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马尾区旅游

马尾区旅游景点介绍

  马限山近代建筑群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街道马限山,年代为清至民国。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以后,英国陆续在马限山建造了监狱、副领事署、圣教医院院长公寓和圣教医院等4座砖木结构的欧式建筑。1942年民国海军部接收英国副领事署及马限监狱,并在山上遍植梅树,命名为“梅园”。梅园监狱,坐西北朝东南,分地上、地下两层,占地面积310平方米。英国副领事署,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圣教医院院长公寓,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圣教医院由英国教会基督教中华圣公会于1901年创办,1925年、1948年扩建,主要为外轮提供船员医疗和检疫服务,共2座两层建筑,占地面积约76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56.8平方米;195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接管马限圣教医院,改名为福建省马江医院。2020年11月,被公布……[详细]
晦翁摩崖石刻
  晦翁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安村西岩寺后院石壁。“仙苑”2字为楷书直下,1行字高0.59米、宽0.53米,旁署草书“晦翁书”,字径5.2厘米。庆元三年至四年(1197~1198年),朱熹避伪学禁,寓居长安村时到此留刻。1996年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亭江炮台
  亭江炮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亭头南般村,与长乐的象屿炮台相互呼应、扼守闽江,形成闽江口第二道防线。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始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重修,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年(1886年)两次复修。由山巅主炮台、山边突出部前沿炮台、临江岸炮台群及山后弹药库组成。主炮台在高约20米的小山包顶,三合土结构,半圆形,半地穴式(深1.85米,内径18.3米,墙厚3.3米);前沿炮台在主炮台所在小山包的半腰,呈“凹”字形,占地20平方米。弹药库在主炮台后的山坳里,呈长方形,长7.2米,宽6.6米,高3.1米。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亭江炮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建船政建筑
  2004年下半年至2010年6月底,马尾区共投入1.05亿元,组织实施船政文物修缮一期工程:规划船政文化遗址保护开发范围,完成船政遗址修复保护和场馆建设;完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等处的展览展示;整治船政文化景点周边环境。船政文化遗址群被列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据了解,船政文化遗址群是整合了马尾造船厂至罗星塔公园1平方公里的环江地带和婴脰山的船政天后宫、天主教堂、前坡炮台等周边景点资源,并按功能性质划分马江古渡、马尾造船厂、马限山公园、婴脰山、旧满港区和罗星塔公园六个区。作为马尾区“五大战役”的工程之一,船政文化建设已投入接近2亿元。……[详细]
江涛烈士陵园
  江涛烈士陵园位于琅岐镇上岐鳌山公园内。江涛烈士,1912年出生于福州琅岐上岐村,1929年由叶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东特委委员、常委,罗源、周宁县委书记等职,不幸于1941年4月在周宁县被国民党-派杀害。1988年由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批准上岐为革命基地村,并由省民政局拨款建设江¬涛烈士陵园,陵园面积有1600平方米,烈士纪念牌高10余米,凌空而起、气势雄伟,纪念碑用大理石装饰,碑正面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的“江涛同志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四周是表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革命内容的浮雕,纪念碑下面立一对石柱,四周用花岗石砌造围屏。陵园中还立有一块“勿忘血耻”纪念碑,纪念碑文记载了六十年前日寇侵占期间琅岐人民被惨无人道破孩-的历史。2001年,江涛烈士陵……[详细]
南兜游击队驻地旧址
  南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南兜村。琅岐南兜村游击队革命遗址,是解放前琅岐红色新区在南兜村建立起来的一个革命据点。当时在琅岐岛上驻扎着4股-武装力量,约有1000多人的兵力,在-势力包围控制下的琅岐环境十分险恶,危机四伏。为打破国民党的白色统治,开辟琅岐新区,建立革命据点,1948年中共林连罗沿海地区党工委书记兼游击队长凌尚开、党工委副书记兼游击支队政委林可琳决定派遣政工干部、共产党员唐方和回家乡琅岐岛南兜村开展革命工作。唐方和冒着生命危险,以家乡为据点宣传发动群众,秘密发展党员、建立贫农团、妇女会和革命武装。在琅岐岛上他秘密发展了地下党员16人,并组建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南兜村党支部,唐方和为支部书记,后于1949年5月组建为中共琅岐区工委,唐方和任书记。1949年初又组建了……[详细]
王荷波策反马尾海军旧址
  王荷波策反马尾海军旧址位于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旧客运码头边马江社区前街177号的潮江楼,始建于清末,初时开茶楼,后兼办旅社、菜馆,原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1930年,潮江楼毁于大火,重建后改为3层砖木结构建筑。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当年秋,时任中共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王荷波同志(1927年中共五大当选首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接受党中央的委派从上海回到福州。他此行的特别使命是广泛发展统一战线,策反马尾海军,迎接北伐军入闽。10月,北伐军东路军入闽作战,北洋军阀张毅所部第一军从漳州向福州方向溃退;11月26日,张毅部队到达乌龙江南岸,准备过江进入福州组织顽抗。当时,王荷波同志以中国共产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居住于潮江楼,组织马尾造船所-、策反马尾海军。11月30日,王荷波同志以中共特派……[详细]
牛项革命据点旧址
  牛项革命据点旧址真君堂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牛项山下。牛项东临闽江沿岸的琯头、亭江,南对马尾、鼓山,西靠北峰宦溪。自1946年东岭游击队建立以后,牛项真君堂、齐天崖山寨等地即成为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五县中心县委的重要联络点和游击区。林白、林克俊等都在东岭一带开展过地下工作,并领导游击队在此地从事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活动。1948年4月后,牛项一带成为中共地下党的主要情报哨所,接收来自周围各山头路口的情报信息,牛项一带的革命活动为福州的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真君堂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面阔12米,进深9米,曾经多次改建,1947年重建,后又再次重修扩建。现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金黄色琉璃砖瓦,保存状况良好。1997年6月,牛项革命据点旧址真君堂和齐天崖山寨被马尾区人民政府公布马尾区革……[详细]
马尾魁岐革命公园
  魁岐革命公园坐落于闽江之畔、鼓山南麓,如今这里高楼林立,高架丛生。70多年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曾经宁静偏远的小山村,为了革命的胜利,向四周撒下无数星火。马尾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当时在魁岐的革命故事:解放战争时期,成立了魁岐党支部,随后建立了魁岐区工委和武工队,从此燃起了魁岐地区的革命火种。1947年10月,在中共闽浙赣省委高湖会议上,成立了闽(清)、古(田)、林(森)、罗(源)、连(江)五县中心县委。在五县中心县委的领导下,魁岐地区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一度成为五县中心县委的驻地和指挥中心。1948年10月,五县中心县委在魁岐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会议,为巩固老区、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会后,五县中心县委在与上级组织断联的情况下独立领导游击战争,转战魁岐、定安、连江、罗源……[详细]
马尾烈士陵园
  马尾烈士陵园位于马尾隧道东南侧朏山之麓。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71、272、276团,奉命自闽东挥师南下,以迂回穿插、钳形推进战术断敌海陆逃路,同时从马尾高山、沿江围攻国民党青年军603、953团,展开激烈的山地战、巷战,16日夺取闽海重镇马尾,为解放福州扫清障碍。在战斗中,我军100多位优秀指战员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由于原部队建制撤销及历史原因,陵园主要根据解放军陆军第31军保存的烈士档案资料,将已查找到的散葬在各处的36位为解放马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忠骨移放陵园内,供后人瞻仰。为纪念解放马尾战斗中英勇牺牲烈士,马尾区政府于1991年4月动工修建马尾烈士陵园,1993年12月竣工。陵园主体建筑由一坪台“烈士陵园”碑,二坪台“园志、后记”碑,三……[详细]
王助烈士纪念馆
  王助烈士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象洋村王氏祠堂内。王助烈士,1914年出生于亭江镇象洋村一个书香门第,受祖父王允蜇影响,早年便怀报国之志,1931年由叶飞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时代,王助在英华中学、北京燕京大学、厦门大学等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发展党员,常因经费不足返乡变卖祖上留下的珠宝、名画等用于革命活动,深得家庭长辈支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王助率部坚持闽北3年游击战争。1936年冬在转战建瓯县陈家山村时,被叛徒(原地下党支书)吴若厚出卖,遭敌人“围剿”,经奋勇突围,他率闽北独立师奔袭崇安、建瓯等地,仅一个月就作战二三十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西安事变后,王助作为闽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积极开展建立统一战线的工作,取得突出成绩。1938年2月,王助任新四军驻福州……[详细]
  邢港码头位于马尾区亭江镇,分布在迥龙桥南、北两侧,呈内八字形排列。邢港沿岸共有三个古码头、六个古道头、八个古浦头。三个古码头为:水门道码头、口头街码头(即海关埕码头)、员山码头;六个古道头(比码头略小)为:八桨道头(迥龙桥北岸)、拍铁道头(迥龙桥南岸)、海船道头鱼池浦在河仔边明渠护城河,水寨浦在田螺湾,双浦在打石坑,这三条浦头也是商船、货船停泊处。邢港码头与迥龙桥沟通了邢港南北岸的交通,共同见证了繁盛的海外贸易历史。邢港码头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同时也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的一部分。……[详细]
亭江迥龙桥
  又名飞盖桥、沈公桥,位于福州市郊亭江乡闽安邢港上,建于唐代,宋郑性之修,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重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再修。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全长65米,宽4.64米。桥墩呈船形,栏柱柱顶刻宝奁、海兽等均系唐代原构件,另刻有狮子戏球等为明代构件。柱上有“丙寅暮春立,陈炉捐拜石一块,拱石二条……”等题字。桥北端有跨街桥头亭,亭间有碑3通,桥北连圣王庙,南端有玄帝亭,内立宋碑1通,清碑1通。1991年4月17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全长65米,宽4.64米。桥墩呈船形,栏柱柱顶刻宝奁、海兽等均系唐代原构件,另刻有狮子戏球等为明代构件。柱上有“丙寅暮春立,陈炉捐拜石一块,拱石二条……”等题字。桥北端有跨街桥头亭,亭间有碑……[详细]
  济美桥位于福州市马尾区君竹村,宋景佑五年(1038年)建,清雍正、嘉庆、同治年间多次重修。东西走向,石构,单孔,平梁式,全长8.6米,宽2.5米。望柱方形,条石栏杆。两端铺设4级台阶,栏板上有“济美桥”和历代重修题刻。宋刻在桥面上:“时景佑五年戊寅岁九月二十日”。清代纪年刻在柱上:“同治六年季秋立”,“任光广子孙重修”;“嘉庆壬戌年”,“时孟夏吉旦”,“里人任克广”,“子孙重建”。保存较好。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怡山院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怡山院位于福州市亭江乡怡山,始建年代不详,坐北向南,面临闽江。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扩建,占地面积906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妈祖殿、观音阁、三宝殿、白马庙、怡怡斋等组成。三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两面坡顶,院墙上嵌一块石碑,碑文:“新建天后三氏祠,册封琉球副使,内阁中书、长芦于宫篆光甲捐俸三百两。时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仲夏勒石“。明清两代从福州到琉球国的册封使船都停泊于此祭祀后出航。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尾天主堂建筑群
  马尾天主堂建筑群位于马尾麓三岐山,始建于1868年,为一建筑群,现存四处建筑(马尾天主教堂主楼、马尾天主教堂育婴堂、马尾天主教堂老人院、马尾天主教堂小修院)。根据《马尾区志》记载,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原为西班牙神甫创办的小修院的宿舍;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原房屋为基础创立马尾天主教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船政法籍监督杜业尔新建砖木结构的法国式新教堂。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现存的建筑均建于不同时期。根据《马尾区志》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尾境内已有天主教活动。当时,船政大臣沈葆祯聘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还聘雇洋匠。这些人大多携带家眷,而且多为天主教徒,法籍和英籍员工在洋匠房之左各建规模很小的教堂。同治五年(1866年),西班牙神甫创办小……[详细]
魁岐炮台
  魁岐炮台位于鼓山镇魁岐村坐北向南,控扼闽江。原有炮台三座,已毁1座。较完好一座位于民居中,为封闭式,呈圆形,三合土夯筑。内径6.75米,高4.59米,厚1.47米,设一炮位;另1座露天,由若干三合土墩组成,今仅残存一墩。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述庆墓背靠棋盘山,面向闽安镇,左为滔滔东去闽江,右有千年唐代迥龙桥。溪旁一条数十米长的石磴路,直通山上。墓坐北向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筑,面宽8.9米,纵深22米,四层墓埕。四周用花岗石叠砌护墙,封土前立花岗石墓碑,碑高1.66米、宽0.83米、厚0.16米,碑面阴刻:“东越,陆军上将林都督颂亭公、德配陈夫人、长男定南公、次男宣南公、次媳□夫人寿域。民国乙卯年。”墓碑两旁分立围屏,上面镌刻林纾的一首诗,行书,字径4厘米。封土后侧护墙正中楷书一“福”字,径0.59米。墓柱镌刻联对:“殿下黄袍加检点,关中赤帜先重瞳。”墓柱两边装饰蝙蝠浮雕和“寿”字图案。封土前两侧的墓镜镌刻“龙吟”、“虎啸”四字,隶书,字径0.25米。墓屏刻有“风清、月朗”,“山明、水秀”八字楷书。墓埕横屏由林森撰书林述庆的生平……[详细]
东岐码头旧址
  东岐码头东岐码头位于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是闽安邢港古航道的一部分,始建于唐代,历代沿用。2016年2月15日,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福州海关缉私队,西至木材加工厂西侧建筑,南至闽江,北至福州海关缉私队网球场南侧。……[详细]
  陈宝琛墓位于马尾区君竹村西北。墓建于1923年,坐东北向西南,平面如意形,四层墓埕。……[详细]