊大小货船达两千多艘.少时也有几百只,货物日吞吐量达数十万斤之多。有时货船停在江面,三天三夜都靠不了岸。茶叶是河口集散的最主要的商品。繁盛时有茶庄三百多家。各地茶商云集于此,到处是大客栈、茶行和仓库,这些茶行又大多临江而建,以便装船发运。沿河有十余座码头。这些码头从一堡头到三堡尾依次排开,分别是官埠头码头、金家弄码头、巴家码头、井边码头、兴隆口码头、小桥弄码头、常州码头、肖公庙码头、蒋家码头、福星码头等,“官埠头”是官船的停泊处,其余都是各商帮的码头。这些码……[详细]
31、湖坊镇
湖坊镇
  湖坊镇位于上饶市铅山县西部,东邻虹桥乡、港东乡,南接陈坊乡,东北连汪二镇,西北界弋阳县和贵溪市,镇域面积118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统计到2008年人口约2.4万。耕地面积面积2.9万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煤炭等储量大;林业资源丰富,仅高产毛竹林超过4万亩;水质上乘,可养殖水面达1万亩。进入21世纪以来,该镇确定“谋快速发展,建魅力乡镇,做大经济总量,提升集镇品位,打造周边三县七乡镇区域中心集镇”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经济民营化、乡风文明化四大战略,实现了镇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成绩喜人,被列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建立了3000亩红芽芋、6000亩优质稻、1000亩特种水产等多个优质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超过1万亩先后获得全国婚育新风进万……[详细]
石塘古镇
  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是闽赣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二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铅山的造纸业)。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所指的铅山造纸业也就是在石塘镇。石塘镇素有“武夷山下小苏州”之称,2003年7月,石塘镇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铅山县东南40公里的半山区。相传五代前(907-960)村北有方塘十口,后来根据“十塘”的谐音,故名石塘。整个石塘镇有8个行政村,1个街管区,53个自然村,计有3900户,15000人,其中集镇人口5500人,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在铅山,石塘是仅次于河口的一个千年古镇,一条铅山河将石塘与河口两镇紧密连接在一起。石塘镇在明清之际也是一个纸张、茶叶等商品的重……[详细]
仙人寨景区
  仙人寨,又名仙人城、仙人峰,位于铅山县汪二镇漕家村东2公里处,距弋阳龟峰景区15公里,离320国道、311高速路口8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处山奇、石异、水碧的自然风景区。仙人寨属典型丹霞地貌,为地垒式快状山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0.2平方公里,山势险峻。主峰挺起,海拔260米,四面悬崖峭壁,无路可上,须用二乘长梯相接方可攀登。顶峰有岩洞,相传为神仙-之处,有仙人在此蜕骨升天,故名仙人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天国势及上饶,广信知府沈保桢在同顶设碉堡防守,因此,又名仙人寨,现有古石墙保存完整。顶峰平坦,竹青青木荫荫,有大片青竹、紫薇、八月桂,风景秀丽。正中有仙人峰寺,为唐代鹅湖峰寺智孚僧建,香火鼎盛,历代都有增修。并有方井一口,长约2米,宽约1……[详细]
叫岩景区
  叫岩景区位于铅山县境内,景区西面与横峰县接壤,南临信江,与明代首辅费宏墓地状元山,明太少保、礼部尚书费?故居横林隔河相望。叫岩景区地形为剥蚀低丘岗地形,岩体以红砂岩、砂砾岩为主。长年的水侵蚀在景区形成大大小小的“U”形山谷和陡峭崖壁,岩体?露,形成较突出的丹霞地貌特征,土壤呈酸性砂质红壤。景区境内峰峦叠嶂,山川秀美,景色瑰丽。“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叫岩典型的丹霞地貌的真实写照。叫岩景区打造的“绿色旅游”、开辟的生态观光旅游线路,吸引着全国游人的目光。景区范围内,森林植被保护良好,水库面积较大,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环境幽静,气候舒适,是都市人消除疲劳、放松身心、恢复体力、调节生活的理想场所。洞穴空气负离子浓度普遍地远远高于洞外大气这一事实已为大量测试所证实。悠久的历史为叫岩留……[详细]
共大山庄
  共大的全称叫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江西特有。共大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它自1958年创办,至1980年改制,历时22年,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的建设人才,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共大创建3周年之际,毛泽东曾欣喜地写信祝贺:“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详细]
陈坊古镇
  陈坊也是个因为生产和销售连史纸而兴盛的老镇,不过现在去看陈坊的老建筑,陈坊更像是一个以耕读传家盛行的地方。他们的宅院面对的是粮田,他们的门楣上的匾额更加文气,也更加简朴却更加大气。走进老宅,就会发现陈坊的宅子与河口石塘的最大区别就是当初建造者对房子的装饰理念完全不同:河口石塘的老房子一般大门做得奢华繁复而宅子内的木雕装饰相对简单;而陈坊的房子的门头一般简朴洗练,而内部的木雕装饰却精美得多。可见,陈坊的先人可能内敛得多。经过接触会发现,陈坊的宅子主人也显得非常文气,有修养。墙上张贴有不少不错的书画。陈坊的古建筑群中有一处是专门用来当学校的,叫做“养源家塾”。站在门外我们就可以看到,家塾门对的是一畈粮田,粮田的尽头就是连绵的青山。可以想象,每当春耕时节,农田里耕作的农民可以听到家塾里朗朗的读书声……[详细]
蒋士铨墓
  在陈家寨文家桥西侧董家坞。墓为青石砌筑,墓前两旁有石鼓,中有墓碑,碑文为:“皇清勅授承德郎例晋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即用御史显考蒋公心余府君之墓”。墓碑嵌在青石碑亭中,亭高1.3米,宽1米,西侧镌有对联:“庐阜叩苏公八壬偈子一转语;山阴同陆翁九千吟中万首诗”。横额“气节文章”。墓地完整。1959年省人民委员会定其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费宏是铅山县福惠烈桥(今河口镇柴家埠)人,生于明成化四年(1468)。历任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即宰相)等朝廷要职,先后加封文渊阁、武英殿、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太保、柱国少保、太子太师等品衔。他历经四朝,三次入阁,为官达48年,直至嘉靖十四年(1535)逝世于任所,时年68岁,死后谥号“文宪”,归葬故里铅山。费宏墓座落在村西的含珠山下,墓口立有青石牌坊——“状元宰坊”,牌坊后一条甬道直通墓茔。甬道宽6.5米,长27米,石板、卵石漫地。5对石人、石马相向排列,造型端庄。石马温顺俊逸、栩栩如生;石人(石翁仲)默然肃立,毕恭毕敬。甬道前端为一院门,两侧楹联云:“含珠远眺新城坝,冠盖旁迎惠济渠”。新城坝和惠济渠均是费宏为家乡百姓修建的水利工程。……[详细]
39、刘辉墓
刘辉墓
  在陈坊乡沽溪万利号屋背北面约30米处。有青石墓碑,镶嵌在墓前亭状石龛中,高约一米,已断裂剥蚀。正中“宋理学状元辉堂之道刘公墓”字迹尚可辨认。……[详细]
陈康伯墓
  据《铅书》卷八《陈康伯墓志》(刘琪作)载:“(宋)乾道元年(1165)二月丁末,少保尚书左仆射鲁国公陈康伯薨于位”,“十一月庚申与魏国夫人合葬铅山之阳原”。墓在新安埠以西3.5公里九龙岗上(俗名石马坞)。原茔域宏大,四周有围墙,宽47米,长42米,占地面积1974平方米。墓前坚有石牌方,宋孝宗御书“旌宋显德之碑”。距墓50米,两旁排着石人、石兽。今围墙牌坊已毁,仅存石人(缺头)、石马(缺嘴)、石龟、石猪各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